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QC/T 29106-2014汽车电线束技术条件》(古安居士20190328)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断)。
c) 按图16所示进行电路连接。
※注意,表3中的电压降数值已
d) 按表3设定加载试验电流。
经是:特定线径——施加对应电
e) 电压测量应在热平衡后进行。热平衡判定方法:每隔2min读取 流——测量、计算所得的电压降
一次温度测量点的温度测量值,与前一次数值做差,连续5次差值小 上限值,不是每安培(/A)或者
5

①图2名称为:端子 与电线连接处热缩管 装配示意图 ②热缩管端部与端子 外圆延长弧线的最小 距离宜≥3mm ③ 湿 区安装的搭铁,要有 防水要求
第 2 页,共 10 页
20190331
GUAN(古安居士)
宜对“接头”再做定义。因为: ①气动/液压系统的管路有“管 接头”,也简称接头;②还有特 务间的联络会面也叫做“接头 ”;③实现电线与电线间压接方 式连接的金属件怎样称呼? 倾向于左面的某企业电线束技术 条件的相应表述。 个人观点: ① 端子,用于实现与/为电线间 的连接的金属连接件; ② 插接器=连接器=插接件= 接插件,是端子(插头=公,插 座=母)与护套组装后的组合件 。
于±2℃,即为达到热平衡。
每平方毫米(/mm2)限值!
f) 当一个端子同时连接两根或以上电线时,应对每根电线分别进 ※注意:判断热平衡时,温度测
行检验。
量探头处不应有风吹(空气流
g) 导体压接区电压降按式(1)计算:
动)、环境宜封闭静止,不允许
用其它方式对试样进行辅助加热
或散热。
如图17所示,按5.4.6的方法,试验选择电源侧进线(电流流入压 接区)和负载侧出线(电流流出压接区至负载)的每根电线、按表3 钎焊及无填料焊接亦应同于此。 设定加载试验电流分别进行检验。
将“。”删除
4.4.1~4.4.8 标题式名头,末 尾不宜有句号“。”
修改图片明确截断 方式为垂直于端子轴 线
主张增加“压缩比”要求: 压缩比x=[压接后线芯截面积 (分析仪测出的面积)/(每根 线芯的面积*根数)]×100 要求:80% ≤ x ≤ 90% 追求“压牢”且“无断线”
c) 试验过程:将样件固定在拉力试验机夹具上,沿电线轴线方向 宜为:记录将电线拉出端子过程 施加拉力,记录将端子拉出、拉脱或拉断过程中的最大拉力值。 中的最大拉力示值(包括拉脱或
个人感觉150mm太宽泛了,放纵 了屏蔽效果,且相对于端子前端 无法实际测量到;相对于护套尾 端≤60mm可以轻松做到吧? (双绞线展开长度与此比似)
刍议《QC/T 29106-2014汽车电线束技术条件》
10
4.4 端子与电线的连接
11 4.4.3 绝缘层压接
带密封塞的绝缘压
12
4.4.4
接,,如图11所示, 在连接B区应可见电
GUAN(古安居士)
18
4.5.1 c)
接点的拉力值应符合 表2的规定
接合点在双侧分线方 式时,在两侧选取最 细电线进行拉力试 验;单侧分线方式 时,固持压接端子的 入口边缘,且不应对 电线和端子构成压紧 作用,选取最细电线 进行拉力试验。接合 点的拉力值应符合表 2的规定。
4.5.1 c)中要求:接合点的拉力 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应在实验 方法5.5.3中除“接点的拉力值 按5.4.5进行”外,还应给出要 求,比如:①双侧分线方式时, 在两侧选取最细电线进行拉力试 验;②单侧分线方式时,固持压 接端子的入口边缘,且不应对电 线和端子构成压紧作用,选取最 细电线进行拉力试验。
实践表明:无绝缘层压接或不合 格压接,容易引起压接后R处线 芯折断。借鉴于:市电家电电源 线插头的弯折试验,在线端配挂 法码。
使语言更加准确
刍议《QC/T 29106-2014汽车电线束技术条件》
连筋(即端子与端子 间连接的料带切除 后,保留在端子上的 13 4.4.5 剩余部分)不能损伤 电线绝缘层和密封 塞,连筋最大长度不 应超过0.5mm。
降试验要求。
采用两侧分线形式焊 接接点,每侧最多允 20 4.5.3 b) 许5根电线,采用单 侧分线形式焊接接点 最多允许15根电线
采用两侧分线形式焊 接接点,每侧最多允 许5根电线,采用单 侧分线形式焊接接点 最多允许15根电线, 导体压接区电压降应 不大于表Z的规定。
实际测试表明:采用超声波焊接 的电压降并不明显低于压接!尤 其是电线芯线表面氧化,有汗渍 、油污及焊接松散时。所以,也 应有电压降试验要求。
二、刍议要点
1)示意图、排版更严谨些 2)歧意辨析 3)拾遗补漏 4)广告本质
三、刍议集
序 原文编号

原文
原文图片
建议修改为
建议图片
1
3.4 接点
接合点或结合点
2
图1 原图未显示两PIN线

加入两PIN线号
GUAN(古安居士) GUAN(古安居士)
缘由 “接点”已是电气术语,类同于 触点,实现接通与分断电路。 两PIN插件亦应标示线号,体现 完整性。
第 7 页,共 10 页
20190331
刍议《QC/T 29106-2014汽车电线束技术条件》
GUAN(古安居士)
宜对兆欧表要求电压等级,如500V;所谓「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绝缘体,只有不努力的电压」(记得我们以前的说法是:“没有绝对的绝缘,只有电 压不够高!”) 但:本项试验的核心目的是检验防水性能,采用兆欧表测试绝缘电阻只是一种方法,并不需要严格意义上的电压等级和绝缘数值。所以,宽松的 讲,可以是:或其它能够测试防水性能的方法。
21 图13
应当同于如上图12一样.,至少 应示意出三根及以上电线压接。
22
表5 表5 撕裂力值
表5 撕裂力下限值
第 6 页,共 10 页
20190331
表5,名称宜为“撕裂力下限值 ” 从“注:1 在焊接点宽度方向 上、位于焊点表面、截面较小的 电线测量撕裂力。”判定,图19 撕裂力试验示意图=对半分,是 错误的(建议为下面5.5.5)。
刍议《QC/T 29106-2014汽车电线束技术条件》 23 图14 4.4.1~ 24 4.4.8 导体压接区橫断面检 25 5.4.4 验 26 5.4.5 c)
27 5.4.6
28 5.5.3 压接接点电压降
GUAN(古安居士)
有防水要求的部位,橡胶件内孔 应与线束外径D相匹配,包胶如 图14所示
14 4.4.6 表2 最小拉力值
15
表3 导体压接区的 4.4.7
电压降
16 4.4.8
17
4.5 接点
连筋,即端子与端子 间连接的料带切除 后,保留在端子上的 剩余部分,如图9、 图10、图11所示,要 求不能损伤电线绝缘 层和密封塞,连筋最 大长度不应超过 0.5mm。
表2 电气连接区拉力 值下限
线导体和电线绝缘层
① 将“4.4.1 压接 连接”与“4.4.2 导体压接”合并为“ 4.4.1 芯线压接” ②视图规则修正 ③ 在图9所示的连接A区 应可见线端。参照 4.5.1 a),宜为: 在图9所示)的连接A 区应可见线端且伸出 长度不大于2mm。
应在5.4.2中对弯折 力度提出要求,如: ① 内侧折弯半径R= 线皮外径Φ? ② 或施加牵引力 f(取最小拉力值的一 半?); ③ 宜进行如图10所 示的上、下方向±30 °弯折试验,以及水 平面内、外方向±30 °弯折试验。
同样是为防止或减少因搬运拖拽 钩挂而拉脱、拉断(电线端子压 接),实践表明:更应当关注单 线受力情形(尤其安装状态)!
考虑减小因电线受力倾斜而影响 端子在护套内的自由度,导致对 插时损伤端子或造成退位,支线 与插接器孔轴线夹角应小于等于 30°。(或预做电线折弯消除应 力“造型”,避免包胶形成应力 。)
表3 电气连接区电 压降上限
端子与电线的连接采 用钎焊方法时,不允 许使用腐蚀性焊剂。 焊点应光滑,不允许 存在漏焊、未焊透、 焊剂夹杂等缺陷。其 最小拉力值应符合表 2的规定
接合点或结合点
第 5 页,共 10 页
20190331
GUAN(古安居士)
引入图片使其描述更为生动形象
类比4.4.7相应描述,此处包含 端子与电线压接、电线间压接, 相对于钎焊、无填料焊接,采用 压接方式连接应牢固,其最小拉 力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名称,为公用——多处引 用,宜为:表2 电气连接区拉 力值下限。
① 建议图2名称为 端子与电线 连接处热缩管装配示意图 因为 带胶热缩管起到密封与绝缘两种 作用。 ② 热缩管端部与端子外圆延长 弧线(用与外圆等径的圆片,同 圆心叠加)的最小距离宜≥3mm 。以不影响端子上下面安装紧固 贴合。 ③ 湿区安装,如前舱(发动机 舱)的搭铁,宜有防水要求—— 热缩管与端子引颈及电线外皮 (尤其是多根线时)应严密包 合,可用气密性方式测试。(当 然在安装布置设计时,宜考虑朝 向,以避免进水与毛细现象腐蚀 。)
第 1 页,共 10 页
20190331
刍议《QC/T 29106-2014汽车电线束技术条件》
3
3.5 端子:插接件和接头
的统称
为电线的端头做转接 连接的导电器件。宜 对“接头”再做定义
端子与电线的连接处 需用如图2所示热缩 4 4.2.6、图2 管时,热缩管应紧密 套在连接部位上,无 位移、脱开现象。
接点采用钎焊方法时,不允许使用腐蚀性焊剂。焊点应光滑,不允 接合点采用钎焊方法时,不允许使用腐蚀性焊剂。焊点应光滑,不 接点钎焊应当同于如上4.4.8端
19 4.5.2 许存在漏焊、未焊透、焊剂夹杂等缺陷。
允许存在漏焊、未焊透、焊剂夹杂等缺陷。其最小拉力值应符合表2 子钎焊一样,也应有拉力、电压
的规定;导体压接区电压降应不大于表3的规定。
表3名称,为公用——多处引 用,宜为:表3 电气连接区电 压降上限
现场有端子与电线的锡焊作业, 如同P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B焊接一样,也存在虚焊 、假焊现象,所以也应有拉力、 电压降试验要求。
①接点(同前,建议为“接合点 ”) ②图12 至少应示意出三根及以 上电线压接。(两根线压接=续 长,无实际意义。)
刍议《QC/T 29106-2014汽车电线束技术条件》
刍议《QC/T 29106-2014汽车电线束技术条件》
刍议《QC/T 29106-2014汽车电线束技术条件》
一、闲序 首先,绝对的“赞”送给“5.4.6 电压降试验”!——因为在温升热平衡后测量电压降,才是科学合理的! 本文谓之“刍议”,自然近乎于胡诌,包括审核、校对、勘误的事也一并列入其中,反正是鸡蛋里挑骨头的事,凑数呗。 所以____无需旁征博引,只管信口开河,出于一厢情愿,皆属自以为“是”。 也恭请读者诸君切莫当真,但求笑而,欢迎拍砖,不必下手留情。
带密封塞的端子压 接,如图11所示,在 连接B区应可见电线 导体、绝缘层及密封 塞端部。
第 4 页,共 10 页
20190331
GUAN(古安居士)
① 与4.5接合点方式是并列关 系; ② 4.4中,4.4.1~4.4.7压接与 4.4.8钎焊连接是并列关系; ③ 4.4.1~4.4.5是对一种作业 的分部位约束,又4.4.1似乎是 公共; ④ 4.4.6、4.4.7是共有; ⑤ 采用三级编号,第四级采用 半括号小写a、b、c,受限制。 我的观点是:4.4.1与4.4.2合 并,如同4.5.1样式(当然,只 是减少一个序号,也没有太多优 点)。
插接器部位包胶,应 不存在如图4所示 (_GUAN) 的单根电线松弛现象 及单线受力现象。
屏蔽线的屏蔽网端部 包胶如图8所示,屏 蔽网绝缘层端部距扩 大尾部的距离最大不 应超过60mm
第 3 页,共 10 页
20190331
GUAN(古安居士) ① 建议去掉“以……为宜”, 这样更严肃些——虽是推荐标 准,毕竟也是标准。 ② a)、b)宜体现胶带缠绕的螺 旋感。
① 建议去掉“以……为宜”,
刍议《QC/T 29106-2014汽车电线束技术条件》
4.2.7
6

插接器部位包胶,应 7 4.2.7g) 不存在如图4所示的
单根电线松弛现象
插接器部位有包胶要
8
4.3.4、图 求的,包胶端部距离
5
插接器端部应符合图
5的尺寸要求
屏蔽线的屏蔽网端部 包胶如图8所示,屏 9 4.3.8 蔽网绝缘层端部距端 子前部的距离最大不 应超过150mm
宜对水溶液有温度要求,如85℃,模拟汽车涉水时发动机舱线束的遭遇。(实践表明——似乎无需加盐,普通自来水完全有相同的效果,应事先用 29 5.5.4 湿区接点浸水试验 兆欧表测试自来水自身绝缘近于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