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诸子散文 (说理散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面对激烈的社会改变,“士”们急于
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方案,他 们到处奔走游说,著书立说,这就是 历史著名的“百家争鸣”,这种争鸣, 使这个时代的思想文化空前的繁荣昌 盛,同时,也为后世留下了诸子散文 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诸子散文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论语》《老子》《孙子》《墨子》
《荀子》
荀况及 门人
论 文 集
战国末
礼(唯物主义)
雄浑
《韩非子》
韩非子
说 理 文
55
战国末
法(法术势相 结合)
峭拔
《老子》
老聃及 后人
春秋末
辨证法
精深玄妙
《孙子兵 法》
孙武及 后人
兵书
春秋末
老子、墨子、孔子头像
返回
墨翟及 弟子
53
春秋末年
兼爱、非攻
显学=儒学 +墨学
《孟子》孟轲Fra bibliotek语 录 体
7 33
战国初
仁政(民本)
把儒家民 本思想推 向高峰
《墨子》 庄周及 弟子 哲 理 著作 内 杂 7 11 32 外 15 先秦唯物 论最高水 平,诸子 中唯存赋 者 说理散文 最高成就 哲 学 贡 献—天地 万物统一 于道 世界上最 早最完整 的兵书 战国中 无为顺其自然 奇幻、雄阔、三言并 用(寓重厄言) 文章最具 有文学性
一、产生的社会条件
1、春秋战国是一个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 新兴地主阶级出现,生产进 一步发展,随 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也蓬勃发展, 出现都市繁荣。
2、 社会分工的细密,出现一批专门从事 精神生产的人,于是出现“士”阶层。 这个阶层的人物都通晓某一方面专门 知识,在学术上各成一家,形成儒、 墨、道、法、阴阳、纵横等家,他们 既是学者,又是社会活动家。
战国时期出现的两部散文杰作。孟子、 庄子生长于同一时代,观点、特色各 不相同,孟子主张入仕,在三纲五常 之内立义;庄子主张出仕,在三纲五 常之外求道,孟子的最大贡献是把儒 家民本思想推向高峰,庄子成为中国 先秦文学中最具想象力,才华横溢的 作家。而他们继承发展的儒道思想成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
墨子著作作者篇数年代主要观点艺术成就贡献论语孔子及弟子20春秋末年平易雅正隽永含蓄既有哲理又有诗意伦理修养教科书世墨翟及弟子53春秋末年兼爱非攻质朴三表法本行之于者圣王之事下察百姓耳目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孟子孟轲战国初仁政民本雄辩论战性强把儒家民本思想推向高峰庄周及弟子著作331511战国中无为顺其自然文章最具有文学性荀子荀况及门人32战国末礼唯物主义雄浑先秦唯物论最高水平诸子韩非子韩非子55战国末法法术势相结合峭拔说理散文最高成就老子老聃及后人春秋末辨证法精深玄妙献天地万物统一孙武及后人兵书春秋末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兵书先秦诸子散文老子墨子孔子头像返回
4、荀子、韩非子 、荀子、
荀子是儒家经典的主要传授者,先秦儒家 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主要发展了儒家的 “礼学”观点,并使之带有“法”的性质, 主张法先壬与法后壬结合,人治与法制并 重,所以他的两个学生,韩非子与李斯都 成为法家的代表人物和执行者。荀子的唯 物论思想达到先秦最高峰。韩非子是法家 的集大成者,主张法术势结合,失去了儒 家礼教的本义。他的散文代表先秦说理散 文的最高成就。
第四章 诸子散文(说理散文)
一 教学目的 了解先秦说理散文的作家,思想艺 术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 ① 孔孟、老庄的儒道思想 ② 孟、庄、苟、韩说理散文 的艺术特征 ③ 寓言的风格
三、教学难点
庄子散文的解读、分析
第一节 先秦诸子散文的产生和发展 诸子散文是指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 阐述自己对自然和社会不同观点和主张的 哲理性著作,它的产生和发展都分这一时 期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先秦诸子散文)
著作
作者 体载 篇数 年代 主要观点 艺术成就 贡献 伦理修养 教科书世 界性 《论语》 孔子及 弟子 语 录 体 20 春秋末年 仁·礼 平易雅正,隽永含蓄, 质朴 既有哲理,又有诗意 三表法本行之于者圣 王之事 下察百姓耳目之 实 发以为刑政,观 其中 国家百姓人民之 利 雄辩,论战性强
这四部书都产生于春秋末年,是百家争鸣的结 果。这四部书都不是孔丘、老聃、孙武、墨翟自己 写成。都是以语录体或简明短文为主。都有具有开 拓性的贡献,其中《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最完 备的兵书,《论语》是既有哲理又有诗意的伦理教 科书。这两部书的影响都是世界性的。
2、《庄子》《孟子》 、 庄子》《孟子》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