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运动能力训练对智障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_潘春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6-02-20;修回日期:2006-03-18
作者简介:潘春燕(1970-),女,浙江温州人,温州医学院体育部讲师
基本运动能力训练对智障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
潘春燕
(温州医学院体育部,浙江温州325000)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实验测试等研究方法,应用国际“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 ISC )”评价基本运动能力训练对智障儿童体育游戏形式变化、想象力、记忆力、思维、整体智商的影响。

结果显示:通过走步、跑步、投掷、爬、立定跳远、平衡等基本运动能力训练后,智障儿童的智力得到一定的发展,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

关键词:智障儿童;基本运动能力训练;智力
中图分类号:G8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98(2006)04-0054-04
Effect of Basic Motor A bility Training on Intelligential Development of C 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Obstacle
PAN Chun -yan
(Phy sical Education Dept .,Wenzhou M edical Academy ,Wenzhou ,325000,Zhejiang ,China )
A bstract :It applied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etc .and CWISC to evaluating the effect of basic motor ability training on the chang e of sports games forms ,imagination ,memory ,thinking and integ ral intelligence quotient of the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obstac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the training of basic mo to r ability such as w alking ,running ,throwing ,creeping ,standing broad jump ,balance e tc .,the intellig ence of the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obstacle has g ot a certain development ,thus promo ting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Key words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obstacle ;basic motor ability training ;intelligence
智障即弱智,也称智力落后、智力低下、智能不足、精神发育迟滞,是指人的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
且伴有社会适应能力的缺陷,大多数智障儿童还患有其他的身体或精神疾患。

我国目前约有弱智者2000万,而且每年约有20万名弱智新生儿出生。

弱智除了给儿童本人带来长期的痛苦、给家庭带来极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外,也导致了许多社会问题。

因此,对弱智儿童进行康复,使其回归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学者把体育活动或身体发展、运动能力与智力的关系作为科研由头,主要在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展开。

采用问卷的方法,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他利用“感觉—运动智力”实验反映出运动能力是智力表现的有力形式。

日本上田小杉、松井
三雄曾对智商低于75分以下的智障儿童和普通儿童的运动能力进行比较,结果前者明显低下,从而得出智
力与运动的相关系数。

美国布鲁姆和他的同事从社会学角度做了研究,根据智障儿童日常生活的习惯做了调查,结果为经常进行运动和锻炼的孩子,其智能也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1~2]
因此,在教育智障儿童上不能生搬硬套正常儿童的教育方式,应就他们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

国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起步虽然较晚,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程玉兰、腾红红和王绍波从智障儿童社会生活能力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出发,培养他们的社会
生活能力和自信心。

[3~4]
徐玉良从保健学上关注他们
病情的发展,立足于医学康复治疗,从总体上研究“针
第30卷 第4期2006年7月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ng hai University of Spo rt Vol .30 No .4Jul .2006
灸”、“按摩”等疗法。

[5]
谢韶意、苏慧、万燕华从关心智
障儿童理论教育上研究,他们想从思想上教育智障儿童。

[6]
李韦验证通过聆听恰当、优美的音乐,可以提高
人的智力、开发人的潜能以及治疗疾病等,甚至使智障儿童在生活质量上大大提升。

他是从“艺术欣赏”范畴发展到“艺术疗效”,从社会人文及人体生命科学领域得以实践证明,音乐对人具有玄妙的医疗、养生保健和
智力开发作用。

[7]
就目前状况而言,虽然有许多人从事智障儿童智力影响的有关研究,但是如何对智障儿童进行体育基本运动能力训练,使他们在智力、精神、能力上得到较好的发展,以减少智障儿童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温州市新码道小学(智障学校),通过“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ZSC )”,测试选出智商低于70的44人(平均智商51.05,平均年龄7.91岁,其中男22人,女22人),把他们分成男女相等的2个班级(对照班平均智商为51.48,实验班的智商为50.62),分别由经过培训的带班教师组织训练或活动。

两班教师的文化程度、性别一致,教龄、年龄相近。

实验共进行12周时间(2005年9月8日~12月2日)。

1.2 研究方法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国内外分层递进、主体性研究文献的收集,使本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更明确,更科学。

1.2.2 实验法
实验班智障儿童按实验计划并结合日常教学进行体育活动,对照班智障儿童按学校活动计划进行常规教学。

由任课教师按照训练计划对实验班智障儿童进行基本运动能力(走步、跑步、投掷、爬、立定跳远、平
衡)训练,根据《纲要》要求,保证每天2h 户外活动和游戏时间,每周3节课的体育活动,训练主要安排在晨练时间,即上午7:40~8:40分组分项目练习。

对照班
智障儿童按常规随意活动,但8:40~9:00参加学校早操;实验班下午3:40~4:40,由教师带领分小组进行游戏活动(两班教师均为持有《特奥教练员证书》的专业人员)。

1.2.3 测试法
采用国际公认的、能较全面测试儿童智力“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 )”,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大卫·韦克斯勒编制,温州育英儿童医院智力测定中心制定,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73~0.89。

测试人员由温州育英儿童医院资深的研究人员在测试前进行两周专门培训。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主试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测试。

想象力的测试是通过“结构游戏”中的橡皮泥和图画补缺两方面,采用集体测验法进行,由统一的教师评定。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统计软件SPSS12.0对研究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对数据的分布进行Kolmogorov -Smirnov 正态性检验;对两总体均数t 检验时,先作方差齐性检验;当两组方差齐性时用t 检验,当不齐性时用校正t 检验;用常规的显著性水平确定差别是否具有显著性。

2 实验结果
2.1 基本运动能力训练对智障儿童体育游戏形式变
化的影响
实验过程中,两组儿童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总体
上实验组更多地倾向于和同伴合作活动。

实验组训练后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出争强好胜的人数增多,而对照组此项无多大变化。

说明基本运动能力训练可以影响智障儿童的行为,不仅能培养其与同伴交往活动中的积极合作精神,而且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自信心(表1)。

表1 实验前后两组儿童游戏活动形式的变化
Table 1 Change of Two Group Children 's Game Form before and after Experiment
组 别形 式 训练前 训练后 人 数%人 数%U 实验组
独自游戏
1777.276
27.271.89*(22人)游戏配合522.731672.731.90*
对照组独自游戏1672.731568.180.91(22人)
游戏配合
6
27.27
7
31.82
0.89
注*为P <0.05,下表同
2.2 基本运动能力训练对智障儿童各测验项目的影响2.2.1 对智障儿童想象力的影响(表2)
55
第4期潘春燕.基本运动能力训练对智障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
表2 训练前后智障儿童各测验项目得分均数比较
Table2 Comparison of Intellectual Disturbance C hildren's Test Result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组 别人 数 记忆力 想象力(操作智商) 思 维(言语智商) 动物房图画补缺橡皮泥木块图案问 答理 解
对照组22(实验前)9.149.318.418.728.477.48 (实验后)9.319.468.698.319.087.76
实验组22(实验前)9.019.228.178.508.427.34 (实验后)10.329.9610.939.689.968.89
t-7.13 -7.74 -8.76 -7.49 -1.55 -1.26 P<0.01<0.05<0.01<0.01<0.05<0.01
从表2“图画补缺”和“橡皮泥”项目中可看出,两组儿童在实验后的想象力均比训练前有所变化,实验组儿童的变化更为明显(P<0.01),尤其在“橡皮泥”活动中,实验组儿童更为突出。

测试过程中发现:在教师“看谁捏的动物多、捏得像”的提示下,实验组儿童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和争强好胜精神,从而进一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2.2 对智障儿童记忆力的影响
实验组儿童在记忆量的方面发展高于对照组儿童(P<0.01),具体表现在“动物房”项目的测验中,记忆量可以从记忆的广度和记忆保持的时间的长度等方面来衡量。

基本运动能力训练的是一些比较简单、易学的动作,每个动作会让他们感觉有学习的欲望,而每完成一个动作又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他们的情绪经常处在一种积极调动的状态下,这对记忆保持时间的长度有积极的影响。

并且实验组学生对感兴趣的东西能集中注意力想,从各方面模仿。

基本运动能力训练的动作简单易学,智障儿童易于模仿,因此他们的记忆力能够被很好地发挥出来。

2.2.3 对智障儿童思维的影响
思维主要是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以及它们彼此的联系,还有凭借概念、判断和推理进行。

因此,从“问答”和“理解”项中可以看出,两组儿童得出的结论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这可能是因为基本运动能力训练促进了智障儿童神经系统及其他相关器官与系统的正常发展,由此间接地促进了智障儿童对日常生活环境的适应以及对日常事物的把握。

因此,可以认为基本运动能力训练对智障儿童思维具有积极的影响。

2.3 基本运动能力训练对智障儿童整体智商的影响
整体智商受各分测试项(想象力、记忆力、思维)的影响,从表3可以看出,实验组与对照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表3 实验组与对照组整体智商比较
Table3 C omparison of Whole Intelligence Quotient between Experi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类 别组 别人 数均 数标准差t P
整体智商对照组
(实验前)
(实验后)
22
51.48
52.86
18.41
17.91
-4.68
实验组
(实验前)
(实验后)
22
50.62
59.67
19.27
16.89
-4.18<0.01
3 分析与讨论
在儿童教育中,体育是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今天,更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儿童身体的发展与其智力的提高是休戚相关的,体育活动也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一种最好的活动形式。

[8~11]同时戴碎英、叶爱娟、胡乐,验证了“游戏法”对智障儿童智力发展的作用,如同体育活动对体力发展一样,有着积极的影响。

它为智障儿童的神经系统以及其他一切器官和系统的正常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帮助其智力的发展。

[11]体育活动作为智障儿童的主导活动,[12~13]它能提高智障儿童的社会情感、交往技能以及生存能力,并能促进智障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本研究探讨智障儿童在常规教学(含游戏)中加强基本运动能力训练,以考察智障儿童智力发展的变化。

结果表明:对智障儿童进行基本运动能力训练,可以有效地促进智障儿童智力的积极发展。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智障儿童不论在游戏活动形式、想象力、记忆、
56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第30卷
思维以及整体智商方面,均表现出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的差异。

从其变化看,经过基本运动能力训练,智障儿童游戏活动范围更加广,他们乐于与同伴进行交往与合作,活动的竞争性表现加强,并且能帮助智障儿童缓解和改善集体活动中的紧张、害怕、焦虑等不良情绪,使智障儿童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得更为主动、积极与大胆,在操作活动中的思维更加活跃,富有想象力。

笔者认为,实验组智障儿童的基本运动能力训练,由于增加了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时间,并且采用了分组、分项的教学形式,有专门教师在走、跑、跳、投、爬、跨等方面提出要求,并且对智障儿童完成动作的情况能及时、耐心地进行鼓励与指导,使智障儿童及时得到反馈,对自己的优势有明确的认识。

而对照组智障儿童采用跟班的常规教学模式,即主要以分散活动为主,体现了平时活动的随意性与自由性,教师对他们活动的指导也相对随机,往往只是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虽然本研究中对照组的结果表明了常规教学也能对智障儿童的智力起到促进作用,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而实验组智障儿童在游戏活动形式、想象力、记忆、思维以及整体智商等优于对照组,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说明有计划、有目的进行系统基本运动能力训练,对智障儿童的智力发展,尤其是对智障儿童的社会化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更为显著。

研究中观察到,25%~30%的智障儿童在经过基本运动能力训练后,游戏的活动方式、各测验项目未能改变或变化不大,在活动中仍表现出与同伴的不合群、胆小等适应不良现象。

提示:智障儿童大脑机能发育水平、家庭教养环境、父母个性等差异,对智障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

对此,应予以必要的心理教育和干预。

智障儿童体育教育既要不断地促使他们身体机能的协调发展,提高和发展智障儿童身体素质和身体活动的能力,更应充分认识到智障儿童的智力、个性特征、社会适应能力与运动能力发展的关系。

基本运动能力训练是促进智障儿童智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应根据智障儿童的年龄及生理、心理特点,结合智障儿童教育的实践合理安排,使智障儿童的基本运动能力训练真正成为全民健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智障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4 结论与建议4.1 结 论
参加基本运动能力训练的智障儿童,在智力各个分测验项目中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在整体智商的比较上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基本运动能力训练对智障儿童的想象力、记忆力、思维方面均具有良好的影响。

4.2 建 议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智障儿童进行基本运动能力训练,培养他们与同伴正常的生活、学习,不断发现智障儿童的闪光点,扬长避短,为他们的成功创造一切条件,使他们成为有益于社会为社会所接受和尊重的人。

此外,智障教育强调一个“早”字,因为6岁前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如能及早地实施体育干预,效果会更明显。

参考文献:
[1] R.J斯滕伯格,著;吴国宏,译.超越IQ—人类资源的三元
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91.
[2] R.J斯滕伯格,著;吴国宏,译.成功智力[M].上海:华东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15.
[3] 程玉兰,滕红红.智能低下儿童社会生活能力及其影响因
素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10):307~308.
[4] 王绍波.从社会能力适应谈谈如何培养智力残疾儿童的
自信心[J].中国特殊教育,2001,(2):48.
[5] 徐玉良.对29例智力残疾儿童干预疗效的观察[J].中国
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4):235~236.
[6] 谢韶意.浅谈弱智儿童教育的几个问题[J].中国特殊教
育,2003,(4):37~39.
[7] 李 韦.音乐在弱智儿童启迪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音
乐探索,2003,(3),87~90.
[8] 黄文英,王 燕,幼儿基本运动能力分析研究[J].江西社
会科学,2000,(6):28~30.
[9] 俞继英,张 洁.基本体操练习对幼儿智力发展的影响
[J].体育科学,2000,(3):75~79.
[10] 邹 娅,范文坚.通过游戏促进幼儿的社会化[J].儿童
社会化,2002,(1):51~53.
[11] 戴碎英,叶爱娟,胡 乐.“游戏法”在弱智儿童教育实践
中的运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4,(3):34~37. [12] 徐成立,田 静,王 健.我国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活动
的现状与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1):82~
85.
[13] 张 蓓,邵建民.上海市残疾人健身体育锻炼的现状与
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10):74~78.
57
第4期潘春燕.基本运动能力训练对智障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