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小区群推送诈骗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小区群推送诈骗案例
“这是近期发生在我们小区的一个案例,目前为止,小区里没有一位业主被骗了。
”
近日,家住深圳福田区中旅大厦的居民发现,他们的小区群里突然出现多个“陌生人员”发布广告信息的情况。
居民们对此感到很不解:“明明都是邻居、朋友,为什么要拉我进群?”
“难道里面就没有人吗?”
为了了解情况,小区居民自发地组建了一个业主微信群(简称:群组),并邀请物业进行劝阻。
1、冒充物业
2、冒充物业,谎称电梯出故障,让业主转账维修。
3、冒充银行客服,称需要办理大额信用卡,让业主转账汇款。
4、冒充小区物业,以装修公司要收服务费等为由,诱骗业主到银行 ATM机前转款。
5、冒充银行客服,称银行卡出现异常可进行处理
6、冒用小区物业的名义,谎称“交钱疏通关系”。
7、要求业主下载 APP进行转账汇款等。
2、冒充领导
利用QQ群或微信群进行诈骗。
骗子冒充领导添加好友,谎称有事情需要与对方联系,并在 QQ上告知了你的姓名、职务、以及领导在什么地方,然后以急需用钱为由骗你转账汇款。
骗子通常会把自己的头像伪装成领导真实头像,与被害人取得联系后会自称正在开会或者让受害人加其微信。
骗子会通过添加好友或转账的方式骗你。
以“有紧急事情”为名要求加 QQ,并发来一个网址链接,告知在这个网站上进行操作就能转账汇款并且提供对方个人信息。
骗子通常在QQ群中冒充领导给他人发送文件、借钱等信息进行诈骗。
骗子冒充“领导”以自己有事情需要处理为由,让你先转账然后要求你转账、汇款、提供身份证号或银行卡账号、密码等进行诈骗。
一旦你按照骗子的要求操作就会被骗钱!
3、冒充熟人
冒充熟人诈骗的形式有很多种,骗子利用业主对群内陌生成员不熟悉的情况,以发红包、送礼品、转账等方式,诱骗业主进行转账。
案例:
张先生有一次看到邻居家发了一个送水果的活动,便让邻居帮忙点开链接。
结果就发现链接里的水果是假的,根本没有送水果这样的活动。
经过邻居提醒这才意识到被骗,立即报警并通知业主群内成员进行防范。
警方提醒:
小区群内不能有陌生人添加好友、进群后不要马上回复或者发红包,尽量等几分钟后再进行回复,可以减少被骗几率。
此外,遇到任何陌生人索要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时要提高警惕。
4、冒充亲友
当骗子冒充亲友时,会让你的家人或朋友感觉到很奇怪。
案例:在某小区内,一名居民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
对方自称是“孩子的班主任”,告诉该业主孩子在学校里丢了东西被同学们发现了,现在很着急要去找。
接到电话的业主没有多想就同意对方的要求。
之后,对方让该小区的另一名业主也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警察”让其帮忙寻找丢失物品。
业主便相信了对方,然后就按照他的要求去银行转账。
结果被骗走两万元。
防范措施:要及时向家人或朋友确认自己是否收到相关信息;不要随意在网络上发布各类信息、图片或链接;手机收到不明短信要核实好来源再进行操作;不要随意点击网络上未知链接,以防病毒感染!
如有疑问请及时与家人、朋友沟通商量,不要盲目听从他人意见、建议!
5、冒充警察
骗子通过伪装成“民警”,以事主涉嫌洗钱等问题,要求事主到指定地点进行“安全检查”。
随后骗子将事主拉入一个叫“XX派出所”的QQ群。
在群聊中,骗子让事主登录自己指定的网站,并通过输入账号、密码实施诈骗。
接着利用电脑上显示出的账号、密码登录,要求事主通过网上银行进行转账。
随后骗子就会将钱财转走。
在这类案例中,骗子利用了事主的恐慌心理,诱使其将钱款打到骗子账户中,而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居民有一定恐惧心理这一点实施诈骗。
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增强防范意识,不要相信陌生人不经核实而将钱款打到自己账户上的说法。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加强自身安全防范意识和学习防骗技巧,不要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6、发布广告
利用居民们的猎奇心理,打着免费送口罩、蔬菜等幌子,发布虚假信息。
有的直接在群里发送带有链接的二维码。
有的群里会出现不明链接,直接点击,导致用户信息泄露,造成财产损失。
有些不法分子还会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布虚假消息,诱导网友转发,造成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