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如何适应社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毕业生如何适应社会?
——与毕业生交流之三
大学毕业生应该如何适应社会?我提出几点建议供你们参考,希望你们走入社会后努力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既要谦虚谨慎又要适当推销自己;
第二,既要个人奋斗又要搞好人际关系;
第三,既望人生顺利又要准备吃苦;
第四,既要过好在世生活又要追求出世之道。

第一,既要谦虚谨慎又要适当推销自己。

谦虚谨慎是一个大学毕业生走入社会后首先要注意的做人准则。

为什么要谦虚谨慎?因为你们才初出茅庐,涉世不深,对社会的了解很肤浅,很片面。

因为你们是新手,工作经验不足;因为你们太年轻,周围都是比你们年长的领导、同事。

因此你们毕业走向社会后一定要谦虚谨慎。

俗话说:人有十分聪明,也要有八分谦虚。

有些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自以为受过大学的正规教育与训练,自信自己可以做得很好,用不着别人来指导。

因此往往会自以为是,自我感觉很好,听不进领导或同事的善意指导、建议,或者进行无意义的解释,这是不妥当的。

你们毕业走入社会后,一定要谦虚谨慎,要夹紧尾巴做人,要虚心听取领导与同事的指教与批评,不断改进缺点,争取尽快获得领导与同事的信任,在单位站稳一席之地。

一般来讲,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特别要注意做到不要轻易提意见,不要锋芒太露,不要自以为是,咄咄逼人,固执己见,更不要越位。

要明白自己的工作角色、位置、按工作程序办事。

要尽可能用商量、征求、虚心求教的语气与同事、领导讲话。

要知道大多数的领导都喜欢听话的部下,而不喜欢挑刺的部下,要知道单位里那些工作多年的同事与领导,决不会喜欢一个自以为是年青人,要知道在领导与同事面前吹嘘自己有知识,有才华就等于在宣传自己的无知。

因此谦虚谨慎是毕业生适应社会的基本原则之一。

在谦虚谨慎的同时又要适当推销自己。

注意“适当”这两个字,也就是要掌握分寸,把握时机地推销自己。

如何做到?首先对自己的优点,特长,弱点,缺点有个正确的认识,才能正确客观地推销自己。

其次,学会寻找适当的机会,勇于抓住适宜的时机推销自己。

第三,有分寸地推销自己,切忌不可过分。

第四,做好从底层干起的思想准备。

现在的公司、企业、单位都不可能一下子就给大学毕业生一个好的位置,都要从基层干起,不可能一去就给个什么经理,主任的当。

千万不能因为这样而与领导闹情绪,觉得领导对你大材小用,不重视你。

重要的是你要在实际工作中干出成绩来,让领导对你刮目相看,领导才会在适当的时候给你一个适当的位置。

另外,如果你有什么特长,爱好,可抓住机会适当地推销自己,展现自己的才华。

比如你会书法,画画,摄影等,可以在单位的宣传工作与活动之中展现出来。

总之,同学们毕业走入社会后,一方面要谦虚谨慎,切忌锋芒太露,给人“太冲”,“爱出风头”,“自以为是”的印象;另一方面又要注意“适当”推销自己,抓住机会,掌握分寸地推销自己,尽快找到工作,尽快在单位获得一席之地。

第二,既要个人努力又要搞好人际关系。

个人奋斗是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

一个人的成功等于勤奋加机遇,没有个人的奋斗努力,要想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要抬头,先埋头;谁要能埋头,谁就能抬头”。

埋头苦干是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

因此,毕业生走入社会,到工作单位后,一定要有
埋头苦干的精神,要始终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努力上。

要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一定会取得比较好的业绩,一定会得到领导的赏识与大家的认可。

一个人如果始终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努力上,不去宣扬自己,那么,由于你的努力,人们可能暂时不知道你,但一定不会永远不知道你。

要相信只有通过自己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地工作,奋斗,才能真正取得事业的成功。

任何想靠投机取巧,靠走后门,拉关系,拍马屁获得成功的人,他可能会获得一时的成功,但他不会获得一生的成功。

同时,同学们毕业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又要十分注意搞好人际关系。

现在大家都知道,在当今社会里,搞好人际关系非常重要。

有关系好办事,没关系啥事都难办。

人缘好,事业顺。

人缘不好,处处碰壁。

人际关系不好,机会来了也会失去。

而要搞好人际关系,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尊重别人,包括尊重领导,尊重同事,尊重所有你要打交道的人。

你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

“敬人者人恒敬之”。

要相信,每个人都愿意生活在一个人与人相互尊重,友好相处的人际环境中。

谁不懂得尊重别人,谁就失去了别人对他的尊重。

搞好人际关系,人与人相互尊重很重要,作为自己,我们首先要尊重别人。

要相信,你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大多数的人都会这样,只有极少数例外。

2、不要苛求别人。

要学会容忍别人的缺点,弱点,不要对别人有过多的期望。

大家知道十全十美的人是不存在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弱点,都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人无完人。

明白了这道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就比较会宽容地对待别人的缺点,容忍别人所犯的错误,以一颗宽容之心对待同事,朋友,领导。

要经常想到“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宰相肚里能撑船”。

如果不能宽容别人,老是苛求别人,就会交不到朋友,就会使自己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对敌。

因此要牢记,十全十美的人是没有的,与人打交道,交朋友,不苛求别人,有宽容之心。

3、要乐于助人。

善于在别人需要帮忙时热情地伸出友谊之手、援助之手、热情之手。

要懂得“帮人帮己,助人助己”的道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确实是这样,对此,我有亲身的体会,我帮助过不少人,可没想到后来这些人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都给了我热心的帮助。

助人助己,确实如此。

同学们到社会上在别人需要你帮忙时,一定要热情相助,切忌不可拒绝。

4、保持微笑待人。

微笑待人是搞好人际关系的通道。

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一个真诚的微笑,会给人以春天般的温暖。

一张柔和的笑脸是最美的。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满脸笑容的人,我们会感到如沐春风;如果遇到满脸不高兴的人,板着脸的人,我们会感到不舒服。

学会笑对人生,笑对所有的人,是搞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5、善于理解别人,忍让别人。

善解人意是很好的品质,会理解别人的人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与友谊。

在工作中、生活上遇到别人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或者遇到别人跟你过不去时,首先我们要从理解别人,谅解别人的角度去把事情搞清楚,然后用一颗宽容的心原谅别人的不足,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为别人想一想,往往事情就会得到比较妥善的解决。

然后大事化小事,小事化没事,就容易搞好人际关系。

同时要学会忍让,即忍耐让步。

忍让是一种大“家”风度,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的争执计较,实际上只要“退一步就会海阔天空”,如果双方都斤斤计较,谁也不愿意忍让退步,结果势必造成两败俱伤。

谚语说:“能忍一时气,能消千年怨”,“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让人一分,自有余味”。

因此忍让别人是搞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德从宽处积,福从忍中求”。

大家都学会了宽容、忍让,人际关系就好处理了。

6、不要追求“人人都说你好”的境界,这是不可能的。

一个人在一个单位工作生活,要达到人人都说你好,都对你评价很高这是不现实的。

因为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者习惯,每个人对人的评价标准也不尽相同,大家都会以自己的喜好去评价人、议论人,因此要达到“人人都说你好”的境界是不可能的。

有少数人看你不顺眼,对你印象不好,无碍大局。

不要因为有那么少数几个人说你坏话,对你的印象不好,评价不高就灰心丧气,就愤愤不平,更不要与这种人过不去。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

只要自己行得正就会走得宽,这条路走不通还可以走另一条路。

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条条道路通罗马”。

只要自己明确自己的奋斗方向,把握住自己,坚持努力奋斗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对于少数看不惯你的人,先是尊他敬他,主动与他和好,尽力搞好关系。

如果他仍旧对你看不顺眼,那就别理他,走你自己的路,随他去,因为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

同时要注意不要把工作上的失误,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失败归咎于别人。

谁总是责怪别人,把失误或失败的责任推给别人,谁就会被看成是不成熟的人。

总之,每个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既要努力奋斗,勤奋工作又要学会和一切必须打交道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谁能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谁就会取得较好的人际关系与获得成功。

第三、既望人生顺利,又要准备吃苦
记得前几年有一次我参加毕业生的聚餐会,大家举酒干杯时,每个人都说了一句话,有的说:“祝同学们毕业后一帆风顺”;有的说:“祝大家走上社会后升官发财”;有的说:“祝毕业后交上好运”等等。

轮到我说了,我讲了一句与大家不太一样的话。

我说:“祝同学们毕业后尝尽酸甜苦辣味”。

当时也许有的同学听了会以为我说这话扫了大家的兴。

但我相信过后,或者说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就会意识到我这句话是大实话。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人生没有笔直的路。

有一句诗曰:“人生弯弯曲曲水,世事重重叠叠山”,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是曲折的,是挫折、失败与顺利、成功的混合。

每个人的一生都要尝到酸甜苦辣味,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感受不同而已。

因此,我既希望你们毕业后的人生道路顺顺利利,又希望你们从现在开始就要有吃苦磨难的思想准备。

一个人倘若把人生道路估计的太顺利、太乐观,反而不好。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道路走得顺利些,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人人都有不顺心的事,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有了准备吃苦的思想准备,我们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挫折、失败时,就能比较冷静的对待,客观的分析,从而不怕挫折失败,不怕艰难困苦,尽快的从挫折失败中奋起,摆脱逆境,寻找新的出路。

我们要明白正因为在芸芸众生中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不那么顺,才会有酸甜苦辣各种不同的人生体味,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

有了这种认识,我们就能比较从容地走入社会,走上人生之旅,比较豁达的对待人生道路上遇到的种种不顺,就会不怕吃苦。

同学们走入社会后一定要有吃苦的思想准备。

著名作曲家谷建芬曾说过:不会吃苦的人,永远不会成熟,并且难以体会到生活的本质。

确实如此,同学们应不怕吃苦,准备吃苦。

第四,既要过好在世生活,又要追求出世之道。

过好在世生活就是过好常人的生活,过好老百姓的生活。

而要过好常人的生活就是要有物质基础。

因此,在不违反法律道德,不损害别人利益的前提下,你们毕业后应大胆地追求利,赚得钱越多越好。

要明白义和利是统一的,怎么统一呢?在不损害集体、社会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正当的个人利益,做到既利己又不损人,见利又不忘义,追利又不缺德,这就是义与利的统一。

说到底这种义利统一观就是要求人们用正当合法的手段去追求物质利益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作为一个人,任何人不可能没有功利的追求,不可能不做常人,不可能不过好在世生活。

因此我希望你们毕业后在不违背义的前提下大胆地追求利,为自己也为社
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的财富越多越好,越多越能过好在世生活。

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我又希望你们在过好在世生活的同时不要望了追求一点“出世之道”。

也就是说,既要过好在世生活,又要从常人的功利中超脱出来。

我希望你们追求一点“出世之道”,并不是要求你们完全放弃对功利的追求,我们一般人不可能完全超出功利的诱惑与束缚,人生的超功利追求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

如果把超功利理解为完全抛弃功利,那只是虚构,是不现实的。

因为每个人要吃穿住行,而且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些。

因此,人生追求功利是必然的,否则就不会创造财富。

但是,人如果一味地陷入功利的追求之中而不能自拔,就会被世俗的追求所累所烦,就会失去心灵的自由,精神上的安宁,因此,我希望你们在对功利财富的追求中,也能追求一下超功利的东西,不要完全被世俗的名利地位所束缚,不要一味地追求功名财富。

《读者》上的文章讲到:财富、权利、名位,在民主社会体制下,是推动个人进取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它们应当得到肯定。

但是,在追求的过程中,要有三项规范:(1)不要不择手段;(2)不要过分热衷;(3)不能人人强求。

如果不择手段,其后果是社会没有是非;如果过分热衷,其后果是风气败坏;如果人人强求,其后果是人心险恶。

这是很对的。

总之,我希望你们走入社会后,既要入世又要出世,要以出世的态度过好在世生活。

也就是说,在人生天地之间,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天空,追求一点精神的东西。

我认为以出世态度过好在世生活至少有三个好处:
第一、能把我们从物欲功利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不会陷入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而不能自拔。

常言到,功名财富乃身外之物,一个人为了生存得更好些,不能没有物质财富的基础。

但如果一个人的一生只为功名财富而奋斗,那会活得很累,甚至很惨。

因此我们要以出世态度过好在世生活。

在过好在世生活的同时追求一点出世之道。

第二、能使我们从当今社会的财富分配不公、不均,贫富两极分化严重,不正之风泛滥的现实中超脱出来,求得心理的平衡,内心的平静。

作为普通老百姓来讲,对当今社会的不正之风,贫富两极分化我们是无能为力的。

但如果我们不太重视那些功名地位,钱财,就不会因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严重而愤愤不平,就不会事事要与人攀比。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

倘若我们对世俗的东西超脱一点,看淡一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心安理得地过好小百姓的生活,我们必须承认,人的能力才华有不同,机会也有不同,并非人人都会下海经商赚大钱,也并不可能人人都去当大官。

我们大多数人只能过小百姓的生活。

小百姓的生活在物质上不会很富有,社会上也不会有很高的地位,但我们可以有精神的愉快,心灵的安静,家庭的温馨。

富贵不等于温馨,高官不等于幸福。

如果我们以出世之态度过好在世之生活,人人都可以过上愉快,安宁,温馨的日常生活。

第三、能使我们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有一期《读者》杂志上的卷首语,文章写得非常美。

文中写道:每个人各有所好,只是清浊不同罢了,最浊的是好财;其次是好色;再次是好名;再其次是好吃好喝。

稍清的有好古董,有好琴棋,有好山水,有好吟咏,又进一步的好读书,更上一层的是喜好清净的心灵,这是对人生境界的最高追求。

还刊登了一首“扫地歌”:扫地扫地扫心地,不扫心地空扫地,人人都把心扫地,世上无处不净地。

所谓扫心地就是指清净自己的心灵,就是追求出世之道,就是追求超凡脱俗的更高的人生境界。

有一句话说得好:人不怕被体劳所累,就怕被心灵所累。

你的心有几分疲惫,你的脸就有几分憔悴。

说得非常好,我希望同学们走入社会后,一方面要努力奋斗,努力创造物质财富,过好在世生活;另一方面要追求一点出世之道,求得心灵的清净安宁。

特别是当自己的人生奋斗达到一定年龄时,当自己的物质财富追求达到一定程度,有了相当的基础后,要更多地转向精神生活的追求,不要陷入功名财富的无限追求之中而不能自拔。

总之,我希望同学们毕业后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既要有物质文明的追求,更要有精神文明的追求,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天空。

最后推荐人生成功的十个标准:
一、身体的健康;六、事业的自主与自由;
二、情绪和心理的稳定;七、平静如水的心态;
三、面对生活的精力与热情;;八、一定的物质财富;
四、感觉良好;九、有充裕的休闲时间;
五、人际关系和谐十、对社会有所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