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拓展:舜耕历山(含答案)全国通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拓展:舜耕历山(含答案)全
国通用
舜耕历山
能力练习一——翻译句子
1、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
(2分)
2、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2分)
能力联系二——加标点
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答案见第2页)
练习一答案:
1、尧舜在历山耕种,历山的人都让他在河畔耕种。
2、一年后他所居住的地方就聚集起来,两年后成了一个小镇,三年后就成了一个都市。
练习二答案
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
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原文】
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
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尧乃赐舜衣,与琴,为筑仓廪,予牛羊。
【翻译】
舜在历山耕种,历山的人因为受到舜的感化,都很谦让,不再争田界。
舜在雷泽捕鱼,雷泽的渔人互相推让居住的地方。
舜在河滨制陶,那里的陶器没有不好的。
一年后他所居住的地方就成为一个小村庄,两年后成了一个小镇,三年后就成了一个都市。
尧于是赐给舜一套衣服,给他一张琴,为他建造仓库,还赐给他牛和羊。
拓展阅读——刑天舞干戚
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
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山海经?海外西经》
【字词解释】
葬:埋。
操:手持,拿着。
干戚:干,盾;戚,斧
【翻译】
刑天与天帝(黄帝)争夺神位宝座。
二者相斗,帝砍断刑天首级,并把他葬于常羊之山。
但刑天魂魄不灭,竟把乳头当作眼睛、肚脐当作嘴巴,手执干戈,拿着盾和斧向天挥舞不止。
陶渊明在读山海经(其十)中对刑天进行了歌颂。
读山海经(其十)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
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
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
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
精卫、刑天是神话传说中的两个具有反抗精神的形象。
诗人借对这两个形象的咏叹来表达他对于时事的愤激之情。
有人说,陶渊明“浑身静穆”,对时事毫不关心;有人说,陶渊明尊崇上帝,不敢歌颂与帝斗争之神,这是个误会。
陶渊明不仅歌颂精卫、刑天不屈不挠的复仇思想,而且还称赞伯夷、叔齐,颂扬过荆轲。
他们有的反对使用“暴力”,有的宣扬惩治“暴君”。
所以,鲁迅先生说陶渊明的这类诗篇是“金刚怒目”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