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泉实验策划书范文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喷泉实验策划书范文3篇
篇一
喷泉实验策划书
一、实验名称
喷泉实验
二、实验目的
1. 了解喷泉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 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和反应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原理
喷泉实验是利用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异,通过压差将水压入装有气体的容器中,形成喷泉的现象。
四、实验器材
圆底烧瓶、短颈漏斗、橡胶管、止水夹、导管、集气瓶、水、红色石蕊试纸。
五、实验步骤
1. 按图连接好装置,在圆底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水,滴入几滴酚酞试液,使水呈红色。
2. 在短颈漏斗中加入适量的氨气,关闭止水夹。
3. 用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观察现象。
4. 待烧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喷泉现象。
六、注意事项
1. 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确保装置不漏气。
3. 氨气极易溶于水,实验时应注意安全,防止氨气泄漏。
4. 酚酞试液遇碱变红,本实验中酚酞试液的作用是指示水的酸碱性。
七、实验拓展
1. 可以用其他气体代替氨气进行实验,如氯化氢、二氧化碳等。
2. 可以改变实验条件,如温度、压强等,观察喷泉现象的变化。
3. 可以将喷泉实验与其他实验相结合,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八、实验评估
1. 学生是否了解喷泉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学生是否观察到了喷泉现象,并能分析其原因。
3. 学生是否能够独立完成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
4.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是否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有无安全隐患。
篇二
喷泉实验策划书
一、实验名称
喷泉实验
二、实验目的
1. 了解喷泉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 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和反应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原理
喷泉实验是利用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异,通过产生负压将水压入装置中,形成喷泉的一种实验。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使用氨气和酚酞溶液来演示喷泉实验。
氨气极易溶于水,当氨气与水接触时,会迅速溶解在水中,使烧瓶内的气压降低,从而将水压入烧瓶中,形成美丽的喷泉。
四、实验器材
圆底烧瓶、分液漏斗、橡胶管、玻璃导管、止水夹、酚酞溶液、氨气、蒸馏水。
五、实验步骤
1. 连接实验装置:将圆底烧瓶、分液漏斗、橡胶管、玻璃导管等连接好,形成一个封闭的体系。
2. 加入试剂:在圆底烧瓶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再加入几滴酚酞溶液,使其变红。
然后在分液漏斗中加入氨气。
3. 排除装置内的空气:打开止水夹,用手轻轻挤压分液漏斗,使氨气缓慢通入圆底烧瓶中,排除装置内的空气。
4. 进行喷泉实验:关闭止水夹,用热毛巾或酒精灯加热圆底烧瓶,使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从而产生负压。
当烧瓶内的气压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外界大气压将水压入烧瓶中,形成喷泉。
5. 观察实验现象:观察喷泉的颜色、高度和稳定性等现象,并记录下来。
6. 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和喷泉形成的原因,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六、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氨气泄漏和烫伤。
2. 氨气的用量要适中,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实验效果。
3. 加热圆底烧瓶时要均匀加热,避免局部过热。
4.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七、实验评估
1. 学生是否了解喷泉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学生是否能够观察到喷泉实验的现象,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3.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是否有团队合作精神,是否能够互相帮助和协作。
4. 学生是否能够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篇三
喷泉实验策划书
一、实验名称
喷泉实验
二、实验目的
1. 了解喷泉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 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和反应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原理
喷泉实验是利用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异,通过产生负压将水压入装置中,形成喷泉的一种实验。
在本实验中,氨气(NH3)易溶于水,在烧瓶中形成负压,将水压入烧瓶中,形成美丽的喷泉。
四、实验器材
圆底烧瓶、分液漏斗、导管、橡胶管、止水夹、铁架台、集气瓶、水槽、氯化铵固体、浓氨水。
五、实验步骤
1. 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在圆底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铵固体,在分液漏斗中加入浓氨水。
2. 打开止水夹,将分液漏斗中的浓氨水慢慢滴入圆底烧瓶中,关闭止水夹。
3. 观察现象,氨气(NH3)溶于水,使烧瓶内的气压降低,形成负压,将水压入烧瓶中,形成喷泉。
六、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防止氨气泄漏,以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2. 滴加浓氨水时,要缓慢进行,以免反应过于剧烈,导致装置破裂。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废液,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七、实验拓展
1. 可以使用其他气体进行喷泉实验,如氯化氢(HCl)、二氧化碳(CO2)等。
2. 可以探究不同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以及不同条件对喷泉实验的影响。
3. 可以设计更加复杂的喷泉实验,如多级喷泉、彩色喷泉等。
八、实验评估
1. 学生能够正确操作喷泉实验,观察到喷泉现象。
2. 学生能够理解喷泉实验的原理,并能解释实验现象。
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实验,提出问题并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4. 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注意安全,保持实验室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