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柳州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 (2017八上·大石桥期末)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柑橘(jú)耽误(dān)招徕(lái)刀耕火种(zhòng)
B . 瑟缩(sè)矜持(jīn)撩拨(liǎo)错综复杂(zōng)
C . 嗤笑(chī)寂寞(mè)隘口(ài)歇斯底里(xiē)
D . 荒莽(mǎng)摄取(shē)应酬(yīng)无所事事(suǒ)
2. (2分)(2013·邵阳)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每当看到《我是歌手》节目的感人之处,她总悬泪眼婆娑,不能自已。
B . 中国政府对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肆意妄为,提出了严正抗议。
C .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颁奖盛典上夸夸其谈地说自己只是个讲故事的人。
D . 旅游局的干部说,建成后的蔡锷广场将会令游客留连忘返。
3. (2分) (2019九上·凤山期中)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有担当的行动者。
B .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 . 《红海行动》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 . 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4. (2分)将下面的内容重新排列,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①但近年来海洋正在成为一个藏污纳垢的巨大“垃圾场”,海洋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生物种类急剧减少。
②海洋里丰富的食物资源,千万年来滋养着人类。
③长期的过度捕捞使全世界2/3的产鱼区繁殖量不足,捕鱼区域只能向深海推进,这更加剧了海洋资源的枯竭。
④海洋里又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动力资源等,它对人类的贡献是全方位的。
A . ④①②③
B . ②④③①
C . ①③②④
D . ②④①③
5. (2分)与其它三句意思不一样的是()
A . 我是要去西双版纳的。
B . 我不得不去西双版纳
C . 谁也阻挡不了我去西双版纳
D . 我说过我去西双版纳吗?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6. (10分) (2017九下·灌南月考)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下列小题。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
这首词的上阙是什么表达方式?用你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
(2)
赏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表达上的妙处。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
7. (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
狼自苫中探爪入。
屠急捉之,令不可去。
顾无计可以死之。
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①吹之。
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
遂负之以归。
【注】①吹豕之法:猪被杀后,屠户在猪脚下割开皮吹气,便于去其皮毛。
(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①弛担持刀________
②一狼洞其中________
③顾无计可以死之________
④股直不能屈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遂自之以归。
(3)【乙】段中有一句话与【甲】文中开头写屠夫处境的句子相对应,这句话是________。
(4)两段选文都表现了屠夫怎样的特点?
四、默写 (共1题;共8分)
8. (8分) (2017八下·瑞安月考) 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行到水穷处,________。
(王维《终南别业》)
②________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 ,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
④子曰:“知者不惑,________ ,勇者不惧。
”(《论语·知》)
⑤杜牧在《赤壁》一诗中,借历史故事,表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不平之气的诗句是________ , ________。
⑥《中国诗词大会》像一道清流直入人心,感谢诗词让我们相聚、相知,如今这个节目已落下帷幕,但无论我们身处何方,我们的心依然在一起,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 ,________”道出了我们的心声。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
9. (17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二月惊蛰抱蚕子
李彦荣
惊蛰之后不久,几声春雷如约而至,震醒了有些睡眼惺忪的春天,一场细雨过后,春,浓了起来,深了起来:树儿绿得更透更亮,花儿开得更多更艳,春风也更加温暖和煦。
惊蛰里的雷声,又像是冬眠的虫儿定的闹钟,轰隆隆几声,便叫醒了蛰伏的虫儿,而同样被叫醒的,还有那沉睡的记忆。
民谚有“二月惊蛰抱蚕子”的说法,是说惊蛰开始,便可以准备孵化蚕卵了,而待到春风时节,树叶新绿渐成浓荫时,蚕儿刚好孵出。
记忆中,每年惊蛰过后,村里的孩童总会弄到一些蚕种——一页纸上密密麻麻布满了蚕子,小心翼翼地将其撕成碎片,装在巴掌大铁盒子里,再用棉花布片包起来,概念中认为孵化蚕子也是需要增加温度的——像母鸡孵小鸡需要保暖一样。
而最令人惊喜的事情,莫过于某天清晨被大人唤醒后,说,蚕出来了。
于是也顾不得穿衣服,急忙钻出被窝去察看。
但等接近铁盒时,却又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轻轻拿起铁盒,慢慢打开盒盖,只见盒子里,一团小如针尖,黑黝黝如蚂蚁的小东西在蠕动。
那一刻,满怀激动却又屏息静气,生怕粗重的呼吸将这些小东西吹得不见了踪影。
那端详的神情,那静穆的气氛,也许比叩拜神灵、拜祭祖先时还要圣洁得多。
而大人早已弄来了榆树叶子,撒在铁盒中,只见它们已经津津有味地大吃起来。
是的,那时养蚕不都是喂桑叶的。
在村里,只有一户人家有棵桑树,而且树高攀摘艰难。
即便如此,蚕的食材却从来不成问题,随处可见的榆钱树叶子可摘,满地蔓延的苜蓿新芽也可采。
于是,养蚕的时节里,经常都会看到有小孩子拉低一枝榆树,挑拣鲜嫩的树叶摘,也能看见放学后的两三孩童蹲坐在苜蓿地里,掐采苜蓿芽儿。
他们挑得仔细,采得认真,那种神情,那份耐心,俨然一个个最合格的劳动者。
可不正是这样?就像大人们尽心尽力地打理农事一样,孩子们全心全意地打理蚕事。
清晨起床,急匆匆洗漱完毕,来不及吃饭,便开始清理蚕粪、残叶,摘新叶喂蚕。
晚饭饭桌上,会一边看着蚕儿咀嚼叶片,一边也有滋有味地嚼着饭。
甚至于有些时候因为蚕的事而忘了看书,但相比逮蛐蛐斗蚂蚱的贪玩,父母对养蚕的事儿从不真正生恼,顶多笑骂几句。
晚上睡觉前,还得再添点新叶,生怕饿着了蚕。
养蚕的时间里,侍奉蚕儿几乎成为了早晨醒来的第一件事,也成了晚上睡觉前的最后一件事情。
课堂间,趁着老师板书的时间,偷偷掏出藏在书包里的铁盒,轻轻打开,悄悄瞄两眼蚕儿,那情状,仿佛一个母亲惦念孩子一般,要时刻关注着才行。
待蚕儿大些的时候,铁盒子就光荣地退居二线,交由文具盒接班了。
虽然这时可以光明正大地将其放在课桌上,但马总有失蹄时,终于有一天,被老师“人蚕并获”,“一盒端”掉了。
结果心怀惴惴,念念不安,再无心思听讲。
待到放学时,踌躇一阵,便硬着头皮去找老师讨要。
令人心安的是,老师不仅没有将蚕丢掉,而且还新添了榆树叶子。
也正因如此,对老师愈发恭敬起来。
小伙伴之间,也经常会聚起一堆儿,各自拿出自己的蚕,相互展示,品头论足。
当然,可以用自己的两条小蚕换人家一条大的,关系好的兴许还会送你一两条。
不知不觉中,因着蚕这个纽带,友谊的种子在小小的心田开出花,酿出了香甜的花蜜。
那时候,农村物质还不富足,小孩子没有几人能有像样的玩具,养蚕无疑极大地丰富了童年的生活。
此外,要说还能从养蚕中得到什么的话,想来一定是蜕变与成长。
蚕的一生,要蜕皮,要成蛹,还要化蛹成蛾。
这对蚕来说是蜕变,而对孩童来说,应该是成长,是由粗野到细腻的升华,是由顽劣到温柔的纯化,小小的蚕儿,能让那个撵过狗,捕过鸟,逐过鸡,逮过青蛙的顽童,变得谨慎、温柔、细腻,变得充满爱心和仁慈。
甚而在今天想来,那一种生命之于另一生命的问候和启发,远是冷硬的工业玩具无法替代的,因为它能让你叩开天堂之门,沐浴到上帝的光芒。
(1)
文章围绕“小小的蚕儿”,写了哪些童年往事?
(2)
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
①分别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课堂间,趁着老师板书的时间,偷偷掏出藏在书包里的铁盒,轻轻打开,悄悄瞄两眼蚕儿,那情状,仿佛一个母亲惦念孩子一般,要时刻关注着才行。
②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不知不觉中,因着蚕这个纽带,友谊的种子在小小的心田开出花,酿出了香甜的花蜜。
(3)
下列对文章的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第①节对春天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画面,引出下文对儿时生活的回忆。
B . 第③节通过对孩子察看蚕子时动作和神情的描写,逼真地写出了孩子们对蚕的呵护与喜爱。
C . 第⑥节写到“父母对养蚕的事儿从不真正生恼”,是因为大人们也十分喜欢蚕,并呼应前文。
D . 第⑨节提到儿时其他的一些游戏活动,主要目的是强调孩提时有趣活动远远不止养蚕这一项。
(4)
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10. (20分) (2017九下·曲靖月考)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小题。
不洁饮水用水导致健康危害
①不洁饮用水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具有两大特征:一是渐进性,各种有毒物质在人体内缓慢积累产生危害,需要很长时间,因此不易察觉,更具隐蔽性。
二是不易分解,不断积累。
有机毒物及所有重金属一般无法被分解和代谢,一旦进入人体内只会长期滞留,不断累积。
据此,营养学家告诫说:饮水质量是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今天的饮水习惯、饮水质量将决定他们在10年后的健康状况。
②随着工业废水、城乡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和农药、化肥用量的不断增加,不少地方的饮水源受到污染,水中污染物含量严重超标。
过去饮用水水质超标大都表现在感观和细茵学指标方面,现在则是越来越多的化学甚至毒理学指标超标。
目前,我国农村约有1.9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
饮用水污染易导致疾病流行。
有的地方因此暴发伤寒、副伤寒以及霍乱等传染病,个别地区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
如坐落于淮河最大支流——沙颖河畔的一些村庄,由于村民长期饮用被污染了的水,癌症死亡率明显偏高。
③近年来,血吸虫病发病率呈增长趋势,这与饮用水水源有关。
目前,血吸虫病尚未得到控制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云南7省的110个县(市、区),生活在病区的人口约6 000万。
血吸虫病区约有1100多万人饮水不安全,其中急需新建或改造饮水工程的人口有220多万人。
据统计,至2003年底,我国有血吸虫病病人为84.3万,但有专家估计,实际发病人数可能达100万以上。
④还有的地方水型地方病主要是高氟水、高砷水和苦咸水问题突出。
⑤据调查,目前全国农村有6300多万人饮用水含氟量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因饮用高氟水而引起的这些病症一般使用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往往给家庭经济带来沉重负担。
在氟病区,由于氟斑牙、“桶圈脚”、驼背病屡屡发生,直接影响青少年入学、参军、就业和婚嫁。
有的地方村民身高只有0.8~1.4米,出现了“矮子村”,村民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的巨大痛苦。
⑥近几年,内蒙古、山西、新疆、宁夏和吉林等地新发现饮用高砷水致病的问题,受影响人口约200万人。
长期饮用砷超标的水,造成砷中毒,可导致多种癌症的发生。
⑦苦咸水主要分布在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
农村饮用苦咸水的人口有3 800多万人。
苦咸水主要是口感苦涩,很难直接饮用,长期饮用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免疫力低下。
(1)
不洁饮用水对人体造成的危害的两大特征是什么?
(2)
文章④~⑦自然段最主要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第二自然段中划线词“不少”能否删去?为什么?
(4)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
六、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
11. (15分)(2014·柳州) 调查显示:2012年我国国民人均阅读图书为4.39本,远远低于欧美人均16本。
然而,多项调查显示,我国国民电子读物的阅读量却在逐年上升,人们普遍“手不释机”(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
由此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
殊不知,电子化阅读与纸质阅读之间有着质的区别。
电子化阅读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浅阅读”的盛行和阅读的“碎片化”。
令人担忧的是,校园也出现了“手不释机”的电子阅读群体,他们被称为“低头族”。
他们的阅读浮躁,不求甚解,让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空谈。
可喜的是,我市许多学校和社区开展了“书香校园”“书香进社区”活动,目的在于使人们亲近纸质图书,在慢下来、静下来、沉下来中回归经典“深阅读”。
(1)联系上下文,请在横线处补写一个总结句,不超过20个字。
(2)广西科技大学为治理校园“低头族”现象,倡议同学们课堂上不要使用手机,课后多读好书。
请你为这个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0个字以内。
(3)王林同学是一个“低头族”,向来只爱看电子读物,不爱看纸质图书。
假如你们居住的桂中社区开展了“书香进社区”活动,请你利用材料所给信息,劝说王林跟你一起去参加活动。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①请以“这句话很温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②请以“特别的”为题写一篇文章(横线上可以填写具体的人、事、物、景,也可以写抽象的情感、哲理,如宽容、理解、自信、幸福、爱等等)。
写作要求:①如选择第二个作文题,请先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章以记述为主,兼用多种表达方式;③内容具体充实,表达真情实感;
④全文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6-1、
6-2、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
7-1、
7-2、
7-3、
7-4、
四、默写 (共1题;共8分)
8-1、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
9-2、
9-3、
9-4、
10-1、
10-2、
10-3、
10-4、
六、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
11-1、
11-2、
11-3、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