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自然资源、无形资产

合集下载

资产资源相关知识点总结

资产资源相关知识点总结

资产资源相关知识点总结一、资产资源的概念和分类资产资源是指企业或个人拥有的一切具有经济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财富,包括现金、商品、房地产、机器设备、股权、债券、知识产权、技术资产、自然资源等。

资产资源可以按照其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一般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金融资产和实业资产等。

1. 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在一个会计周期内可转换为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投资等。

非流动资产是指在一个会计周期内不易转换为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长期应收款等。

2. 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实物资产是指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物品,包括土地、房屋、机器设备、原材料、成品等。

无形资产是指无形的无形的、无形的资产,如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誉等。

3. 金融资产和实业资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或个人持有的金融工具,包括股票、债券、基金、保险、外汇、衍生品等。

实业资产是指企业或个人所拥有的生产经营的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包括厂房、设备、知识产权、品牌等。

二、资产配置与管理资产配置是指根据个人或企业的财务状况、投资目标和风险偏好,将资金分配到不同类别的资产中,以实现最大化收益或最小化风险的投资决策。

资产管理是指对资产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监督管理,以实现最大化收益和最小化风险的投资目标。

资产配置和管理是个人和企业进行理财和投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于有效管理和配置资产资源至关重要。

1. 资产配置的理论基础资产配置理论主要包括马尔可夫茨资产配置模型、均值-方差资产配置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有效市场假说等。

这些理论模型为资产配置提供了科学的基础和方法,帮助投资者在资产配置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决策。

2. 资产配置的原则和方法资产配置的基本原则包括分散化、风险收益平衡、定期调整等。

资产配置的方法包括动态资产配置、静态资产配置、阶段资产配置等。

在实际操作中,个人和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采取不同的资产配置原则和方法,以实现最佳的投资效果。

第五十六条 企业的各项资产,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

第五十六条 企业的各项资产,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

第五十六条企业的各项资产,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投资资产、存货等,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

前款所称历史成本,是指企业取得该项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支出。

企业持有各项资产期间资产增值或者减值,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确认损益外,不得调整该资产的计税基础。

「释义」本条是关于资产的计量属性的规定。

本条是新增的内容,原内资、外资税法对资产的计量属性并没有做直接规定。

为了正确核算企业资产的成本和支出,有必要根据税收征管上的要求,对企业资产的计税基础和折耗提取办法等做出相应规定。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可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资产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变动不居的状态,各方面的属性、自身的价值等都是在不停的变化之中,其计量属性等始终要在税务上有一个处理,据以计算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资产的计量属性,从会计角度而言,反映的是资产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余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通常用于存货资产减值情况下的后续计量)、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一种计量属性,通常用于非流动资产可回收金额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价值的确定等)和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等。

在各种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中,历史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过去的价值,而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以及公允价值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的现时成本或者现时价值,是与历史成本相对应的计量属性。

单位资产划分情况说明

单位资产划分情况说明

单位资产划分情况说明
尊敬的各位:
感谢您对我们单位的关注和支持。

关于单位资产的划分,现做出如下说明:
一、资产概述
我单位的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等。

这些资产是我们单位进行正常运转和业务拓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二、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是我单位拥有或控制的,使用年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的有形资产。

主要包括办公设备、设施、建筑等。

我单位严格按照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登记、折旧和报废处理,确保资产价值的准确反映。

三、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我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经营周期内转换为现金或被耗用的资产。

主要包括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等。

我单位对流动资产的管理注重其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

四、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我单位拥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

主要包括专利、商标、版权等。

我单位重视无形资产的开发和保护,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提升无形资产的价值。

五、资产划分管理
我单位对各类资产实行分类管理,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同时,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
资产流失。

六、其他说明
我单位将根据业务发展需要,持续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同时,欢迎各位对我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特此说明!
XXX单位
XXXX年XX月XX日。

2021年最新更新的折旧年限规定

2021年最新更新的折旧年限规定

2021年最新更新的折旧年限规定根据最新的税法和会计准则,2021年的折旧年限规定如下:
1.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 房屋建筑:按照实际使用年限进行折旧,一般为20-30年。

- 机器设备: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价值进行折旧,一般为5-10年。

- 运输工具:根据车辆类型和用途确定折旧年限,一般为5-8年。

- 电子设备:根据设备类型和技术更新速度确定折旧年限,一般为3-5年。

- 其他固定资产:根据实际情况和行业标准确定折旧年限。

2. 无形资产折旧年限:
- 商誉:商誉不进行折旧,但需要进行年度减值测试。

- 版权、专利等无形资产:根据使用寿命和法律保护期限进行折旧。

3. 自然资源折耗年限:
- 矿产资源:根据矿产储量和采矿速度确定折耗年限。

- 森林资源:根据森林类型和可持续利用程度确定折耗年限。

- 水资源:根据水资源可再生速度和使用需求确定折耗年限。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折旧年限还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确定。

不同行业和地区可能存在差异,并且法律法规可能会进行更新和调整。

因此,在确定折旧年限时,企业应咨询专业会计师或律师,以确保遵守相关规定并合理计提折旧费用。

以上是2021年最新更新的折旧年限规定的简要介绍,具体情况请根据实际需求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详细研究和确认。

什么是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什么是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什么是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在企业会计和财务领域中,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它们代表了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所拥有的非货币性资产,而且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具有特殊的处理方式。

以下将详细介绍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定义、特点以及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一、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指的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被购买或租赁、用于长期使用并且不被出售的物品。

它们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 长期性: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通常超过一年,因此它们被视为长期投资。

2. 无形性:固定资产是实体的,通常是可以触摸和量化的物品,如土地、厂房、设备等。

3. 带来经济利益:固定资产被企业用于生产和经营活动,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

固定资产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们是企业的核心生产要素,直接参与到产品或服务的生产中,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起到关键的支持作用。

其次,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力的重要体现,高效的固定资产配置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此外,固定资产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需要进行折旧和减值等会计处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分析产生影响。

二、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的非实体性的资产,它们是无法被触摸和量化的。

通常包括以下几类:1. 知识产权:如专利、商标、版权等。

2. 商誉:企业声誉和品牌形象所形成的无形价值。

3. 软件:包括自主研发的软件、商业软件许可等。

4. 权益:如特许经营权、租赁权、使用权等。

无形资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它们具有带来经济利益的能力。

尽管无形资产无法直接触摸和量化,但它们在企业运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知识产权可以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和独特的技术优势,为企业在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提供保障。

商誉是企业在市场中积累起来的品牌和声誉,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合作伙伴。

软件是计算机时代必不可少的资产,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

权益则是企业在特定领域中的权力和权限,可以被转让和使用。

无形资产的管理和评估对企业财务状况和价值判断具有重要影响。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概述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概述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概述什么是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一个企业或组织拥有并且打算用于长期生产或租赁的资产。

这些资产通常是无形的,但具有重要的商业和经济价值。

固定资产包括土地、建筑物、机器设备、车辆以及其他可以用于生产或租赁的物品。

固定资产在会计上通常以原始成本计量,并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按照折旧或摊销的方式减值。

一个企业的固定资产可以通过购买、租赁或租赁购买等方式获得。

这些资产通常在企业运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企业提供持久的生产能力和经营基础。

什么是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指的是一种没有实体形态的资产,如商标、专利权、版权、软件开发费用等。

无形资产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特殊资源,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但不能直接观察到或触摸到。

无形资产的价值主要来自于其所能创造的未来收益。

无形资产的价值通常在会计上通过购买或开发成本进行计量,并按照摊销的方式在其使用过程中逐渐减值。

无形资产的种类繁多,可以包括专利、商标、版权、商誉以及软件开发费用等。

这些无形资产为企业提供了重要的竞争优势和增值机会。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重要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为企业提供了持久且稳定的生产能力,并为企业创造了竞争优势。

首先,固定资产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力。

例如,一台先进的机器设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并提供更好的产品质量。

同时,固定资产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规模经济,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率和市场份额。

其次,无形资产可以为企业提供竞争优势。

例如,独有的专利技术可以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使得其他竞争对手难以复制。

同样,知名的品牌和商标可以增加企业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和销售量。

无形资产为企业创造了独特的价值,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另外,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还可以为企业创造附加值。

这些资产可以在未来期间创造收入,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和股东回报率。

企业可以通过有效管理这些资产,进一步提升其经济效益和产业地位。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1. 简介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拥有的重要资产类别。

固定资产指的是企业在日常经营中用于生产或提供服务的长期投资,如土地、建筑物、机械设备等。

而无形资产则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拥有的非实物性质的资产,如专利、商标、版权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其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和管理方法。

2. 固定资产2.1 定义固定资产是企业在其经营活动中长期使用的资产,通常具有以下特点:•预期在企业经营周期内持续使用;•价值较高且较难转换为现金;•预期产生长期经济利益。

2.2 类别固定资产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基本类别:1.不动产:指土地、建筑物以及与土地有关的权益等。

2.机械设备:包括生产设备、办公设备、运输工具等。

3.无形资产:如专利、商标、版权等。

2.3 管理方法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企业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1.资产登记:建立固定资产登记制度,对固定资产的购置、变卖、转让等行为进行记录和核实。

2.资产评估: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评估和估值,确保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符。

3.维护保养:制定相关的设备维护计划,及时进行设备检修和维护,延长使用寿命。

4.报废处理:对不再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报废处理,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置。

3. 无形资产3.1 定义无形资产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拥有的非实物性质的资产,通常具有以下特点:•无形性:无法触摸和看见,不具备物质形态。

•专属性:只属于企业独有,不能被他人轻易复制和取得。

•使用期限:具有一定的使用期限,可以通过使用或消耗增值。

3.2 类别无形资产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基本类别:1.专利权:企业享有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等。

2.商标权:企业享有的商标和商标注册权等。

3.版权:企业享有的著作权、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

3.3 管理方法对于无形资产的管理,企业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保护措施:采取合法手段保护自己的无形资产不受侵权和盗用。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与相关费用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与相关费用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与相关费用1. 引言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是企业资产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土地、机器设备等有形的长期资产,而无形资产主要指的是知识产权、商誉等无形的长期资产。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涉及到一系列的相关费用。

本文将探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与其相关的费用的概念、计量方法和会计处理。

2. 固定资产2.1 定义固定资产是指企业用于生产经营的、使用期限长且需要以一定的金额进行计量的有形长期资产。

固定资产通常包括房屋、土地、机器设备、交通工具等。

2.2 计量方法固定资产的计量方法主要有原价法和成本法。

原价法是按购入或建造时的实际成本进行计量,不考虑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折旧、损耗和残值。

成本法是考虑资产折旧、损耗和残值的影响,按照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和耐用性进行计量。

2.3 会计处理固定资产在会计处理中通常应进行折旧、摊销和减值处理。

折旧是指按照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和残值,将资产价值按期计算为费用,反映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消耗情况。

摊销是指将无形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按期分摊为费用,反映其价值的递减情况。

减值处理是指根据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减值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其账面价值。

3. 无形资产3.1 定义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所拥有的非实物性、无形的长期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誉等。

3.2 计量方法无形资产的计量方法主要有原价法和成本法。

原价法是按取得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进行计量,不考虑其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变动。

成本法是考虑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价值变动的影响,按照其预计使用寿命和可控制性进行计量。

3.3 会计处理无形资产在会计处理中通常应进行摊销和减值处理。

摊销的方法和原则与固定资产类似,根据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和可控性,按期摊销为费用。

减值处理是指根据无形资产的减值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其账面价值。

4. 相关费用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还会涉及到若干相关费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采购费用采购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时,企业需要支付一系列的采购费用,包括购置价、进口关税、运输费以及与采购过程相关的其他费用。

2023工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

2023工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

2023工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随着工会固定资产管理的逐渐规范化和制度化,对于资产折旧年限的规定也显得尤为重要。

合理的折旧年限表不仅能够准确反映资产的使用价值,还能够为工会资产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

本文将围绕2023年工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展开详细的解读,以期为工会资产管理提供参考。

一、大型设备类1. 办公用具、设备及家具折旧年限为5年。

2. 交通工具(汽车、摩托车等)折旧年限为5年。

3. 电子设备(电脑、打印机等)折旧年限为3年。

4. 生产设备(激光切割机、冲床等)折旧年限为8年。

5. 其他大型设备(空气净化器、厨房设备等)折旧年限为5年。

二、房屋建筑类1. 办公楼、车间等建筑折旧年限为20年。

2. 楼内设备(中央空调、电梯等)折旧年限为15年。

3. 房屋装修(墙面、地板等)折旧年限为10年。

三、土地、自然资源类1. 工会持有的土地折旧年限为不适用。

四、其他类1. 无形资产(专利、商标等)折旧年限为10年。

2. 其他固定资产类别折旧年限根据具体情况予以确定。

在制定2023年工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时,应当充分考虑工会实际资产的使用状况、技术水平、市场环境等因素,并依法合规、合理确定折旧年限。

定期对折旧年限进行调整和修订,以及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和流程,进一步提升资产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023年工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旨在规范和统一工会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为工会的经济活动提供可靠的信息和依据。

本文所列折旧年限仅为参考,具体适用于工会各类资产的折旧年限仍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确定。

相信通过科学合理地制定和执行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将有助于提升工会资产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实现资产的长期保值和增值。

2023年工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的制定和执行是工会资产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经过对资产类型、使用寿命等因素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制定出合理科学的折旧年限表,可以为工会资产的管理、决策和财务报告提供可靠的依据,对于促进工会经济活动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固定资产的分类及标准

固定资产的分类及标准

固定资产的分类及标准固定资产是指企业在正式投入使用后不易变现或长期使用的资产,可以分为有形固定资产和无形固定资产两类。

在制定固定资产分类及标准时,需要考虑到资产的性质、用途、价值以及管理和会计处理的需要。

以下是一份关于固定资产的分类及标准的详细论述:一、有形固定资产的分类及标准有形固定资产是指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固定资产,通常包括房屋、机器设备、交通工具、土地等。

根据其用途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将有形固定资产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类:1.房屋及建筑类固定资产房屋及建筑类固定资产主要包括厂房、仓库、办公楼等建筑物。

在对这些资产进行分类时,需要考虑到其功能、面积、结构及使用寿命等因素,并采用合适的折旧方法进行会计核算。

2.机器设备类固定资产机器设备类固定资产包括生产设备、加工机械、办公设备等。

针对这类资产,可根据其种类和用途进行分类,同时需考虑到设备的技术水平、产能及使用寿命等因素,制定相应的会计政策和折旧方法。

3.交通运输工具类固定资产交通运输工具类固定资产包括汽车、货车、飞机、船舶等。

对这类资产进行分类时,需要考虑到其规模、类型、使用年限及频率等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折旧政策。

4.土地及自然资源类固定资产土地及自然资源类固定资产主要包括土地、矿产资源等。

在对这类资产进行分类时,需要根据其用途、地理位置、开发价值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计量和管理标准。

以上是有形固定资产的主要分类及标准,企业在会计核算和管理实际操作时应结合具体情况,确立合适的分类和标准,以确保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与使用。

二、无形固定资产的分类及标准无形固定资产是指无形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誉、软件等。

根据其特点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将无形固定资产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类:1.专利权及技术类无形资产专利权及技术类无形资产包括专利、商标、科研成果等。

在对这类资产进行分类时,需根据其专利类型、取得方式、使用期限等因素,确定合适的计量方法和会计处理标准。

2.商誉类无形资产商誉类无形资产主要是指企业因企业并购、合作等活动形成的商誉价值。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应该资本化的利息额按照以下的公式计算:
截止期末购建固定资产 资本化率 利息资本化的金额 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
截止期末购建固定资产 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 每笔资产 每笔资产支出金额实际 占用天数 指出金额 会计期间涵盖的天数
每一会计期间
加权平均利率
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 的利息之和 100% 专门借款本金加权平均 数
以经过评估的公允价值作为入账依据,也可以用捐赠 方所提供的原始单据作为入账依据。
固定资产的日常业务核算
4. 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
该固定资产的成本是在其建造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支出 ; 采用“在建工程”科目进行成本的归集 ; 建造期间利息费用资本化问题 (三种可选方案): 不资本化利息费用 资本化建造期间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
市价 相对公允价值 × 总成本 = 分摊成本 机器 50 000 50 000/800 000 × 1 000 000 = 62 500 建筑物 750 000 750 000/800 000 × 1000 000 = 937 500 合计 800 000 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 —— 机器 —— 建筑物 贷:现金

固定资产的其他分类标准 :
按所有权可以分为自有固定资产和租入固定 资产 ; 按使用情况可分为使用中固定资产、未使用 固定资产和不需用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的日常业务核算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
历史成本原则
配比原则
划分收益性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固定资产的日常业务核算
资产种类
固定资产及其分类
固定资产的定义:

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使用年限超过一年; 单位价值较高。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是非常重要的资产类别。

固定资产通常是指企业长期投资、用于生产经营的有形资产,如土地、建筑物、机器设备等;而无形资产则指企业的非有形资产,如专利、商标、版权等。

在会计处理上,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具有一定的特点与要求。

一、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固定资产是企业较为重要的经营资源,其会计处理一般遵循如下规定:1. 资本化企业在购买固定资产时,将其计入固定资产账户,并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企业所拥有的固定资产价值。

这一过程称为资本化,也即将现金或其他等价物换取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

2. 折旧固定资产是长期使用的,其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减少。

为了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变化,企业需要按照一定方法计算并分摊其价值递减的过程,这就是折旧的概念。

折旧费用按照一定的年限和方法计提,并以期间费用的方式计入损益表。

3.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当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企业需要进行减值测试,以确认是否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减值准备是用来弥补固定资产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以确保资产的正确计量和净值的真实反映。

二、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无形资产是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密切相关,但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其会计处理主要涉及以下方面:1. 购买无形资产企业在购买无形资产时,根据实际支付的价款,将其计入无形资产账户,并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所拥有的无形资产的价值。

2. 无形资产摊销无形资产具有有限的使用期限,因此需要按照一定方法分摊其价值。

摊销是指将无形资产的价值按照一定的期间进行分摊,并以期间费用的方式计入损益表。

摊销的期间通常根据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来确定。

3.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与固定资产类似,当无形资产的实际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企业需要进行减值测试,并计提减值准备。

减值准备用于弥补无形资产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保资产的正确计量和净值的真实反映。

三、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区别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在会计处理上存在一些差异。

公司资产资源管理制度范本

公司资产资源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资产资源管理,确保资产资源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提高公司经济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资产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自然资源等。

第三条公司资产资源管理制度遵循以下原则:1. 规范管理,明确责任;2.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3. 有效利用,提高效益;4. 公开透明,接受监督。

第二章资产资源分类及管理第四条公司资产资源分为以下类别:1. 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办公设备等。

2. 流动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存货等。

3. 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

4. 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等。

第五条各类资产资源的管理职责如下:1. 固定资产:由资产管理部负责,负责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维护、报废等工作。

2. 流动资产:由财务部负责,负责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的管理。

3. 无形资产:由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负责,负责无形资产的申请、登记、使用、转让等工作。

4. 自然资源:由资源管理部门负责,负责自然资源的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等工作。

第三章资产资源购置与处置第六条资产资源购置应遵循以下程序:1. 需求部门提出购置申请,经相关部门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

2. 采购部门根据批准的购置申请进行采购。

3. 采购完成后,由相关部门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办理资产登记手续。

第七条资产资源处置应遵循以下程序:1. 需求部门提出处置申请,经相关部门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

2. 资产管理部门根据批准的处置申请进行处置。

3. 处置完成后,由相关部门进行核销,核销合格后办理资产注销手续。

第四章资产资源盘点与审计第八条公司应定期进行资产资源盘点,确保资产资源的账实相符。

第九条资产资源盘点由资产管理部负责组织,财务部、审计部等部门配合。

第十条盘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固定资产、自然资源、无形资产

固定资产、自然资源、无形资产

BUILDINGS
• The cost of buildings includes all necessary expenditures relating to the purchase or construction of a building.
• When a building is purchased, such costs include the purchase price, closing costs, and real estate broker’s commission.
• Cost includes all expenditures required in assembling, installing, and testing the unit.
• Recurring costs such as licenses and insurance are expensed as incurred.
• Plant assets are recorded at cos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st principle.
• Cost consists of all expenditures necessary to acquire the asset and make it ready its intended use.
• These costs include purchase price, freight costs, and installation costs.
• Expenditures that are not necessary should be recorded as expenses, or other assets.

公司资产资源管理制度

公司资产资源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资产资源管理,规范公司资产资源的配置、使用、维护和处置,确保资产资源的保值增值,提高公司运营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资产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自然资源等。

第二章资产资源分类第三条公司资产资源按性质分为以下几类:1. 固定资产:包括土地、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生产设备、办公设备等。

2. 流动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投资等。

3. 无形资产: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专有技术、土地使用权等。

4. 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第三章资产资源管理职责第四条公司设立资产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公司资产资源的规划、配置、使用、维护和处置等工作。

第五条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资产资源的使用和管理负直接责任。

第四章资产资源配置第六条资产资源配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 合理配置: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需要,合理配置资产资源。

2. 效率优先:优先配置到效益高、风险低的领域。

3. 公开透明:资产资源配置过程公开透明,接受监督。

第七条资产资源配置程序:1. 需求提出:各部门根据生产经营需要,提出资产资源配置申请。

2. 审批:资产资源管理部门对申请进行审核,并提出配置意见。

3. 配置:根据审批意见,进行资产资源配置。

第五章资产资源使用第八条资产资源使用应遵循以下原则:1. 合理使用:根据资产资源性质和用途,合理使用资产资源。

2. 价值最大化:提高资产资源使用效率,实现价值最大化。

3. 安全使用:确保资产资源使用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第九条资产资源使用管理:1. 各部门应建立健全资产资源使用管理制度,明确使用流程和责任。

2. 资产资源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盘点,确保资产资源完整、安全。

3. 资产资源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

第六章资产资源维护第十条资产资源维护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定期检查:定期对资产资源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五十六条 企业的各项资产,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

第五十六条 企业的各项资产,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

第五十六条企业的各项资产,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投资资产、存货等,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

前款所称历史成本,是指企业取得该项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支出。

企业持有各项资产期间资产增值或者减值,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确认损益外,不得调整该资产的计税基础。

「释义」本条是关于资产的计量属性的规定。

本条是新增的内容,原内资、外资税法对资产的计量属性并没有做直接规定。

为了正确核算企业资产的成本和支出,有必要根据税收征管上的要求,对企业资产的计税基础和折耗提取办法等做出相应规定。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可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资产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变动不居的状态,各方面的属性、自身的价值等都是在不停的变化之中,其计量属性等始终要在税务上有一个处理,据以计算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资产的计量属性,从会计角度而言,反映的是资产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余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通常用于存货资产减值情况下的后续计量)、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一种计量属性,通常用于非流动资产可回收金额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价值的确定等)和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等。

在各种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中,历史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过去的价值,而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以及公允价值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的现时成本或者现时价值,是与历史成本相对应的计量属性。

国资管理规定

国资管理规定

国资管理规定国有资产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和推动经济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制定科学合理的国资管理规定是必不可少的。

国资管理规定的首要目标是明确国有资产的范围和分类。

国有资产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国家在金融、土地、自然资源等方面的权益。

通过清晰的分类,能够对不同类型的国有资产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

在资产的购置方面,国资管理规定应建立严格的审批程序。

任何国有资产的购置都必须经过充分的论证和评估,确保其符合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同时,要加强对购置过程的监督,防止出现浪费和滥用资金的情况。

对于国有资产的使用,规定应强调效率和效益原则。

资产的使用者必须合理规划、精心维护,充分发挥资产的效能。

例如,国有企业在使用生产设备时,应制定科学的生产计划,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闲置和损耗。

资产的处置也是国资管理规定的重要环节。

无论是资产的转让、报废还是核销,都必须遵循法定程序和公开透明的原则。

通过规范的资产评估和拍卖等方式,保证国有资产在处置过程中实现价值最大化,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在财务管理方面,国资管理规定要对国有资产的核算、折旧计提、成本分摊等做出明确规定。

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完整,为国有资产的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同时,要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的监督机制。

内部监督应包括企业自身的审计部门和财务监督体系,定期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外部监督则依靠政府审计部门、社会中介机构以及公众的监督,形成全方位的监督网络。

此外,信息化建设在国资管理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资产的动态监控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国资管理规定还应注重与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和协调。

与《企业国有资产法》、《预算法》等法律法规保持一致,形成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共同保障国有资产的管理和运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AND
• The cost of Land includes: 1 )cash purchase price 2 )closing costs such as title and attorney’s fees 3 )real estate brokers’ commissions 4 )accrued property taxes and other on the land assumed by the purchaser. • All necessary costs incurred in making land ready
• Plant assets are recorded at cos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st principle.
• Cost consists of all expenditures necessary to acquire the asset and make it ready its intended use.
BUILDINGS
• The cost of buildings includes all necessary expenditures relating to the purchase or construction of a building.
• When a building is purchased, such costs include the purchase price, closing costs, and real estate broker’s commission.
• When a new building is constructed, cost consists of the contract price plus payments for architects’ fees, building permits, interest payments during construction, and excavation costs.
BUILDINGS
• Costs to make the building ready for its intended use consist of expenditures for remodeling and replacing or repairing the roof, floors, wiring, and plumbing.
固定资产、自然资源、无形资产
PLANT ASSETS 固定资产
• Plant assets are tangible resources that are used in the operations of a business and are not intended for sale to customers.
• Plant assets are subdivided into four classes: 1 Land 土地 2 Land improvements 土地附着物 3 Buildings 建筑物 4 Equipment 设备
DETERMINING THE COST OF PLANT ASSETS
Land
C a s h p ric e o f p ro p e rty N e t re m o v a l c o s t o f w a re h o u s e A tto rn e y ’s fe e R e a l e s ta te b ro k e r’s c o m m is s io n C o s t o f la n d
$ 1 0 0 ,0 0 0 6 ,0 0 0 1 ,0 0 0 8 ,0 0 0
$ 1 1 5 ,0 0 0
LAND IMPROVEMENTS
The cost of land improvements includes all expenditures necessary to make the improvements ready for their intended use such as: 1 parking lots, paving 2 fencing, and 3 lighting.
for its intended use are debited to the Land account.
Sometimes purchased land has a building on it that must be removed to make the site suitable for construction of a new building. In this case, all demolition and removal costs less any proceeds from salvaged materials are chargeable to the Land account
• The cash equivalent price is equal to the fair market value市场公允价值 of the asset given up or the fair market value of the asset received, whichever is more clealy determinable.
for losses,
MEASUREMENT OF PLANT ASSET COST 固定资产成本的计量
• Cost is measured by the cash paid in a cash transaction or by the cash equivalent price when non-cash assets are used in payment.
• These costs include purchase price, freight costs, and installation costs.
• Expenditures that are not necessary should be recorded as expenses, or other asset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