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知识学、测案2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 地图 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 地图 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16136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c4.png)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地图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地图是地理学习的基本工具之一。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1.魏晋时期的裴秀编制了《地形方丈图》,图中“一寸折百里”是指A.图例 B.注记 C.方向 D.比例尺2.我们推测《地形方丈图》中表示时令河、湖时可能使用的图例是3.家住四川的小明准备到北京园博园旅游,下列四幅地图对小明这次旅游无明显帮助的是( )A.中国铁路分布图 B.中国地形图C.北京交通图 D.园博园景区游览图国庆长假期间,厦门的小晨到上杭旅游。
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所示的是小晨的汽车行驶在上杭城区时看到的路标,此时汽车行驶在 ( )A.上杭大道 B.紫金路 C.北环路 D.二环路5.小晨要去江滨路观看汀江音乐喷泉,在“十字路口”应该A.往东行驶 B.往南行驶C.往北行驶 D.往西行驶某中学组织学生去山区旅行,计划沿图中路线进行。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6~7题。
6.起点与终点山峰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A.850米 B.630米 C.410米 D.220米7.行进路线主要穿行在A.山峰 B.山脊 C.山谷 D.鞍部为实现风力发电,河南省淮滨县某考察队对当地进行地理考察勘测。
读当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8~10题。
8.图示地区的地势特征是A.西北高,东南低 B.西南高,东北低C.东南高,西北低 D.东北高,西南低9.A、C两地中,最终选择在A地建风力发电场的原因是A地A.海拔高,风力大 B.地形平坦C.位于迎风坡,降水多 D.交通便利10.为发展旅游业,B地适宜开发的项目是A.冲浪 B.露营 C.攀岩 D.漂流二、综合题(共3题,共20分)11.(5分)读某村平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小河的流向大致是(2)若A、B两地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其实地距离是(3)该村一年中多吹东南风,如果仅从环保的角度考虑,该村有废气污染的工厂应建在图中甲、乙两地中的哪地?请说明原因。
全国各地2022年中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02地图解答题(2)
![全国各地2022年中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02地图解答题(2)](https://img.taocdn.com/s3/m/fda4cb8a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ad.png)
材料:湖北省宜昌市某县有一个名叫“雨水荒”的小村落。如同它的名字,“饮水 难”成为当地百姓的一块心病。2018 年初,宜昌市水利部门与当地政府共同研究,启 动引水工程。年底,一股清泉水“爬到”了“雨水荒”。 (1)写出图中虚线①、②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 (2)引水工程拟在 A、B、C 三处中,选取一处配套修建供给全村生产生活用水的蓄水池。 你认为选在何处更合理?请说明理由。______。 (3)从 M 到 N 的直线距离只有约______千米,而当地“村村通”公路修建得弯弯曲曲,公 路里程远大于 MN 间的直线距离,请说明这样修建的理由。______。 (4)“雨水荒”村及周边自然环境优美,有村民想在 D 处修建旅游民宿,满足人们夏季避 暑的需求,你认为可行吗?为什么?______。
全国各地 2022 年中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02 地图解答题(2)
一、解答题 1.(2022·广西河池·统考中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一诗句抒发了台湾 同胞对祖国大陆浓浓的思念。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地处中国与太平洋 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试卷第 8 页,共 13 页
(1)图中
表示的是____。
(2)图中 AB 两山峰的相对高度是____米。
(3)①地适宜发展种植业,请从地形角度说明原因____。
13.(2022·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 A 和 B 两处最有可能形成河流的是____(填字母),如有河流,该河流的流向是 ____。 (2)图中①和②两处的相对高度是____米。 (3)图中可能观赏到瀑布景观的是____(填字母)。 (4)写出 C 点的经纬度坐标____。 14.(2022·福建·统考中考真题)福建省某中学“校园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初见成效。图示 意校园劳动实践场所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地形图教案《第二课时》
![地形图教案《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c84a1a327e21af45b307a862.png)
1-4地形图教学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等高线的定义及主要特征2、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并能识别山顶、山脊、山谷、陡崖等地形部位的。
过程与方法:1、通过亲自参与制作模型,绘制地形图等活动,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原理。
2、启发引导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分析,识别山地的地形部位和五种地形形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初步掌握地图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地使用地图。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体的各个部位。
难点:等高线的绘制原理和山脊与山谷的区别【教学方法】教法:讲解法、读图分析法、启发式引导法、活动法学法:读图分析法、分组讨论法、比较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这些不同的地形对我们生产、生活有着不同的影响。
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形象地在平面的地图上反映出来呢?常用等高线地形图来表示。
一、自学指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1)、自主学习(略读课文,建立知识树,撑起自信的天空)1.什么是等高线及等高线地形图?2.山的等高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断崖的等高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3.山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方,而且最弯处像箭头一样指向_________,山谷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什么是鞍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合作交流5.读地图册14页,思考陡坡、缓坡与地图上等高线稀疏程度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什么是分层设色地形图?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主要地理事物的颜色有何区别?二、精讲点拨1、地形图的判读师:(出示等高线示意图及等高线模型,图1.28)引导学生观察并独自总结等高线的绘制方法。
第二章 地图知识 第二节 等高(深)线和地形剖面图总结
![第二章 地图知识 第二节 等高(深)线和地形剖面图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1cdb22203d8ce2f00662360.png)
比例尺、等高距相同:
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 比例尺大→坡陡;比例尺小→坡缓 比例尺、等高线疏密相同: 等高距大→坡陡;等高距小→坡缓
B
(5)坡面凸凹:上疏下密——凸坡;上密下疏—— 凹坡
高
低
高
低
通视情况: 凸坡:从山顶 看不到山麓; 凹坡:从山顶 可以看到山麓
读图,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的点是 ( A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1、同一等高线上海拔有何特点?
同一等高线上海拔相等
2、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 等高距有何特点?
同一幅等高线地 形图上,等高距相同。 3、等高线疏密与坡度的 陡缓之间存在什么联系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4、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 海平面作为0米。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 也相同。 2)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 之间的高度差。 3)等高线是封闭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 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4)两条等高线决不能相交,因为一般情况下,同 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 悬崖,等高线可以重叠。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 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 地方表示均匀坡。
一、高度的计算方法
甲
1500米 1000米 500米
地面某点到另一 点的垂直距离为 相对高度 地面某点到海平 面的垂直距离为 绝对高度,即海 拔
乙
海平面
海拔和相对高度都是指垂直距离,但是起点不同; 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 请思考:绝对高度(海拔)是否一定大于相对高度呢?
山 体 的 不 同 部 位
读下图,若等高线所示高度为100m、200m、300m、
地图方向判别知识和地形图查询基本知识.
![地图方向判别知识和地形图查询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b0bd55c79563c1ec4da7103.png)
地图方向判别知识和地形图查询基本知识地图识图基本知识一般在中学就已经学过,故这里只是一般的介绍:以下以地形图为例:地图方向:绝大多数地区的地图其方向都是图纸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认清这点很重要,这是计划活动行程所需要弄清的问题。
只有少数特定地图(如厂区图、少数城市图等)是按特定要求绘制的,方向是由一个方向标注明。
在野外旅行必须学会辨别方向,否则,有一张地图也是白有。
当然,方向对于一般的旅行意义不大,不是因为有指南针依靠,而是到处都有路,无需辨别方向只要问路即可。
但掌握辨别方向是重要的一课,在装备中已经讲了指南针的基本使用知识,下面简单介绍其他的野外辨向知识:太阳与月亮:大家都知道,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故观察日出日落一般可以看出一个大致的方向。
也可以用以下办法测定:在一块平地上竖一根直棍(在1米以上),先在直棍影子的顶端作一个标记(如放一块石头),直棍的影子会随着太阳的移动而移动,10-60分钟(时间不定)后,在现在的棍子顶端的地方又作一标记,这时在两个标记间划一条直线,并在这条直线的中间垂直的划一条线,这个十字就是一个方向标,现在可以将二个标记点标注上东,而后,顺时针依次标上南、西、北方。
观察天象:观察天象最为常见的就是观察北极星,夜晚,在月暗星明的夜空下,我们总会找到形似勺子的北斗星座,在那勺端七倍距离处有一颗明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它是小熊星座的尾巴,以它为轴心,所有的星星都围绕它旋转,它的正下方就是正北方,顺时针即是东,南,西方。
一、地图上的方向人们习惯认为地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其实此说法并不准确。
如在利用正轴方位投影制作的北半球地图上,如何判别东、西、南、北?上述说法就不管用。
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正确方法是:利用经线来确定南北方向,北半球图上经线向北极方向为北,向南极方向为南;利用纬线来确定东西方向,北半球图上沿纬线逆时针方向是从西向东。
地形图上的方向包括:真北(地理北)、磁北、坐标纵线北;三种基本方向线和三种偏角。
[小初高学习]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小初高学习]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63e9d31bed5b9f3f90f1c50.png)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知道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方向的判别和识别常用图例。
2、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根据使用目的(如旅游),选择合适的不同类型、不同比例尺的地图。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绘图、计算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用比例尺量算两地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地图的空间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养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教学重点:1、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
教学难点: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谜语:“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同学们知道老师说的是什么吗?(谜底:地图)同学们猜得对,是地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图的知识。
板书:第三节地图的阅读讲授新课:1、一张地图怎么能容下千山万水、五湖四海、中外名城呢?预期:把实物缩小,用符号表示……2、什么是地图?地图包括哪些基本要素?预期:(比例尺、方向、图例)板书:一、比例尺1、什么是比例尺?比例尺用公式该如何表示?[启思] 假若绘制你的课桌平面图,用1厘米的线段表示课桌的长度,那么它比实际课桌长度缩小了多少倍?50CM)(学生活动)(师生活动)小结:我们把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叫做比例尺。
(比例尺又叫缩尺)。
上面图上课桌长度为实际课桌长度的1/50,这就是比例尺,所以比例尺用公式表示为:2、地图上的比例尺有哪几种表现形式?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千米属于哪种形式的比例尺?请把它转换成其他两种形式的比例尺。
预期:属于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1:5000000(注意转换时单位换算:由千米换算成厘米时,要在千米数字后加上五个零,由厘米换算成千米时,要在厘米数字中去掉五个零。
)3、请你比较下列比例尺中,哪一个最大?(教师启发诱导学生,在比较时要换算成哪一种方式,然后再比较。
丰南区三中县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导学案二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5
![丰南区三中县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导学案二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5](https://img.taocdn.com/s3/m/cb606bd8cfc789eb162dc856.png)
地图的判读NO.11 地图的判读(二)学案设计学习目标1.会在地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初步掌握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
2.会绘制地形剖面图。
学习重点1. 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各种地形类型。
2.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学习方法教学演示法、启发式、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预习一、独学:阅读教材P26-27以及图1.43:1. 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有、、、和五种; 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海洋通常用____色表示,平原一般____色表示, 山地一般用___色表示。
二、互学:1.完成P28活动:在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类型。
2.完成P28活动:绘制地形剖面图。
展示三、质疑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高度地面起伏情况四、点拨:1.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在分层设色地形图的一角都附有高度与颜色对照表,根据此表判断图中某地的海拔高低绘制地形剖面图:2.完成图1中沿AB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
图1反馈五、小结六、拓展:1.下列几种地图中,与等高线无关的是()A.经纬网地图 B.地形剖面图 C.等高线地形图 D.分层设色地形图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越深,则表示海洋深度()A.越浅 B.不深不浅 C.越深 D.视具体情况而定3.图2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所示的地形为()A.高原 B.平原 C.山地 D.盆地4.读图3,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采用的等高距为米;图中A点的海拔约米。
(2)图3中字母所在处表示的地形部位分别是:五种地形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图2图3A C E F G(3)图中A处位于周庄的方向;A处位于王庄的;C地位于D地的方向。
(4)若在图中所示范围内修建一座水库(假设其它条件均附后邀请)从地形角度考虑,请在图内选择合适的水库大坝的位置,并用字母“M”标在图上。
4《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差异》1.下面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水就是指降雨B.有雨必定有云,有云就会有雨C.降水是一种天文现象D.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种形式 2.降水量测定通常使用的测量工具是( )。
《数学地图知识》课件
![《数学地图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6db8c8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f9.png)
空间几何基础知识
几何学研究三维空间中的点、线、面以及其它 几何立体图形的性质和相互关系。
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的性质及计 算方法
学习几何需要了解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的 性质和计算方法,如面积、周长等。
圆的性质及计算方法
学习几何需要了解圆的性质和计算方法,如半 径、直径、弧长、扇形面积等。
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和概率的一门 学科,广泛应用于统计、金融、工程 等领域。
以上是本PPT课件的内容大纲,希望对大 家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五、统计学
1 统计学基础知识
2 数据的表示及整理
统计学研究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 的方法和技巧。
学习统计学需要了解数据的表示方法和整 理技巧,如表格、图表等。
3 常见统计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4 统计图形的绘制及应用
学习统计学需要掌握常见统计指标的含义 和计算方法,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学习统计学需要能够绘制各种统计图形, 并了解它们的应用场景。
六、应用数学
1
最优化问题的求解
研究如何找到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值的
变量值。
3
微积分及其应用
4
微积分是数学的重要分支,研究函数、 曲线、极限等概念及其在实际中的应
用。
应用数学的概念及应用领域
应用数学是将数学理论和方法应用于 实际问题的学科,包括物理学、经济 学等领域。
概率论及其应用
解代数方程需要掌握常用的代数方法,
如消元法、因式分解法等。
3
等比数列的性质及应用
4
等比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具有重 要的数学性质和应用价值。
代数基础知识
《我们怎样学地理》优教学案(第2课时)
![《我们怎样学地理》优教学案(第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ecaace01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66.png)
《我们怎样学地理》优教学案(第2课时)【学习目标】1.能够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2.通过实例了解收集地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学会观察和思考地理问题,并逐渐养成在户外观察自然现象的良好习惯。
学习任务及展示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二、收集地理信息1.平时,我们可以从的新闻、旅游、科技、综艺、体育等节目中了解到许多地理知识。
各种也经常提供大量的地理信息,介绍人们关心的地理问题。
2.,是获取地理信息、丰富地理知识的基本途径。
3.是收集地理信息的便捷途径。
三、思考地理问题学习地理不仅要了解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还要通过对比、分析与综合等方法,探究它们的特征与成因,思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开展地理考察地理考察的途径多种多样,通过游园、露营、滑雪、探险、垂钓、海滨休闲、登山观光、水上漂流、定向越野等方式,可以观察到丰富多彩的地理事物和现象。
进行地理考察,我们要准备好地图、笔记本、指南针、望远镜、照相机等工具,学习并掌握一般的地理观察、摄影、素描、标本制作等技能。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1.我们平时有哪些途径能收集到地理信息?写在小卡上,比一比,哪组的方法最多?2.平常我们思考过哪些地理问题?这些问题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拓展阅读】媒体与地理信息地理学习要经常关注新闻媒体瞬息万变的信息,这是因为它们反映了现实生活中鲜活的地理知识、敏感的地理问题,是对地理教材最及时的补充和修正。
例如,1998年长江大洪灾期间,上游漂浮着大量被砍的树干树枝,洪灾之后又有人在九江段堤坝大挖江沙;沙尘暴直逼北京城等信息都是首先在新闻媒体上披露的。
这些信息有利于学生深刻地感知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紧迫性。
平时,只要打开电视机,人们会在新闻类、风光类、科技类、综艺类、社教类等专题节目中了解到大量的地理知识。
例如,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经常会报道区域发展、自然资源保护等问题,《正大综艺》中旨在反映世界各地名胜、风俗、民情的“猜测式”节目也是学习地理的极好素材。
专题02地图(复习讲义)(解析版)—2023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02地图(复习讲义)(解析版)—2023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https://img.taocdn.com/s3/m/2457adf4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26.png)
专题02 地图(讲义)解析版【课程标准|思维导图|考点梳理|重难点突破|典例解析】●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度和纬度,量算距离,识别图例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并描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
●结合地形观察,说出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表示地形的方法;在地形图上识别一些基本地形。
●根据需要选择适用的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
●结合生活实例,描述数字地图和卫星导航系统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
●结合实例,描述数字地图在城市管理、资源调查、灾害监测等方面的应用。
1.比例尺(1)定义: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只是表示缩小的程度,所以没有单位。
(2)计算公式:①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单位统一)②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距离×比例尺③实地距离=图上距离距离/比例尺(3)表示方法:①线段式:;②数字式:1∶500 000;③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 000厘米,即5千米(4)大小比较:①分子相同:分母越大→比值越小→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值越大→比例尺越大;②图幅相同: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粗略;(5)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比例尺合适的地图◆如果查询地区的范围较大,应选择比例尺小的地图;❖如果查询地区范围较小,应选择比例尺大的地图,大比例尺的地图地理信息较详细,便于查询。
2.方向(1)一般地图: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确定出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四个方向。
(2)有指向标地图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与箭头相反的方向为南方,垂直于箭头方向左侧是西方,右侧是东方。
(3)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图例和注记图例: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地图上的文字和数字说明易错点: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范围的关系【误区】图幅或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简略。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里程表(二)》教案二:运用里程计算,做生活中的问题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里程表(二)》教案二:运用里程计算,做生活中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1ae65584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3c.png)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里程表(二)》教案二:运用里程计算,做生活中的问题在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中,我们学习了关于里程表的知识,掌握了使用里程表测量距离的方法。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运用里程计算,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1、知道将里程计算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2、能够使用里程表计算两个不同城市之间的距离。
3、掌握应用里程表计算物品运输的距离。
4、能够根据运输距离计算运输成本。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里程问题。
二、教学重点1、了解里程表、里程计算的基本知识。
2、掌握使用里程表计算两个不同城市之间的距离的方法。
3、掌握使用里程表计算物品运输距离的方法。
4、能够解决生活中的里程问题。
三、教学内容1、了解里程表、里程计算的基本知识我们知道,里程表是用来测量行驶距离的仪器。
我们平时乘坐的出租车、公交车、私家车等都配备了里程表,以便计算所行驶的距离。
里程计算是指根据里程表上的数据,计算所行驶的距离。
里程表上显示的数值是车辆轮胎在路面上划过的长度,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读取里程表上的数据,来计算出行驶的距离。
2、掌握使用里程表计算两个不同城市之间的距离的方法假设我们要计算两个不同城市之间的距离,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在地图上找到两个城市的位置,并记录下它们的名称。
(2)估算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并转化为公里数。
例如:A城到B城的距离为200公里。
(3)在里程表上进行计算。
根据里程表上的数值,可以估算出所需的油费、车辆维修费用等。
3、掌握使用里程表计算物品运输距离的方法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物品的运输,这时就需要使用里程表来计算物品的运输距离。
假设我们需要运输一盒子物品,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将盒子放在地面上,并记录下位置。
(2)估算运输距离,并转化为公里数。
例如:从A城到B城的运输距离为100公里。
(3)根据里程表上的数据进行计算。
例如:我们需要乘坐卡车进行运输,运输费用为每公里5元,那么这笔运输的总费用就是100*5=500元。
《地图学》试题2
![《地图学》试题2](https://img.taocdn.com/s3/m/2f4903ed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8.png)
《地图学》试题2《地图学》试题⼀、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1.地图⽐例尺可分为:⽂字、数字、图解。
2专题地图的构成要素包括:专题要素、地理基础底图。
3.等⾼线分为⾸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助曲线。
4.4D产品指的是DEM 、DOM 、DLG 、DRG 。
5.地图投影按照变形性质可分为:等⾓、等积、任意。
6.地形图上的三北指的是真北、磁北、坐标纵线北。
7.GPS的英⽂全称是globe positional system 。
⼆、名词解释(30分=3分*10)1、磁偏⾓—以真⼦午线为准,磁⼦午线与真⼦午线的夹⾓,磁⼦午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2、⾼斯-克吕格投影⾼斯-克吕格投影是⼀种横轴等⾓切椭圆柱投影。
⾼斯-克吕格投影的中央经线和⾚道为垂直相交的直线,经线为凹向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纬线为凸向对称于⾚道的曲线,经纬线成直⾓相交。
该投影⽆⾓度变形;中央经线长度⽐等于1,其余经线长度⽐均⼤于1,长度变形为正;距中央经线越远,变形越⼤;最⼤变形在边缘经线与⾚道的交点上,但最⼤长度、⾯积变形分别仅为+0.14%和+0.27%(6°带),变形极⼩。
3、.数字⾼程模型⽤于显⽰区域地⾯⾼程建⽴在⾼斯投影平⾯上规则格⽹点平⾯坐标(x,y)及其⾼程(z)的数据集。
4、磁坐偏⾓—以坐标纵线为准,坐标纵线与磁⼦午线之间的夹⾓。
磁⼦午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5、变形椭圆—取地⾯上⼀微分圆,将它投影后变为椭圆,通过研究其在投影平⾯的变化,作为地图投影变形的⼏何解释。
6、地图分层—在地图数字化的时候,将要素根据不同特征属性,分为多个图层,便于数据的管理与提取。
7、投影变换将⼀种地图投影的制图资料转换到另⼀种投影的地图上,这种转换称为地图投影的坐标变换,或投影变换。
8、地图投影—按⼀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椭球体⾯上的地理坐标与地图上相对应的点位的平⾯直⾓坐标或极坐标间,建⽴起⼀⼀对应的函数关系。
9、变形椭圆—取地⾯上⼀微分圆,将它投影后变为椭圆,通过研究其在投影平⾯的变化,作为地图投影变形的⼏何解释。
邓州市第六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
![邓州市第六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2dc24f690c69ec3d4bb7550.png)
地球和地球仪【学习目标】1.在自制地球仪上绘制纬线、经线,说出纬线、经线的特点,并进行对比,区分经纬线。
2.在地球仪上标出赤道,区分南、北纬度;找到并标出本初子午线,区分东、西经度。
3.观察地球仪,归纳南北纬度和东西经度的变化规律,并在经纬网图上准确读出某地的经纬度。
4.小组合作,在地球仪上指出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分界,标出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学习内容】预习课本第9页到第10页和听101《地球仪和经纬网》微课1.在自制地球仪上绘制纬线、经线,说出经纬线的特点。
2.比较纬线和经线的特点,区分经纬线。
认识本初子午线和赤道。
3.比较纬度和经度的特点,区分经纬度。
【预习检测】选择题1、本初子午线是( )A 东西两半球的分界B 东经与西经的分界C 计算纬度的起始线D 欧亚两洲的分界2、下列各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A 162°E30°EB 170°E50°SC 15°W70°ND 100°W0°S3、下列各点中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 )A 19°W60°SB 0°26°NC 25°W30°ND 140°W35°S4、下列各点中符合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A 20°W60°NB 0°26°NC 180°17°ND 19°W15°S5、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沿任何一条经线北行,均能回到原地B 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只有一条经线C 全球所有的经线都不等长D 除赤道和极点以外,相同纬度的纬线都有两条【课堂探究】1. 观察:比较纬度和经度的特点,区分经纬度。
2. 在地球仪上找出赤道、本初子午线、180°经线、极圈、回归线、高中低纬分界线等特殊的经纬线,描述经纬度划分的依据和特点。
地图制图-2
![地图制图-2](https://img.taocdn.com/s3/m/5d1c528883c4bb4cf6ecd16b.png)
编图资料情况
根据《全图》编制目的,收集了大量的最新相关资料。 (1)1:100万数字地图(2002版)。 (2)国家测绘局2001年版的《中国国界线画法标准样图》(1: 100万)。 (3)1:25万中国数字高程模型,空间分辨率为3"×3"。 (4)标有最新省界的1:100万MapGIS数据。 (5)中国地图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1:250万《中华人民共和 国全图》(以下简称旧版挂图)。 (6)中国地图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 政单位系列图》。
二、知识点分析
1的质量对于 确保新编地图质量、加快成图速度、降低成本等有着 重要影响。一幅高质量的地图,首先它的内容要正确, 具有必要的精度和详细性,表达的内容要与实地的现 实情况一致。从资料在编图中的使用情况,主要包括: 基本资料、补充资料和参考资料
《全图》采用矩形的分幅设计,根据印刷纸张的尺寸,按 照设计方案进行分幅,等分成9份,各分幅图之间保留10mm 的重叠区域,版面由主区、邻区、图例、附图、图名、比例 尺和图外要素组成,其中南海诸岛采用以1:500万的比例尺 的附图形式置于图面的右下角,图例以矩形开窗形式配置在 图面的左下角。
3. 地图投影设计
(2) 补充资料及用途
① 中图社2003版《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单位系列图》,用 于主区水系、居民地、交通网等矢量要素的更新与补充;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3版)以及国家民政 部2004年2月公布的“2003年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 用于主区行政区划和地名的核改;
③ 中国地图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形图》 (1:450万),用于添加沙漠要素;
3. 地图投影设计
基于以上分析,本挂图选用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 ①主图投影方式及参数为:采用双标准纬线正等角
《地图》 学习任务单
![《地图》 学习任务单](https://img.taocdn.com/s3/m/020b4867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90.png)
《地图》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地图的基本概念和种类,包括政区图、地形图、交通图、气候图等。
2、掌握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并能正确运用。
3、学会阅读和分析不同类型的地图,提取有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增强对地理环境的认知和理解。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地图三要素的理解和运用。
(2)常见地图类型的特点和用途。
2、难点(1)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地图,并准确解读地图中的信息。
(2)在地图上进行方向的判断和距离的估算。
三、学习方法1、自主学习通过阅读教材、观看网络课程等方式,初步了解地图的相关知识。
2、小组合作与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共同探讨地图中的疑难问题,分享读图经验。
3、实践操作利用地图进行实地考察、路线规划等活动,提高地图运用能力。
四、学习资源1、教材《地理》相关章节。
2、网络上的地图资源,如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
3、地理科普视频和纪录片。
五、学习过程1、知识预习(1)阅读教材中关于地图的介绍,了解地图的定义、作用和发展历程。
(2)预习地图的三要素,思考它们在地图中的重要性。
2、课堂学习(1)老师讲解地图的种类和特点,展示不同类型地图的实例,让学生直观感受。
(2)重点讲解地图三要素,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方向的判断方法(如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理解比例尺的含义和作用,熟悉常见的图例和注记。
3、小组讨论(1)小组内讨论在生活中使用地图的经历,分享如何根据地图找到目的地的经验。
(2)共同分析一些复杂地图,探讨如何从地图中获取更多有用信息。
4、实践活动(1)选择一张校园地图,小组合作进行校园寻宝活动,根据地图上的线索找到隐藏的“宝藏”。
(2)利用电子地图规划一次周末出行的路线,包括起点、终点、途经点,并考虑交通方式和时间安排。
5、知识巩固(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地图三要素的知识。
(2)绘制一幅简单的地图,如自己家周边的地图,标注出主要的道路、建筑物和地标。
大一地图学知识点
![大一地图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2e7ba2e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60.png)
大一地图学知识点地图学是研究地图制作、地图内容及其使用的学科。
作为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地图学涉及了大量的知识点和技能。
在大一学习地图学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以下几个主要的知识点:一、地图的分类地图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地图分类包括政治地图、物理地图、经济地图、气候地图等。
不同类型的地图可以反映出不同的地理现象和地理要素,对于理解地球上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地图的要素地图上的主要要素包括地形、水系、居民点、道路、国界等。
熟悉地图要素的特点和表示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理信息和解读地图。
三、地图的投影方式地图是将地球的三维形状投影到平面上的,这就涉及到地图的投影方式。
常见的地图投影方式有等面积投影、等角投影和等距投影等。
每种投影方式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特点,需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投影方式。
四、地图的符号和比例尺地图中的符号是用来表示各种地理现象和地理要素的图形、色彩和文字等。
不同的地图符号具有不同的含义,需要掌握它们的基本意义和用法。
比例尺则是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能够帮助我们判断地图上距离的大小。
五、地图的制图方法地图的制图方法包括编写地图的内容和绘制地图的形式。
在学习制图方法时,需要了解地图的规范要求和绘制地图的基本步骤,还需要掌握一些制图工具和软件的使用。
六、地图的使用和解读地图是获取地理信息和进行地理分析的重要工具。
在使用地图时,需要根据地图上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推理,同时还要注意地图的局限性和可能存在的误差。
以上是大一地图学的主要知识点概述。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和问题,提高地图的阅读和解读能力。
希望本文对大一的地图学学习有所帮助。
智慧树知到《地图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地图学》章节测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df8c48bed5b9f3f80f1c08.png)
B:正射投影
C:球面投影
D:球心投影
答案:ABCD
9、东西半球图适合用正轴方位投影来编制。()
A:对
B:错
答案:B
10、在墨卡托投影中面积变形最大,适合编制低纬度地区的地图。()
A:对
B:错
答案:A
第四章
1、在进行干旱区地图概括时,一般全部保留河流、水井、泉等,是因为:()。
A:地图的用途和主题
A:圆锥投影
B:等角投影
C:等面积投影
D:任意投影
答案:BCD
5、方位投影是以平面作为投影面。()
A:对
B:错
答案:A
6、标准纬线上有长度变形。()
A:对
B:错
答案:B
7、圆锥投影适合用来编制()地区的地图。
A:高纬地区
B:中纬度沿纬圈伸展
C:中纬度沿经圈伸展
D:赤道附近
答案:B
8、透视方位投影根据视点离球心的距离D的大小不同可分为:()
A:对
B:错
答案:B
8、空间数据分布有四种类型:点状分布,线状分布,面状分布和体状分布。()ຫໍສະໝຸດ A:对B:错答案:A
9、同一幅地图里,某地理要素采用了圆形符号表示后,也可以用三角形符号表示。()
A:对
B:错
答案:B
10、间距量表数据的分级采取的是等差数列,比率量表数据分级采取的是等比数列。()
A:对
B:错
A:对
B:错
答案:B
3、测量任务书或测量合同是测量施工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合同甲方下达的非指令性技术要求文件,它包含工程项目或编号、设计阶段及测量目的、测区范围(附图)及工作量、对测量工作的主要技术要求和特殊要求以及上交资料的种类和时间等内容。()
2021地图知识竞赛真题模拟及答案(2)
![2021地图知识竞赛真题模拟及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c8c2062c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63.png)
2021地图知识竞赛真题模拟及答案(2)共750道题1、()牙雕源于苏州却青于蓝,它在汲取了北京牙雕、广州牙雕等地域流派精华的同时经过了历代艺术家的不懈努力,海纳百川,勇于开拓,独具特色。
(单选题)A. 扬州B. 上海C. 杭州D. 南京试题答案:B2、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形以()。
(单选题)A. 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B. 平原和盆地为主C. 平原和高原为主D. 高原和平原为主试题答案:A3、下列地图中,属于街景地图的是()。
(单选题)A. AB. BC. C试题答案:C4、结束天津人民多年喝咸水的工程是()。
(单选题)A. 引黄济青工程B. 南水北调工程C. 引黄入晋工程D. 引滦入津工程试题答案:D5、下图是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它属于什么地貌?()(单选题)A. 风成地貌B. 流水地貌C. 冻土地貌D. 海岸地貌试题答案:B6、并称“江南三大名楼”的是()。
(多选题)A. 湖北的黄鹤楼B. 江苏的烟雨楼C. 湖南岳阳楼D. 江西的浔阳楼E. 江西的滕王阁F. 云南的大观楼试题答案:A,C,E7、有关我国江河湖泊之最,正确的是()。
(单选题)A. 最大的淡水湖—太湖B. 最长的河流—珠江C. 最大的内流河—长江D. 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试题答案:D8、下列各项景观中,不属于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景观的是()。
(单选题)A. “独木成林”B. 残忍的“绞杀植物”C. 群居的亚洲象群D. 独来独往的大熊猫试题答案:D9、长江沿江地带自西向东穿过的地形区为()。
①云贵高原②四川盆地③长江中下游平原④巫山(单选题)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③C. ①④②③D. ④①②③试题答案:B10、我国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
(单选题)A. 承德避暑山庄B. 北京故宫C. 泰安岱庙D. 曲阜孔庙试题答案:B11、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
(单选题)A. 准噶尔盆地B. 吐鲁番盆地C. 四川盆地D. 柴达木盆地试题答案:B12、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的省级行政区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图知识学、测案
一、选择题。
1.若此图为等高线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 的海拔小于a
B.Q 的海拔大于b
C.P 是较开阔的平缓山坡上的洼地
D.Q 是较开阔的平缓山坡上的洼地 2.若此图为等温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 的温度低于a
B.Q 的温度高于b
C.P 的地形可能是山丘
D.Q 的地形可能是山丘 3、图2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 )
A.南半球7月等温线
B.南半球1月等温线
C.北半球7月等温线
D.北半球1月等温线
4、下图为山东丘陵地区等温线图,造成这种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
图为我国东部某地某月的气温分布情况。
读图完成5~7题。
5.E 处等温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影响 B.大气环流 C.太阳辐射 D.人为活动
6.从气温分布情况判断,F 处(图中阴影部分)不可能为( ) A.山峰 B.盆地 C.湖泊 D.城市 7、若图中表示的是12月份平均气温分布情况,则E 地降水主要集中在( ) A.3~4月 B.5~6月
a P
b
Q
a
b E
24
℃
26℃
28℃
C.7~8月
D.9~10月
下图所示为一假想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
图中P
处因受地形影响气温出现异常。
读图完成8~10题。
8.图中P处的气温可能为
A.20℃或16℃
B.23℃或14℃
C.17℃或18℃
D.19℃或15℃
9.该图所示可能是
A.北半球的2月
B.北半球的8月
C.南半球的2月
D.南半球的8月
10.仅从气候因素考虑,若要在M、N两地中选一地点建海滨浴场,正确的方案理由是
A.M地:气候温和湿润
B.M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C.N地:气候温和湿润
D.N地:夏季晴天多。
日照充足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7月份平均气温图(单
位:℃)。
”读图回答11~13题。
11.造成图中A地区等温线密集的主导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季风环流
12.图中B地等温线的数值应该是
A.大约32℃
B.在28℃—32℃之间
C.在24℃—28℃之间
D.小于24℃
13.C地所在的地形区是我国四大盆地中的
A.纬度位置最高的盆地
B.海拔最高的盆地
C.面积最大的盆地
D.沙漠最少的盆地
读某地等温线图,回答14~15题。
14.影响图中A、B两点气温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①太阳辐射②大气环流③海陆位置④地形⑤洋流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④⑤
15.形成C 岛东侧气候的因素有 ①纬度较低 ②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影响 ③受东南季风影响 ④受东南信风影响 ⑤受暖流影响 ⑥受寒流影响 ⑦位于迎风坡 A.①② ①③⑤⑦ C.①④⑤⑦ D.①④⑥ 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 >b 。
读图回答16~18题。
16.有关P 、Q 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 )
A.P 为山坡上的洼地,Q 为山坡上的洼地
B.Q 为山坡上的洼地,P 为山坡上的小丘
C.P 、Q 均为山坡上的小丘
D.P 、Q 均为山坡上的洼地
17.若b 的海拔高度为200米,a 的海拔高度为300米,则P 、Q 处的海拔高度为
A.200<P <300,300<P <400
B.300<P <400,100<Q <200
C.100<Q <200,200<P <300
D.200<Q <300,300<P <400
18.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 或同为b ,则P 、Q 处的地形可能( )
A.同为洼地或同为小丘
B.只能是洼地
C.同为缓坡
D.一处为洼地,一处为小丘 二、非选择题:
19.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信息判断图示地区主
要山脉的走向为 ,判断依据 。
(2)图中甲、乙两地相比,气温较低的是____地,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图中乙、丙两地相比,气温较低的是____ __地,主要影响因素是 。
20.图11是“两岛屿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
题
:
(1)1月等温线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原因是 。
(2)7月等温线分布的特点是______ ______,
原因是 。
(3)图中15℃等温线在两岛中间向南弯曲,其原因是 。
(4)与该岛纬度位置大体相当的纽芬兰岛,1月份的气温比该岛要低20℃,分析其主要原因。
21.读“某地区海陆分布图”,曲线P 表示1月份某大陆局部地区20℃等温线的分布,虚线是有待确定的等温线走向。
陆地上该等温线是向P1还是向P2方向弯曲?海洋上此等温线是向P3还是P4方向弯曲?判断后请用实线在图上描绘出来,并说明理由。
22.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 地气温年较差大约为
℃,比附近同纬度地
区气温年较差 (大、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2)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出现的省区是 (填简称)。
(3)归纳我国东部地区气温年较差的分布规律。
115° 120° 125° 130° 135°
48
38北京
444542
4036
3834
32
30
28
26
36
115° 120° 125° 130°
50°
45° 40°
35° 30°
A
B
C
1、D
2、D 3A4B
5.A
6.A
7.C 8B9.C10.B 11.C12.B13.C 14.C15.C 16.B17.B1
8.A
19.(1)东北——西南走向判断依据:根据等温线走向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根据河流的水系特征可判断出分水岭呈东北西南走向;根据区域定位判断该山脉是武夷山。
(2)甲地形;丙海陆位置。
20.(1)从西南向东北气温递减;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2)由南向北递减;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3)夏季海洋气温较低,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4)本图地区位于温带大陆西岸,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过,增温增湿,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纽芬兰位于温带大陆东岸,沿岸有拉布拉多寒流流过,减温减湿,气温较低。
21.(1)绘图略。
陆地上该等温线向P1方向弯曲。
受地形起伏(为大分水岭)的影响,气温较同纬度陆地低,故等温线北凸。
海洋上该等温线向P3方向弯曲。
该处有暖洋流(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近海海水水温较同纬度其它海区高,故等温线南凸。
22.(1)39 小地形(2)内蒙古、黑;(3)由南向北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