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2020版高考历史二模试卷(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2020版高考历史二模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44.0分) (共11题;共44分)
1. (4分)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制度的变革时期,春秋与战国改革的不同之处主要是()
A . 改革的内容不同
B . 改革的方式不同
C . 改革的发动者不同
D . 改革的结果不同
2. (4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指用草做成的狗形,供祭祀用)……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与此引文最为接近的观点是()
A . “仁者爱人”
B .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C . “与人为善,暖于布帛”
D .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3. (4分)明洪武十三年春正月己亥,胡惟庸等既诛,上谕文武百官曰:“朕欲割去中书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

”这实质上反映了
A . 明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B . 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C . 明朝废除了宰相制度
D . 明朝废除了中书省制度
4. (4分) (2019高一下·南充期末) “买办”一词,明代专指对宫廷供应用品的商人;清初专指为居住广东商馆的外商服务的中国公行的采买人或管事人。

鸦片战争后,废止公行制度,外商乃雇选当地中国商人代理买卖,沿称买办。

以下与之相关评价,正确的是()
A .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基本要求与买办一致
B . 中国的近代化客观上因买办的出现得到了推动
C . 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买办
D . 帮助西方列强进行军事侵略是买办的主要任务
5. (4分)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6. (4分) (2015高二上·陕西期中) 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大起大落。

春秋战国时期遭到冷遇;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康有为把孔子装扮成改制的先师;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当今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花。

这说明儒家思想的扬弃归根结底取决于()
A . 统治者个人喜好
B . 当时的经济状况
C . 文人学者的喜好
D . 时代发展的需要
7. (4分)面对北洋军阀的统治,几经挫折的国民党和共产党都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促使中共产生这一认识的直接原因是()
A . 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
B . 华盛顿会议上,列强再次共同宰割中国的《九国公约》签订
C . 二七罢工的惨痛教训
D . 共产国际的要求
8. (4分) 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

”当时使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 . 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B . 中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 . 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D . 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9. (4分) (2017高一上·唐山月考) 1985年邓小平明确提出的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是()
A . 稳定与发展
B . 经济与政治
C . 和平与发展
D . 安全与统一
10. (4分)从《十二铜表法》开始,古罗马制定了严格的债务法规,并在以后的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这表明罗马统治者()
①注重保护私有财产②重视维护平民利益
③被迫改善奴隶处境④力图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1. (4分)(2017·黄山模拟) 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各类产品产量的增长,其中各经济部门的产出指数(1750年或1800年为l)。

由下表可以推知,1750年到1900年()
——摘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
A . 新的生产组织形式作用明显
B . 新兴工业是人均产出增加的主因
C .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明显加快
D . 工业超过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6.0分) (共3题;共54分)
12. (18.0分) (2017高一上·包头期中) 材料一:不平等条约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材料二:中国人民的抗争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黄海海战
义和团运动
材料三: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然实则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

”“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反映的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的深远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提供的信息,概括列强决定如何“处理”中国?并分析列强未能把近代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原因。

(3)看完材料一,作为中国人,你有什么感受?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你认为改变这一现状的出路是什么?
13. (18分) (2017高二上·玉溪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就在英国发生革命的同时,开始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也在英国达到了它的高潮阶段,艾萨克•牛顿的伟大工作就是在英国革命期间完成的,这两大革命由此构成了一幅17世纪的“双元革命”奇观,与18世纪的“双元革命——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交相辉映。

如果说18世纪的双元革命的综合效果是启动了整个欧洲乃至全球的现代化进程的话,那么17世纪的双元革命的综合效果则主要是启动了一场为现代社会勾画蓝图的思想运动,而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标准价值观的锻造也是在这个运动中完成的。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材料中任意一个时期的“双元革命”论述其综合效果。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14. (18分) (2018高二下·宁阳期末) 西欧现代化进程开启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而近代随着西方列强侵华,中国的民族主义兴起、发展,随着抗战到来,中华民族彻底觉醒。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在近代形成民族的过程中,专制王权是民族国家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上,国家统一了,民族自立了,中世纪的混乱状况得以解除。

民族国家的第二个阶段,“民族”与王权发生对抗,最终推翻专制王权,法国大革命就是其中的典型,因此“很多学者说法国大革命及以后发生的拿破仑战争是近代欧洲民族主义的起源。

当然,在此之前,欧洲的民族国家就形成了。

为什么要形成民族国家?因为民族国家是现代化的载体。

但是,随着近代化的发展,欧洲民族国家发展不平衡,造成近代欧洲动荡和民族冲突。

时至今日,这种不平衡被拉平,西欧的一体化开始,就是今天的欧盟。

——江苏人民出版社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材料二:1901年,梁启超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观念,他认为“中华民族”是多民族融合的产物。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革命派迅速放弃了他们早先提出的“驱除鞑虏”的主张,而主张“五族共和”,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根据列宁的民族自决理论,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决是指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实现民族的独立和自由。

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后,《义勇军进行曲》问世,“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的悲愤歌声,极大地激发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整体的认同感和爱国热情。

——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民族研究》2013年第3期
(1)依据材料一,说明近代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必要性;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现代西欧实现一体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华民族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时期中华民族彻底觉醒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44.0分) (共11题;共4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6.0分) (共3题;共54分)
12-1、
12-2、
12-3、
13-1、
14-1、
1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