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最主要的两种唱腔“西皮”和“二黄”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剧最主要的两种唱腔“西皮”和“二黄”
京剧以唱西皮腔和二簧腔为主,京胡的伴奏也为适应不同的声腔而随时改变它的定弦音高。
为切换方便,通常琴师都会准备三至四把琴放在身边,每一把的定调都不同。
下面说一下西皮和二黄两大唱腔系统的不同。
(一)起源不同:
1、西皮起源于秦腔,明末清初秦腔经湖北襄阳传到武昌、汉口一带,同当地民间曲调结合演变而成了西皮。
西皮是一种比较明快、活泼的曲调,长于抒情、叙事、说理、状物。
2、二黄起源于大清初,是徽调的主要唱腔。
二黄是一种较舒缓、深沉的曲调,适合表现忧郁、哀伤的情绪。
多用于悲剧型的剧情中。
二黄与西皮并用时,被称为“黄皮”。
在湘剧、桂剧等剧种中,来自南边的二黄又称为“南路”,来自北边的西皮又被称为“北路”,或合称为“南北路”。
(二)演奏音律不同:
音律不同是最显著的不同。
西皮主要表现明快亮丽,二黄主要表现低沉悲婉。
西皮长于抒情、叙事、说理、状物。
西皮腔属板腔体,结构为抑扬扬格,“眼起板落”。
胡琴定弦为la、mi。
二黄腔也属板腔体,结构为扬扬扬格,“板起板落”。
胡琴定弦为Sol、re。
京剧是二黄和西皮腔合并形成的独有系统。
“急是西皮缓二簧”再配合使用“月琴弦子与胡琴”,能出现绝妙的音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