论文《农村寄宿生管理的几点思考》[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寄宿生管理的几点思考
在优化教育资源利用,推动教育改革创新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都不同程度地推出了“合班并校”这一措施,把相对分散,偏远的学生集中到了一起,寄宿生人数不断增加,如何有效地管理好寄宿生的问题已显得非常突出。
就我校而言,在原乡中学部的基础上,先后并入七个村的1~9年级的学生,使寄宿生数达到600 人左右,占到全校学生数的二分之一。
多年班主任工作使我体会到:学校质量要上去,寄宿生的素质是举足轻重的一块;学校要稳定,寄宿生同样是举足轻重的一块。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新的历史时期给予寄宿制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寄”不单单是“住”那么简单,而需要人性化、生活化、育人化,使学生在寄宿期间学有所长、人格逐步健全、善于合作、能很好地融入社会。
然而,大量的寄宿生,并不是一个“管”字可以了得,还得从“育”,从“导”上去做文章。
我校是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寄宿生都来自相对偏远的村点,他们中为数不少的学生在校期间暴露出了许多不良行为:有的举止不雅,满口脏话,行为粗鲁,卫生习惯差;有的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常与别人发生冲突;有的懒、馋、贪,有小偷小摸的恶习;有的就寝以后卧谈、看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吃东西,有的产生厌学思想,成绩下降,甚至有旷课行为。
在高年级的学生中还有拉帮结伙做坏事,欺负弱小,甚至以借钱为名敲诈或者以老大自居收保护费等违法现象。
所有这些问题,虽然存在于少部分学生中,却时刻在影响着全体寄宿生乃指通校生的健康成长。
就我个人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离开”家庭寄宿以后有了一种“自由人”的释怀,但同时又面临着老师的严要求和同学间的激烈竞争,一时的焦虑和不适应,会让他们陷入自卑和失落。
其次,由于多校合并,不少学生不敢与新面孔的教师接触,师生间缺乏沟通;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方法失当;同学间的矛盾未能很好处理等等,都会使学生产生厌学、自暴自弃等负面情绪。
另外,家庭教育失误,特殊的家庭构成,留守儿童,以及受当前一些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哥儿们义气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对正在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青少年影响很大。
针对以上问题,要强化寄宿生的管理应做好以上几件事:
(一)在全面了解寄宿生学习、生生活的前提下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
如寄宿生纪律、卫生公约、寝室规章、卫生值日制度、请假制度、就餐及休息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完善要有学生、教师以及家长的共同参与、密切配合,认真学习领会,共同督促学生遵照执行。
(二)要对相关负责人提出明确要求,实行责任到人。
(我校已形成了校长室、政教处、总务处、班主任副班主任为主线的寄宿生管理队伍)。
并对寄宿生的在校学习、生活进行集中培训、指导。
如:规范就餐,按时作息,合理使用伙食费和零花钱等。
(三),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活动,用健康向上的思想去占领他们的头脑。
如我校在政教处组织下开展的军训成果展、宿舍文化建设,流动红旗评选,宿舍安全隐患抽查等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充分感受大家庭的温暖。
(四)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职能,对问题寄宿生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树立他们自信心与勇气,一步一步促进其转变。
(五)鉴于某个年级寄宿生相对分散的现状,对寄宿生进行单独分班,对他们一整天的上课,就餐,活动,晚自习,就寝等进行全程跟踪指导,以培养他们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律、健康自强等自主能力。
以上是我对所在学校寄宿生的现状引发的初步思考,相信把寄宿生问题解决好了,我们的寄宿制的规范管理就能结出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