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上的“球进洞”幼儿园游戏案例分析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吉游戏” 山坡上的“球进洞”游戏
演讲人
“安吉游戏”丨山坡上的“球进洞”游戏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经历了关于阻力、重力、速度、弹力等的持续探究和 学习……让我们一起来阅读游华娟、周波老师的文章,孩子们的精彩观点和表现 会带给您惊喜。
▌一、案例背景
幼儿园户外场地上有一个大山坡,孩子们把用PVC管做成的管槽搬上 了山坡,然后将几根管槽接起来,形成“轨道”,试图让网球顺着 “轨道”滚进预先在坡下的沙地里挖好的洞里。教师持续观察幼儿 的游戏,倾听幼儿的想法,并组织幼儿进行游戏分享,推进幼儿对 问题的深入讨论和深度思考,发现了幼儿更多精彩的观点。
▌二、案例描述
◆为什么球总是弹出管槽 那天,孩子们把用PVC管槽 搬到山坡上,把几根管槽按 后一根放在前一根上的方式, 形成直通山坡下的“轨道”。
▌二、案例描述
丞丞拿着球过来,他也像力力一样,把网球从第一根管槽上往下滚,球也是在第一根与第二根管 槽的连接处弹了出去。 按照成人的思维,网球会弹出去的最大原因是两根管槽的连接方式有问题,如果后一根管槽放置 在前一根管槽的下方,球就能顺利滚下去了。 龙龙、承承等也参与到滚球游戏中,可是球总是弹出去。这时,孩子们出现了调整“轨道”的行 为,有的扶一扶管槽看是否放置平整,有的调整两根管槽重叠部分的长度,有的试着让很多球同 时滚下来,还有的把球放在“轨道”中间部位再往下滚……在调整后,孩子们又进行了尝试,有几 次球能顺利滚下去,但绝大多数球还是会弹出管槽。
●欣赏幼儿在游戏中的想法和行为
幼儿在游戏中遇到问题时,会提出各种各样的猜想,有些 猜想和行为甚至是荒诞的。教师以欣赏的态度去对待幼儿 的想法和行为,让幼儿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猜想、试错、 探究、验证和调整,孩子们才能有更精彩的表现、更好的 发展。
●倾听幼儿的观点
在观察幼儿游戏的过程 中,我们发现幼儿的有 些游戏行为我们不是很 懂,但我们明白一定有 他们的道理。于是,我 们通过游戏记录、交流 分享等方式去倾听、了 解幼儿的观点,正是通 过倾听,我们了解了幼 儿的朴素理论,而这些 朴素理论正是他们用自 己的语言来表达对科学 现象的理解和诠释。
▌二、案例描述
▌三、分析与反思
◆发现不一样的儿童 儿童发现世界,成人发现儿童。在观察幼儿的游戏、倾听幼儿 的游戏记录及参与幼儿的游戏分享中,我们发现了了不起的儿 童。
●发现儿童的深度学习
在“球进洞”的游戏中,孩子们遇到了“球为什么总是不能顺利进洞”的问题, 他们动手动脑,提出各种假设,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调整、试验,持续了长达半 个多月的主动探究,这个过程就是他们深度学习的过程。在观察孩子们的游戏 过程中,我们发现,遇到问题时,他们会追根究底,不断地猜想、尝试、验证, 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会观察每一次进球的情况,会观察、比较每一 次调整后的结果变化,如改变管槽的连接方式、改变洞的位置及大小对进球概 率的影响等,并且会持续较长时间;游戏后他们会进行游戏记录和分享,用多 种表征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同伴分享,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自己在 游戏中的想法、做法,同时倾听、理解和评价他人的想法和发现。“提出问 题—选择适宜的方法—推理与假设—实证研究—分享交流”,这正是科学家的 探究过程,也是幼儿深度学习的体现。
▌二、案例描述
在交流中,孩子们提出了球能否成功进洞与洞的大小、球滚落的速度、滚球的 起始位置、洞的数量与位置、球的重量等因素有关。在教师的追问下,孩子们 不但解释了现象背后的原因,还用自己的朴素理论解释了重力、加速度等。 ◆为什么球进洞的次数变多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孩子们经过不断尝试、调整、验证,球成功进洞的次数变 多了。例如,成成把第一次球滚进去又弹出的那个洞挖大了一些,再一次滚球 时,球刚好落入洞中。后面几次尝试,球几乎都能进洞。泽泽在最后一根管槽 的尾部铺了一些沙子,第一次球滚下去的时候,经过沙子,刚好滚到了一个洞 里。然后泽泽拿了更多的沙子,堆在管槽尾部,球滚下去的时候,撞到沙子后 弹了出去,刚好掉成功进洞的办法到底有哪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幼儿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不 断思考、探究,深度学习。 ◆发现不一样的教师
●持续关注幼儿的游戏
游戏中,孩子们一次次调整材料和方法进行深入探索,背后折射出他们一次次 的思考。因此,教师不单单是幼儿安全的看护者,更是幼儿游戏的持续观察者。 “球进洞”游戏持续半个多月,教师一直追随幼儿的脚步进行持续观察、关注, 孩子们遇到问题时,教师关注他们会怎么思考、怎么调整,又会怎么解决,在 适当的时候通过组织大家分享交流等方式给予支持。正是因为教师持续观察、 关注幼儿的游戏,充分了解幼儿的游戏行为及背后的想法,才能看懂幼儿的游 戏,了解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二、案例描述
教师:龙龙说得真好,不仅说出了球弹出去的原因,还提出了解决办法。 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很多方面的,为了引发幼儿多角度思考问题,教师继续问。 教师:其他小朋友还有别的想法吗?承承:我觉得是球太多了的缘故,如果很 多个球一起滚下来,后面的球撞到前面的球,前面的球就被撞出去了。阳阳: 不对。我用一个球滚的时候,球也会弹出去的。我觉得与管槽的斜度也有关系。
▌二、案例描述
球为什么总是进不了洞?于是教 师再次组织游戏分享活动。
教师:球为什么总是进不了洞? 有什么方法能帮助球进洞呢?航 航:要挖很大很大的洞。
教师:为什么很大的洞就可以呢? 航航:如果洞很大,球滚进去后, 就不容易弹出来,洞挖得深一点 也可以的。
▌二、案例描述
教师:为什么洞深一点球弹不出来呢?航航:因为如果球掉到很深的洞里,它弹出 去需要很大的力量,力量不够,就弹不出去。 教师:其他小朋友还有别的办法吗?丞丞:我从管槽的中间部位开始滚球,球就比 较容易滚到洞里。 教师:为什么开始滚球的位置会影响球成功进洞呢?丞丞:我想,如果距离远,球 滚下去的速度就快,如果距离近一点,球滚下去的速度就没那么快。速度快,力量 就大,球就容易弹出去。龙龙:我用红色的球滚,就不容易弹出去,绿色的球更容 易弹出去。 教师:为什么红色的球不容易弹出去呢?龙龙:因为红色的球小一点,轻一点。 教师:为什么轻一点的球就不会弹出去呢?龙龙:因为轻一点的球,弹力小,就不 容易弹出去。
●倾听幼儿的观点
幼儿是有能力的主动学习者,教师要始终相信、 尊重幼儿,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幼儿,帮助每个 幼儿根据自己的游戏经验、生活经验阐述观点、 运用观点,从而更深刻地学习,获得更好的发展。
谢谢
▌二、案例描述
游戏结束回到活动室后,孩子 们开始记录游戏故事,对游戏 进行回顾、反思,把游戏故事 说给教师听。
▌二、案例描述
其他孩子会怎么认为呢?于是,我们组织了游戏分享活动,和孩子们讨论球总 是弹出管槽的原因,引发幼儿多角度思考问题,倾听同伴的想法,发表自己的 观点。 教师:为什么球总是弹到管槽外面去呢?力力:我觉得是运气,有时候球会弹 出去,有时候不会。 教师:你是这样想的,其他小朋友怎么想呢?龙龙:我不同意力力的说法。我 觉得是上面那根管槽与下面的管槽没接好,凸出来了。 教师很惊喜龙龙发现是管槽连接出了问题,继续追问。 教师: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能说得具体点吗?龙龙:因为两根管槽连接的 地方凸起来了,球滚下来的时候,撞到那里,就会弹出去,如果后一根管槽放 在下面,球可能就会顺利滚下去。
▌二、案例描述
球进洞的次数变多了,孩子们是怎么做到的?在游戏结束后,教师组织孩子们 进行了分享交流。 教师:为什么球进洞的次数变多了?你们是怎么做到的?泽泽:我把沙子堆在 管槽的尾部,球滚下来时,就会被沙子挡一下,这样球就不会弹得很远,这样 (用手画了一条抛物线)刚好进洞。 教师:还有其他原因吗?成成:我觉得(球能否进洞)与洞的大小和多少有关 系。这一次我挖的洞很大、很多,所以进洞的球就多。龙龙:第一,洞要大、 深,这样球滚进去以后就不容易弹出来;第二,要挖很多洞,这样球进洞的机 会会多一些。承承:我觉得(球能否进洞)与堆沙子有关系,与洞的大小、深 浅、多少有关系,与力气大小也有关系。
▌二、案例描述
◆为什么球总是进不了洞 接下来,孩子们对相关的游戏影响因素做了调整,如调整了管槽连接方式及其倾斜度。在这次游 戏中,绝大多数球都能顺利地滚下去。然而,孩子们并不满足于此,他们在山坡下的沙地里挖了 洞,想把球滚进洞里。
▌二、案例描述
阳阳在最后一根管槽末端的沙地上挖了一个洞,然后把网球从第一根管槽滚下去,球没有进洞。又试了几 次,都没有成功。然后他把洞挖得略微大一些(大约有4个网球大小),又试了几次,还是没有成功。这 时,阳阳从别的场地拿来一个“雪橇”(长方形塑料浅筐),放在离沙地最近的那根管槽末端。他试着将 球滚下去,第一个球滚进了“雪橇”,又飞快地弹了出去,没有进洞。后面,阳阳又试了几次,球都没有 进洞。阳阳没有放弃,他把“雪橇”换成木板,球滚下去时撞到木板的凸起处,轻轻一弹,弹到不远的沙 地上,也没有进洞。不过,后面有几次球进洞了。 阳阳猜想把洞挖得大一些,容易进球,借助一些材料利用反弹力可以帮助球进洞。他不断观察、探索、试 错,得到的结果是,利用“雪橇”没有成功,利用木板有时会成功。
▌二、案例描述
教师:“与力气大小有关系”是什么意思?承承:就是每次滚球的时候,用的 力气要一样大。如果有时候力气大、有时候力气小,球滚下去的速度就不一样, 弹力就不一样,弹力太大或太小,球都进不了洞。 教师:为什么球滚下去的速度不一样,弹力就会不一样呢?承承:弹力就是冲 击力的意思,球滚下去的速度快,冲击力就大,球撞到沙子,就会弹出很远而 进不了洞。球滚下去的速度慢,冲击力就小,球弹不远,也进不了洞。在游戏 中,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孩子们持续探究的品质以及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