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途径和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途径和方法
目前,我国职业道德滑坡现象突出,行业风气日渐低落,道德领域已经处于一种“失序”的局面。

这一社会现象,影响了一代青年人的思想意识,影响了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所以,加强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当务之急。

职业道德教育途径方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品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变化,重利思想越来越严重,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

”由于片面强调物质利益,拜金主义盛行,权钱交易,以权谋私,权力异化滋生的各种腐败现象,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扰乱了公平的竞争。

致使社会矛盾加剧,人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发生错位,贪污、受贿,中饱私囊,唯利是图、坑蒙拐骗,假冒伪劣,行业歪风猖獗,职业道德滑坡现象空前突出。

奉献、责任、义务淡薄了,良心、诚信、德行泯灭了。

现阶段道德领域已经处于一种“失序”的局面,人们的社会道德心理失衡。

职业道德缺失。

一、大学生职业道德现状
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观念淡薄,特别是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思想意识,价值取向也在发生着变化。

更多地注重实际,强调自我与社会融合,利己与利他兼顾,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相结合,而又比较重视个人发展。

1.功利思想严重
由于受市场经济的驱使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青年学生在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价值目标以及价值尺度和价值准则上,更多的人倾向物质追求,图实惠,讲享受,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缺乏奉献精神、服务精神。

2.诚信缺失
大学生中有相当多人不讲诚信,表现在考试作弊,在学校期间就开始拉关系,求职简历造假,伪造各种证书,随意签约毁约,违背基本道德规范的现象屡见不鲜,令许多用人单位也感到担忧。

3.合作意识差
大学生职业道德意识缺乏,组织纪律观念淡薄。

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性,自由散漫,过分强调个人的存在价值和需要,对组织的荣誉、利益缺乏考虑,不仅影响自身的职业生活,也给他人、工作单位和社会造成了不良后果。

二、构建和探索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大学生是国家的建设者,是社会前进的推动者,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关系到转变社会风气,实现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

所以,加强大学生的职
业道德教育是当务之急。

1.构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途径
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全方位的的系统工程,不能单靠德育教育课去完成。

所以,高等院校应该构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体系,探究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把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各工作环节,多途径、多方法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把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整合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各环节中,要根据企业和社会需要,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所要从事行业的职业道德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情感,初步具有道德判断和道德推理能力,只有各方形成合力,共抓共管,职业道德教育才会卓有成效。

(1)建立规范的管理机制
严格的制度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

大学生最终要走入社会,进入职场,所以,应从严要求;从制度要求。

学校要制定常规的管理机制,如《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考试制度》《学生奖励处罚制度》等,加强学生管理,严格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以此强化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教育,培养自我养成教育。

做到秉承守法,一以贯之。

(2)发挥党、团组织的模范作用
提高党、团员的思想觉悟,树立信念,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

帮助部分自由散漫“品德不良”学生。

通过沟通、访谈,了解“问题学生”的真实想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行思想教育转化工作,帮助他们提高纠正不良行为习惯的意志力,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继而带动全体学生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

(3)专业指导教育
职业道德主要表现在实际从事一定职业的人的意识和行为中,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成熟的表现。

职业道德教育不能脱离职业,而是要把职业要求与职业学习结合起来,让大学生了解自己所要从事的行业,懂得其社会价值和社会功能,增强他们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做好职业规划,培养学生比较稳定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习惯,端正就业思想,调整就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培养他们爱岗敬业,懂得社会责任和义务,掌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及要求,并将职业道德知识内化为信念,将职业道德信念外化为行动。

在今后的工作中,自觉遵守职业道德,知行统一。

把理想、奋斗、事业与服务社会联系起来,讲奉献,讲责任,更好的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貌。

(4)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影响
做好德育教育最直接、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课堂教学。

无论哪门课程的教师,都要充分发挥课堂优势,提升职业道德教育。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变化,分析评价社会现象,解决学生心理困惑,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
力,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素养。

(5)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是第一大课堂,要组织学生多参加社会活动,深入企事业单位,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奉献精神和助人为乐精神,注重平时对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培养。

(6)校园文化建设
职业道德教育不是靠简单的说教能完成的。

而是需要潜移默化,逐渐内化养成的。

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团结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主动服务能力、抗挫折能力等。

这些职业行为能力的养成需要有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学校要营造一个文明、卫生、优雅、和谐、进步的学习生活环境,用丰富的校园文化、形式多样的业余活动等来促进学风和校风建设,积极倡导良好风气,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让学生在这些隐性教育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受到德育教育。

2.探索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法
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它是在一个人原有的思想品德素质基础上,经过学习和道德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大学生心智不成熟,在社会负面影响下,及易产生心理上的矛盾冲突。

出现道德意识淡漠。

所以,要常抓不懈。

长期以来,学校在德育教育方面多以德育课说教为主,缺少科学的理论指导,德育效果也就不明显。

不能使学生的道德知识内化为信念,将道德信念外化为自律行动。

职业道德教育应围绕他们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开展,探讨多种职业道德教育方法。

(1)先进人物激励法
主要依靠各专业教师讲解该专业领域的先进事迹,激发学生的职业情感。

(2)教师影响法
教师以身作则,尽职尽责,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3)反面事件分析法
我们生活在一个开放的社会,学生每天听到看到的各种负面报道很多。

教师要让学生分析、讨论、评价,形成他们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

(4)活动锻炼法
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校内外的活动,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团结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参与能力、沟通能力。

(5)日常灌输法
利用校园各种宣传工具,广播、电视、橱窗、校报、网络等,宣传职业目标、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技能、职业责任、职业道德等。

(6)操行评定法
按照学生操行做好评定,并建立个人诚信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严重的则进行必要的处罚。

(7)用人单位反馈法
及时与用人单位了解反馈学生实际情况,并与企业联合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道德教育方法。

三、结语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它需要社会的参与,只有全社会都重视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我们的教育才会真正取得成效,才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M].人民出版社,1995.
[2]熊水英.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状况及途径.教育与职业,2011,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