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浩瀚的大气 单元检测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一学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浩瀚的大气单元检测沪教版(上海)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一、单选题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稀有气体B.氧气
C.氮气D.二氧化碳
2.下列各组物质是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液氧、水、空气B.氮气、氯酸钾、大理石
C.冰、干冰、冰水混合物D.石墨、熟石灰、石灰水
3.下列物质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氦气He2B.氧化铁FeO
C.胆矾CuSO4D.碳酸钠Na2CO3
4.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A.1∶4B.1∶5C.4∶1D.4∶5
5.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B.液态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增大−−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C.固体碘(I2)和碘蒸气(I2)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6.化学科学常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化学用语与某含义相符的是()A.F——一个氟原子B.O2——两个氧原子
C.AI——铝离子D.3N——3个氮元素
7.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氮气和氧气分别约占空气质量的78%和21%
B.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SO2、CO、NO2等
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这一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
8.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C.催化剂没有参与反应D.使用催化剂可使产物增多
9.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B.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以及臭氧等
10.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

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氧化物、化合物、和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铁、高锰酸钾、二氧化碳、空气
B.红磷、液氧、氯化钾、过氧化氢溶液
C.铜、二氧化硫、氢气、稀有气体
D.液氮、水、氯酸钾、矿泉水
二、填空题
11.空气主要由和组成,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1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发生装置的选择是根据和决定的,收集装置的选择是根据和决定的.
13.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2个亚铁离子,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的化学
式。

标出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14.从空气、水蒸气、氮气、二氧化碳中,选择符合下列题意的气体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是。

(2)包装食品时用作保护气的是。

(3)对着玻璃片哈气,玻璃片上有白雾,说明呼出气体中比空气中多的是。

15.《天工开物》中收录了井盐生产过程和湿法炼铜技术。

(1)井盐中含有丰富的钠、氯等,这里的钠是指____(填序号)。

A.分子B.单质C.元素
(2)用铁和胆矾水(主要成分是CuSO4溶液)冶炼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三、综合题
16.能源、材料、环保、食品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请从化学的视角分析下列有关问题并填写空格:
(1)目前人类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等。

(2)篝火晚会时为使木柴燃烧得更旺,常把木柴架空,其原理
是。

(3)为了合理膳食,营养均衡,生活中把榨好的蔬菜汁放到面粉中,做成口味独特、营养丰富的蔬菜馒头,这种馒头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糖类和。

(4)登山运动员用氢化钙(CaH2)与水反应制取的氢气作为燃料,同时得到一种碱。

氢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社会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到敬老院给李奶奶送去鲜花和生日蛋糕花香满堂,请你用微粒的观点解释闻到花香的原因;卢燃生日蜡烛祝愿后,大家一起将蜡烛吹灭,这种熄灭蜡烛火焰的原理是.
(2)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写出鉴别软水、硬水的试剂;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常用到活性炭,利用其作用;杀菌消毒时,会用到某种消毒泡腾片,其中有效成分为二氧化氯,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3)均衡膳食,有利于人体健康,小强家某天午饭的食谱如下表:
主食馒头
副食红烧排骨、花生米、清蒸鱼
饮料牛奶
从营养的角度考虑,你建议食谱中应增加(填写代号)
A.油饼B.烧豆腐C.凉拌黄瓜D.炒鸡蛋.
18.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二氧化锰在该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是.
(3)组装好A装置后,该同学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另一端浸入水中,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冒出,该操作的目的是.(4)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应将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
放在桌面上.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主要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其中氮气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剩余的气体共占空气体积的1%,
故答案为:C。

【分析】熟练掌握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即可轻松正确解答本题。

2.【答案】A
【解析】【解答】A. 液氧、水、空气分别为气体单质、氧化物、混合物,故符合题意;
B. 氮气、氯酸钾、大理石分别为气体单质、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非氧化物)、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C. 冰、干冰、冰水混合物分别为氧化物(水)、氧化物(二氧化碳)、氧化物(水),故不符合题意;
D. 石墨、熟石灰、石灰水分别为非金属单质、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氢氧化钙)、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混合物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纯物质(元素或化合物)没有经化学变化而组成的物质。

纯净物:有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单质:有一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纯净物;
化合物:有多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纯净物;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3.【答案】D
【解析】【解答】A、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He,错误;A 不符合题意;
B、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Fe2O3,错误;B不符合题意;
C、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5H2O,错误;C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Na2CO3,错误。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化学式的写法: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其他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如Fe、Al);常温下为固态的非金属单质——用元素符号表示(如S、P、C);由双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构成——在元素符号右下角标出原子个数(如O2、H2、Cl2);化合物:正价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前,负价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后(特例:NH3氨气、CH4甲烷)。

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出该种元素的原子数目,
所有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最简比(特例:H2O2)。

当原子团不是一个时需要加括号,把个数写在括号的右下角(1省略不写)。

4.【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空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及其体积分数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
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
5
,氮气
约占空气体积的4
5
,两者的体积比为1:4.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对空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及其体积分数的知识,并应用此知识进行分析解题
5.【答案】B
【解析】【解答】A. 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故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液态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增,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解释错误,符合题意。

C. 固体碘(I2)和碘蒸气(I2)都能使淀粉溶液变为蓝色,是因为它们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故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还可以被分成更小的微粒,进行分析。

6.【答案】A
【解析】【解答】A.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就在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F可表示一个氟原子,故符合题意;
B.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就在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氧原子可表示为2O,故不符合题意;
C. 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省略不写,表示多个离子,就在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铝离子可表示为Al3+,故不符合题意;
D.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就在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3N表示3个氮原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元素符号,微观上,表示一个该原子;宏观上表示这种元素。

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7.【答案】A
【解析】【解答】A、氮气和氧气分别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和21%,不是质量分数,此选项符合题意;
B、目前计入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SO2、CO、NO2等,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会形成酸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工业上利用液氮与液氧的沸点不同来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这一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充入食品包装中用以防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空气中各成分是按体积分数计算分析
B、根据空气成分不污染大气分析
C、根据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分析
D、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分析
8.【答案】B
【解析】【解答】A、催化剂可能加快反应速率,也可能减慢反应速率,不符合题意。

B、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符合题意。

C、事实上,催化剂是先参与反应,后来又生成回来的(以后会学到),催化剂参加了反应,不符合题意。

D、使用催化剂不会使产物增多,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催化剂是指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

9.【答案】D
【解析】【解答】A. 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所气,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不符合题意;
B.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不符合题意;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用于食品的防腐,不符合题意;
D. 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光合作用原理分收入
B、根据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含量分析;
C、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分析。

10.【答案】D
【解析】【解答】A、铁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高锰酸钾由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二氧化碳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红磷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液氧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是氧化物,氯化钾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过氧化氢溶液是由水、过氧化氢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铜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二氧化硫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氢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是化合物,稀有气体是由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液氮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氯酸钾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矿泉水是由水、矿物质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叫做混合物;
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

11.【答案】氮气;氧气;氧气
【解析】【解答】按气体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主要由78%的氮气和21%的氧气组成,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12.【答案】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的条件;气体的溶解性;密度
【解析】【解答】解: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有: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固体与固体反应制取气体需要加热型;所以发生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的条件有关;若气体不易溶于水,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若密度比空气大,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若密度比空气小,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本身的密度、溶解性等.
故答案为: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的条件;气体的溶解性;密度.
【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为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本身的密度、溶解性等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回答.
13.【答案】2Fe2+;H2O;-3
N H
3
【解析】【解答】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亚铁离子可表示为:2Fe2+;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其化学式为:H2O;
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标出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故可表示为:-3
N H。

3
【分析】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分析。

14.【答案】(1)空气
(2)氮气
(3)水蒸气
【解析】【解答】(1)空气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

(2)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无毒,包装食品时用作保护气。

(3)玻璃片上有白雾,是水,说明呼出气体中比空气中多的是水蒸气。

【分析】(1)根据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分析
(2)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分析
(3)根据水蒸气的检验方法分析
15.【答案】(1)C
(2)Fe + CuSO4 = FeSO4 + Cu
【解析】【解答】(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井盐中含有丰富的钠、氯等,这里的钠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故答案为:
Fe+CuSO4=FeSO4+Cu。

【分析】(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2)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16.【答案】(1)天然气
(2)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3)维生素
CaH+2H O=Ca OH+2H↑
(4)()
222
2
【解析】【解答】(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故填:天然气。

(2)把木柴架空一些,能使木柴和空气中的氧气充分接触,从而促进木柴的燃烧,故填: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3)面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糖类,蔬菜中富含维生素,故填:维生素。

(4)氢化钙(CaH2)与水反应制取的氢气作为燃料,同时得到一种碱,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宏观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不变可知,该碱为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
()
CaH+2H O=Ca OH+2H↑。

222
2
【分析】(1)根据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分析;
(2)根据燃烧与可燃物接触面积关系分析;
(3)根据蔬菜中富含维生素分析;
(4)根据氢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分析。

17.【答案】分子在不断运动;降低温度至蜡烛的着火点以下;肥皂水;吸附;+4;C
【解析】【解答】解:(1)社会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到敬老院给李奶奶送去鲜花和生日蛋糕花香满堂,闻到花香的原因是分子在不断运动,花香的微粒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将蜡烛吹灭,这种熄灭蜡烛火焰的原理是:降低温度至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2)鉴别软水、硬水的试剂是肥皂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多少的是软水;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常用到活性炭,利用其吸附作用;杀菌消毒时,会用到某种消毒泡腾片,其中有效成分为二氧化氯,由于氧显﹣2价,可推出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
(3)由午饭的食谱可知,还缺乏的营养元素是维生素,应补充凉拌黄瓜.
故答为:(1)分子在不断运动,降低温度至蜡烛的着火点以下;(2)肥皂水,吸附,+4;(3)C.【分析】(1)根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灭火的原理分析回答;
(2)根据鉴别软水和硬水的方法、活性炭的吸附性和化合价原则分析回答;
(3)根据人体需要的营养元素的种类分析回答.
18.【答案】锥形瓶;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检查装置气密性;2H2O22H2O+O2↑;正
【解析】【解答】(1)①是锥形瓶,常用作反应容器.故填:锥形瓶;
(2)二氧化锰在该化学反应中作催化剂,能够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填: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3)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时,如果导管口有连续的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如果导管没有连续的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漏气,因此该操作的目的是检查装置气密性.故填:检查装置气密性;
(4)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将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故填:2H2O22H2O+O2↑;正.
【分析】(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3)凡是有气体参加或产生的实验,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4)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