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层面—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艺术语言研究

合集下载

景观设计的语言学分析方法DOC

景观设计的语言学分析方法DOC

黄老师:您的文章已初步编辑完毕,现发给您校对补充。

注意文中蓝色部分,将您的修改也以某种颜色标示.摘要请补充至200字.我刊文章一般6000字,因此请您略作压缩.图片需单以jpg格式提供。

精度不低于300dpi,10cm。

参考文献与脚注的符号您未作区分?脚注用①,参考文献用[1],都需在文中注出,而脚注多用于一些解释或非正式出版物,正式文献请用参考文献。

现在名称不统一,但我刊更常用风景园林,因此对您文中用此进行了修改,如有异议,请提出。

文章中似乎有些繁体字,我怕有看漏的,希望您能再仔细核实一遍。

发稿在即,请尽快返回。

中国园林编辑部景观设计的语言学分析方法A Linguistic Analytic Approach toLandscapeDesign黄瓴摘要:论文阐明景观设计的双重语言特性,应用语言学的分析方法掌握景观设计的语汇、语法和篇章结构及其原理,并据此对景观设计方案进行构思、评价和推敲,指出了景观设计语言从逻辑学范式到现象学范式的转换,有助于提高专业教学和执业实践水平。

通过例举当前景观设计中的通病,指出应用语言学分析手段加以克服的途径。

在国际视角下把握景观设计语言概念并不断发展这种语言,将有效地推动城乡景观设计的成熟和创新。

关键词:风景园林;景观设计;语言学;计算机综合症;语汇;语法Abstract Based on double linguistic characteroflandscape design, application oflinguistic analyticapproach to master its vocabulary, grammar andcontext principles andusing it to concept,assess and elaborate adesign project will help greatlytoenhancethe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and practice. Exemplifying some project s with defectsin recent landscape design, this paper showsthe way to eliminatethem. With an international view angle, to graspthe concept of landscape design language and to develop itcontinuously will promote effectively the process of maturation and creationoflandscape design forour urbanand ruralareas。

语言景观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困境-社会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语言景观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困境-社会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语言景观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困境-社会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1.引言在过去十几年中,语言景观(linguistic landscape)成为社会语言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在符号学、应用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也日益引起重视。

语言景观研究关注公共空间和场所中的语言使用问题,不仅考察现实环境中语言使用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的是探究语言选择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的政策取向、权势、身份等问题。

据粗略统计,自1997年至今,国际规模的语言景观专题研讨会已举办过五届,以语言景观为主题发表的论著达十部以上,期刊论文及硕博士学位论文则不下百篇。

由于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和方式新颖而独特,Gorter(2006)将其看作是研究多语现象(multilingualism)的新路径,Spolsky(2009)认为语言景观研究是考察一个城市社会语言生态的好方法。

世界各地的语言景观研究发展势头迅猛,相比之下,国内语言学界对于这一新兴研究领域则关注不够。

那么,语言景观研究指的是什么?语言景观应如何研究?有哪些理论视角?研究中面临怎样的挑战?本文试图解答这些问题。

我们首先介绍语言景观研究的背景,包括其概念界定、功能、研究内容等,接着阐述语言景观研究的方法,然后探讨语言景观研究的理论框架,之后提出语言景观研究所面临的挑战。

我们认为,了解这些方面对我国的语言景观研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2.语言景观的概念、功能及研究内容2.1 语言景观的界定现实环境中用以陈列展示语言文字的物质载体称作语言标牌(linguisticsigns),如路牌、街牌、广告牌、警示牌、店铺招牌等。

在社会语言学中,对公共语言标牌上语言使用的研究称作语言景观研究。

Landry Bourhis(1997:25)最先提出并使用语言景观的概念,并将其界定为:出现在公共路牌、广告牌、街名、地名、商铺招牌以及政府楼宇的公共标牌之上的语言共同构成某个属地、地区或城市群的语言景观。

风景园林设计与规划

风景园林设计与规划

风景园林设计与规划一、引言风景园林设计与规划是一门集美学、技术和生态学于一体的学科,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重点阐述风景园林设计与规划的基本概念、内容和方法。

二、基本概念风景园林设计与规划是指利用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传统背景,通过设计和规划手段,营造出让人们愉悦、舒适的自然和人工环境,推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学科和实践。

它涵盖了很多领域,包括城市园林、旅游景点、文化园、生态景观以及私人花园等。

风景园林设计与规划所追求的就是利用景观、植物和构筑物的组合,创造出一种空间氛围,使人们在其中能够得到精神、视觉、听觉等方面的享受与放松。

三、内容1.景观设计:景观设计是整个风景园林设计与规划的核心。

它通过改变原有环境,使得新的环境可以包容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文化景观等多种景观形式。

景观设计需要考虑到的因素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空间变化、气候条件、植物栽种、水源管理和建筑构筑等。

2.园林规划:园林规划是景观设计之外的一个范畴。

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的生活活动提供场所和建筑,同时保证这些场所不为现有的自然环境带来太大破坏并合理利用其资源。

园林规划的关键是要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达到人、自然和谐的目的。

3.水景设计:水是自然景观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在园林中,水景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设计水景时,需要考虑水景的形态、容积、水质等多方面因素,以便达到最好的视觉和感官效果。

同时,水景设计也需要注重环境保护,避免水源污染和环境破坏。

四、方法1.科学研究:在建立一个美丽的风景园林项目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科学研究。

这包括基础研究、实地考察和市场分析等等,这些研究工作一般由一个专业的团队来完成。

只有在充分了解了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后,才能制定出可行的设计和规划方案。

2.资源整合:在风景园林设计与规划中,需要对各种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

这包括人力、财力、技术等多个方面。

在整合资源的同时,还需要注重环保、节约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建筑的艺术语言

建筑的艺术语言

建筑的艺术语言每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各种艺术的不同,更大程度上就是艺术语言的不同。

欣赏建筑艺术就是要了解建筑艺术特有的艺术语言。

关于这一点,教材将其分为六个方面,即:面、体型、体量、立面、群体、环境艺术手法。

1、面面的处理要注意运用形式美法则,古今中外均如此。

均衡、对称、比例、对位、节奏、韵律、比例尺等等,虚实、明暗、色彩、材料质感。

综合运用它们,结合建筑物的具体条件和性质,就可以得到既有丰富变化,又有高度和谐完美的造型。

2、体型体型处理更加丰富多彩,很多建筑体形组合丰富、多样,组成了多种多样体形,这也需要遵循形式美法则。

3、体量与绘画、雕塑相比,客观存在的体量大得多,体量的巨大是与其它造型艺术的显著区别。

有些建筑它的面、体形处理都很简单,主要靠体量的处理,巨大显示艺术性格。

如埃及"金字塔",上小下大体形简单,四棱锥体面,无太多色彩、虚实变化,很简单,但体量很大,人在它的面前,觉得它是永恒的,而人十分渺小,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有些西方教堂,为了体现上帝的崇高、伟大、神性巨大力量,往往也用很大体量。

教堂几十米、甚至上百米高,不如此,体现不了艺术性格。

体量的巨大不是绝对的,适宜才是重要的。

中国文化更重视现实人生,而非神性伟大,建筑体量一般不太大,尺度接近人自身实际尺寸需要。

园林建筑中的小别墅,小住宅更注重较小体量,体现亲切感。

4、空间与绘画、雕塑同属造型艺术,不同之处,绘画、雕塑无中空空间,建筑有中空空间,四面墙壁、地面、天花板围成空间,或许多建筑组成庭院、广场,空间是建筑独有的艺术语言,空间有巨大情绪感染力。

如宽阔、高大而明亮的大厅,令人心情开朗,精神振奋,如大、宽,但不高,低矮的大厅且黑暗,如西藏喇嘛教庙宇给人压抑、宗教神秘,甚至给人恐怖感。

西方哥特式教堂,高、长,但窄,会使人想到上帝崇高和人自身的渺小。

巧妙地处理空间的大小、方向、开敞、封闭、明亮、幽暗,会使建筑艺术显出连续性的空间感受。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体系及方法资料重点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体系及方法资料重点
理风 论景 体园 系林 及规 方划 法设

1.风景园林规划包含两个专业方向
▲ ·景观规划(Landscape Planning)
▲ ·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
▲ 大尺度——流域、风景区 ▲ 中尺度——城市、街道、庭院、花园
4.城市设计
▲ 4.1城市设计和景观规划设计的关系
▲ 城市空间是由实体空间(建筑空间)和虚体空间(开敞空间)共同 组成的。城市空间质量的提高需要两者空间在质量上的共同提高来形 成。而景观规划设计学在城市领域更关注“开敞空间”的品质,因此 与城市设计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 由于城市设计更强调公共利益和福祉,因此城市设计的重点往往是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广场、街道、滨水区域等),因此和景观规划设 计关系十分密切。而广义地来看,公园和其他各类绿地设计也是城市 设计的组成部分。
▲ 2.4.2景观生态学
▲ 景观结构:具体生态系统或存在“元素”之间的关系——主要 指与生态系统的大小、形状、数量、类型及构形相关的能量、物 质、物种的分布。
▲ 景观功能:指空间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即物质、能量、物种 在生态系统间的流动。
▲ 景观动态:生态镶嵌体的结构与功能随时间的变化。
▲ 景观生态学的一些重要的基本应用原则
建城市空间体系,城市实体和虚体的联系应取得良好的平衡关系。当 设计一个物体时,不仅要考虑它如何构成“图”,也要评估它的 “底”。
▲ 4.2.2联系理论(Linkage Theory) ▲ 联系理论强调在城市环境中的视觉和功能的联系,以及该环境中次
序的建立。这些联系可以用街道、人行通道、线状开放空间和其他连 接要素组成。该途径应用于城市设计是在于组织联系体系,或建立组 成空间次序结构的网络。和图底关系相比,联系理论强调城市的循环 图解,而不是城市的空间图解。

风景园林设计理念有哪些

风景园林设计理念有哪些

风景园林设计理念有哪些
风景园林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植物、土壤、水文、地形、建筑等
多个领域。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创造出令人愉悦的自然景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景园林设计理念:
1. 自然与人工结合,风景园林设计强调自然与人工的结合,旨在创造出既具有
自然美感又符合人类审美需求的景观。

设计师会利用植物、地形、水体等自然元素,同时结合建筑、雕塑、灯光等人工元素,打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景观。

2. 生态友好,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注重生态环保,倡导利用可持续材料和技术,
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设计师会考虑植被的选择、水资源的利用、土壤的保护等方面,以最大程度地保护生态环境。

3. 人文关怀,风景园林设计也强调对人文环境的关怀。

设计师会考虑到景观的
使用者,包括游客、居民等,为他们创造出舒适、便利的环境。

设计师还会考虑到地域文化、历史传统等因素,以打造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景观。

4. 创新与传统,风景园林设计需要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取得平衡。

设计师会继承
和发扬传统园林设计的精髓,同时结合现代科技和理念,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景观。

5. 情感共鸣,风景园林设计追求与人的情感共鸣。

设计师会通过景观的布局、
色彩、材料等手段,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让人们在景观中感受到愉悦、放松和舒适。

总的来说,风景园林设计理念不仅关注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美化,更注重人文关
怀和情感共鸣。

设计师需要在设计中兼顾自然、人文、生态等多个方面,以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景观。

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理论与方法

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理论与方法

三、研究方法
然而,国内语言景观研究在方法上仍有待提高。首先,部分研究过于依赖文 献调研,导致研究结果缺乏新鲜感和深度。其次,案例分析的方法需要更加严谨 和细致,避免对复杂现象的简单化处理。最后,问卷调查的设计和实施也需要更 加科学和规范,以提高研究的可靠性。
四、结论
四、结论
过去的十年,国内语言景观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理论视角、问题取 向和研究方法上仍存在一些不足。未来的研究需要拓展视野,不同地区和不同群 体的语言景观现象;同时应加强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研究的可靠性 和可信度;此外,还需要加强理论深度和原创性,为语言景观研究提供更多具有 中国特色的理论贡献。
谢谢观看
总结与展望
总结与展望
本次演示对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理论及方法进行了简要探讨。语言景观作 为社会交流的重要载体,对于理解社会文化、探究社区互动具有重要意义。未来, 语言景观研究将有以下几个发展方向:首先,可以进一步深化不同学科理论在语 言景观研究中的应用,如政治经济学、地理信息系统等;其次,可以结合新型科 技手段,如、大数据分析等,
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理论与 方法
01 引言
03 方法与技巧 05 总结与展望
目录
02 视角与理论 04 案例分析 06 参考内容
引言
引言
语言景观研究是一门探讨公共空间中语言使用和呈现的跨学科领域,涉及语 言学、社会学、文化研究等多个方面。语言景观作为社会交流的载体,对于理解 社会文化、探究社区互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将探讨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 理论与方法,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与技巧
1、田野调查
1、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是语言景观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该方法通过参与观察、深度访谈 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语言使用者的第一手资料,了解其真实的语言使用情况 和语境。田野调查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创新思路探讨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创新思路探讨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创新思路探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是园林景观的整体规划和设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调查和分析,确定指导性思路,进而确定景观设计的总体方案和具体方案。

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创新思路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使景观更有特色、更能引人注目。

下面将通过探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创新思路,来探讨如何使景观更有特色。

一、发挥地域特色,融入文化元素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第一条创新思路是发挥地域特色,融入文化元素。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可以通过规划设计将地域的特色和文化元素融入景观设计中。

如果是在山区进行规划设计,可以利用山地、水系等自然元素,融入地方特色,打造出具有山地风味的园林景观。

也可以加入当地的历史文化元素,通过建筑、雕塑等艺术形式展现出地域的历史风貌。

这样的创新思路不仅能使景观更突出地方特色,也能增加景观的文化内涵,使人们在欣赏风景的更加了解和领略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这对于推动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提倡可持续发展理念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第二个创新思路是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提倡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当今社会,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一个备受重视的问题,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应当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生态设计理念,保护和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在设计中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打造出一个生态友好型的园林景观。

可以利用植被来改善环境,并结合地形地貌设计合理的水系,打造出一个自然舒适的生态园区。

也可以加入节能环保的设计元素,如太阳能发电、雨水收集利用等措施,使景观更具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这样的创新思路不仅能提高景观的品质,也能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融合现代科技,提升景观品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第三个创新思路是融合现代科技,提升景观品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也可以融入现代科技,提升景观的品质。

可以利用先进的设计软件和技术,打造出更精美、更具艺术感的园林景观设计。

语言景观研究意义

语言景观研究意义

语言景观研究意义
语言景观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社会的语言使用现象的总体表现。

研究语言景观的意义在于深入了解一个地区或一个社会的语言现象,探究语言的演变、发展和变化,了解语言对于人类文化的影响,同时也有助于保护和传承语言文化遗产。

通过研究语言景观,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群体之间的语言差异,探究语言的多样性以及语言变异的原因,从而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同时,研究语言景观也可以为语言教学提供有用的参考,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目标语言,提高语言交际的能力。

此外,研究语言景观也有助于保护和传承语言文化遗产。

语言是每个民族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文化、历史和价值观。

通过深入研究语言景观,我们可以了解语言的历史、演变和变化,对于保护和传承语言文化遗产起到积极的作用。

因此,研究语言景观对于推动文化多样性、促进跨文化交流、提高语言教育质量、保护和传承语言文化遗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1 -。

语言景观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语言景观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语言景观,简单来说,是指公共空间中各种语言标志物的集合,包括路牌、 广告牌、地名、商铺招牌等。这些语言标志物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表述,它们还 是社会群体和个人身份认同的重要体现。通过研究语言景观,我们可以深入了解 一个城市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变迁。
书中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语言景观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理论层 面,作者详细介绍了语言景观的概念、特点和意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宏观的框 架,帮助我们理解这一现象。实践层面,作者则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展示了语 言景观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
《语言景观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这本书的目录分析显示了其内容的丰富性、 结构的完整性、表述的专业性和创新性。这不仅是一本理论性强的学术著作,也 是一本实践性强的指导手册。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语言景观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感谢观看
内容摘要
这些案例来自世界各地,涵盖了城市、乡村、学校、商业区等多个场所,展示了语言景观研究的 多样性和普遍性。通过这些案例,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语言景观研究的实际应用和价值。 书中强调了语言景观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语言景观不仅反映了社会和文化 的变迁,也是塑造多元文化交流和跨文化理解的关键因素。因此,语言景观研究对于促进跨文化 交流、维护语言多样性以及推动社会公正和文化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语言景观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是一本全面、深入的语言景观研究著作。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 以获得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指导,为进一步推动语言景观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语言景观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这本书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让我 们重新审视那些看似寻常的语言标志物。通过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意义和价值,我 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城市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变迁,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 的支持。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分析论文(大全5篇)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分析论文(大全5篇)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分析论文(大全5篇)第一篇: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分析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风景园林在人们的生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对风景园林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今的风景园林设计,更多的是以自身地域特征为主,致力打造更具自身特色的风景园林。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现代风景园林的地域性特征,探讨地域特征下的风景园林设计,希冀为以后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带来参考。

关键词:地域特征;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单纯的物质生活已经难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精神需求,人们开始注重精神生活的享受。

在这样的基础上,风景园林设计成为了一门重要的学科。

它不仅能够开拓人们的视野,让人们更加贴近大自然,更极大满足了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

1地域性内涵1.1地域性概念相关研究此类问题的学者认为,地域性,是指跟一个地区的本性或跟其它地区相比较的特性,或者也可以说,地域性是将一个的地区的自然中的景观和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内涵等综合起来的特性。

也有学者认为,对某个特定的地域来讲,地域性是综合了一切的社会文化因素和自然景观,将他们联系起来构成一个综合体,这个综合体所具备的特性,这也是划分地域的标准。

在我看来,地域性是在地域划分中,能够将这个地域和其它地域区分开来的特殊属性,这是划分地域很重要的一个标准,通常情况下,这种标准是用文化的形态呈现出来的,但它的呈现形态不仅仅拘泥于文化形态。

1.2地域性的属性第一点属性是动态变化性。

通过对地域社会文化、经济技术等要素的影响,简介作用在城市、景观和建筑上;不属于本土形式,或外来风格的直接殖民。

以上两种是体现动态变化性的两个方面。

地域性的第二点属性,是系统性。

地域性的第三点属性,是外在的多元化差异性。

这种属性,是从宏观层面的角度来展现的,是对多个不同的地域风格的景观进行比较。

地域性的第四点属性,是内在趋同性。

在地域的空间范围内,地域划分的主要因素,有着其普遍性和代表性。

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原理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原理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复习资料景观规划设计的概念与特征A.道路交通、建筑物与形态方面有关B.活动方面包括行为、精神、历史C.生态、植物、水体、土壤属于背景方面D.形态方面包括空间划分、时间安排等正确答案:AA.人体气泡B.单个台阶C.高大远山D.树木冠幅正确答案:CA.规划的依据性B.规划的多样性C.规划的空间性D.规划的前瞻性正确答案:BA.保护环境生态,创造万物和谐的大背景B.创造美丽动人的空间形态C.组织风景园林的大系统D.构建繁荣昌盛的生存活动状态正确答案:A、B、D案:形态解析:正确答案为:形态活动背景解析:正确答案为:空间尺度概念与时间变化概念解析:主要从:存在形式,三层意义,三大追求三个方面回答即可景观规划设计的流程单元测试A.带状景观规划设计B.城市公园规划设计C.区域、城乡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D.城市游憩与旅游规划设计正确答案:A扩大初步设计正确答案:B、C、D图C.现状调查分析――调查分析图D.造价预算正确答案:A、D解析:正确答案为:背景类规划设计、形态类规划设计、活动类规划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正确答案:战略规划解析:正确答案:战略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与修建设计、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概念性规划、概念性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专业语言上是正确答案:D答案:C间的语言正确答案:C与反作用正确答案:A定性不强正确答案:A、B、D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专业语言下言D.空间的语言正确答案:ABenidorm海滨蛇形步道设计C.黄土高原规划设计D.上海绿洲百年计划正确答案:A、C、D总分...............正确答案:时间分...............正确答案:谓语确答案为:科学、艺术、技术解析:正确答案为:科学、艺术、技术景观要素分析行为D.活动行为正确答案:C土壤D.生物链正确答案:AD.动物正确答案:B、C、D正确答案:A、B、C场所正确答案:A、B、C、D形态C.背景D.活动正确答案:B、C、D与管理D.阳光正确答案:A、B、C、D园林三元论的背景、背景、活动元;得分/总分A.×B.√正确答案:A视觉与空间形态要素60%正确答案:A常见于欧洲中世纪广场;B.某设计师为了设计一个给人以宏伟感受的空间,布置了一个200米长的中央轴线;米以上的空间属于壮观的景观空间,设计师已经很难把控;D.一个10平方米的空间属于小型且亲密的空间;正确答案:C典园林中的月亮门C.近大远小D.壶形图正确答案:BB、C、DD.仰视正确答案:B、C、D得分/总分A.√B.×正确答案:B总分A.×B.√正确答案:B分A.√B.×正确答案:A视觉与空间形态要素应用D.心理的正确答案:B视域规划设计C.观景丰富度设置D.观景方向确定正确答案:C总分A.增强了道路的深远、宽阔感B.增强了两侧绿地的绿量感C.对道路方向具有提示性D.增强了道路景观的流动感正确答案:B答案:B得分/总分A.√B.×正确答案:B长、逆流方向较短的形态特点;得分/总分A.×B.√正确答案:B生理心理文化行为要素的根源感受环境D.景观感受空间正确答案:A无属性正确答案:C无属性正确答案:B过程B.生理过程C.心理过程D.文化过程正确答案:CA、C、D感受D.空间布局正确答案:A、B、C象案:A解析:知觉perception是把对事物的部分感觉分化成整体关系的过程;A景观点哪一点;得分/总分A.平衡各景点的规模B.生态节点的意义C.把通过这组织视线、视觉走廊、视觉空间三个元素起到让景观点更加突出的作用D.在景观点设计中需要考虑活动的问题正确答案:C答案:A、C、D视觉轴线中点D.视觉轴线高潮点正确答案:A、B、C、DA.平衡各景点的规模B.发挥景点的生态作用C.明确景点类型D.控制景点之间的关系正确答案:A、C、D觉走廊、视觉空间联系起来看 C.生态节点的意义 D.在景观点设计中需要考虑活动的问题正确答案:B、C、DA.×B.√正确答案:B总分A.×B.√正确答案:BA.√B.×正确答案:A生理心理文化行为要素的根源感受空间D.景观感受行为正确答案:A客观正确答案:A客观正确答案:C过程B.文化过程C.心理过程D.生理过程正确答案:C感受D.需求、容量正确答案:B、C、D内容通常是比较确定的B.建筑学的主要以室内、空间为主C.景观的使用内容变化也较大,空间难以限定D.景观中往往一个空间可以有多种用途正确答案:A、B、C、D象要体现了嗅觉,听觉园主要体现了听觉;并不是仅仅体现一种;定,而风景园林的空间以户外、场所为主,使用空间所限定的功能内容不确定;得分/总分A.×B.√正确答案:B景观心里文化引导规划设计B.历史文化脉络C.山水园林文化脉络D.山水诗词文化脉络正确答案:A画文化脉络B.历史文化脉络C.山水园林文化脉络D.山水诗词文化脉络正确答案:D词文化脉络B.对于理想感受的心理追求C.对于历史时空的回溯D.对于空间的想象正确答案:D主线 B.极大丰富风景园林景观感受的内容和想象空间 C.是风景园林心理满足、精神活动、审美的主要内容D.体现出并决定着风景园林的认识论和价值观正确答案:A、B、C、D炼正确答案:A、B、C案:B、C确答案:B、C水园林文化脉络C.历史文化脉络D.山水诗词文化脉络正确答案:A、B、C、D作用正确答案:B、C、D山水园林D.山水历史正确答案:A、B、C正确答案:A正确答案:B理追求 ;得分/总分A.√B.×正确答案:A心理行为与文化要素分析哪种活动的原则;得分/总分A.选择性活动B.必要性活动C.游赏性活动D.社交性活动正确答案:DA、B、DA.山水旅游B.日常生活C.社交性活动D.宗教性正确答案:A、B、C、D动D.游赏性活动正确答案:A、B、C烈影响B.通常受制于一些基本的规则且基本不受环境品质的影响C.跟日常生活的必需性无关D.跟日常生活的必需性相关正确答案:B、D景观的影响; 得分/总分A.×B.√正确答案:B正确答案:BA.√B.×正确答案:B景观心理文化引导规划设计案例分析只是技术名称,主题为“林泽芳洲”;答案:B解析:案例是通过历史自然要素与历史人文要素合二为一来进行规划设计的;史的延长线上,才可能出现好的作品;得分/总分A.√B.×正确答案:A景观点哪一点;得分/总分A.在景观点设计中需要考虑活动的问题B.生态节点的意义C.把通过这组织视线、视觉走廊、视觉空间三个元素起到让景观点更加突出的作用D.平衡各景点的规模正确答案:C答案:A、B、C标志性景观D.视觉轴线起始点正确答案:A、B、C、DA.明确景点类型B.发挥景点的生态作用C.控制景点之间的关系D.平衡各景点的规模正确答案:A、C、D活动的问题 C.生态节点的意义 D.把景观点设计与视线、视觉走廊、视觉空间联系起来看正确答案:B、C、DA.√B.×正确答案:A总分A.√B.×正确答案:A景观轴线规划设计观有秩序性而不零乱C.使人们在景观中更好地活动D.使景观更具吸引力正确答案:BC.环境生态廊道类D.旅游通道以及建筑群走廊正确答案:A、B、D道正确答案:B、D观空间类B.带状建筑空间类C.带状活动空间类D.环境生态廊道类正确答案:A、C、D觉景观空间的结构骨架D.增强景观感受明晰性、秩序性正确答案:A、B、C、D景观轴线是复合存在的;得分/总分A.√B.×正确答案:A总分A.√B.×正确答案:A案:B于总平面空间布局的作用;得分/总分...............正确答案:结构景观轴线规划设计案例110m,产生广阔的感觉见方的空间,人们感觉比较亲切D.距离在15-70m之间,人们感觉场地空旷正确答案:A、B、C正确答案:A确答案:B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规划设计1单选2分在北方地区,以下哪种形式的广场可以获得最佳光照、采暖效果最好;得分/总分.都不是.正确答案:D 2单选2分以下哪种形式的广场既增加空气流动,又协调了土方量;得分/总分正确答案:D3单选2分以下哪种形式的广场适合于寒冷的北方;得分/总分A.B.C.D.正确答案:B 4单选2分以下哪种平面围合形式通风最差;得分/总分A.B. C.D.正确答案:B5多选3分风景园林与景观环境小气候适应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的三大基本方面分别是;得分/总分A.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宜性B.风景园林小气候空间单元C.风景园林小气候系统功效形成要素D.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空间要素与空间结构正确答案:A、C、D6判断2分从生理健康的角度来说,风景园林小气候与人们的舒适和健康息息相关;得分/总分A.√B.×正确答案:A7判断2分在以生态为重要导向的今天,在景观设计中把环境生态做好就解决了一切;得分/总分A.×B.√正确答案:A8判断2分景观绿环境是指通过绿化形成的环境;得分/总分A.×B.√正确答案:B9判断2分景观中遮阴的基本材料只有自然绿化,如大型乔木形成阴影;得分/总分A.×B.√正确答案:A气候中应当加上;得分/总分...............正确答案:绿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规划设计研究总分A.研究的目标:实现微小气候的调节改善,进而提供基本的理论方法和导则B.研究范围:城市人类户外活动环境 C.研究特征:利用自然气候与风景园林资源、低能耗的环境资源调节 D.研究功效:调节物理环境的舒适程度正确答案:A、B、C、D湿环境D.风环境正确答案:B、C、D市风景园林小气候空间模式与测试评价,即将城市风景园林小气候单元划分为;得分/总分 A.街道/河道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城市滨水带B.广场大型、中型、小型C.空间形态地形、空间、边界D.城市居住类街区居住区、小区、组团正确答案:A、B、D正确答案:A运用人工的手段如空调等来改变小气候;得分/总分A.√B.×正确答案:B景观分析评价学性D.结构合理性正确答案:AD.形态正确答案:C大众审美C.还原景观资源固有的内在价值D.进行景观区规划的基础正确答案:A、C、D观旷奥理论C.用GIS技术预测景观D.利用遥感数据建立城市的数据模型正确答案:A、B、C、D的起源契机;得分/总分A.×B.√正确答案:B答案:A美分布进行评分;得分/总分A.√B.×正确答案:B答案:B确答案:A景观规划设计的层面类型程序修建性详细规划与修建性设计控制性规划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B.总体规划战略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与修建设计控制性规划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C.战略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与修建设计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D.战略规划控制性规划总体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与修建设计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正确答案:C划C.战略规划的目标对于该区域的发展很重要D.战略规划仅对某些地块起作用正确答案:C查与评价总体规划方案决策实施与管理B.资源调查与评价总体规划编制大纲方案决策实施与管理 C.资源调查与评价编制大纲总体规划方案决策实施与管理 D.编制大纲资源调查与评价方案决策总体规划实施与管理正确答案:C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设施的关系,指导该地区建设和合理发展;它的特点是严格遵从政策、法规、条例,是一个政策性法规性条理性的非常强的规划,且以大量数据调查和分析为基础;得分/总分A.×B.√正确答案:B划、旅游地开发总体规划;得分/总分A.√B.×正确答案:B解析:总体规划可以用到很多方面,不局限于题中列举制性详细规划上接总体规划,下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是在当前或近期拟开发建设地段,以满足修建需要为目的进行的规划设计;1:2000的图面太粗,许多内容无法画出,无法进行修建性的建议;析:概念性规划和概念性设计主要识别地块关键性的问题,提出概念性解决方案;它们既非深入性,也不需全面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风貌规划、各类园区规划、滨水区规划、居住区规划、道路规划、公园设计、广场设计、湿地设计;得分/总分A.×B.√正确答案:A解析:题中列举为景观规划设计主要类型,并不能涵盖所有,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会不断调整或拓宽;景观规划设计类型与特点B活动场地,适应多种行为活动的可能性;得分/总分A.√B.×正确答案:AA.×B.√正确答案:A解析:在高密度地区,首先应侧重人的使用,其次考虑最优化地引入“绿”,否则可能引发社会问题、安全问题等;A.√B.×正确答案:A素,社会结构、产业经济、历史文化等;得分/总分A.√B.×正确答案:A案:B10风景园林专业哲学与规划设计师的5大专业素养间环境观C.科学技术观D.自然观正确答案:B解析:B、景观规划设计的核心是空间环境,对空间环境的理解与组织是景观规划设计的主导,所以要树立起空间环境观;践观D.空间环境观正确答案:B、C、DB、C、DA.√B.×正确答案:A11风景园林三元论作为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B—活动元B.风景园林美学——形态元C.景观生态学——背景元D.景观游憩学——形态元正确答案:D背景C.风格精神——形态元D.构成材料——背景元正确答案:B、C科,为人居环境学科群;得分/总分A.√B.×正确答案:A。

风景园林工程专项设计中的园林艺术和设计创新

风景园林工程专项设计中的园林艺术和设计创新

风景园林工程专项设计中的园林艺术和设计创新风景园林工程专项设计是对园林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的过程,其中园林艺术和设计创新是至关重要的部分。

园林艺术不仅是为了赋予园林景观美感,更是为了传达文化、表达主题以及满足人们的需求。

在园林艺术和设计创新中,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技巧和方法来塑造独特、具有个性化的景观,使其在环境保护和人类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园林艺术和设计创新中,我们应该注重环境保护。

园林工程设计需要考虑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维持。

我们可以通过合理规划植物布局,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并利用绿色技术和材料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例如,我们可以设计雨水收集系统来利用自然降水为园林景观提供水源,减少对地下水的依赖,同时减少自来水的使用。

其次,园林艺术和设计创新需要考虑人们的需求和活动。

园林景观应该为人们创造舒适的环境,同时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

我们可以设计休憩区域、步行道、自行车道等,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和运动需求。

此外,我们可以使用智能科技来提升园林景观的互动性和娱乐性,例如增加交互式装置、网络连接和虚拟现实技术等,使人们能够更好地与景观进行互动和体验。

园林艺术和设计创新也需要注重文化传承和主题表达。

园林景观可以成为文化传统和历史故事的载体,通过设计元素和艺术手法来表达特定的文化主题。

例如,我们可以运用传统建筑风格、雕塑、壁画等来呈现地方文化特色,使园林景观与当地的历史和文化相融合。

此外,还可以通过设计景观元素和艺术装置来传达社会价值观和科学知识,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和认识。

在园林艺术和设计创新中,我们也可以融入现代艺术和设计理念,打破传统的创作方式和表达方式。

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我们可以创造出独特、前卫的园林景观,激发人们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例如,可以利用光影效果、声音装置和数字投影等技术,创造出具有艺术感和时尚感的园林景观。

哈格里夫斯

哈格里夫斯

摘要:哈格里夫斯致力于探索介于艺术与生态两者之间的方法,把自然的理解从形式和哲学理念上都融合到艺术中,运用一种更开放、更有生气的表达方式。

哈格里夫斯简介在20世纪中后期,美国风景园林大师乔治·哈格里夫斯(George Hargeaves)所独创的规划方法,在对自然的物质性进行深刻的解剖下,对原有自然进行理性的分析和规划,从而使我们对风景的内涵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

风景园林大师乔治·哈格里夫斯作为当代风景园林艺术杰出的旗手,一直致力于将生态与艺术相结合,他从一开始就立足于在规划中把艺术放在第一位,他认为艺术是风景园林之灵魂,同时,他充分注意到自然的生态性,将艺术揉合在自然的生态中,使规划更理性,更环保生态。

从哈格里夫斯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悟到风景的神韵。

美国评论家约翰·伯得斯利(John Beardsley)称赞哈格里夫斯为“风景过程的诗人”〔1〕。

美国风景园林大师哈格里夫斯的老师彼得·沃克(Pele,Walker)认为他“不仅才华横溢,而且是其同代人中难得的表现模式可能性的人,人们可从他身上学会如何投身于设计实践中去。

”乔治·哈格里夫斯的作品已获得50余项设计奖。

这些奖项分别来自不同的专业部门和不同的国家,说明他的设计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ASLA)年奖中,经常可以看到哈格里夫斯的名字。

哈格里夫斯在后来完成的悉尼奥林匹克公园规划,更使他饮誉世界〔2〕。

哈格里夫斯的作品大多是公共项目,这些作品大胆创新,与过去所设计的公园从立意到形式,都有明显的差别。

他通过将环境问题与社会历史文化相结合,解决社会所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来完成他的设计,显示了他对自己设计技巧和社交能力的综合运用的能力。

哈格里夫斯意识到文化对自然系统会产生的潜在的伤害,而生态学的方法又无视文化而远离人们的生活。

他致力于探索介于艺术与生态两者之间的方法,把自己对自然的理解从形式和哲学理念上都融合到艺术中,运用一种更开放、更有生气、富于雕塑感的设计表达方式。

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地域性分析

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地域性分析

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地域性分析风景园林设计语言是指在设计风景园林时所采用的一种表达手段,它可以通过景观元素的组合、空间的布局、材料的选用等方面来展现不同的地域特色。

地域性是指不同地区在自然、人文、历史等方面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会对风景园林设计语言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不同地域的风景园林设计中,设计师会根据当地的地域特色来确定设计语言,从而使设计作品更具有地域性和文化性。

本文将从自然环境、人文历史和地域特色三个方面来探讨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地域性分析。

一、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影响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重要因素,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差异会导致设计语言的差异性。

在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植被繁茂,雨水充沛,这些都是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而在南方地区设计风景园林时,设计师们通常会选择绿植丰富、水景优美的设计语言,以营造出一种温暖、湿润的自然氛围。

在广东的园林设计中,常常能看到水杉、荷花和莲藕等水生植物的运用,这些植物与广东湿润的气候相适应,能够为园林营造出优美的水景效果。

而在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寒冷,植被相对稀疏,因此北方地区的园林设计语言也与南方有所不同。

北方园林设计注重松柏桧的运用,这些树木在北方地区能够适应寒冷的气候,并且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因此在北方园林中广泛使用。

二、人文历史人文历史是每个地区独特的文化符号,不同地域的人文历史也会影响到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选择。

江南地区因为历史久远,文化传统丰厚,园林设计植物造型多样,苏州园林倡导“山水相依、亭台楼阁”,表现出一种“虚实结合”的空间布局。

而在京派园林设计中,常常能看到假山和装饰性石刻的运用,这些设计语言都是受到京派园林的人文历史影响。

不同地域的宗教、传统习俗也会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展现出地域性。

比如在西藏地区的园林设计中,常常能看到藏传佛教的元素,如喇嘛庙、经幡、塔式建筑等,这些元素都是西藏地域特有的宗教文化符号,为园林设计增添了独特的地域特色。

三、地域特色每个地域都有其独特的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也会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得到体现。

语言景观研究意义

语言景观研究意义

语言景观研究意义
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基本工具之一,不仅仅是表达思想的媒介,更是一种文化、历史、地域及社会背景的载体。

语言景观研究,是通过对语言的地理分布、语言形态、语言使用、语言变迁等方面的考察,探究语言与地理、历史、文化、社会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从而深入理解人类社会的多元性与复杂性。

语言景观研究意义重大。

首先,它为人类社会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和理解方式,从而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次,语言景观研究对于语言保护和文化遗产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语言景观研究对于语言教育、语言规划、语言政策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实践中,语言景观研究需要以跨学科的方式实现。

语言学、地理学、文化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可为语言景观研究提供更丰富的研究视角和理论支撑。

总之,语言景观研究是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通过对语言与地理、历史、文化、社会等因素的相互作用的探究,可以深入理解人类社会的多元性与复杂性,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 1 -。

风景园林设计的各种流派风格特点

风景园林设计的各种流派风格特点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流派1、后现代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文化思潮。

设计特点:人性化、自由化后现代主义作为现代主义内部的逆动,是对现代主义的纯理性及功能主义、尤其是国际风格的形式主义的反叛,后现代主义风格在设计中仍秉承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人在技术中的主导地位,突出人机工程在设计中的应用,注重设计的人性化、自由化。

体现个性和文化内涵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设计思潮,反对现代主义的苍白平庸及千篇一律,并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作为哲学基础,推崇舒畅、自然、高雅的生活情趣,强调人性经验在设计中的主导作用,突出设计的文化内涵。

历史文脉的延续性后现代主义主张继承历史文化传统,强调设计的历史文脉,在世纪末怀旧思潮的影响下,后现代主义追求传统的典雅与现代的新颖相融合,创造出集传统与现代,融古典与时尚于一体的大众设计。

矛盾性、复杂性和多元化后现代主义以复杂性和矛盾性去洗刷现代主义的简洁性、单一性。

采用非传统的混合、叠加等设计手段,以模棱两可的紧张感取代陈直不误的清晰感,非此非彼,亦此亦彼的杂乱取代明确统一,在艺术风格上,主张多元化的统一。

2、解构主义: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建筑设计界解构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去看一个文本中的二元对立(比如说,男性与女性、同性恋与异性恋),并且呈现出这两个对立的面向事实上是流动与不可能完全分离的,而非两个严格划分开来的类别。

解构主义最大的特点是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

3、高技派: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的、建筑造型、风格上注意表现“高度工业技术”的设计倾向。

高技派理论上极力宣扬机器美学和新技术的美感,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提倡采用最新的材料——高强钢、硬铝、塑料和各种化学制品来制造体量轻、用料少,能够快速与灵活装配的建筑;强调系统设计(Systematic Planning)和参数设计(Parametric Planning);主张采用与表现预制装配化标准构件;认为功能可变,结构不变。

景观的语言

景观的语言

景观的语言作者:王霜来源:《艺术科技》2016年第09期摘要:设计语言最早始于文艺复兴时期,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展,建筑学领域已形成一套成熟的体系,用语言学的方法研究语言成为流行,并由此带动了景观设计语言的研究,语言学的研究也不再局限于理论化、抽象化的知识体系。

本文基于对安妮·维斯顿·斯本(Anne Whiston Spirn)的《景观的语言》一书的研究,从“语言”、“文学”和两方面入手探究了景观的语言。

关键词:景观的语言;文学作品;五感;体验安妮·维斯顿·斯本(以下简称“安妮”)是宾夕法尼亚大学风景园林教授,她所著的《景观的语言》一书给景观语言学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体验式的现象学语言。

从安妮对景观的思考方式,这种思考方式的根源主要是她对童年时期的景观记忆,到她研究生时期真正接触到一种全新的认知方法——实地考察,得出的对景观现存状态的研究方法,从而引出了五感体验对一处景观认识了解的重要意义。

视觉思维(照片和绘画)是她主要的思维模式,它会因其他感官的参与和回应而得到延伸。

景观建筑师的经验也帮助作者意识到摄影师的视觉能加深这种受过训练的洞察力的感知方式在五感体验过程中的重要性。

安妮在研究生时期,佩妮大学里无固定课本和阅读清单,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调研的教学方式,让作者意识到理解过程与物质、形式及空间之间的关系成为理解一处景观的关键。

景观是一首诗,是一本书,是一部旋律复杂的交响曲,它就是与生俱来的语言,景观的语言是万物的母语,在有文字描述景观以前,人们就能通过风云变幻识别天气,通过涟漪和卵石判断水下的岩石和生命。

景观的语言具备了一种语言所具有的所有特征,不同词性的词汇组成句子,句子构成段落,段落构成章节,但这些集合的构成是从一个词(元素)发展而来的。

景观由各种元素构成,每个元素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用特别的方式——语法和上下文环境联系起来的,每一个元素都有自己完整的表达,多种元素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复杂的景观。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全文)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全文)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bstrct: Lndscpe rchitecture plnning nd design is tedious work, needs to lndscpe rchitecture plnning nd mny relted theoreticl knowledge nd rich prcticl experience, combining with the economy n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nd technology, nd the trditionl grden plnning compred with modern lndscpe rchitecture plnning nd dded mny new elements, but the development of lndscpe rchitecture plnning nd excessive speed cused we relted industry is not mture, this pper in chengdu in sichun province to the lndscpe plnning s n exmple, to explore the modern lndscpe rchitecture plnning site selection nd use of, by using the trditionl plnning design theory nd modern plnning design theory of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looking for suitble for modern lndscpe rchitecture plnning to develop, nd hope to be ble to to our country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ndscpe rchitecture plnning nd help.Keywords: lndscpe rchitecture plnning nd environmentl mesuresXX:一、引言:随着地区城市化进程的速度不断加快,我国风景园林建设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个层面—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艺术语言研究作者:王东焱阅读:447次上传时间:2005-01-21推荐人:wangdong (已传论文3套)简介:在分析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艺术语言的两个层面———潜性艺术语言和表性艺术语言后,提出了园林规划设计作为造型艺术作品的一种形式,受到了艺术语言制约的观点,丰富了设计师在造园实践中的艺术语言,强调了营造高格调的优秀园林,依赖于设计师对园林艺术语言的整体表达和娴熟运用......关键字: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艺术语言研究在分析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艺术语言的两个层面———潜性艺术语言和表性艺术语言后,提出了园林规划设计作为造型艺术作品的一种形式,受到了艺术语言制约的观点,丰富了设计师在造园实践中的艺术语言,强调了营造高格调的优秀园林,依赖于设计师对园林艺术语言的整体表达和娴熟运用。

古往今来,优秀的园林都作为艺术作品而流芳百世,纳入了广义的艺术中,这是不争的事实。

究其原因,一是园林从规划设计到营造都凝聚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反映在对自然形态的加工创造上,带有人类创造的痕迹;二是优秀的园林作品都包含了人类的审美动机。

1造园艺术语言浅析园林艺术作品作为造园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创造客体,同时是造园艺术家展示观念、体现个性、实践审美理想所依赖的载体。

园林作品如果具备了反映艺术美的形象,具有了创造者同观众在想象力上的对话,符合了公众的审美心理,并建立在可靠的物质技术基础之上才具有创新意义。

我们研究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艺术语言问题,首先限定的园林艺术作品是具体物态化的完整形态的艺术作品,继而才能探讨园林规划设计中艺术语言的规律。

艺术作品产生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艺术语言的有意义、有秩序的具体展现与表达。

例如:绘画就是以其独有的点、线、面、色彩等具体的绘画语言符号,被画家有价值、有意义、有秩序地运用表达,才创造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具体绘画艺术作品的。

艺术正是因拥有属于它自己的语言及语言系统,才得以存在和发展。

因此,我们把艺术家在创造艺术作品时采用的一切有价值意义体系的表现符号和潜意符号,称为艺术语言。

造园艺术作为造型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与其它的表现形式如绘画、艺术设计有着共通之处。

造园艺术家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为了反映公众的审美理想,在造园实践中自觉运用的一切表现手段;如平面布局所反映的点、线、面关系;植物配置所带来的色彩构成等……,被设计师按照立意的要求,进行有价值、有秩序地展现与表达。

我们把这些造园艺术家营造园林的手段,统称为造园艺术语言,它也是影响观众、游人对园林艺术作品鉴赏的客观存在。

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学中。

艺术家和设计师正是利用艺术语言将他们的观念、审美倾向在物质技术基础上转化成一件艺术作品,即我们常说的“营造了一座园林”,以供人们欣赏和利用。

当人们留连于园林艺术这“第二自然”中”,艺术家和设计师的思想观念、审美倾向也正通过艺术语言的潜在隐性和外在表性两个层面感染着游人。

所以,人们常形容在园林中的人~景关系时,往往喜欢用“潜移默化”和“借景抒情”这类表达情境交融的词汇。

2层面一———隐性的艺术语言潜藏于造园艺术作品中,不直接诉诸观者的视觉,是一种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美妙。

它影响着人的知觉方式,给观众以想象的空间,如果说人类以认识的方式介入世界以获得真,以道德的方式介入世界以获得善,那么这种以想象的方式介入世界获得的就是———美感。

2 1意念凡是语言,都有达辞表意的特征。

细究起来,造园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独有的思想情感意蕴,我们称为意念,是隐性艺术语言的首要因素。

例如,在日本室町时代中期(14~15世纪)盛行的禅宗思想,开始影响艺术创作,是形成日本枯山水造园风格的意念基础。

意念操控着单体创作的内在精神走向,是作品的灵魂和生命;它既是艺术家和设计师进行艺术创造活动的动力,又是被艺术家在整个艺术创造实践过程中所追逐的目标。

不同的时代,由于社会意识形态和哲学观念的差异,人们的生活方式、认识观念不断发生变化,人们具有着不同的艺术观和价值观,造园艺术的意念也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雷同的造园意念,并不能造就园林艺术的精品,除了由于地形、水体等自然因素限定的的差异外,放到造园艺术史中,很快便会被新的作品所覆盖。

艺术作品的生命力来自于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创造力。

如果说艺术实践都比艺术观念慢半拍的话,要提高造园艺术的历史价值,首先得更新造园意念,因为美的标准是多重的,当传统的审美标准被继承的同时,审美实践同时也在不断地产生相对变化的审美标准,必有新的、相对长期的审美观涌现,敏锐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具有从时尚中产生新意念的可能,把握时代的审美观,乃至表现符号的时代特征是重要的。

例如:昆明护国广场的叠水设计所体现的明快、简洁、节奏、对称等,是叠水台直线造型的特征,终究来自于我们这个时代对直线装饰性所赋予的新含义,这种手段在营造苏州狮子林飞瀑亭的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2 2造园规律由于设计对象的不同,特定的设计学科都是通过其特殊的、固有的表现手法产生作用,这些手法就是风景园林设计中隐性艺术语言的第二个因素———造园规律,或称法则。

规律与法则,都是看不见、模不着的东西,艺术家和设计师只有一个方面受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专业的系统教育,另一方面不断分析借鉴中外传统园林作品中好的造园经验,才能摸索出其中相对恒定的造园规律,树立起对各种具有历史价值的园林作品进行理性分析的习惯。

造园规律首先要探讨在技术层次的造园原理及其应用,包括有:地形、园林园艺植物、园林建筑、铺装、水体等等,其次要探讨造园艺术中哲学和美学方面的问题,包括有:中外哲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如风水论)、艺术哲学、视觉美学等,这两部分是互动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

总的来说,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丘陵地区造园就不同于在平原地区造园,规律是共性,具体设计是个性,这种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才是园林规划设计师展示个人才华的空间。

2 3造园的方法规律不同于方法,造园方法是有效调控设计效果、塑造园林艺术作品的具体手段,这种游人看不到的舞台后面的操作,是隐性艺术语言的第三个因素。

造园方法的探讨,可从设计阶段延伸到施工阶段,在整个实践活动中都涉及方法问题。

在设计阶段,艺术家和设计师考虑得最多的就是基地条件和技术可行性、视线因素、方案优化。

我国园林营造历史源远流长,造园手法多样:摹写、象征、寓意是常用手法,在此基础上,派生出了诸多对自然形态的改造经验,如掇山、理水、借景、植物配景等等,都形成了具体的方法。

3层面二———表性的艺术语言对观众而言,艺术家所运用的隐性艺术语言是通过表性艺术语言诉诸游人感官的,也就是要在隐性艺术语言的层面上包裹上第二层次—表性艺术语言,才能完整地将艺术家和设计师的意念“告诉”游人,引起游人的想象,形成共鸣。

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表性艺术语言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

3 1立象“象”指的是客观物象———建筑、树木、山石等的形象,如果未加雕啄地原形运用,可获得自然形象用于造园。

如果加以个体雕啄或排列组合,就赋予了更深的意念情感,可获得自然形的变体,进而达到意象。

即有助于艺术家尽情地表达和传达其主观思想、观念、情感、效果。

有人认为园林艺术有形象,没有意象,这是由于没有弄清形象和意象的区别。

形象是指具体可感的物象,它是客观的存在,本身不带有人为的主观意念情感。

意象是有寓意的形象,是客观物象进入艺术家的视野之后,经过艺术家头脑的改造,使之能够表现艺术家主观的意念情感,达到的意与象的统一。

意象是最基本的立象结构元件,是以微观的“象”为表征,诉诸直觉的东西。

由若干个意象有机组合构成的涵盖整个园林的艺术整体,即整体意象,指意境,是宏观的较为抽象的表现某种情调。

在一座园林中,局部立象可以只有一个,也可以有多个,而整体立象,只能有一个,否则立意不明确,整体格调难以统一。

3 2形式美提倡形式美,并非要把纯形式艺术的表达方式强加于人,园林有园林奶氐?如:空间相对其它视觉艺术作品宏大,多视点构图,步移景移融入了时间因素等都限定了设计师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形式美的运用。

园林中的形式有别于其它姐妹艺术的表达方式,园林中的形式一方面是为了意境、意象的表达和展示服务的,另一方面是为了展示造园形式自身的独有价值而存在的,追求空间布局的对称美;追求借景中的天际线的韵律美;通过建筑中柱、门、窗的反复和秩序,让作品充满了节奏和韵律感,等等,都极大丰富了园林艺术作品的艺术语言,这样的作品才具有更广泛的吸引力,娱乐人的视觉。

3 3材质与肌理的选择指园林设计师为有效地创造园林作品而能动选择的物质、媒体材料。

如:山石、树木、开阔草坪、地砖、琉璃瓦等,又是一种肌理性的艺术语言特征。

材质和肌理对塑造园林建筑、小品构成园林风格都有重大意义。

园林用材质有自然材质和人造材质,也有仿自然的人造材质。

自然材质多一点,还是人造材质多一点,并不是造园格调高下的区别。

单从园林用材来看,现在完全运用自然材质来构建中国古典式园林没有什么不可以,但对创造性的园林设计来说,又有多大意义?艺术家和设计师对运用材质的选用应是依照对立意有否帮助来确定的,兼顾节约造价。

随着新型装饰材料的开发,会逐步改变造园用材的范畴。

例如,在日本,装饰材料的开发种类之多,品种之丰富,有其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的原因,更多的是由于日本发达的设计行业整体推动的结果。

老瓶装新酒的思路对于从追求创新的园林规划设计而言弊大于利。

园林艺术语言除了以上所谈的两个层面外,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方面,如艺术语言的鲜明性、民族化、时代特征等等,构成了园林艺术语言的复杂性。

值得园林设计师不断地探讨。

总之,园林艺术语言指导着园林规划设计,影响着游人对园林艺术作品的直觉,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同时,园林艺术是人创造的(至少对自然美景,也是人去发现的),随着园林规划设计的实践,又不断涌现出新的艺术语言。

园林艺术语言的不断丰富势必影响当代园林规划设计的发展。

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