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第19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学设计

第19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学设计

第19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学设计孟庆叶第19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的简况。

2、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

3、正确认识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些事件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奠定了基础。

过程与方法:1、以讲故事、做小记者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并锻炼其识图用图能力、阅读与归纳能力、语言表达等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黑龙江流域方面的知识进行回忆、梳理,培养学生纵向比较、综合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两个内容的比较,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3、分组讨论,培养分析归纳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4、学习运用史实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学会多角度地分析问题,从而形成正确认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学习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抗击沙俄侵略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斗争都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斗争;中华民族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2、激发学生继承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传统,培养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利益而英勇斗争的精神。

3、联系现实,深化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从而激发学生为实现祖国统一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难点:中俄《尼布楚条约》教学准备:1、课前要求学生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黑龙江流域方面的知识进行收集整理,建议学生制成表格。

2、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包括视频、图片、材料、地图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以配乐图片导入,这组图片风景秀丽、景色宜人,展示的是哪些地区?生:台湾、黑龙江、乌苏里江、库页岛。

这些地区在历史上曾惨遭殖民者侵略,遭到了哪些殖民者的侵略,中国人民是如何反抗侵略,收复失地的呢?这就是这一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教学设计2: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教学设计2: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学科历史教者第课时题目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荷兰侵略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及清政府对台湾管辖的情况、意义。

2.沙俄侵略黑龙江流域的罪行;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情况、意义;《尼布楚条约》的内容及意义。

3、培养学生新旧知识联系与整合能力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认识能力、历史知识与现实社会联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精心设计与严密组织下,以多幅幻灯片(或挂图、小黑板插图、地图等)配合,指导学生进行抢答问题、描述故事、讨论问题及编写提纲等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沙俄与荷兰都是欧洲国家,当时它们在中国的活动都是侵略行为。

郑成功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康熙皇帝为维护中国统一和领土主权完整做出了巨大贡献。

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与世界各国和平相处是我国的外交原则。

教材分析教学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教学难点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时间分配导:教师范唱鼓浪屿之波提问:反映了什么内容?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听歌曲,体会海峡两岸盼望回归的情感3分钟部分,但是却饱经沧桑,与祖国几次分离,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东南地区的台湾和我国东北地区曾经经历了哪些侵略?动:一、“开辟荆榛逐荷夷”1、提出问题“荆榛”“荷夷”的含义是什么?2.如何理解“开辟荆榛夷”?3、结合课文看图编述历史故事(要求尊重史实、语言生动)教师点评并根据师生意见为各小组加分。

组织课堂讨论:讨论题:1.成功收复台湾有何意义?2.台湾何时归属中国版图?3.为什么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二、雅克萨之战要求学生结合下列图片抢答问题:1.清朝建立前,中国中央政府是怎样管辖黑龙江流域的?2.清朝建立初期,沙俄在何处筑城对我国黑龙江一带进行侵略活动的?3.中国历代政府对黑龙江的管辖说明学生抢答1.台湾当时的荒蛮景象。

教学设计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教学设计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教学设计三【课标精解】1、课标要求: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课标分析】了解清朝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

帮助学生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详细经过、时间和影响,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艰苦的斗争经过。

了解清政府在台湾设置台湾府,加强对台湾的管辖;了解康熙帝两次亲自领军抗击沙俄对雅克萨的侵略,取得了胜利,1689年,中俄两国在平等的基础上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教材分析】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

而西方殖民者已经进行了早期的殖民扩张活动,中国的边疆受到骚扰,中国军民坚决打击外来侵略者,维护国家主权,其中以郑成功收复台湾与康熙帝两次亲征雅克萨为代表。

本课内容共分为二目:第一个子目是“开辟荆榛逐荷夷”,介绍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与清政府加强对台湾管辖史实。

第二个子目是“雅克萨之战”,介绍了康熙帝两次亲自领军抗击沙俄的侵略,1689年中俄两国在平等的基础上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的史实。

【学情分析】学生观看过有关郑成功收复台湾与康熙帝两次亲征雅克萨的影视作品,这对学生掌握基本史实有很大帮助。

通过直观、形象的材料,逐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与正确的民族观。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解读与分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和与他人协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两次亲征雅克萨等史实,让学生感受郑成功、康熙帝的人格魅力,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培养学生强烈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解读】1、教学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

解读:明朝中后,西方殖民者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再加上明朝海防松弛,荷兰殖民者乘机侵占台湾,清初,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斗争的郑成功,决心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处理方法:运用史料,视频、图片,以“郑成功收复台湾”为主线,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与影响。

七年级下册历史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2. 使学生掌握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2. 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三、教学难点:1.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航海路线和战略部署。

2. 雅克萨之战的战术运用和战斗过程。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七年级下册历史》。

2. 相关的历史图片、地图、视频等教学资源。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郑成功收复台湾一、导入新课1. 提问:上一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

3. 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背景。

2.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讲解。

三、课堂讲解1. 讲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荷兰殖民者的抵抗、郑成功的战略部署、收复台湾的航海路线等。

2. 分析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维护国家主权、促进台湾地区的发展等。

四、课堂讨论1. 提问:郑成功收复台湾对我国有何重要意义?2. 学生讨论,分享观点,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结合教材,总结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和意义。

2. 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批改并反馈。

第二课时: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一、导入新课1. 提问: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后,他们是否满足于此?2. 学生回答:不满足,还想侵占我国东北地区。

3. 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的历史。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雅克萨之战的原因。

2.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讲解。

三、课堂讲解1. 讲解雅克萨之战的经过:沙俄侵略者的入侵、康熙帝的组织指挥、战斗过程等。

2. 分析雅克萨之战的结果:沙俄侵略者的失败、我国东北地区的安宁等。

四、课堂讨论1. 提问:雅克萨之战对我国有何重要意义?2. 学生讨论,分享观点,教师点评并总结。

人教版历史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

人教版历史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

人教版历史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人教版历史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优秀大全一一、概述《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第18课。

本课所需课时为1课时,45分钟。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的主要学习内容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抗击沙俄侵略的斗争。

本课的重点是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和中俄《尼布楚条约》,难点是中俄《尼布楚条约》。

本节课重在借助多媒体教室创设的丰富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超越历史时空,深刻的学习探究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的历史,在探究中认识到台湾、黑龙江流域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抗击沙俄侵略的斗争都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斗争;中华民族有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从而激发学生继承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传统,培养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利益英勇斗争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能力:(1)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的简况。

(2)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

(3)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奠定基础。

2、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概括提炼出基本的知识要点,从而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黑龙江流域方面的知识进行回忆、梳理,用历史事实说明台湾、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从而培养学生纵向归纳、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到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抗击沙俄侵略的斗争都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斗争;中华民族有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2)激发学生继承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传统,培养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利益英勇斗争的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的。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目录: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三、教学方法四、教学过程五、课后作业与拓展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康熙组织抗击沙俄的历史背景、过程及意义,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敢抗击侵略者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和意义;康熙组织抗击沙俄的历史背景和结果。

2. 教学难点: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策略和战术;康熙组织抗击沙俄的策略和战术。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郑成功和康熙帝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和意义。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策略和战术,分享学习心得。

4. 案例分析:分析康熙组织抗击沙俄的历史背景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其意义。

5.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郑成功和康熙帝,模拟历史场景,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康熙组织抗击沙俄的历史意义。

五、课后作业与拓展2.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了解相关历史文物和资料,加深对历史事件的认识。

3. 推荐阅读:为学生推荐相关历史书籍和文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探讨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

2. 课后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十八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

第十八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

第十八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李斯一、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1、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

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等史实。

○2、了解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的简况,掌握两次雅克萨之战和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等史实。

2、方法过程:通过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方面的知识进行回忆、梳理,培养学生纵向归纳、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抗击沙俄的侵略斗争都是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斗争;中华民族有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又名的民族英雄,继承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传统,培养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利益而英勇斗争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和《中俄尼布楚条约》。

教学难点:中俄《尼布楚条约》。

三、教学过程:四、【课堂练习】:1、有一副对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

”这里称颂的民族英雄是()A、戚继光B、渥巴锡C、郑成功D、林则徐2、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1)郑成功包围赤嵌楼(2)清军进入台湾(3)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4)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A、2、1、3 、4B、4 、1 、2 、3C、4、1、3 、2D、2 、1、4 、33、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设置台湾府相同的意义是()A、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内地的联系B、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C、我国开始了对台湾行使主权D、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4、下列史实中最能批驳“台独”分子“两国论”的是()A、设置驻藏大臣B、设置伊犁将军C、设置台湾府D、雅克萨之战5、中国两次雅克萨之战的性质属于()A、正义的自卫反击战B、争霸战争C、侵略战争D、反分裂国家战争6、根据《尼布楚条约》的规定,下列哪一地区不属于中国领土?()A、黑龙江流域B、乌苏里江流域C、库页岛D、外兴安岭以北五、板书:1、开辟荆榛逐荷夷○1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2郑成功收复台湾。

统编初中历史说课优秀教案

统编初中历史说课优秀教案

统编初中历史说课优秀教案一、教材分析《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的简况。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

培养学生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已经对台湾和黑龙江流域的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

通过引导回忆、梳理已学过的知识,培养学生纵向归纳、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郑成功和清政府抗击沙俄侵略的正义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的简况;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黑龙江流域方面的知识进行回忆、梳理,培养学生纵向归纳、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抗击沙俄侵略的正义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利益英勇斗争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

2. 教学难点: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抗击沙俄侵略的过程和意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忆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和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的历史背景,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

3. 课堂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清政府设置台湾府的意义,雅克萨之战的经过以及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的影响。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抗击沙俄侵略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斗争都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斗争。

七年级下册历史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docx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掌握康熙皇帝组织抗击沙俄的历史背景和战争过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史料,分析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原因和意义。

通过地图和战争描述,了解康熙皇帝组织抗击沙俄的过程和结果。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珍惜和平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和意义。

康熙皇帝组织抗击沙俄的历史背景和战争过程。

教学难点: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航海技术和战略部署。

康熙皇帝组织抗击沙俄的军事策略和战争结果。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史料教学法和分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事件,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设备、历史地图、史料资料、分组讨论指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台湾地图和沙俄扩张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台湾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和中国抵抗外来侵略的决心。

2. 教学内容与活动:a. 郑成功收复台湾: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明末台湾被荷兰殖民者占领的情况。

展示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航海技术和战略部署,引导学生分析郑成功的军事才能和领导力。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和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b. 康熙皇帝组织抗击沙俄:讲述康熙皇帝组织抗击沙俄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17世纪末沙俄对中国的侵略行为。

展示康熙皇帝组织抗击沙俄的战争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了解康熙皇帝的军事才能和治国理念。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康熙皇帝组织抗击沙俄的意义和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3. 课堂小结:总结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康熙皇帝组织抗击沙俄的历史意义,强调中国抵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和爱国主义精神。

4. 作业布置:六、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参与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己的观察,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优秀10篇)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优秀10篇)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优秀10篇)郑成功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郑成功生平的主要功绩,感受这位民族英雄的丰功伟绩,增强对民族英雄的崇敬缅怀之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清课文的层次结构,用小标题概括课文第二部分收复中国台湾各小节的大意。

3、重点学习第五自然段描写战斗场面的方法,运用方法描绘一个战斗场面。

4、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词和一些重点词。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简单了解郑成功的生平事迹。

学生在自读1、2两小节的基础上,练习介绍郑成功的籍贯、伟大功业等。

2、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识课文的层次结构。

3、学习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1、出示郑成功的图片,师简单介绍他的基本情况。

2、生读1、9自然段,再介绍。

(师板书:伟大功业收复中国台湾建设中国台湾)3、默读浏览全文,划分层次。

4、学习建设中国台湾:郑成功是从哪两方面建设中国台湾的?5、初读,读正确,读流利。

(1)指名读(2)结合指名读课文时,学习生字词,扫除阅读障碍。

6、布置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完整地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给2、3、4、5、6各小节概括小标题,重点学习第五自然段的写法,感受郑成功的爱国情怀、善于带军和郑军官兵的英勇善战。

2、正确、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补充相关资料,加强学生对侵略者和郑成功的认识和感受。

3、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绘一个战斗场面。

4、简要复述郑成功收复中国台湾和建设中国台湾的丰功伟绩。

教学过程;一、复习:课文介绍了郑成功的哪两个事迹?过渡:郑成功怎么会收复中国台湾呢?他又是如何收复的呢?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自然引导到重点段的学习]二、学习第二段和第三段。

1、默读,思考小标题,用四字概括。

2、交流小标题。

[使学生对两部分获得整体印象,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3、师指急需收复,这一节中首先一个强占应引起我们的思考。

(1)强占什么意思?(2)他们为什么要强占中国台湾?(3)他们是凭借着什么强占中国台湾的?师简介强占情况。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教案标题: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近代历史中的两个重要事件: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2. 理解这两个事件对中国的影响和意义;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分析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 利用图片、视频或文字简要介绍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的背景和重要性;2. 引发学生对这两个事件的兴趣和好奇心。

知识讲解(15分钟):1. 分别介绍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的时间、地点和主要人物;2. 解释这两个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背景;3. 分析这两个事件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和意义。

讨论与分析(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事件进行深入研究;2. 每个小组分享他们对所选事件的研究结果,并讨论这个事件对中国的影响;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两个事件之间是否存在联系,以及它们对中国近代史的整体影响。

展示与总结(10分钟):1. 邀请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2. 教师总结这两个事件的重要性和影响;3. 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事件对中国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扩展活动(10分钟):1. 鼓励学生进一步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的内容;2. 带领学生思考这两个事件对现代中国的启示和启发。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展示环节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2. 书面评估: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的影响和意义的短文。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或文字资料关于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的背景和重要性;2. 相关历史书籍、文章或网站。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步骤可根据教育阶段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

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荷兰侵略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及清政府对台湾管辖的情况、意义,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认识能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沙俄侵略黑龙江流域的罪行;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情况、意义;《尼布楚条约》的内容及意义。

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精心设计与严密组织下,以多幅幻灯片配合,指导学生进行讨论问题等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沙俄与荷兰都是欧洲国家,当时它们在中国的活动都是侵略行为;郑成功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康熙皇帝在解决台湾问题、中俄边界争端问题方面的决策和举措是正义的、正确的、英明的,他为维护中国统一和领土主权完整做出了巨大贡献。

教学重点1.郑成功收复台湾是本课的重点。

2.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是本课的又一重点。

教学难点中俄《尼布楚条约》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学生对中俄东段边界的具体界线难于掌握。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中国地图》。

(师)如果让你把中国地图比作一种动物,你们会把它比作什么?(生)公鸡。

(师)是的,我们习惯把它比作一只公鸡,一只超有战斗力的公鸡。

那台湾、黑龙江流域各是这只公鸡的什么部位?(生)台湾是鸡爪,黑龙江流域是鸡头。

(师)非常好,那它们在明清的时候又面临着怎样的威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板书课题)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二)讲授新课一、“开辟荆榛逐荷夷”(板书)1.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2年(板书)(多媒体出示《郑成功像》,并提问):同学们,你知道这是谁吗?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哪位同学能把自己课前收集的关于郑成功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回答):郑成功、收复台湾……(师)很好!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文103--104页的内容,结合这幅地图(多媒体出示),概括郑成功是如何收复台湾的?(学生阅读教材,然后回答):……(多媒体简要出示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在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中,有一步非常关键,是什么?他是怎么知道鹿耳门的情况的?请看一段精彩视频(播放视频片段)。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2. 使学生掌握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英勇抗敌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及意义。

2. 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三、教学难点1.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航海路线及战术。

2. 雅克萨之战的战术运用和战斗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展示历史图片和地图,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历史事件。

2.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3. 以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历史事件的内涵。

五、教学内容1. 郑成功收复台湾:a.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背景。

b.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从金门出发,沿海航行,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抵达台湾。

c.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展现了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敌精神。

2. 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a. 雅克萨之战的背景:沙俄侵略我国东北地区。

b. 雅克萨之战的过程:康熙帝下令组织军队,进行两次雅克萨之战,击败沙俄侵略军。

c. 雅克萨之战的结果:沙俄被迫签订和约,退出我国东北地区。

d. 雅克萨之战的意义:捍卫了国家领土完整,展示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讲解郑成功收复台湾:详细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让学生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性。

3. 分析雅克萨之战:讲解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战斗的意义。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5. 案例分析:选取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历史事件的内涵。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的历史意义。

教学设计4: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教学设计4: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的过程;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通过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黑龙江流域方面的知识进行回忆、归纳,进而培养归纳、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归纳的学习方法,提炼出本课的基本知识要点;通过讨论的方式进行纵向联系,温故知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抗击沙俄侵略斗争的内容,认识到这些斗争都是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战争;通过介绍我国各族人民有着坚决反抗外敌侵略的光荣传统,从而激发学生继承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传统,培养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利益英勇斗争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2、难点:对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理解。

三、教学方式和手段运用多媒体方式教学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运用课件,图文结合)1624年,一群荷兰殖者乘船来到我国台湾岛西海岸,企图登陆,被当地居民阻止。

他们捧着白银,乞求说:“船漏了,请租给我们一张牛皮大的土地歇歇脚,船一修好,我们就走。

”善良的居民答应了。

一张牛纸皮究竟有多大,以至于他们能够在上面修筑城堡、架设大炮?与此同时沙俄不断侵略我国北部边疆。

思考讨论:是谁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又是谁遏制了沙俄的侵略?结果如何?(二)探究新知。

知识点一:“开辟荆榛逐荷夷”1、郑成功收复台湾。

(幻灯片展示)①郑成功生平简介视频——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②郑成功收复台湾——郑成功率军围攻台湾城视频片断。

路线:从金门横渡台湾海峡,抵达台湾西海岸。

过程:先后攻占荷兰军盘踞的赤嵌楼和台湾城。

时间:1662年,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回归。

2、出示材料(幻灯片展示)郑成功:“然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

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动脑筋:联系学过的知识,想一想,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驳斥台独言论。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要根据不同的课题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

首先对每一个课题的教学内容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结合以前所学知识说明台湾和东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黑龙江流域方面的知识进行回忆、梳理,培养学生纵向归纳、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为郑成功收复台湾是本课的重点。

本课的难点是中俄《尼布楚条约》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第一,学生对中俄东段边界的具体界线难于掌握。

第二,对中国让步(图中所示让出尼布楚)与平等协商的关系难于理解。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讲述本课前,先引导学生讨论:“联系学过的知识,想一想,为什么郑成功说台湾一向属于中国?”经学生回忆、讨论,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由此导入新课。

3)讲授新课:一、“开辟荆榛逐荷夷”1、1624年荷兰侵占台湾,并修建了热兰遮和赤嵌楼;2、郑成功于1662年收复台湾,是民族英雄;3、1683年清军入台,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的经过时,建议教师参考有关资料,自制《郑成功进军收复台湾示意图》和《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形势示意图》电脑课件,并结合教材中的插图,边演示边进行生动描述。

二、雅克萨之战1、16世纪后期(清军入关时)沙俄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2、1689年中俄签订了第一个边境条约《尼布楚条约》3、材料题“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以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于俄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于中国”{课本第13页}① 上述材料选自哪个文件,什么时间签订的?答:选自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②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在中俄交界的哪些地区属于中国?答:“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于中国”讲述《尼布楚条约》时,做到:(1)强调中俄双方的谈判是平等的,条约反映了两国政府的意愿和主张。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学设计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学设计

第18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学设计第18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学习,使学生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的简况。

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通过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黑龙江流域方面的知识进行回忆、梳理,培育学生纵向归纳、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阅读、合作、表演选择恰当的形式表现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探究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抗击沙俄侵略斗争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斗争都是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斗争;中华各民族人民有着坚决反抗外敌侵略的光荣传统;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从而激发学生继承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传统,培养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利益英勇斗争的精神。

二、教材简析:郑成功收复台湾是本的重点。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后来逐渐占领了整个台湾岛,1661年,郑成功率舰队抵台,在当地人民支持下,打败了荷兰殖民者。

第二年年初,荷兰殖民者签字投降,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斗争,在我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

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是本的又一重点,雅克萨之战是在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进行疯狂的领土扩张的形势下,中国军民为维护领土主权而进行的一场正义的自卫战争,战争的胜利,粉碎了沙俄妄图继续鲸吞我国领土的阴谋,迫使其通过谈判方式,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同中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中俄《尼布楚条约》既是本重点,又是本的难点。

三、教学准备:自制《郑成功进军收复台湾示意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形势示意图》。

四、教学过程:(一)教师事先板书: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反击战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指导下分小组确立研究主题,收集明清时期中国人民为抗击外国侵略而英勇斗争的故事,编演历史课本剧。

进一步学会收集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以及论从史出的方法。

教师深入小组当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担当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帮助者和欣赏者。

适时提出一些问题,补充说明帮助拓展深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反击战等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通过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的学习机会,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反击战。

难点:《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教学准备〗
将本课的内容“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反击战”布置给学生预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结成学习小组,确定小组学习的共同目标,即选择、确立本组研究的主题,由组长组织组员参与,共同制定研究方案,由此确定各成员的分工,如角色分配,主持人,资料收集员,历史课本剧的编、导、演等等。

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角色和分工进行相应的准备,如利用周末时间上网下载相关资料,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或阅读《中华五千年》等有关课外读物,进行资料的汇总整理;收集明清时期中国人民为抗击外国侵略而斗争的故事,编演历史课本剧;收集有关音像资料,设计互动的游戏及讨论题等等。

从课前资料的搜集、准备过程开始,教师即应提供尽可能的指导和帮助,包括帮助学生查找资料、制作课件、解答疑难等等。

上课前按小组坐好。

〖教学方法〗
分组表演、师生互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有着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

为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壮美的英雄赞歌。

你能说一说你崇敬的民族英雄有哪些吗?
(教学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说出自己崇敬的民族英雄,如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等等。

教师活动:这些民族英雄都是我们应该永远尊敬和怀念的。

今天让我们去了解一下明清时期中国人民为了反抗外来侵略做了哪些英勇的斗争,涌现出哪些民族英雄。

请看“第19课明清抗击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

(多媒体展示课题及图标)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这节课我们还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由三个小组分别讲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课前大家都收集了很多资料,再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互相交流一下。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讨论。

教师活动:深入小组当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教师重在提供帮助和加以指导。

就到这里,准备好了吗?同以往一样,根据各组的表现,我们要选出最优秀的小组,希望大家努力,好吗?
让我们进入第一子目:(多媒体展示)
一、“开辟荆榛逐荷夷”
教师活动:今年是郑成功收复台湾352周年,海峡两岸的人民都举行了各种活动缅怀这位民族英雄。

那么郑成功是如何收复台湾的?
哪个小组来介绍?
学生活动:
1、介绍台湾的历史。

2、观看录像《郑成功收复台湾》。

3、互动游戏:智力闯关。

(教学意图:通过互动游戏巩固知识,活跃课堂气氛,形成竞争氛围。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或者教师也参与到游戏中去,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活动: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昭示人们,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至今台湾仍未统一。

请同学们看一段材料:
近年来,台湾代表不断提出加入联合国的提案,每次都遭到否决。

尼加拉瓜曾经在联合国大会上公开表示支持台湾。

假如你是中国驻联合国代表,请你写一段发言稿,结合中国的历史和中国政府的政策,在尼加拉瓜代表发言之后进行反驳。

(教学意图:通过开放性的题目,初步学会论从史出的方法,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激起学生思维的碰撞)
教师活动:同学们表达了共同的心声。

让我们盼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
二、雅克萨之战
教师活动:清朝前期,台湾已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我国东北边疆却遭到沙俄的入侵。

为抗击沙俄侵略,康熙帝组织了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学生活动:
1、介绍沙俄侵略军的暴行。

2、两次雅克萨反击战的经过。

(教师制作相关课件,学生可指图讲解)
3、表演历史课本剧《尼布楚条约》(由学生根据收集的明清时期中国人民为抗击外国侵略而斗争的故事编演历史课本剧,教师可提供帮助和指导)
(教学意图:通过课本剧的表演,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真切地感受到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学生活动(提出问题):
1、雅克萨反击战是在哪个皇帝执政时期发生的?(康熙)
2、尼布楚条约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签订的?(1689年,尼布楚)
3、为什么说尼布楚条约是平等条约?(平等谈判,不存在对中国的武力威胁)
教师活动:雅克萨反击战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尼布楚条约》是第一个边界条约,也是一个平等的条约。

这时的清朝国力强盛,军事力量强大,但到了清朝末期,国力日益衰败。

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被迫同沙俄侵略者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丧失国土大约150多万平方千米。

为什么会出现前后两种不同的结果呢?
(教学意图:引发学生进行深入地思考,通过比较得出结论)
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本课的内容。

(多媒体展示板书)了解了这些英勇斗争的事迹,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呢?
学生活动:畅所欲言,谈感受、体会、启示和收获。

教师活动:这些爱国军民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也应该成为我们努力学习、自强不息的动力。

(教学意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渗透全课)
评价
教师活动:接下来我们要选出本课最优秀的小组
学生活动:各组在组长的组织下填写小组自评、互评表,教师填写师评表,要做到公平和公正。

教师活动:我宣布获胜的小组是……我将送给你们一张贺卡,希望你们喜欢。

今天大家的表现都不错,希望下节课会表现得更好
(教学意图:学生的体验和感悟通过评价这个特殊的工具得到强化,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尊重)
迁移应用(课后作业)
1、学习本课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你最崇拜的民族英雄是谁?说一说你崇拜他的理由。

(教学意图:作业具有开放性,不是知识的机械重复,注重理解、分析、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