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需要、诱因、动机、本能概述
知识点:需要、诱因、动机、本能的概念及特点。
3.2需要的种类、本能与穿着动机
知识点:了解需要的种类,理解与穿着相关的行为表现。
重点与难点:通过几个概念的分析来了解服装行为。第四章服装的接受与传播( Nhomakorabea2课时)
4.1审美心理的唤起
知识点:了解时髦与流行产生的作用。
4.2认知加工的过程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服装行为的研究过程中了解到人们需要、动机、个性等心理特点,提高社会行为的和谐性、自觉性和对服装设计的指导性,掌握人们的服装心理及与人的服装行为相关的问题,了解影响人的服装行为及服装流行的因素等,具有一定的服装心理研究方面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8学时)
1.1服装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知识点:了解服装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及理论意义和现实反映。
1.2服装心理学的一般研究方法
知识点:观察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作品完成法等。
重点与难点:分析影响服装行为的个性化和社会化表现的因素以及对内隐外显的服装行为的客观分析。
第二章服装行为与社会心理(8学时)
执笔人:李立新2011年10月24日
审核人:肖颂阳2011年12月日
批准人:年月日
2.1群体心理与服装行为
知识点:群体心理概念及分类。
2.2服装行为与人际心理关系
知识点:增进人际吸引的条件,社会知觉及相关的因素。
2.3社会角色与服装行为
知识点:社会角色概念及分类、特点,以及影响服装行为的相关因素。
重点与难点:影响服装行为的个性化和社会化表现的因素。
第三章需要与穿着的动机(8课时)
[1]苗莉、王文革.服装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2]乐国安、汪新建、李强.应用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3]丁宁.美术心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4][美]凯瑟,李宏伟译.服装社会心理学[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2000.
三、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服装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对象、意义,以及对服装和服装行为的认知,分析服装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的表现形式;
2、了解服装的社会性心理,以及影响服装行为的个性化和社会化表现的因素;
3、认知需要、诱因、动机、本能的基本概念,通过几个概念的分析来了解服装行为;
4、掌握服装美感心理,培养对服装的兴趣。
知识点:认知结构与认知方式,认知分类
4.3流行的发生与表现
知识点:流行的概念、特点,流行的时间性及空间性。
4.4服装是综合价值的体现
知识点:服装行为的时代性。
重点与难点:掌握服装美感心理。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把课堂的讲授被动形式转化为互动交流的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之能灵活地掌握运用理论概念。
六、实验或上机内容

七、先修课程、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服装色彩学》、《中国服装史》
后续课程:《综合设计Ⅰ》、《风格设计》
八、考核方式
总评成绩包括平时考核成绩和考试成绩两项,其中平时考核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无故旷课4次以上、累计超过16个课时的学生,取消其评定成绩资格,并建议其重修。
九、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服装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7120391
课程名称:服装心理学/Psychology of Clothing
课程总学时/学分:36/2(其中理论讲授36学时,实验0学时)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服装设计方向)
一、课程简介
《服装心理学》是艺术设计专业服装设计方向的理论课、必修课程。本课程是一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跨学科人文基础课程,它涉及到与服装服饰有关的社会学、心理学、美学和文化、经济、政治等因素的研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影响人的服装行为及服装流行的因素,能够用一种科学的、全面的眼光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着装现象,并能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把握服装业流行的脉搏,具有一定的服装心理研究方面的能力,为其后续课程在色彩搭配、造型处理及风格界定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