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镍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
所属分站:特种合金
所属产品: 镍镍矿
关键词:镍矿镍矿标准
文章摘要:ICS 77.040.30yS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T 341.3-2006代替YS/T
341-1994镍精矿化学分析方法氧…
ICS 77.040.30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 341.3-2006
代替YS/T 341-1994
镍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氧化镁量的测定EDTA滴定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nickel concentrates
-Determination of magnesia content
-EDTA-titration method
2006-03-07发布2006-08-01实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YS/T 341.3-2006
月U舀
本标准由三部分组成:
YS/T 341. 1-2006镍精矿化学分析方法镍量的测定 YS/T 341. 2-2006镍精矿
化学分析方法铜量的测定 YS/T 341. 3-2006镍精矿化学分析方法氧化镁量的测定本部分为第3部分.
本部分是对YS/T 341-1994((镍精矿化学分析方法》中氧化镁分析方法的修订.
本部分与YS/T 341-1994((镍精矿化学分析方法》中氧化镁分析方法比较主要
有如下变化:
—测定范围由5%^40%调整为4%-25%;
—样品分解方法由氢氧化钠熔融法改为酸溶法; —指示剂由用酸性铬兰K-蔡酚绿B混合指示剂分别指示EDTA滴定氧化钙,氧化镁合量的终
点和氧化钙的终点,改为用钙狡酸指示剂指示EDTA滴定氧化钙终点,用铬黑T
指示剂指示
EDTA滴定氧化钙和氧化镁合量终点.
本部分代替YS/T 341-1994中氧化镁的测定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由金川集团有限
公司负责起草
本部分由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参加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海东,喻生洁,林秀英,杨秀萍,吕庆成,朱玉强. 本部分主要验证人:姜求韬,阮桂色,麦丽碧,戴凤英,詹浩.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部分的历次发布的标准版本:
—YB 743-70;YS/T 341一1994
YS/T 341.3-2006
镍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氧化镁最的测定EDTA滴定法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镍精矿中氧化镁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镍精矿中氧化镁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4%--25%,
方法提要
试料用硝酸,氢氟酸,高氯酸分解,用六次甲基四胺,二乙胺基二硫代甲酸钠(铜试剂)沉淀分离大量
共存金属离子,在pH10时,以铬黑T作指示剂,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氧化钙和氧化镁;在pH12
时,以钙浚酸作指示剂,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氧化钙,用差减法求得氧化镁含量. 3试剂和材料
3.1氢氟酸印1. 15 g/mL) a
3.2高氯酸(pl. 67 g/mL),
3.3盐酸(1+1),
3.4硝酸(1+1),
3.5氨水(1+1),
3.6六次甲基四胺溶液(300 g/L),
3.7二乙胺基二硫代甲酸钠(铜试剂) (200 g/L),
3.8氢氧化钾溶液(200 g/L),
3.9缓冲溶液((p Hl0 ):称取200 g氯化按溶于水中,加人1 620 mL氨水(p0.
90 g/mL),以水稀释至
3 000 mL,
3.10钙梭酸指示剂:称取0. 2 g钙狡酸指示剂,20 g硫酸钾置于研钵中研细,置于磨口瓶,保存于干燥
器中.
3.11铬黑T指示剂溶液:称取0. 25 g铬黑T,溶于100 ml三乙醇胺((1+3)溶液中. 3.12氧化钙标准溶液:称取1. 784 8 g碳酸钙()99. 90,经1050C ^1100C 烘干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
恒重),置于250 mL烧杯中,加水约40 mL,缓慢滴加盐酸((3.3)使其溶解,盖上表皿,低温加热煮沸,驱
除二氧化碳,冷却至室温,移人1 000 mL容量瓶中,用水吹洗表皿及杯壁,洗液并人容量瓶中,以水定
容.此溶液1 ml含1 mg氧化钙.
3. 13氧化镁标准溶液:称取1. 000 0 g氧化镁()9s. s0/,经800?灼烧并恒重),置于250 mL烧杯中,以水润湿,加人10 mL盐酸((3.3),盖上表皿,加热溶解,冷却至室温,移人1 000 mL容量瓶中,用水
吹洗表皿及杯壁,洗液并人容量瓶中,以水定容.此溶液1 mL含1 mg氧化镁.
3.14 EDTA标准滴定溶液[c(HiY-)=0.01 mol/L],
配制:称取EDTA(C,oH08N2Na2 . 2H20)3.7 g,置于500 mL烧杯中,加水约200 mL,加热溶解,冷却至室温后移人1 000 mL容量瓶中,以水定容,放置24 h后进行标定. 标定:分别移取10. 00 mL氧化钙标准溶液(3.12)四份于四个500 mL三角烧杯中,加人3 mL氧化
镁标准溶液((3.13),用水稀释至约100 mL,加人10 mL氢氧化钾溶液(3.8),约0. 1 g钙梭酸指示剂
(3.10),立即用上述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终点.平行标定四份,所消耗的EDTA标准滴定溶液
t
YS/T 341.3-2006
体积的极差不超过.. 10 mL,取其平均值.
按式(1)计算EDTA标准滴定溶液对氧化镁的滴定系数:
F.Rop X Vo
V
又0.718 8 (1)
式中:
FMeo滴定系数,单位体积的EDTA标准滴定溶液相当于氧化镁的质量,单位为毫克每毫升 (mg/mI);
p一氧化钙标准溶液的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
讥—分取氧化钙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V-滴定消耗的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0.718 8-氧化钙换算为氧化镁的系数.
分析步骤
4.1试料
称取0. 200 g试样,精确至0. 000 1 g o
4.2空白实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实验.
4.3测定
4.3.1将试料((4.1)置于200 mL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人10 mL硝酸(3.4),5 m1.-8 mL氢氟酸 (3.1),3 mL高氯酸((3.2),低温加热溶解,并蒸发至白烟冒尽,冷却.加人5 mL盐酸(3.3),用水吹洗杯壁,加热使盐类溶解,冷却后移人400 ml,玻璃烧杯中,控制体积在50 mL^ 75 mL.
4.3.2向试液中滴加氨水〔3.5)至沉淀析出并过量2滴一3滴,用盐酸(3.3)调至沉淀刚好消失,在摇
动下缓慢依次加人10 mL六次甲基四胺溶液(3.6)和15 mL铜试剂((3.7),继续摇动约1 min,放置约
20 min(在10 min左右再摇动约.. 5 min)后,移人250 mL容量瓶中,以水定容.用快速滤纸干过滤.
4.3.3分别移取50. 00 mL过滤后的试液((4.3.2)两份(试料空白只需取一份,
进行氧化钙,氧化镁合
量的滴定)于两个500 mL三角烧杯中,加水至约100 mL.向一个三角烧杯中加人10 ml,氢氧化钾溶
液((3.8)约.. 1 g钙梭酸指示剂((3.10),立即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
液红色刚消失,此为氧化
钙的滴定终点.向另一个三角烧杯中加人10 ml缓冲溶液(3.9),3滴一5滴铬黑T指示剂溶液 (3.11),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红色刚消失,此为氧化钙,
氧化镁合量的滴定终点. 5分析结果的计算
按式((2)计算氧化镁的含量二(Mg0):
w(Mg0)(%)
式中:
F,滴定系数,单位体积的
(mg/mI);
F., X (V:一V一V,) X V, X 10-
mX V,
义100 . (2)
EDTA标准滴定溶液相当于氧化镁的质量,单位为毫克每毫升
V,—试液的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V2—分取试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叭—滴定氧化钙,氧化镁合量所消耗的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IJ ; 叭—滴定试料空白所消耗的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V,滴定氧化钙所消耗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m—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YS/T 341.3-2006
所得结果表示至小数点后两位.
6精密度
6. 1重复性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以下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
的绝对差值不超过重复性限((r),超过重复性限(:)的情况不超过5环,重复性
限(r)按以下方程求得:
r(%)=0.141+0.007 7w(MgO)(平均值范围uw(MgO)(%):4 < w(MgO) < 25)
6.2再现性
在再现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再现性限(R),超过再现性限(R)的情
况不超过50o,再现性限(R)按以下方程求得:
R(oa)=0. 137+0.009 2w(MgO)(平均值范围zv(Mg0)写):4 < f,-v(MgO) < 25) 注:重复性(r)为2. 8S, , S,重复性标准差
再现性(R)为2.85,,5,再现性标准差.
7质1t保证和控制
应用国家级标准样品或行业级标准样品(当两者没有时,也可用控制标样替代),每周或每两周校核
一次本分析方法标准的有效性.当过程失控时,应找出原因,纠正错误后,重新进行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