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
胞亚群的变化
葛金华;曾祥铨;连豫苞
【摘要】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服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结果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24周后,患者CD4+ T细胞计数为598.4±131.8 cell/L,显著高于治疗前470.1±70.1
cell/L(P<0.01);CD4+/CD8+为1.75±0.37,显著高于治疗前1.21±0.15(P<0.01),而CD8+T细胞计数为345.2±54.1 cell/L,显著低于治疗前393.5±63.4
cell/L(P<0.01).结论阿德福韦酯可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病毒复制.
【期刊名称】《实用肝脏病杂志》
【年(卷),期】2012(000)006
【总页数】2页(P566-567)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阿德福韦酯;T细胞亚群
【作者】葛金华;曾祥铨;连豫苞
【作者单位】365000 福建省三明市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市第一医院感染性疾病科;365000 福建省三明市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市第一医院感染性疾病
科;365000 福建省三明市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市第一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一个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也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慢性肝脏疾病最常见的原因。
我国是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高发区,人群HBsAg阳性率为7.18%。
人体感染HBV后,病毒、人体的免疫状态及肝细胞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乙型肝炎的病程和转归。
其中宿主免疫状态是决定乙型肝炎临床转归和治疗疗效的主要因素,而外周血T细胞亚群是反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状态的重要指标。
国内外研究显示宿
主的细胞免疫功能特别是CD4+和CD8+T细胞反应对HBV的清除和疾病的转归
有重要的影响[1~3]。
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如何在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理损伤中发挥作用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具体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已有研究证实,当HBV
被抑制后,宿主的T细胞亚群失衡将得到纠正[4,5]。
我们应用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治疗CHB患者40例,观察其血清HBV DNA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来源 2010年5月~2011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
肝炎患者40例,男32例,女8例,年龄19~52岁,平均年龄34.9±9.7岁。
诊断参照2005年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标准,患者HBsAg、HBeAg和 HBcAb阳性,HBV DNA>1.0×105copies/ml;年龄在 18岁以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在 1~10×最高上限值(ULN)之间;从未用过抗病毒药物。
排除其他嗜肝病毒重叠感染、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病和肝癌。
二、治疗方法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口服,每日1次,共24周。
三、检测采用罗氏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肝功能;采用荧光定
量PCR法检测HBV DNA(美国ABI7300扩增仪及达安公司试剂);采用
COULTER公司EPICSXL型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荧光标记单克隆抗
CD4+和抗CD8+抗体购自BECKMAN C0ULTER公司)。
四、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3.0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及HBV DNA变化的比较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24周后,患者肝功能指标好转,HBV DNA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表1 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及HBV DNA(±s)的变化①P<0.01例数 ALT(U/L)AST(U/L)TBIL(μmol/L)HBV DNA(lg copies/ml)治疗前
40205.5±88.2141.5±67.934.3±11.36.48±0.78治疗后4045.4±10.3①
37.3±9.98① 19.7±6.0① 3.18±1.03①
二、治疗前后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24周后,患者CD4+T 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治疗前,CD4+/CD8+比也显著高于治疗前,而CD8+T细胞
计数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表2 治疗前后患者T细胞亚群(±s)的变化①P<0.01例数CD4+(cell/L)
CD8+(cell/L)CD4+/CD8+治疗前40470.1±70.1393.5±63.41.21±0.15治疗
后40598.4±131.8① 345.2±54.1① 1.75±0.37①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宿主免疫调控紊乱是导致慢性肝损伤的主要原因,而T淋巴细胞在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中起关键作用。
目前认为HBV是通过刺激宿主的免疫系统进而攻击受染肝细胞。
由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慢性HBV感染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弱,易导致持续性感染,进一步通过各种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免疫复合物及多种信号转导通路等造成肝组织病理损伤。
国内外初步研究显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存在着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使机体不能有效清除入侵的HBV,导致疾病的慢性化[6,7]。
HBV感染机体后主要依靠细胞毒效应与非细胞毒效应两种免疫机制消除病毒,其中T淋巴细胞参与的细胞毒效应起主导作用,但在诱导机体免疫反应的同时也间接损伤了肝细胞。
CD4+T细胞主要包括Th细胞,主要功能是识别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表面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Ⅱ分子(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Ⅱ分子)结合的病毒多肽,分别分泌相应的细胞因子,以促进特异性B细胞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的成熟和增殖,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效应。
CD8+T细胞可以分为抑制性T淋巴细胞(Ts)和CTL,是决定HBV清除状态的关键细胞亚群,通过细胞溶解或非溶解机制是CD8+T细胞清除机体HBV的主要方式。
由于人体在抗HBV过程中主要由CD4+和CD8+T淋巴细胞直接参与。
因此,宿主的细胞免疫功能特别是HBV特异性CD4+T细胞反应和CD8+T细胞反应对HBV的清除和疾病的转归有重要的影响。
由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T细胞亚群失衡,不易清除病毒,导致疾病慢性化。
抗病毒治疗可能影响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应答,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环节[8]。
而较多的研究证实CD3+T淋巴细胞在HBV感染者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9,10],故本研究未对CD3+T淋巴细胞作进一步的分析。
有研究表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4+细胞减少,CD8+细胞升高,使CD4+/CD8+比值下降。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HBV DNA复制期,T细胞亚群存在着明显的紊乱[11~15]。
本研究结果也发现,治疗前,患者CD4+T细胞、CD4+/
CD8+比值均降低,而CD8+T细胞升高。
但是,CD8+T细胞数量的改变不能完全反映其功能上的变化,而且外周血CD8+T细胞数量并不能完全反映肝脏组织内的情况。
因此,尚需扩大样本数及完善T细胞功能方面的检测,以进一步分析
CD8+T细胞与临床转归的关系。
本文结果提示,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24周后,患者血清HBV DNA滴度下降,CD4+T细胞计数和CD4+/CD8+比值上升,而CD8+T细胞计数下降。
因此,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抑制了HBV的复制,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的现象得以纠正。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Sakaki M,Hiroishi K,Baba T,et a1.Ⅰntrahepatic status of regulatory T cells in autoimmune liver diseases and chronic viral hepatitis.Hepatol Res,2008,38(4):354-361.
[2]Alatrakchi N,Koziel MJ.Antiviral T-cell responses and therapy in chronic hepatitis B.J Hepatol,2003,39:631-634.
[3]高继君,李柏.调节性T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实用肝脏病杂志,2009,12(2):147-149.
[4]徐立新,邢海羚.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变化.肝脏,2009,14(1):42-43.
[5]邓良准,庄军.替比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 广州医药,2010,41(5):23-24.
[6]徐志强,张鸿飞,杨晓晋,等.小儿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临床病理关系的研究.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4,18(2):142-144.
[7]刘晓光,方国安,金秀国,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细胞亚群及NK 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浙江临床医学,2003,5(7):493-494.
[8]阎双缓.慢性乙型肝炎免疫功能缺陷与抗病毒治疗现状.国际内科学杂志,2007,34(8):460-463.
[9]崔雯,董永绥,方峰,等.病毒性肝炎T细胞亚群和几种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中华儿科杂志,2007,35(12):641-644.
[10]刘明,沈韻,陆颖,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与其血清HBV-DNA 的水平分析.中国实验诊断学,2008,12(2):232-235.
[11]滕惠琴,张盛杰,齐艳艳,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肝脏,2012,
17(2):108-109.
[12]孙学华,刘巧丽,李曼,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4+和CD8+T细胞亚群的研究.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1,27(5):545-547.
[13]顾锡炳,杨小娟,王栋,等.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细胞亚群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的变化.实用肝脏病杂志,2010,13(2):128-129.
[14]Florian B,Loggi E,Chisholm JV,et al.Sustained and focused hepatitis B virus nucleocapsid specific T-cell immunity in liver transplant recipients compared to individuals with chronic and self-limited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Liver Transplant,2008,14(4):478-485.
[15]Ma SW,Li YY,Zhang GW,et plementarity-determining region 3 size spectratypes of T cell receptorβchains in CD8+T cells following antiviral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Antimicro Agents Chemother,2011,55(2):888-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