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全国卷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练习:考点7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高考真题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
第3步研习高考真题高考研析把握考向
1.[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

这说明当时英国()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关内容。

“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王权受到限制,权力由国王向议会转移,并通过一系列法令的颁布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但议会能否制约国王显然与题干主旨无关,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

在君主立宪制之下,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安妮女王不经过议会而直接解除辉格党人行政职务的做法违背了君主立宪制下对国王权力的规定,说明当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尚未发展完善,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项。

C、D两项材料未体现。

2.[2015·全国新课标卷Ⅰ]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

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

”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答案:D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紧扣材料有效信息。

据材料信息“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可知,当时英国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上的权力,故选D项。

A项“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B项“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和C项“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不符合史实。

3.[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

“光荣革命”赶走詹姆士二世后拥立其女儿玛丽为女王,体现了“光荣革命”对英国君主世袭制传统的尊重,显示了“光荣革命”的合法性,故D项符合题意。

材料着重强调威廉与玛丽二人的身份,体现的是英国议会对内部延续性的考虑,A项不符合题意;通过材料,不能得出B项结论;双王是夫妻关系,无法达到C项所述的效果。

4.[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
国的建立
第四节共和国时期的
阶级斗争
第五节克伦威尔的独
裁统治
第六节斯图亚特王朝
复辟和1688年政变
第二章(略)
——摘编自《世界通史·近代部分》,1972年版第五节16世纪的中国与日本第二章17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英国
第二节(略)
——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2011年版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
答案:提示指出的不同之处表述明确清楚;既可指出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也可指出其他不同。

分析原因须观点正确;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角度,分析合理充分。

如历史事实角度:史实准确,言之成理,论述充分。

历史认识角度:有历史依据,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教材出版时代角度:对时代特点概括准确,辩证地看待时代对历史研究的影响,用具体例证加以说明。

综合多种角度或另有角度进行分析,酌情赋分。

示例不同之处: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

目录A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目录B以16世纪的世界为开端。

原因分析:从教材出版时代角度分析。

目录A编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国,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历史研究和教学重视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主导作用。

这种对世界近代史开端的认识,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特征。

目录B编于改革开放之后,思想领域拨乱反正,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

历史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世界近代史开端。

目录B反映了21世纪初中国史学界的认识水平。

5.[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
图2白金汉宫(左)和唐宁街10号(右),
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与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答案:①提取信息准确,中英比较符合史实。

示例: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

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

②概括综合。

示例: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

6.[2017·江苏卷]1832年,在两次否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的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
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

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
A.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
B.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
C.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
D.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
答案:C解析:C对:根据材料可知,反对派议员两次否决了改革法案,第三次表决时,在国王的劝告和强大的民意压力下,他们不得不在最后时刻做出让步,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

A错:18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确立后,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错:英国下院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是议会的中心,在议会中有决定性的作用。

D错: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

7.[2016·浙江卷]20世纪初,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我们现在有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即归根到底,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

”这一传统的确立,使一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

各国效仿的理由是() A.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
B.殖民主义深刻影响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C.英国“光荣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
D.英国启蒙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的理论基础
答案:A解析:材料中心意思是“传统”使得英国经济发生根本转变,英国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

根据材料“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传统”指的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使得英国的经济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而使得英国被欧洲各国效仿,故选A项。

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19世纪中期,英国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而殖民扩张主要是在16~18世纪,排除B项。

“光荣革命”宣告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宣告了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排除C项。

材料没有涉及英国启蒙思想的影响,故排除D项。

8.[2013·江苏卷]“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

”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答案:D解析:题干强调工业革命,其时间是1765年至19世纪中期,A项发生于1688年,B项发生于1689年,C项始于1721年,D项发生于1832年。

9.[2012·北京卷]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

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A.筹集税款B.干预立法
C.招募军队D.任命大臣
答案:D 解析: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限制了国王的立法权、司法权、征税权、军事权等权力,但并未剥夺国王任命大臣的权力,故D项符合题意。

A、B、C三项分别属于征税权、立法权及军事权,均是国王在《权利法案》中受到限制的权力,故排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