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研究——以河北传媒学院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与研究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创新
研究*
——以河北传媒学院为例
河北传媒学院 刘丽,毕维娜
摘要:数字出版时代,传统出版人才已经不能满足新兴出版业态需求,编辑出版本科专业设立至今35年来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甚微,数字出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高校教学的一块短板。
河北传媒学院立足自身优势,积极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数字出版
媒介融合时代,各出版单位转型急需新型编辑人才来应对出版产业的变化,然而,编辑出版专业学生对口就业情况却并不乐观。
这一突出矛盾反映出目前编辑出版专业学科教育并没有与社会所需完美衔接,学生缺乏实践能力、眼高手低等问题反映出编辑出版专业教学急需加强实践教学课程设置。
编辑出版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上依然主要以理论课为主,专业课程设置多年来变化甚微、实践教学稀缺、教学人员与编辑出版业界脱离、实践教学环境落后,突出问题表现有:
第一,高校培养的出版人才与业界需求脱节。
课业成果与就业无法对接,高校在注重数字出版人才基础业务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应加强与业界的交流,关注出版产业发展趋势,以满足产业需求作为培养人才的基本目标。
第二,高校培养的出版人才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眼高手低。
应注重培养的出版人的实践能力,掌握相应的前沿观念与技术软件的使用。
高校培养数字出版人才必须要求理论与实务并重,深化产教融合发展。
第三,目前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灌输式培养、教学实践与实际业务脱节。
数字出版时代下,应开放教学理念、思维与方式,探寻编辑出版实践教学的创新之路。
面对丰富多元的新媒体和媒介融合时代,编辑出版有了新的界定,给编辑出版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与发挥空间。
在发展迅速的媒介融合环境下,实操性较强的编辑出版专业,应突破与创新传统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改革顺应数字出版产业发展。
本文根据出版产业的数字出版人才需求进行分析,结合河北传媒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教学实践环节进行总结归纳,针对教学中存在的现有问题提供一些解决策略,对未来数字出版教学实践环节的改革及发展提供参考思路。
一、“顶岗实习”加强教师实践教学
为加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河北传媒学院实行教师“顶岗实习”制度,推荐学校年轻骨干教师到业界岗位实习。
高校教师具有高学历、强理论、重研究的特点,但往往缺乏实践经验、容易“纸上谈兵”,所教出的学生也面临理论充足而实践不够的问题。
“顶岗实习”
制度,为教师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接触业界的机
会,可以深入的了解业界的工作模式,行业问
题,人才需求。
无论是为科研还是教学都提供
了大量的一首素材,只有深入到行业一线岗位
才能真正了解这个行业。
真正做到所教知识、
培养目标与业界所需人才一致,避免业界人才
需求与学校培养人才脱节。
二、“以赛代练”制定个性化教学环节
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大多具有温和内敛、
好读书、文笔好的优点,但是面对这样快速发
展的社会,温和内敛往往会让他们与好的机遇
擦肩。
因此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是十分
重要的。
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我们实行“以
赛代练”制度,将新媒体编辑大赛、版面创意
大赛、网络编辑大赛等赛事的主题,作为平时
训练的作业,并将将优秀的学生实践作业作为
参赛作品进行提交。
“将学生推到舞台上,将
舞台搭载社会上”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
主动性,丰富了教学环节。
同时,与全国优秀
学子进行同场竞技,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取
长补短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
不足。
三、“产教融合”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成立教学实训“工作室”,与腾讯、方正
等企业开展合作,工作室由专业教师指导,学
生们自主运营,开展教学实训项目,将实际项
目与具体课程对接,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编校
能力、新媒体运营能力、图文制作能力和视频
作品创作能力。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
长来选择自己的工作内容,吸取实训项目单位
的专业特长和优势,传授给学生一线的新媒体
行业从业经验和技巧。
让学生感受业界的工
作方式和对工作要求。
同时,教师专业教师可
以根据实践情况积极进行课程教学改革,进
行模块教学、多元教学,将合适的实训内容植
入课堂教学,丰富课程资源体系,实现项目带
动教学反哺教学。
四、“融媒体实验室”改善教学环境
媒介融合的环境下,河北传媒学院响应
国家号召,结合自身优势积极进行应用型大学
转型。
为营造良好的教学实训要求,学校斥巨
资建立“融媒体实验室”模拟运营相关工作的
实践环境,既可作为教学应用,同时也可作为
行业技术的培训中心;“融媒体实验室”提供
的学生实践平台全部功能都可作为生产级应
用,从而形成一个将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
的多功能基地。
通过将业界前沿技术引入到课
堂教学,能够让学生们在步入社会、进入工作
之前对新型行业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够快速接
触、融入、学习,缩短专业高端人才人才的培
养时间,不至于在日新月异的新技术面前,刚
就业就与社会脱节。
“融媒体实验室”有效培
养新型领域的专业人才。
五、“毕业作品”培养学生产品意识
河北传媒学院编辑出版专业一直非常注
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从2015届毕业生开始,
将我们的毕业论文改为毕业设计作品创作。
从
选题策划、组稿、编校到作品的出版都需要学
生自己完成。
将编辑出版的实际业务能力作为
本科四年所学内容的考核,学生可以通过毕业
设计作品的创作,全面地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知
识进行复习和查漏补缺。
这种实践教学方式既
有利于学生在择业时更加全面具体地展示自
己的专业优势与学习成果,又有利于缩短他们
工作时的实习期,让他们快速上手、更好地融
入工作岗位。
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出版专业正面临产业
变革所带来的转型压力。
河北传媒学院积极进
项数字出版专业的申报,并开展多门适应市场
变化的课程,来满足实践性人才的市场短缺。
既是我学院进行教育结构调整和增强学生和
专业竞争力的内在规律要求,也符合我国经济
结构转型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大局要求。
本文系河北传媒学院校级教改项目“数字
出版时代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项目编号:jw2019027)。
参考文献
[1]肖超.我国编辑出版类本科教育现状调
查与发展建议[J].今传媒(学术版),2016……
(4):66-68.
[2]王武林.数字化进程中的编辑出版专业
实践教学改革探索[C]//中国编辑研究
(2012).0:54-56.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