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y 土地适宜性评价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适宜类:在潜力区内划分,依据是土地对农林牧 业的适宜程度:宜农耕地类、宜农宜林宜牧土地类、 宜农宜林土地类、宜农宜牧土地类、宜林宜牧土地类、 宜林畜牧土地类、宜牧土地类、不宜农林牧土地类; 土地质量等:土地质量等按农、林、牧三等分类。三 位阿拉伯数字表示,第一位表示宜农,第二位表示宜 林、第三位表示宜牧。如101,表示1等宜农不宜林1 等宜牧。233表示2等宜农3等宜林2等宜牧。
有效 土层 厚度
S1
pH 值
距障 碍层 深度
S1
U1
S1
U2
S2
S1
S3
S2
S1
S2
S1
FAO土地适宜性评价步骤(5) 5、提交评价成果
(1)成果的表现形式-文字、图 表、数据
(2)成果的载体形式:硬拷贝、 电子文件等。
FAO土地纲要评述 FAO《土地评价纲要》特点 (1)使用土地质量进行评价,评价时 使用了土地质量与土地利用之间的“供 需”关系;
考虑的因素有:年均温>23°,最低月均 温>15°,月均温>20°,适宜橡胶生长的时间 >7个月;多年最低极端温度超过3°,极值0°, 较少寒害;
年降水量超过1200毫米,年风速不超过3米 /秒;土层厚度超过80厘米; 地下水位低于1米,排水良好。
中国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2、单项性土地适宜性评价
(1)宜胶用地评价(1979-1981余显芳) 步骤:首先按风、寒、旱的限制将海南岛划分 为3个大区,15个类型。然后按热量、辐射、土壤、 宜割胶天数作为评价因素。
土地利用要求与土地质量的匹配
(1)依据土地利用要求和土地性状的分 析比较得出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宜性等级; (2)提出新的土地利用方式,进行重新 比对; (3)重复上述过程
(4)直到得到满意的结果
如何确定土地的适宜性等级 -最小因子法(1)
所谓最小因子法是按单因子适宜性等级最 小的那个因子的等级来确定土地适宜性等 级的方法。
(4)土地适宜性单元 为适宜性亚级的再细分,用以表征亚级单元 内的土地经营管理和土地生产状况的差别,以 连接号后加阿拉伯数字表示,如S2e-1。在一个 亚级内划分的单元数目不受限制。
FAO《土地评价纲要》
纲(Order) S(适宜) 级(Class) 亚级(Subclass) 单元(Unit) S1 S2 S3 Sc(有条件 适宜) N(不适宜) S2m S2e S2me S2e-1 S2e-2 S2e-3
三、土地适宜性评价的讨论
1、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特点 评价结果的针对性较强 强调进行多宜性评价 考虑了土地利用的经济背景 结果表达更为直观
2、土地适宜性评价与土地潜力评价的关 系 区别: 潜力评价:农-林-牧-其他 联系: 同一区域:二者可协调 一些单项土地潜力评价可看作土地适 宜性评价。
中国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限制型:在土地质量等范围内按照限制 性因素评定的等级。限制性因素有坡度、水 侵蚀、风蚀、有效土层厚度、障碍土层、土 壤质地等。强度分别用1,2,3…表示。
土地资源单位:即土地资源类型,由地貌、 土壤、植被与土地利用类型组成。
中国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2、单项性土地适宜性评价
(1)宜胶用地评价(1979-1981余显芳)
中国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2、单项性土地适宜性评价 (3)城市建用地评价 考虑因素:地貌部位、岩性、土质、土壤、水 文、水文地质、小气候(日照、风向、风速);
采用最小因子评价法,分成四类:
A.不需要进行任何处理的良好建设用地
B. 适宜建设但需要简单工程处理的用地
C. 可以进行建设,但需适当工程处理
D. 不适宜工程用地
(2)评价考虑了土地利用的管理水平;
(3)评价方法简便易行、使用面广;
(4)可在较多尺度上使用。
二、中国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1、《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评价工作
(1)评价系统
土地潜力区、土地适宜类、土地质量等、 土地限制型和土地资源单位5级组成。
其中:土地潜力区为零级单位,以水热条件为划 分依据,共划分出:华南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 游区、云贵高原区、华北-辽南区、黄土高原区、 东北区、内蒙古半干旱区、西北干旱与青藏高原区。
用的种类、评价类别、所需资料及可 能的供给的责权利等)
FAO土地适宜性评价步骤(2)
2. 确定土地利用的种类,明确土地利 用要求
-确定土地利用类型:预先确定和工作中
确定两类方法 -确定不同土地利用的需求:不同的环境 条件、耕作条件和生态环境保护。
FAO土地适宜性评价步骤(3) 3、调查土地性质和土地质量
(1)确定每个评价因子的适宜性等级。 单因子的适宜性等级一般根据土地用途的 要求,对该因子的值分为不同的区间段, 而每一区间段对应一定的适宜性等级。
某种土地用途的评价因子的适宜性等级
适宜 性等 级 评价 盐渍 化程 度 无 轻度 中度 重度 因子 土壤 污染 程度 无 微 中 重
S1 S2 S3 N1 N2
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适宜性(SUITABILITY)(土宜)
某种土地类型满足作物或土地利用方 式的生态要求的程度。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根据土地对不同作 物或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宜程度进行的 土地评价。
一、FAO《土地评价纲要》
1972年荷兰瓦格宁根会议拟定,1976年公布 (一)评价系统: 纲(order)、级(class)、亚级(subclass) 和单元(unit)四级 (1)土地适宜纲 -适宜(S)和不适宜(N)
N1
N1m
N1e
N2
(二)、FAO土地适宜性评价步骤与方法
1. 规划土地评价
2. 确定土地利用的种类,明确土地利 用要求 3. 调查土地性状和土地质量
4. 土地利用与土地的匹配比较
5. 提交评价成果
FAO土地适宜性评价步骤(1)
1. 规划土地评价
-评价的目标
-评价地区的基本情况及资料
-评价的计划(范围、边界、土地利
将上述因素分为4级,最高事宜或最低限制的 计算分数为5分,其次为4、3、2分。根据因子得分 分为三级。1等胶地分布在乐东县、崖县、保亭县、 陵水(南部四县);二等胶地分布在中部丘陵山地 山地;3等宜胶地分布在中北部、东北丘陵台地。
中国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2、单项性土地适宜性评价 (2)宜柑橘地评价
产量作为参考项目 考虑了管理,投资等社会性因素
FAO土地适宜性评价步骤(3) (4)土地质量的综合:针对不同性状的 土地属性评价若干次土地质量时,对其 要进行综合:方法是:
A.经验法
B.指数求和法
C. 最小因子法
FAO土地适宜性评价步骤(4) 4、土地利用与土地的匹配比较
• 要求的匹配
• 环境影响评价; • 社会经济分析
• 实地验证
如何确定土地的适宜性等级 -匹配法(Match)
FAO土地适宜性评价步骤(3)
土地质量评价表实例-对农业机械的限制
土地性质 S1 坡度(°) 地表裸岩和 砾石分布面 积(%) 表土含石量 (%) <5 <1 对农业机械使用的限制性等级 S2 5-10 1-4 S3 10-20 4-15 N >20 >15
<1
1-5
5-20
>20
重粘土
无
少量
多
极多
(1)土地性质与土地质量的概念
所谓土地性质是可计量或可估量的属性,可以用来量 化的表征土地特质的自然属性,如坡度、降水量、土 壤有效水容量、植被生物量、土壤质地和土层厚度等。 所谓土地质量是指若干土地性质构成的土地综合属性。 换句话说,土地质量是“与利用有关,并有一组相互 作用的简单土地性质组成的复杂土地属性(FAO, 1976)”
有效 土层 厚度 >=100 60-100 30-60 20-30 <20
表层 质地 壤土 粘土 砂土 砾石 土
pH 有机 质 值 (%) >=2.0 6.5-7.5 2-0.5 7.5-8.0 <0.5 8.0-9.0 9.0-9.4 >=9.4
距障 碍层 深度 >=60 30-60 20-30 <20
(2)土地适宜级 -适宜(S):S1(高度适宜)、S2(中等 适宜)、S3(临界)勉强适宜; -不适宜(N):当前不适宜(N1)、永久 不适宜(N2) (3)土地适宜亚级:反映土地限制性的类别, 一般用有帮助记忆的小写字母来表示,如m表 示土壤水分的限制性,e表示侵蚀性危险的限 制性。S1下面没有亚级。
评价单元的土地性状的描述
评价 单元 评价 表层 盐渍 质地 化程 度 壤土 无 因子 土壤 有机 污染 质 程度 (%) 无 2.3
有效 土层 厚度
110
pH 值
距障 碍层 深度
70
U1
7.0
U2
70
壤土 中度
微
2.0
8.0
70
评价单元的每个评价因子的适宜性等级
评价 单元 评价 表层 盐渍 质地 化程 度 S1 S1 因子 土壤 有机 污染 质 程度 (%) S1 S1
如何确定土地的适宜性等级 -最小因子法(2)
(2)通过对照比较,确定评价单元的每个评 价因子的适宜性等级。
(3)对评价单元的评价因子的适宜性等级进 行比较,选最小的等级作为这个评价单元的评 价结果。如对于U1,其每个评价因子的适宜性 等级都为S1,则其评价结果也为S1;对于U2, 其最小的评价因子等级为S3,则其评价结果也 为S3。由于其最小因子为盐渍化,所以评价结 果进一步细化为S3a
FAO土地适宜性评价步骤(3)
• 与农作物有关的土地质量因子 • 与畜牧生产有关的土地质量因子
• 与林业生产有关的土地质量因子
• 与土地经营管理有关的土地质量因子
(2)土地质量的选择
• 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临界值的出现
• 获得资料的可行性
(3)土地质量的评定 如何评定土地质量呢?通过土地性 质评价土地质量。 步骤包括: A. 选择适当的土地性质; B. 排列选定的评价因子 C. 编制土地质量评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