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上册期末联考检测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
(文科)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因素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因素中比重最大的是
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
2.关于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气候干旱②黑土广布
③植被稀疏④水源充足
A.②③B.②④C.①
③D.①④
3.右图中河流入海口处,常因天文潮引起海水倒灌,河水盐度
升高,这种现象被称为咸潮。

咸潮在该河口最易发生的季节为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读图,回答4~5题。

4.上图中曲线P为某地区1月份20℃等温线,虚线P1、P2是有待确定的等温线走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等温线P应向P1方向弯曲
B.等温线P通过P1、P2之间没有弯曲
C.等温线P应向P2方向弯曲
D.等温线P夏季向P1方向弯曲,冬季向P2方向弯曲
5.图中阴影部分地区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为了缓解其限制性因素,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营造农田防护林 B.发展混合农业
C.东水西调 D.禁止过度抽取地下水
读我国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管道走向图,回答6~7题。

6.该工程连接的我国重要工业基地是
A.辽中南B.京津唐
C.沪宁杭D.珠江三角洲
7.“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重大,
其中与环境保护直接相关的是
A.解决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
B.改善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
C.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D.刺激相关产业发展,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根据典型产品的生命周期,可把产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读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图,回答8题
8.产业转移可促进不同经济水平的国
家重要生产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A.经济水平较低,但劳动力资源丰富
的发
展中国家发展处于甲阶段的产业
B.发达国家应重点发展处于甲阶段的产业
C.处于甲阶段的产业完全由发达国家来完成
D.发达国家应大力发展处于丁阶段的产业
“微笑曲线”是台湾宏基公司董事长施振荣
先生最早提出的,它起初被用于说明电脑行业不
同环节与所实现的附加价值之间的关系,后来被
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

据此回答9题。

9.在工业生产的各环节中跨国公司最先考
虑掌握的环节是
①制造加工②设备材料③产品研发④产品品牌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阅读材料,回答10~12题。

材料一腾笼换鸟
“长三角”地区目前正处在两种产业转移并行的关键阶段。

一是国际的产业,主要包括航天、生物、信息、医药等产业,向“长三角”区域内的沿海、沿高速公路、沿江等交通优势明显、基础产业雄厚的地区转移;而在“长三角”内部,相对发达的上海、浙东、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

这样的转移,既是市场调节的结果,也是政府调控的结晶;既为接收地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
腾出了空间,是苏南地区与苏北地区的双赢共振。

材料二目前
苏南某市与苏北某
市投资要素对比表
10.与苏南地区相比,苏北地区吸引产业转移的优势是
①产业结构②地租水平③工资水平④公民素质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11.“腾笼换鸟”对苏北该市产生的有利影响
①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②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③促进产业化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阿布辛拜尔神庙,位于阿斯旺水坝以南280千米,是古代埃及19朝法老拉姆西斯二世崇拜太阳神于公元前1257年建造的。

神庙有一条61千米的隧道,隧道尽尖竖立着法老的塑像,一年中只有2月21日(法老生日)和10月21日(登基日)的清晨,阳光才能穿过隧道,照到尽头法老的塑像上。

读图回答12~14题
12.阳光射入隧道尽头的两天在时间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以下列哪个节气为对称
A.春分B.夏至C.秋分D.立冬
13.有关阳光能照到法老塑像上的两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且极夜的范围将会不断地扩大
B.这两天清晨,阿布辛拜尔神庙地区的人影朝向西北
C.南回归线及其以南所有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全年最大值D.这两天南极点上的太阳高度角为23O26’
14.如果拉姆西斯二世的生日是5月21日,他选定的登基日及隧道口朝向为
A.7月23日朝向东北B.11月22日朝向东南
C.7月23日朝向东南D.11月22日朝向东北
15.下列地理事件能成为“人类对海洋的探索进入到科学探索阶段”的标志的是
A.郑和七次下西洋 B.哥伦布四次横渡大西洋
C.麦哲伦环球航行D.英国“挑战者”号的环球航行考察
16.关于基岩海岸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岩海岸是由岩石组成的B.基岩海岸地势陡峭、岸线曲折
C.基岩海岸是陆地山脉或丘陵延伸与海面相交,经海水和波浪的作用形成的海岸
D.堆积物以砾石、沙为主
17.下列关于地球表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最深的地方是洋盆
B.地球固体表面平均海拔在海平面以下
C.大陆坡具有大、深、平、稳的特点
D.陆地的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
18.夏威夷群岛形成的原因是
A.海底火山喷发B.大陆分离而成
C.珊瑚遗骸和分泌物堆积D.基岩海岸侵蚀后的残留物
读大陆边缘向洋
盆过渡示意图,完成
19~20题
19.图①所示是洋海底地形
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20.图示区域内有板块办界的是
A.①B.②C.③D.②③
高二地理(文)期末考答题卷
二、综合题
1.右图是我国东部某河1983年流量过程
线图,它大体反映该河流量变化的多年平均状
况,读图回答:
(1)该河流量最大值出现在月,
这时期该地区出现的特殊天气是。

(2)该河位于流域。

(3)该河除冬季枯水期外,最低水位出现在月,这是由于天气造成的。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对接日韩产业转移,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呼之欲出。

山东省与日本一衣带水,和韩国隔海相望,是中国距离这两个国家最近的省份,具有经贸往来的地缘优势。

在中国加入WTO、制造业全球基地初露端倪的大背景下,作为国内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及其与日、韩产业转移的对接,就成为更加迫切的现实。

最近,山东省提出了“积极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口号,使山东由“经济大省”变为“经济强省”。

材料二产业转移图
(1)与珠三角相比,山东成为日、韩产业转移基地的优势在哪里?。

(2)山东在吸引产业转移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影响产业转移最主要因素
有、、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有何影响?。

(4)介绍山东与日本最主要粮食作物及成因。

4.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大洋水温最高的是(填符号),
原因是。

(2)请分析水域A和B的区别(提示:从面积、深度、水温和盐度的季节变化、受陆地影响大小、海流系统等角度思考)。

5.2018年12月下旬,一艘货舱从俄罗
斯北部惟一的不冻港起航,沿欧亚澳航线经地
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至印度洋,再穿过马
六甲海峡经新加坡到上海。

读图回答问题
(1)船在地中海行驶时,该地经常出现
霪雨霏霏的天气。

为什
么?。

从中分析可知与上海气候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
是。

(2)经过苏伊士运河,船舶驶入红海,船员发现沿岸优良港口很少,为什么?。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华社2005年11月4日电“大洋一号”科考队员利用食品勘测数据绘制出北大西洋一段洋中
脊的海底地形图。

这是中国科学家第一次
为大西洋海底地形“画像”。

这幅地图覆盖了北纬14.85度、西经
44.9度一带2700多平方千米的区域。


图涵盖的区域还包括著名的罗卡切夫海
底热液场区。

这片海底由地热驱动形成的
海水喷涌,不仅在深海形成了烟囱状的奇
特景观,而且在“烟囱”附近沉积了大量
热液硫化物,其中富含的金属物质具有可观的开发价值。

材料二大西洋轮廓图(见右图)
(1)分析岛屿A的形成原因。

(2)说说该大洋形状的形成原因。

7.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数码①代表板块
(2)图中甲和乙之间,丙和丁之间距离逐渐缩短的
是,为什么?。

(3)A处与B处相比,地壳比较稳定的是,原
因是什么?另一个不稳定地区常发生什么地质灾害?。

8.读某海域等深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海域中的海底地形
为,
它包括的范围是。

(2)①附近易形成渔场原因是:。

(3)该海岸类型利用方式有什么?为什么?。

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
地理(文科)试卷参考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