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考政治 第六单元 权利与义务复习考点背诵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权利与义务
第十四课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1.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①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每个人既是权利的享有者,又是义务的承担者。
②两者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有权利就有义务,有义务就有权利。
不能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也不能只履行义务而不享有权利。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③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④公民的某些权利与义务是相互结合的。
(如受教育与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⑤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
2.公民应怎样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1)在行使自己权利时做到:①必须尊重他人的权利。
②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不得损害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
③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2)自觉履行义务时做到:①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
(如植树造林、晚婚晚育)②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
(依法纳税、依法服兵役、保护环境等)③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如虐待老人、偷税漏税等)
3.为什么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①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只有受教育,才能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
因此,从公民自身的发展来看,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②从国家的角度来说,要实现现代化和推进民主化进程,提高公民的文化和科学素质是关键。
因此,从国家的发展对公民来讲,受教育是公民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4.青少年应怎样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注意联系“免费义务教育”)
①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
②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义务,不得中途辍学。
③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5.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维护受教育的权利?
①可以向家长、亲戚朋友寻求帮助。
②可以向老师、学校和社会有关部门寻求帮助。
③可以向新闻媒体寻求帮助。
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6.义务教育的特征是什么?(注意是义务教育的特征不是教育的特征)
①强制性。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
②公益性,即义务教育期间,国家免除我们的学费、书本费和杂费。
公益性是与免费性联系在一起的。
(公益性是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③统一性。
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
第十五课依法维护人身权利
1.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
(地位)(或人身自由是人们一切行动和生活的前提条件)
2.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是什么?
①生命健康权是公民首要的人身权利,是公民重要的人身权利。
②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
③生命的存在和生命的享有,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前提,是每个人的最高人身权益。
3.怎样维护自己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
①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法律,增强防范和保护意识,懂得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②当受到侵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
③一旦受到伤害,得依法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以讨还公道和获得赔偿。
④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的权利,相应地就有义务不去伤害别人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
⑤爱惜生命健康,远离暴力。
4.人格尊严权的内涵是什么?
人格尊严权是“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我们作为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权利。
人格尊严权具体内容包括: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
侵犯公民的这些权利,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尊重个人隐私权包括尊重自己的隐私权和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1)尊重自己的隐私权。
尊重自己的隐私权就是对自己的一些私人秘密不要到处宣扬。
因为某些隐私的外泄,有时可能会使自己丧失尊严,有时可能会使自己处于不利境地,有些隐私还可能会牵连到他人等。
尊重个人隐私权,还包括运用法律制止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
(2)自觉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包括:未经同意,不私看他人的信件或日记;不私自闯入他人住宅;不私自发布和传播他人的隐私等。
社会上有些人出于好奇心去窥视和传播他人的隐私,也有人出自不良动机去窥视和传播他人的隐私,这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
第十六课依法维护经济权利
1.什么是财产所有权?
财产所有权,是指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这里的处分,是指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处理自己财产的权利。
2.公民的个人的私有财产包括哪些?
公民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通过劳动和合法经营所积累的财富,包括私人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是公民个人的私有财产。
3.遗产的继承方式
依照我国继承法,继承方式包括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
遗嘱继承优于法定继承。
4.遗产的继承顺序
我国继承法规定,遗产要按照继承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的法定继承人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
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或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5.用法律武器维护财产继承权
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受到侵犯时,不要忍气吞声,要增强维权意识,要学会依靠社会力量,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6.什么是智力成果权?智力成果权包括哪些?
①智力成果权,也称知识产权,是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创造的智力活动成果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
②智力成果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7.如果中学生(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遭到非法侵害,应该怎么办?
公民创造智力成果没有年龄限制,享有知识产权也不受年龄限制。
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荣誉权不受侵犯。
而且,对有特殊天赋或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国家、社会、家庭和学校还应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如果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遭到非法侵害,可以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求有关机关予以法律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
8.消费者有哪些合法权益?
当人们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经营者提供的服务时,便成为消费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基本法律。
该法明确规定我国消费者享有安全保障权、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维护尊严权等权利。
(1)方法:①学习和掌握消费知识,掌握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知识。
我们在消费时,要有消费者权利意识。
②要注意避免在消费时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伤害。
不符合国家安全规定的产品、变质食品、劣质产品都极可能对消费者造成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损害,我们应该尤其注意。
购买商品时,要注意查看商品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
③要注意商品质量是否可靠、价格是否合理、计量是否准确。
遇到强卖行为,坚决拒绝。
购买或接受服务时,应注意索取、保留发票或其他有效票据。
(2)途径:当我们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如果消费权益受到损害,可以视具体情形,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②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③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④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