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黄埔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黄埔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2016八上·七星关期中) 下面的几种现象中,属于蒸发现象的是()
A . 在寒冷的冬天,冰冻的湿衣服会慢慢变干
B .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
C . 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
D . 烧水时从壶嘴喷出“白气”
2. (2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图所示的四种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 镊子
B . 钢丝钳
C . 核桃夹
D . 起子
3. (2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 . 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B . 两个物体只有物态相同才可能发生扩散现象
C . 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
D . 将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在运动
4. (2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时间图象.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
A . 水的凝固过程
B . 海波的凝固过程
C . 玻璃的凝固过程
D . 蜡的凝固过程
5. (2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B . 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C .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D . 密闭容器内的气体温度不变时,体积减小,压强增大
6. (2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如图是一种“吸盘式”挂衣钩,将它紧压在平整、光洁的竖直玻璃上,可挂衣帽等物品.它主要部件是一个“橡皮碗”,下面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挂衣钩是被“吸”在玻璃上
B . 挂衣钩和高压锅一样,都是利用大气压工作
C . 挂衣钩挂衣服后不下滑,是因为挂衣钩受到的摩擦力大于总重力
D . 挂衣钩的“皮碗”内空气越少,则可挂的衣服越重
7. (2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将重为2N的物体A挂于弹簧测力计下,测力计与物体A共同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已知匀速运动的速度v1<v2<v3 .关于测力计和物体A的描述:①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2N;②测力计对物体A的拉力做功的功率最大.如图四种情景中,同时符合以上两条描述的是()
A . 静止
B . 竖直向上匀速运动
C . 竖直向上匀速运动
D . 水平向右匀速运动
8. (2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如图,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将重6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提升了3m,已知动滑轮重为1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正确的是()
A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
B . 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大小为30N
C . 提升物体的过程中所做额外功为60J
D . 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为21W
9. (2分) (2016九·东海月考) 甲、乙两人分别使用两套滑轮组,将同样重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所用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80%和60%,甲用1min,乙用0.5min,则两人所做的功之比和功率之比分别为()
A . 8:3,4:3
B . 3:4,3:8
C . 3:8,3:16
D . 2:3,1:3
10. (2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甲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1的液体,乙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2的液体.将密度为ρ的小球A轻轻放入甲溢水杯,小球A浸没在液体中,甲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32g.将小球B轻轻放入乙溢水杯,小球B漂浮,且有的体积露出液面,乙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40g.已知小球A与小球B完全相同,ρ大于ρ1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 小球A的质量为32g
B . 小球B的质量为8g
C . ρ1与ρ2之比为2:3
D . ρ1与ρ2之比为24:25
11. (2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某教师用“试管爬升”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大气压的存在,其做法如下:取两个直径相差很小的平底试管,将细管底部插入装满水的粗试管内,再将两试管迅速倒置(保持竖直),会看到细试管慢慢“爬进”粗试管里,如图所示,细试管能否在粗试管内竖直向上“爬升”,取决于开始时细试管插入粗试管的深度,如果插入过浅细试管就不能自动上升.若细试管的质量为15g、底面积S=1cm2 ,大气压强为一个标准大气压,则细试管开始插入的深度h0至少为多少cm,细管向上“爬升”()
A . 10
B . 15
C . 20
D . 25
12. (2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一薄壁柱型容器重力为20N,底面积为200cm2 ,装有104cm3的水.用体积和质量不计的细线将A、B连在一起,放入水中静止如图.水面上升了6.5cm,物体B的重力为6N,体积为400cm3 .若把细线剪断后,最终A、B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物体A的体积为900cm3
B . 细线剪断后,水面又下降1cm
C . 细线剪断前,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6650Pa
D . 细线剪断后,容器对桌面的总压力变化了2N
二、填空作图题 (共11题;共28分)
13. (2分) (2016八上·奉节期中) 如图所示甲、乙两图都是时钟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它们的实际时间是:甲________;乙________.
14. (2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规律制成的;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15. (2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有些小汽车的尾部设计有“导流板”(形状是上平下凸,如图),高速行驶时,气流对导流板上表面的压强________对导流板下表面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这样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地面对汽车轮胎的摩擦力,从而使汽车的行驶更加平稳.
16. (2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如图为卫星绕地球飞行的轨道示意图,卫星在飞行过程中重力对其
________(选填“做功”或“不做功”),当卫星运动的近地点时,其动能最________(选填“大”或“小”).
17. (2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如图所示,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的两个容器甲、乙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等的两种不同液体,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________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________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两空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8. (2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如图,杠杆AC(刻度均匀,不计杠杆自重)可绕支点0自由转动.在B 点挂一个重为36N的物体,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杠杆上施加一个力,要使这个力最小,则这个力的方向是________,这个力的大小是________ N.
19. (2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如图所示,某圆柱形容器装有适量的水,底面积为20cm2 ,将物体B 的一半浸入水中且保持静止不动时,磅秤示数为80g.将物体B全部放入水中时,通过磅秤测得总质量160g;此时测得容器内液面上升了1cm,且水不溢出.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________ Pa物体B对容器底壁的压力为________ N.
20. (2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如图,物体A重120N,物体B的体积是1dm3 ,此时A恰能沿着水平桌面以0.2m/s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将B始终浸没在水中并以原速度匀速上升,需要对A施加100N水平向左的拉力,不计摩擦、绳重及滑轮重,则此时作用在物体B上拉力功率________ W;物体B密度________ kg/m3 .
21. (2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一根金属棒AB置于水平地面上,今通过弹簧测力计竖直地将棒的右端B 缓慢拉起,如图甲.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棒所做的功W与B端离开地面的高度x的关系如图乙.在B端拉起的过程中,当x=0.6m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________N,金属棒的重心到A端的距离为________ m.
22. (5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如图所示,作出以O为支点,力F的力臂.
23. (5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在图中用线代表绳子,将两个滑轮连成省力的滑轮组,要求人用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
三、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20分)
24. (2分) (2015八下·吉林期中) 足球场上,运动员将足球踢出后,由于足球具有________,所以能一直向前运动;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会因为摩擦力的作用而慢慢停下来,这一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25. (2分)(2017·黎平模拟) 伴随道安高速公路的通车,我省全面实现了县县通高速的目标,步入“高速时代”.黎平至三穗相距160km,一辆质量为1200kg,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cm2的轿车,从黎平到三穗用时1小时36分,则轿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km/h,该轿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Pa.(g
取10N/kg)
26. (8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在“探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时,某小组利用自重不同的两个动滑轮进行了如图的三次测量,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
序号
钩码
重/N
动滑轮
重/N
拉力
/N
钩码上升的
高度/m
测力计移动
的距离/m
有用功
/J
总功
/J
机械效率
/%
①40.5 2.30.20.40.80.9287.0
②40.9 2.50.20.40.8 1.080.0
③60.5 3.30.20.4(a)(b)(c)
(1)完成表格中第3次数据(a)(b)(c)处的计算,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通过比较________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自重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3)小明认为“同一个机械,它的机械效率是一个定值”,通过比较________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知他的观点是___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4)如果在第3次实验时自由端的拉力方向由竖直变得向右倾斜一些,则匀速提升重物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7. (8分) (2017八下·渝中期末) 某中学两支物理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1)方案一,小刚用石块按如图甲实验步骤依次进行实验.由甲图可知,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
=________N,排开水的重力G排=________N,发现F浮≠G排,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不可能是________.
A、整个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都没有校零
B、最初溢水杯中的水未装至溢水口
C、步骤C中,石块浸没后,碰触到溢水杯底部
(2)方案二,如图乙,小明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升降台C上,用升降台来调节溢水杯的高度.当小明逐渐调高升降台,发现随着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且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变化量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的示数变化量,从而证明了F浮=G排.
(3)为了多次实验得到普遍规律,方案________(选填“一”或“二”)的操作更加简便.
然后小明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某实心金属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让小空筒漂浮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甲;
②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18mL,如图乙;
③将烧杯中18mL水倒掉,从水中取出金属块,如图丙;
④将金属块放入小空筒,小空筒仍漂浮在水面,测得此时溢出水的体积为36mL,如图丁.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被测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__ kg/m3 .
②在实验步骤③和④中,将沾有水的金属块放入小空筒,测出的金属块密度将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四、计算题 (共3题;共35分)
28. (10分)(2017·松抚模拟) 在水平桌面上放着一个玻璃杯,水面距杯底10cm,水的质量是0.13kg,玻璃杯重0.5N,玻璃杯的底面积是12cm2 ,求:
(1)水对杯底部的压强.
(2)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取g=10N/kg)
29. (15分)孝感城区每天清晨都要进行洒水,若一辆洒水车空车质量6t,水罐容积5m3 .装满水后,车
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5m2 .(g取10N/kg,ρ水=1.0×103kg/m3).
问:
(1)该车最多能装水的质量为多少?
(2)洒完一半水时,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3)若罐内水深1.5m,则水对罐底的压强为多少?
30. (10分) (2017八上·鼓楼期中) 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6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再经过2.1s听到爆炸的声音,求:
(1)大炮距坦克多远?
(2)炮弹的飞行速度多大?(忽略光传播手所用的时间)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二、填空作图题 (共11题;共28分)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三、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20分) 24-1、
25-1、
26-1、
26-2、
26-3、
26-4、
27-1、
27-2、
27-3、
四、计算题 (共3题;共35分) 28-1、
28-2、
29-1、
29-2、
29-3、
3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