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五石之瓠》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树:名作动,种植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 ➢ 而:表顺承
大瓠hù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 石。以盛chéng水浆,其坚不能 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huò
➢ 实:果实,这里指结的葫芦 ➢ 以:用 ➢ 坚:坚固,这里形作名,指大瓠的坚固程

落无所容。非不呺xiāo然大也, ➢ 以为:把……做成
吾为wèi其无用而掊pǒu之。” ➢ 瓠huò落:宽大空廓的样子 ➢ 呺xiāo然:内中空虚而宽大的样子
导图引路 《五石之瓠》借一大、一小两个故事展开说理,突显了小大之辩、“无 用”之大用。
讽庄子学说大而无用
讽惠子固陋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理解内涵
【学习任务】庄子所说的大用是怎样的大用?从中看到 怎样的形象和追求? 大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突破现实束缚、无所依傍、游心于无穷的逍遥游形象; 超凡脱俗、悠游自在、物我合一的心灵世界; 庄子式“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生命境界; 追求绝对自由的生命题旨。
深入品读,感悟赏析
本文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1、运用对话描写刻画人物是本文的一大特 色。文章所传达出来的思想是靠人物的对话来完成的,惠子
➢ 为wèi:因为
➢ 而:表因果,因而,所以
➢ 掊pǒu:击破
疏通词句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 大瓠hù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 石。以盛chéng水浆,其坚不能 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huò 落无所容。非不呺xiāo然大也, 吾为wèi其无用而掊pǒu之。”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我大葫芦 的种子,我将它种植起来后,结出的果 实有五石容积。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 是它的坚固程度承受不了水的压力。剖 开它,把它做成瓢,宽大而没有什么可 盛受的东西。这个葫芦不是不大呀,我 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因而击破它了。”
了解庄子思想
庄子的哲学中有丰富的辩证法。 老子的思想中的一大特点就是辩证法。而庄 子也继承了这一点。庄子认为,事物是由正反 两个方面的矛盾对立组成的,相互依赖相互转 化。庄子在《德充符》中列举了很多对矛盾对 立的现象:“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 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 也。”这些矛盾是相互转化的。
思考:惠子和宋人有什么相同点? 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眼光狭窄,思维固化,只见世俗小 ,不见事物背后的“大用”。
思考:庄子和客有什么相同点?
眼界宽广,思维活跃,能跳出事物固有之用的窠臼 而看到事物背后的“大用”,发挥事物的最大价值;
同一个事物,

惠子→ 盛水、装东西
在不同的地方, 其作用效果大

不一样。我们
1石=10斗=60千克 5石=50斗=300千克
背景
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 的时代,彼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奴 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正在形成。庄子就生活在封建社会初步形成 时期。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社会的变动带来了人们思 想的变动和活跃,各种思想派别应运而生。经济的发展又给文人学 士提供了物质保证,社会变革则为他们提供了社会实践论题。大批 文人墨客议论社会局面,阐述政治理想,畅谈人生追求。惠子“五 石之瓠”和庄子“不龟手之药”的辩论就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一个 真实写照。
课堂导入
庄子和朋友惠施出游,在濠水的一座桥梁上交谈。 庄子看着水里的鲦鱼跃出说:"鲦鱼悠然自得,这是鱼 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子说:"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 你不知道鱼儿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断定的。" 庄子说:"请追溯话题的本原。你说:'你哪里知道鱼的快 乐'等等,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跃出水面的快乐而问我, 我是在濠水桥上知道的。"
疏通词句
越国发兵侵吴,吴王派他带兵打仗。那年冬天, (他带领军队)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吴军靠 防冻药)大败越军,(吴王)划分土地封赏他。 能使手不皲裂的药方是一样的,有的人用(它) 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免不了漂洗丝絮的苦差, 这是使用的地方不同啊。如今你有五石容积的 大葫芦,为何不考虑用绳结缀把它做成腰舟在 江湖上漂浮,却担忧葫芦太大无处可容?看来 先生只有浅陋、不通达的见识啊!”
惠子(约前369一前286)
惠氏,名施,即惠子,战国中期宋国( 今河南商丘)人。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 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 文哲大师庄子的至交好友。他是合纵抗秦的 主要倡导者,魏齐楚对抗秦国。
题目解说
本文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石shí:现在读dàn,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 石。(此义在古书中读shí)“五石”是指数量。 “瓠(hù)”是葫芦的一种。“五石之瓠”指可容五 石的大葫芦。作者只是借“五石之瓠”来说明道理。
了解庄子思想
庄子的认识论。 所谓认识论简单来说有两种,一是认为这个 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第二种是认为这个世界 不能被认识。庄子认为,人类拥有认识世界的 能力,但是人永远也无法认清全部的世界,所 以费心费力地去学习,是毫无意义的。
了解庄子思想
庄子的人生观。 人生观其实是由命运观决定的。你有什么样 的命运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庄子的命 运观,有一句话可以概括:知其不可奈何而安 之若命。意思是说,你无法对抗命运,你只能 顺应自然顺应命运。我们要安时顺命,超然物 外,才能实现精神的自由和逍遥。
拓展探究
树之成而实五石
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 举也
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 所容
吾为 其无 用而 掊之 的实 用派
宋人不免于洴澼絖 客裂地而封 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所用 之异 也逍 遥派
深入品读,感悟赏析
惠子和庄子二人的形象各有什么特点? 惠子:惠子有才能,强调实用主义,但是容易流于斤 斤计较,有过多外界与内心的束缚。
了解庄子思想
庄子的齐物论。 这是庄子哲学思想的基础。庄子认为,这世
界上的一切,其实从更高远的境界来观察的 话,我们会发现,一切都是一样的。什么喜 怒哀乐,什么荣华富贵,甚至连生与死,最 终都是一样,他们之间没有差别。既然如此, 我们就没有必要去追逐那些荣华富贵了,既 然如此,我们所谓的失败,所谓的挫折,那 也只是过眼烟云了。
激趣导入
庄周梦蝶,知鱼之乐,一个个寓 言故事陪伴着我们长大。今天, 让我们从表面向深层次进行探讨, 一起来学习庄子的哲学智慧。让 我们一起学习《五石之瓠》。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先秦诸子散文”
五石之瓠
学 1. 了解庄子及其作品; 习 2. 掌握文言知识,理解课文大意。 目 3. 理解该寓言故事所蕴含的哲理,初步感 标 知庄子的“无用之用”。
kuàng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 ➢ 洴澼絖(píng pì kuàng):漂洗丝絮。
(以)百金。聚族而谋曰:‘我
➢ 絮
洴澼,在水中漂洗;絖,同“纩”,丝棉
世世为wéi洴澼絖,不过数金; ➢ 方:药方
今一朝而鬻yù技百金,请与yǔ
➢ 为wéi:从事 ➢ 不过:不超过
之。’客得之,以说yuè吴王。 ➢ 一朝:一旦


宋人→ 不免于洴澼絖



客 → 获裂地封侯之赏
理解内涵
【学习任务】这则寓言里,惠子和庄子各自引用了“五 石之瓠”和“不龟手之药”的事例,有什么用意?
惠子用“五石之瓠”的故事,意在讥讽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 庄子用“不龟手之药”的故事,(1)说明使用方法不同,结 果完全不同。(2)批评惠子见识不通达,只看到无用,看不 到无用之用。(3)讥讽惠子做法本质与宋人做法一样,从 “利”的角度看待有用与无用,看不到无用之“大用”。
《庄子》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庄子及 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现存33篇。到了汉代以 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 《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 “三玄”。 《庄子》的散文想象奇特,结构变化多端,文字汪洋恣肆, 意象雄浑,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了解《逍遥游》
《逍遥游》是《庄子·内篇》的首篇,在思想 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 此文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 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 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 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之)封,或不免于洴澼絖píng pì kuàng,则所用之异也。今子 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 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huò落无 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 封:封赏; 之:代词,代客人 ➢ 一:相同,一样 ➢ 或:有的人;以:凭借,省宾语“之” ➢ 虑:用绳结缀 ➢ 樽:盛酒器。此指大瓠形似酒樽,缚于身,
庄子:庄子有智慧、善辩,放旷豁达,随顺自然,不 拘于外物,主张物我合一。
深入品读,感悟赏析
这篇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这篇寓言说明,同样的东西用在不同的地 方,其效果大不一样。对待事物,要主动探寻规律, 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探索事物最大的价值,从而更好地 利用它。
【思考探究】
古今视角
站在历史和今天的角度,我们该如何看待 “有用”“无用”的观点?
➢ 鬻yù:卖,出售
➢ 与yǔ:给
➢ 说yuè:同“悦”,取悦
疏通词句
庄子曰:“夫子固拙zhuō于 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jūn手 之药者,世世以洴píng澼pì絖 kuàng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 (以)百金。聚族而谋曰:‘我 世世为wéi洴澼絖,不过数金; 今一朝而鬻yù技百金,请与yǔ 之。’客得之,以说yuè吴王。
可使人漂浮渡水。即腰舟。
➢ 乎:于,在
➢ 而:表转折,却
➢ 蓬:草名,其状弯曲不直。
➢ 蓬之心,比喻不通达的见识。
越有难nàn,吴王使之将jiàng。 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 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 (之)封,或不免于洴澼絖píng pì kuàng,则所用之异也。今子 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 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huò落无 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庄子的回答?
惠子的困扰?
1.读准字音、断句 2.理解课文大意
预习检查
明确字音。
五石(shí) 瓠(hù)
瓠落(huò)
呺然(xiāo) 掊之(pǒu) 不龟手(jūn)
洴澼絖(píng pì kuàng)
鬻(yù) 越有难(nàn)
➢ 贻yí:赠送
疏 通 词 句 ➢ 瓠hù:葫芦 ➢ 之:前一个,的;后一个,代种子

要善于去发现

庄子 → 做成大樽浮乎江湖 这个事物的最
大价值,完美
利用。
➢ 难nàn:发难,这里指越人发兵侵吴
疏 通 词 句➢ 将jiàng:动词,带兵打仗
越有难nàn,吴王使之将jiàng。 ➢ 水:名作状,在水上
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 ➢ 败:使……失败,打败
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 ➢ 裂地:划分土地
五石之瓠 《庄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 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 也,子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 “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 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 固:实在,确实
疏 通 词 句➢ 拙zhuō:笨,这里作动词,不善于 ➢ 大:形作名,大的东西
庄子曰:“夫子固拙zhuō于
➢ 善:善于,擅长; 为:配制 ➢ 龟jūn:同“皲”,皮肤冻裂
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jūn手 ➢ 宋人(有……者):定语后置
之药者,世世以洴píng澼pì絖
➢ 以……为:把……作为 ➢ 事:职业
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 宋国有一个擅长配制不皲手药物的人,世世代代 把漂洗丝絮作为职业。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 请求用百金来购买他的药方。宋人召集全家族的 人来商量,说:‘我家世代从事漂洗丝絮的职业, 收入不超过数金;现在一旦卖掉制药的技术,就 可卖得百金,请大家同意卖给他吧。’游客得到 药方,拿来取悦吴王。
庄子
(约前369一前286)
名周,战国时宋国人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 的重要人物,和老子并称“老庄”。他们 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 庄哲学”。
了解庄子思想
庄子的无神论和天道观。 在人类的婴儿期,人们认为,天也就是大自
然的万事万物,都是神创造的,天就是上帝 或者说是帝。而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否定了这 种理论。老子说天是道的产物。庄子认为, 道是无处不在的,但道又是没有具体形态和 意志的,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