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交界性肿瘤47例临床分析
卵巢交界性肿瘤ppt课件
![卵巢交界性肿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2bb9b1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b.png)
定期复查
在治疗结束后,定期进行复查,以便 及时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
心理支持
关注心理健康,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寻求心理支持,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和生活质量。
注意事项
关注症状变化
留意自身症状的变化,如出现腹痛、腹胀、月经 不调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避免滥用药物
避免自行滥用激素类药物或减肥药等,以免加重 病情或产生副作用。
腹痛。
腹部肿块
腹胀
阴道不规则流血
随着肿瘤的生长,可在 腹部触及肿块,质地软
硬不一,活动度好。
由于肿瘤占据一定空间, 可引起腹部胀满感。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阴道 不规则流血,量少,持
续时间长。
体征表现
腹部压痛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腹部压 痛,多位于下腹部。
腹水
晚期患者可能出现腹水, 表现为腹部膨隆、呼吸困 难等症状。
。
评估生育能力
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年轻患者, 随访过程中可以评估其生育能
力。
提高预后的措施
早期发现与诊断
提高对卵巢交界性肿瘤的认识 ,早期发现和诊断是提高预后
的关键。
手术切除彻底
手术时尽可能彻底切除肿瘤, 减少复发的风险。
合理的术后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 理的术后治疗方案,如化疗、 放疗等。
定期随访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 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卵巢肿瘤。
如CA125、CEA等,可作为辅助诊断 手段,但缺乏特异性。
病理学诊断
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后,进行组织病理 学检查,是确诊卵巢交界性肿瘤的最 终方法。
鉴别诊断
卵巢恶性肿瘤
两者在临床和影像学上存在相似 之处,但卵巢恶性肿瘤的恶性程
临床医学-28例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临床医学-28例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的临床病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6c42d16852458fb770b566d.png)
28例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关键词】卵巢;交界;黏液性囊腺瘤;病理学[关键词]卵巢;交界;黏液性囊腺瘤;病理学关于卵巢交界性肿瘤,自从国际卫生组织(WHO)采用这一诊断名称以来,对其命名及病理诊断标准一直存在不同的意见,近几年来,特别是2003年8月,在美国马兰州贝塞斯达举行的卵巢交界性肿瘤工作会议,就其某些病理学方面的分歧取得了较一致的意见[1]。
本文分析了28例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以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这一肿瘤的病变特点。
1 材料和方法复查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及大连市妇产医院1996年至2005年病理档案中诊断为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28例常规石蜡切片和记录,并对部分病例重新制片。
诊断标准按照黏液上皮有复杂性增生,细胞组织结构的非典型性要较囊腺瘤明显,并且这种结构至少占到肿瘤的10%[1]。
肿瘤不出现间质浸润,即使出现也不超过微浸润的界限。
2 结果2.1 一般表现28例病例中年龄17岁~65岁。
同期黏液性肿瘤398例,交界性占14%,局部癌变的占2%。
同期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25例。
2.2 首发症状发现盆腔肿块 23例,发现时间半个月~5 a;腹胀3例;月经改变2例。
2.3 病理特征大体检查双侧 1例,对侧为卵巢黏液性囊腺瘤; 27例为单侧。
肿瘤直径7 cm~20 cm。
直径≥10 cm19例;直径<10 cm 9例。
多房22例;单房6例。
28例患者中囊内壁有单个或多处乳头状结构(乳头细小或菜花样) 8例,单房及多房结构均有出现。
2.4 预后28例患者随访至今,生存率100%。
3 讨论3.1 临床病理学特征卵巢黏液性交界性肿瘤的平均发病年龄为35岁~47岁,超过 90%的病例为单侧肿物[2],肿瘤体积较大,切面多为多房性,也可单方。
显微镜下可见肿瘤由大小不等的囊和腺体组成,被覆的上皮为复层增生的黏液性上皮,桥状及复层结构,并可有绒毛及乳头状突起,即使是在同一肿瘤中,细胞核异型性的程度及核分裂像多少也有较大差异性。
卵巢交界性肿瘤 ppt课件
![卵巢交界性肿瘤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434a79453610661ed9f4bc.png)
肠型粘液性交界性瘤
➢ 肿瘤一般较大,多为单侧 ➢ 双侧仅占6%,应排除胃肠来源 ➢ 应与腹膜假黏液瘤(PMP)鉴别
,肠型多为 I 期,很少累及淋巴结 及阑尾,预后较好,推荐保守治 疗。腹膜假粘液瘤则相反
宫颈管型粘液性交界性肿瘤 又名浆粘液性交界性肿瘤
➢ 少见。既有宫颈内膜型粘液上皮,又有浆液性上 皮,任一种细胞均大于10%比例。
交界性肿瘤的诊断
➢ 依据原发肿瘤的病理 诊断
➢ 广泛取材排除浸润性 癌
临床分期
➢ 按2013 FIGO 卵巢癌分期
FIGO 2013卵巢癌、输卵管癌、腹膜癌手术-病理分期1
无 间 质 浸 润
多 层 立 方 上 皮
分类
1. 浆液性交界性肿瘤 2. 粘液性交界性肿瘤 3. 子宫内膜样交界性肿瘤 4. 透明细胞样交界性肿瘤 罕见 5. 移行上皮样交界性肿瘤
1. 浆液性交界性肿瘤
Serous Borderline Tumor(SBT) ➢ 具有真正“交界性”生物学特性 ➢ 占所有交界性肿瘤的67% ➢ 肿瘤大小不一 ➢ 34%为双侧性 ➢ 多见于20-50岁女性,平均46岁
粘液性交界性肿瘤合并原位癌
➢ 肿瘤无间质浸润,但上皮细 胞过度增长并出现核异型。
➢ Ⅰ期预后极好,生存率95100%。
粘液性交界性肿瘤伴微小浸润
➢肿瘤间质中出现单个细胞、腺体、成 簇状或巢状分布的粘液性上皮细胞,或 者间质中出现局灶性腺体融合或细胞筛 状生长
➢诊断标准不一:浸润深度有1、2、3和 5mm,或用浸润面积如10mm2,不考 虑浸润病灶的数量
“微浸润”与“伴微浸润性癌”
➢微浸润:指间质中出现具有丰富嗜酸性胞 浆的上皮细胞簇,这些细胞类似于交界性 肿瘤中乳头表面的嗜酸性细胞, ER与PR 阴性、Ki-67指数低,不影响预后。
病例卵巢恶性肿瘤
![病例卵巢恶性肿瘤](https://img.taocdn.com/s3/m/360e987d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ca.png)
病例卵巢恶性肿瘤病例:卵巢恶性肿瘤引言:卵巢恶性肿瘤是一种常见的妇女生殖系统肿瘤,其中最常见的是卵巢上皮肿瘤和卵巢性网状内皮肿瘤。
早期症状不明显,常常被忽视,导致晚期诊断和治疗的困难。
本文将以一个真实的病例为例,探讨卵巢恶性肿瘤的病理、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以及对患者的影响。
正文:病例描述:患者李女士,45岁,于两个月前出现下腹部疼痛、腹胀等症状。
她没有特殊病史,以及家族性疾病。
由于症状持续不退,她决定就诊于当地医院。
通过药物治疗后,症状并未缓解,李女士决定寻求进一步的医疗建议。
病理特征:李女士进一步接受了盆腔超声检查和电子阴道镜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右侧卵巢增大,形态不规则,并有明显的囊性和实性组织。
随后,进行了卵巢恶性肿瘤活检,病理结果显示卵巢上皮癌。
临床特征:卵巢恶性肿瘤早期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导致许多患者没有及时就诊。
然而,在晚期,患者可能会出现下腹胀痛、腹泻、便秘、腹部增大、恶心、呕吐等症状。
一些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和排尿困难等尿路症状。
这些症状与其他盆腔疾病相似,因此容易被忽略。
诊断和治疗:对于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需要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扫描和MRI。
对于高度怀疑恶性肿瘤的患者,可以行手术探查进行确诊。
对于卵巢恶性肿瘤的治疗,常规的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
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旨在切除肿瘤组织和附近淋巴结。
手术后通常需要辅助放化疗,以杀灭可能残留的癌细胞。
化疗方案包括多种不同的药物组合,具体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对患者的影响: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恶性肿瘤的诊断使患者和家人面临患重病的现实。
其次,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并发症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不适。
最重要的是,治疗期间患者可能会面临焦虑、抑郁和心理负担等心理问题。
因此,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得到全面的支持和关爱。
结论:卵巢恶性肿瘤是一种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妇女生殖系统肿瘤。
卵巢交界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术后妊娠与复发的临床分析
![卵巢交界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术后妊娠与复发的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50c23de195f312b3169a51c.png)
wih c n e v t e s r e y f r d fe e t ci ia t g s o o d ri e o a i n t mo s M e h d A t o s r a i u g r o if r n l c ls a e f b r e l v ra u r . v n n to s t t lo 2 p te t t v ra o d r i e t mo s we e t e t d wi i e e tl y s a i g s r o a f8 a i n s wih o a i n b r e l u r r r a e t e t r f r i t — p rn u — n h h i g r ( o s r a i e g o p。 e y c n e v tv r u n= 3 ) o o — o s r a i e s r e y n n c n e v tv r u n 4 ) 7 r n n c n e v tv u g r ( o — o s r a i e g o p, 5 .
交界性卵巢肿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交界性卵巢肿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1d0bc1b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6d.png)
交界性卵巢肿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要点交界性卵巢肿瘤(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是一类介于良性和恶性卵巢肿瘤之间的肿瘤。
与恶性卵巢癌相比,交界性卵巢肿瘤的生长缓慢,侵袭力较弱,预后相对较好。
然而,由于其具有一定的恶变潜力,对于交界性卵巢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仍需采取相应的策略。
以下是中国专家共识中关于交界性卵巢肿瘤诊治的要点:1.定义和分类:交界性卵巢肿瘤是指介于良性和恶性卵巢肿瘤之间的肿瘤,与恶性卵巢癌相比,其细胞学和组织学特点更接近于良性卵巢肿瘤。
根据其终末病理结果分为典型型、微浸润型和浸润性型。
2.临床表现和筛查:交界性卵巢肿瘤的临床表现常常与其他卵巢肿瘤相似,包括腹部不适、腹胀、腹痛和月经异常等。
目前尚无特异的筛查方法,常规妇科检查和超声检查是常用的筛查手段。
3.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检查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能够评估肿瘤的大小、形态和内部结构等信息。
对于高度怀疑恶性变性的病例,可行MRI、CT等检查来评估病灶的侵袭性和淋巴结情况。
4.术前评估:在手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评估和病理评估等,以确定肿瘤的病理特征和分期情况。
5. 手术治疗:手术是交界性卵巢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
术中需要进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TAH-BSO),同时应尽量保留对生育有需求的患者的子宫和卵巢。
对于有病灶浸润的患者,需进行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
6.化学治疗:对于交界性卵巢肿瘤,术后化学治疗尚存在争议。
一般来说,对于低度浸润性伴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可以考虑术后化学治疗。
化疗方案多采用铂类药物和紫杉醇的联合,疗程为6个周期。
7.随访和预后:交界性卵巢肿瘤的预后良好,多数患者长期生存。
术后的随访非常重要,建议每3个月复查一次CA125,同时进行体格检查和盆腹部超声检查。
对于有复发的患者,可以考虑再次手术或化疗。
总结起来,交界性卵巢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术后化学治疗可根据病情考虑。
MRI对卵巢交界性肿瘤和上皮性卵巢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MRI对卵巢交界性肿瘤和上皮性卵巢癌的鉴别诊断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1b075557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27.png)
MRI对卵巢交界性肿瘤和上皮性卵巢癌的鉴别诊断价值发布时间:2022-10-28T05:28:34.146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8期作者:余立超陶璟李璐[导读] 目的:观察MRI对卵巢交界性肿瘤和上皮性卵巢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余立超陶璟李璐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湖北武汉 430074【摘要】目的:观察MRI对卵巢交界性肿瘤和上皮性卵巢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卵巢交界性肿瘤、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分别43例、87例,均进行MRI检查,观察检查结果。
结果:在b=800s/mm2情况下,相比于卵巢交界性肿瘤,上皮性卵巢癌病灶的DWI信号强度高,ADC值低,P<0.05;经MRI诊断,上皮性卵巢癌检出85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检出40例,检出率分别为97.70%、93.02%。
结论:在卵巢交界性肿瘤和上皮性卵巢癌鉴别诊断中,MRI应用价值较高,能结合DWI信号强度、ADC值更好的进行诊断,值得借鉴。
【关键词】MRI;卵巢交界性肿瘤;上皮性卵巢癌;诊断卵巢肿瘤是一种女性发生率较高的疾病,患者发病后早期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而且大部分患者常在晚期确诊,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所面临的风险会加大,而且其生存率较低[1]。
在临床不断的研究中发现,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存在复杂性,而且具有漫长的特点,在卵巢上皮-间质性肿瘤中,卵巢结交性肿瘤占有一定比例,约为5%,临床认为相比于上皮性卵巢癌,卵巢交界性肿瘤预后较好,是一种低度恶性潜能肿瘤[2]。
在卵巢癌诊断中,影像学是一种常用诊断方式,在多种疾病中应用效果较好,进而也成为了卵巢肿瘤的一种诊断方式,临床可用影像学检查方式较多,均存在优缺点,其中MRI引起了广泛重视。
本研究选取我院卵巢交界性肿瘤、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分别43例、87例,观察MRI诊断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卵巢交界性肿瘤、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分别43例、87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年龄25至58(41.83±2.18)岁,体重指数19至24(22.19±0.73)kg/m2,病程0.5至3(1.28±0.53)年,观察组年龄26至57(49.64±2.59)岁,体重指数19至24(22.25±0.84)kg/m2,病程0.5至3(1.15±0.50)年。
曹登峰-卵巢交界性肿瘤病理诊断
![曹登峰-卵巢交界性肿瘤病理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3fdc5875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d3.png)
微小间质浸润
第二十六页,共110页。
微小间质浸润
第二十七页,共110页。
微小间质浸润的意义
• Seidman et al:101 病人(15个研究)94/101平均随访6.7年 1复 发,1带病存活,100%的存活率(Hum Pathol 2000;31:539-557).
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总体存活率
文献复习
2,104 cases
Stage I
99.5%
I期: 99.5%
II-IV期: 70%
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SEER)
10年存活率(2818例) I期: 97%
II-IV期: 82%
Seidman JD, Kurman RJ Hum Pathol 31:539-557, 2000
abnormalties but without infiltrative stromal invasion
borderline malignancy or low malignant potential 伴有上皮增生和核异型但是没有间质浸润的腺瘤肿 瘤行为介于良恶性之间(交界性),或者恶性潜能低
第四十一页,共110页。
浸润性种植
• 不浸入下面的组织但是有大量的微小乳头状结构
第四十二页,共110页。
浸润性种植
• 实性的细胞团与周围组织之间伴有间隙 (其实也是微小乳头)
第四十三页,共110页。
浸润性种植 • 腺体融合性生长
第四十四页,共110页。
种植类型与467例病人预后分析
研究系列数目
(budding) 占据肿瘤10%区域时,这个肿瘤就是 浆液性交界性肿瘤
46例卵巢浆液性癌临床病理分析
![46例卵巢浆液性癌临床病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20658074a7302768e9939f9.png)
46例卵巢浆液性癌的临床病理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卵巢浆液性癌的病理学特点、鉴别诊断及预后。
方法分析46例卵巢浆液性癌(8例低级别浆液性癌,33例高级别浆液性癌,5例转移性腺癌)。
结果 8例低级别浆液性癌,细胞轻-中度异型,核分裂数12/10hpfs,间质浸润不确定,坏死明显,过表达p53、ki-67,er、pr、ca125阳性,其余均阴性;5例转移性腺癌,其中4例ck20、villin、p53、ki-67强表达,余阴性,提示消化道转移性腺癌,另1例ck7、gcdfp-15、p53、ki-67阳性,余阴性,提示乳腺转移性腺癌。
结论不同的卵巢浆液性癌组织学、分子遗传学、预后不同。
【关键词】卵巢肿瘤;浆液性癌;腺癌;转移性腺癌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982-01卵巢浆液性癌约占卵巢上皮性肿瘤的46%,现今多数学者依据其二元发病模式将其分为低级别浆液性癌和高级别浆液性癌[1]。
本文收集4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
1 资料和方法选自本院1990——2012年卵巢转移性癌的病检46例。
年龄28-66岁,平均47岁。
全部标本经10%的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sp两步法,标记er、pr、ca125、ck7、ck20、villin、gcdfp-15、ki-67、p53(试剂由福建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提供。
2 结果根据细胞的异型性、核分裂、间质的浸润及免疫组化的表达,8例低级别浆液性癌,细胞轻-中度异型,核分裂数12/10hpfs,间质浸润不确定,坏死明显,过表达p53、ki-67,er、pr、ca125阳性,其余均阴性;5例转移性腺癌,其中4例ck20、villin、p53、ki-67强表达,余阴性,提示消化道转移性腺癌,另1例ck7、gcdfp-15、p53、ki-67阳性,余阴性,提示乳腺转移性腺癌。
3 讨论浆液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卵巢上皮性肿瘤,who2003将浆液性肿瘤分为良性、交界性、恶性肿瘤,近来多数学者依据发病机制、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将卵巢癌分为高级别和低级别。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论文: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论文: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0a689ca28ea81c758f57844.png)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论文: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卵巢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ovariantumors , bots)是一类易引起认识上混乱的肿瘤,不能简单地归类为良性或恶性。
bot为低度恶性肿瘤,一般不通过转移而发生卵巢外扩散(恶性肿瘤独有的特性),而是通过“种植”在盆腔内扩散,bot的种植为少量bot细胞脱落并种植到腹膜腔。
1 材料和方法复查鞍山市铁西医院1995—2010年病理档案中诊断为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7例常规石蜡切片和记录。
诊断标准按照上皮浆液性有复杂性增生,细胞组织结构的非典型性要较囊腺瘤明显,并且这种结构至少占到肿瘤的10%。
肿瘤不出现间质浸润。
2 结果2.1 一般表现7例病理年龄为28-62 岁。
2.2 首发症状发现盆腔肿块5例,腹涨2例。
2.3 病理特征 7例病理均为单侧,肿瘤直径8cm—15cm,7例患者中肿瘤囊内壁可见单个或多处乳头状结构。
3 讨论3.1 临床病理学特征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平均发病年龄为30-40岁,单侧多见,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80%-90%。
肿瘤体积较大,切面多为多房性,也可单房,肉眼检查类似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单乳头分支较密,可种植腹膜,累积双侧卵巢机会较多。
镜下见乳头被覆上皮增生为3-4层,核的形态不一致,染色深,核分裂像每个高倍视野不多于1个。
没有瘤细胞的间质浸润,约25%肿瘤可见砂砾体。
约16%-59%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伴有腹膜的浆液性细胞增生,它们是增生还是真正的种植,尚难以确定。
根据腹膜表面下的正常组织有无浸润,可分为浸润性种植和非浸润性种植两类,种植的类型与预后有密切关系。
据报道,非浸润性种植50例中有3例死于肿瘤,而浸润性种植6例中有4例死于肿瘤。
种植灶内瘤细胞的异型性和核分裂像的多少与预后的关系较小。
3.2 与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相关的几个问题:3.2.1 浆液性bot与伴微乳头型浆液性bot 一般认同这种微乳头型肿瘤是一种浆液性bot,而不是低级别浆液性癌。
O-RADS对卵巢良恶性肿瘤诊断的效能并分析卵巢恶性肿瘤发生的影响因素
![O-RADS对卵巢良恶性肿瘤诊断的效能并分析卵巢恶性肿瘤发生的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dc464497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a.png)
ompa
r
ed.Att
hes
amet
ime,t
hepa
t
i
en
t
swe
r
ec
l
a
s
s
i
f
i
eda
c
c
o
r
d
i
ngt
ou
l
t
r
a
s
oundc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nd O-RADS.Ar
e
c
e
i
ve
r
ope
r
a
t
i
ngc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ROC)cur
vewa
sus
edt
oana
i
na)
phy,TheAf
y,Qi
[
ABSTRACT] Obj
e
c
t
i
v
e Toexp
l
o
r
et
hed
i
agno
s
t
i
cva
l
ueo
ft
heova
r
i
an
adnexa
lr
epo
r
t
i
ngandda
t
as
t
em (O-RADS)i
n
ys
d
i
f
f
e
r
en
t
交界性粘液性肿瘤病情介绍
![交界性粘液性肿瘤病情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1659851e518964bcf847ca1.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交界性粘液性肿瘤病情介绍
导语:卵巢交界性粘液性肿瘤,可以说是现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问题,虽然说这种疾病,存在的恶性变化几率非常低,但是我们都知道对于女性而言,
卵巢交界性粘液性肿瘤,可以说是现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问题,虽然说这种疾病,存在的恶性变化几率非常低,但是我们都知道对于女性而言,产生的不利影响和危害是非常大的,所以每个人,都应该重视这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在治疗问题上必须遵守最科学的方法。
病情分析:
1、卵巢粘液性交界性肿瘤,一般认为,交界瘤为潜在或低度恶性肿瘤,临床上预后较好。
粘液性者5年生存率98%,10年生存率96%。
2、治疗原则上应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及大网膜切除术。
但对于年轻要求生育者,如果肿瘤只侵犯单侧卵巢,并且限于卵巢组织内,可只切除患侧卵巢,但需严密定期随访。
若有卵巢外扩散,应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及大网膜切除术,术后辅以化疗,如:顺铂腹腔化疗两个疗程。
但在是否行淋巴结清扫的问题上存有争议。
建议定期复查超声以观察病变恢复及发展情况,如果腹腔内种植处肿物生长迅速,建议您手术治疗,切除肿物送病理检查以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期间注意休息,进食高蛋白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避免过度劳累、受凉感冒及剧烈运动,
以上就是关于女性,卵巢交界性粘液性肿瘤的的病例分析,以及在治疗问题上,我们必须注重的各项问题,对于女性而言,治疗问题是需要注重的,而且治疗之后,我们也应该做定期的检查,因为这种疾病,其实也存在复发的可能。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卵巢交界性肿瘤
![卵巢交界性肿瘤](https://img.taocdn.com/s3/m/cb54124b2e3f5727a5e9626c.png)
卵巢交界性肿瘤(一)概述卵巢交界性肿瘤又名低度恶性潜力肿瘤。
1929年,Taylor首次提出这类肿瘤,1971年、1973年FIGO和WHO分别确定交界性肿瘤有别于良性、恶性肿瘤为另一独立病理和临床类型的肿瘤,目前这类肿瘤仍有许多问题存在争议。
(二)发病率卵巢交界瘤占所有卵巢恶性肿瘤的4%-15%,交界瘤中最常见类型是粘液性肿瘤和浆液性肿瘤,国内文献报道粘液性多见占2/3,浆液性占1/3,国外文献报道粘液性和浆液性所占比例相当,浆液性甚至比粘液性多见,其他类型少见,大约占2%。
(三)临床表现1年龄:交界瘤发病年龄平均37.6-52.3岁,交界瘤较浸润性癌发病率年龄小10岁左右。
2.症状体征:无特异性,最常见症状为腹部肿块,其次为腹胀、腹痛,少数患者有阴道流血,腹水较少见,主要在晚期患者出现,粘液性患者腹水呈胶冻状,无法放出。
术中可见胶冻壮物充满腹盆腔。
3.肿瘤大小:交界瘤一般肿瘤体积较大,平均13.7-20.6cm,>10cm者占大多数(76.7%),有不少患者甚至可达30-40cm直径。
4.分期:临床分期原则和卵巢浸润癌相同,均按FIGO标准。
但交界瘤不同于浸润癌,早期多见,I期占半数以上(44.2%-86.4%),Ⅱ-Ⅲ17.1%-59.0%,Ⅳ极少见(0.19%-3.2%)。
(四)诊断卵巢交界瘤完全依靠组织切片,病理诊断。
诊断的关键是有无间质浸润,并不考虑有无卵巢外种植或淋巴转移。
诊断标准:上皮复层或假复层,细胞从乳头表面脱落,形成细胞族,核分裂可见,但所在比例少,细胞核有异形性,瘤细胞显轻度至中度不典型增生,无明显间质浸润。
(五)转移与复发转移部位:交界性肿瘤可累及盆腔、腹腔、胸腔、腹膜后、纵隔、锁骨上淋巴结、脏器实质。
转移的发病率机理不清,交界瘤为上皮内病变,临床表现良性,大多预后好,为什么会发生转移呢?许多学者关于转移的特点、分型与预后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目前有两种观点存在:一种认为卵巢交界性瘤腹膜及淋巴结转移的病灶很可能是在同一致瘤因素刺激下,卵巢与腹膜及淋巴结内存在的同源体腔上皮的间皮细胞增生而形成多灶性的同类瘤灶,并非肿瘤转移。
卵巢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卵巢癌的临床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de9d96e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5a.png)
0.56
0.34-0.86
Paracet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mol (7+pills) 0.32
0.09-1.10
paracetamol 的应用可降低卵巢癌的发病风险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2001;10(8):903-6)
非甾体消炎药的应用
Akhmedkhanov(2001)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发现
Petricoin(2002)利用已经建立的标准方法测定:卵巢癌患者55例, 均为阳性
➢测定对照组66例 63例结果符合
➢敏感性100% 95% CI 93%-100%
➢特异性95%
95% CI 87%-99%
➢阳性预测值94% 95% CI 84%-89%
卵巢癌筛查新技术——
血清蛋白质组学(proteome)
但人们一直在怀疑肿瘤细胞歼灭术本身对患者生存期延长发挥的作用到 底有多大。
卵巢癌最重要的预后因素
——肿瘤细胞减灭术
Covens(2000)认为卵巢癌患者的预后、生存期、细胞减灭术 能否成功是肿瘤本身内在生物学特性所决定的,并非由手术所左 右。 (Gynecol Oncol,2000;78:269-274)
OR
95%CI
paracetamol 0.90
0.60-1.20
Paracetamol对卵巢癌发病无保护作用
(Int J Cancer, 2002 ;97(1):96-101)
卵巢癌筛查新技术——
血清蛋白质组学(proteome)
➢ 蛋白质组 (proteome)是由澳大利亚学者Wilkins于1994年首 次提出的一个术语,指一个细胞或一个组织的基因组所表达的 全部蛋白质
卵巢 Wolffian 附件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卵巢 Wolffian 附件瘤的临床病理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3a8fe97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4.png)
卵巢 Wolffian 附件瘤的临床病理观察张晓娟;杨其昌;朱燕;沈屹【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opathological、immunohist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Wolffian adnexal tumor ( WAT) .Methods 1 case of WAT were treated with HE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and litera-ture review was analyzed.Results A mass in left ovary sized 11cm was revealed.Microscopic examination showed the tumor cells were small tubular ,cribriform structure or diffuse solid sheet ,its shapes were polygonal or short spindle .The results of immunohis-tochemistry showed CK18、vimentin、WTl、CD99、Inhibin-α、calretenin and Melan-A were positive,and EMA、ER and PR were negative.Conclusion WAT is a rare tumor with low potential of malignancy .It should be differentiated from other gynecological tumors.%目的:探讨卵巢Wolffian附件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
卵巢交界性肿瘤
![卵巢交界性肿瘤](https://img.taocdn.com/s3/m/2be98335192e45361066f5e3.png)
15岁 腹部巨大囊、实性肿块,腹水
CA 125 HE 4 CA 19.9
术前 595 103 111
术后 313 49 71
双侧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可见粘液
交界性肿瘤的诊断
依据原发肿瘤的病理 诊断 广泛取材排除浸润性 癌
临床分期
按2013 FIGO 卵巢癌分期
FIGO 2013卵巢癌、输卵管癌、腹膜癌手术-病理分期1
微乳头亚型浆液性交界性肿瘤/ 非浸润性低级别浆液性癌
为具有独特组织学特征的浆液性交界瘤, 主要有3种组织学改变:①粗大的纤维轴心上 有向周围呈“太阳射线”状放射的细长乳头, 其长度大于宽度的5倍以上;②少部分表面乳 头可呈筛状结构;③少部分病例为卷曲的上 皮条索,呈“迷宫状”结构;④具有上述结构 的病变最大径应≥5mm;⑤具有上述结构的 病变,其最大径小于5mm者,诊断为“具有 局灶微乳头特征的浆液性交界性瘤”
非浸润性种植 vs 浸润性种植
非浸润性种植:病变局限于器官表面, 分上皮型与促纤维组织增生型 浸润性种植:
病变浸润至深部组织,肿瘤细胞排列为实 性小巢、微乳头、筛状,癌巢周围有较大 空隙。 只要组织学及细胞学特点符合,即使因活 检取材小,看不到下方组织腹膜种植病变 都可诊断。 预后不良,应按低级别浆液性癌处理。
浆液性交界性肿瘤淋巴结受累 淋巴结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可能 是受累的独立来源。 26%出现浸润性腹膜种植。 排除浸润性种植和性质无法确 定的种植灶,总生存率为97% 。
不同病理类型 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处理
按交界性肿瘤处理 按低级别浆液性癌处理
交界性浆液性肿瘤
交界性肿瘤非浸润性种植 交界性肿瘤浸润性种植 交界性肿瘤微浸润 微乳头亚型交界性肿瘤 交界性肿瘤伴微浸润性癌
分析卵巢肿瘤快速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结果
![分析卵巢肿瘤快速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结果](https://img.taocdn.com/s3/m/3dcbe8c3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80.png)
分析卵巢肿瘤快速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结果【摘要】目的对比卵巢肿瘤快速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价值。
方法于2020年8月-2021年7月开展卵巢肿瘤诊断方式的研究,将70例卵巢肿瘤患者纳入研究,分别进行快速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对比各自的诊断价值。
结果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卵巢肿瘤误诊恶性肿瘤5例,石蜡切片的准确性为100%,石蜡切片病理诊断准确性更高(P<0.05)。
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时间较石蜡切片病理诊断时间短(P<0.05)。
结论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卵巢肿瘤的诊断时间较更短(P<0.05),但石蜡切片病理诊断准确性更高。
【关键词】卵巢肿瘤;病理诊断;快速冰冻切片;石蜡切片[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value of rapid frozen section and paraffin section in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ovarian tumors. Methods the diagnostic methods of ovarian tumors were studied from August 2020 to July 2021. 70 patients with ovarian tumors were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rapid frozen section and paraffin section were carried out respectively, and their diagnostic value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accuracy of Paraffin sec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ovarian tumors was 100%. rapid frozen section was misdiagnosed as benign tumors in 5 cases, and the accuracy of rapid frozen section was higher (P < 0.05). The time of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rapid frozen section was shorter than thatof paraffin section (P < 0.05). Conclusion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paraffin section is higher an, the diagnostic time is longer thanthat of rapid frozen section (P < 0.05).【 key words 】 ovarian tumor; Pathological diagnosis; Rapid frozen section; Paraffin section卵巢囊肿属于常见妇科疾病,一般在中老年女性当中多发。
卵巢癌肉瘤临床病理及治疗进展
![卵巢癌肉瘤临床病理及治疗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7643908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9a.png)
卵巢癌肉瘤临床病理及治疗进展发布时间:2021-05-20T11:13:03.577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2月24期作者:罗彩燕罗泊涛[导读]罗彩燕1,2 罗泊涛1(1广东医科大学病理学系;2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理诊断与研究中心;广东湛江524000)摘要卵巢癌肉瘤(Ovarian carcinosarcoma,OCS)是由癌和肉瘤两种成分构成的高度侵袭性肿瘤,具有易转移、进展快和预后差的特点。
单一机构、国家或多中心常常将OCS排除在前瞻性临床试验之外,临床上一直缺乏OCS早期诊断分子标志物和统一的治疗方案。
近年来在OCS类型、组织学起源、发生机制、肿瘤演进和治疗等方面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本文就OCS临床病理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寻找OCS早期诊断分子指标和治疗靶点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卵巢上皮性癌;癌肉瘤;组织学起源;病理;靶向治疗Advance in research on ovarian carcinosarcomaLUO Cai-yan 1,2 , LUO Bo-tao 1 (1.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23,Guangdong,CHINA.2.Pathological diagnosis and Research Center,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01, Guangdong,CHINA. )Abstract Ovarian carcinosarcoma (ovarian carcinosarcoma, OCS) is a rare and aggressive tumor with components of carcinoma and sarcoma, characteristics of early metastasis, rapid progression and poor prognosis. Currently, it is difficult to establish multi-center clinical trials for OCS due to rare occurrence of this disease, and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OCS are still unclear. The lacks of determined biomarkers impede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techniques for early OCS diagnosis and establishment of effectively therapeutic regimens. The complexity of cellular origin,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heterogeneity, and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progression of OCS need to be further elucidated, This review summary the updated information of molecular mechanism and targeted therapy for OCS .Keywords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carcinosarcoma; histological origin; pathological changes; targeted therapy卵巢恶性肿瘤是导致妇女死于癌症的第五大原因[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5 %) A1 9 5 . 6 ,C 9 增高者 1 例 (6 3 ) o 2 . 2 。患者均行手术 治疗 ,术 中冰冻与石蜡病理的符合率 为 7 . l 。术 8 7
后化疗 1 例 ( 19 ) 4例行保守手术者复发 4例 ,复发率 1. 7 ,2 例行根治性手术者复发 2 ,复发率 5 3 . 1 。2 6 6 3 例 86 ,平均复发时间为 2 . 3 .9 O 8 个月 ( 个月~3年) 2例死亡 。结论 7 , 应进行化疗 ,以改善患者 的预后 。 【 关键词】 卵巢交界性肿瘤 ;复发;化学治疗 ;预后
【 摘要】 目的 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及影 响复发的临床病理 因素。方法 回顾性 分析北京大学人 民医院 2 0 年 8月至 2 0 04 0 9年 6 收治 的 4 例卵巢交界性 肿瘤 患者 的临床资料 。结果 I期卵 月 7 巢交界性肿瘤患者 3 9例 (2 9 ) 8 . 8 ,Ⅱ期 3 (. 8 ) ] 5 (0 6 ) 例 6 3 ,1期 例 1 . 4 ;术前彩超提示卵巢囊肿内有乳 I 头状或实性 区结构 ;伴血 流信 号者 4 l例 ( 72 ) 8 . 3 ,其 中低血 流 阻力者 1 3例 (1 7 %) A 增高 者 2 3 . 1 ;C m 5例
( 1 7 )wi W eitn ebo df w.CA1 e esweeee ae 5 p t n s ( 5 5 )a dCA1 9ee ae 3.1 t 1 rssa c lo l h O o 2 1v l r lv tdi 2 ai t 5 . 6 5 n e n 9 lv td i 0 ( 6 3 ) p t n s. Al p t ns u d r n u g r st eii a rame t fwhc 4 c ss u d r n n1 2. 2 ai t e l ai t n e we ts re y a h nt lte t n ,o ih 2 a e n ewe t e i
Th ln c la yss o 7 c s swih o d ri v in u o s e ci ia nal i f4 a e t b r e lneo ara t m r
有 复发高危 因素的卵巢交 界性肿瘤 患者
WEIJig,LIXio ig,TANGJu n a pn n,WANG a lu,GENG J n Jin i ig,ZHAO Y h,CUIHeg,WEILiu a n hi
p l r rs l a t r s s o n l o lw y p e p r t e c l r Do p e lr s u d a d a n ih 1 a e i a y o o i p te n h wig b o d f l d o b r o e a i o o p lr u ta o n n mo g wh c 3 c s s v
c r e c f b r e l e o a in t mo s ( 3 u r n e o o d ri v r u r n a 1 0Ts . M e h d 4 c s s wi ) to s 7 a e t BOTs a mitd n P k n h d te i e i g Un v r iy ie st
・3 6・ 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 1 0 0年 9月 第 l l卷 第 5 期
ChnJCi se n cl e tmbr 0 0Vo. 1No 5 i l ObttGy eo S pe e 2 1 , 11 , . n
・
论著 ・
卵巢交界性肿瘤 4 7例临床分析
魏静 李小平 唐 军 王建六 耿 京 赵 彦 崔 恒 魏 丽惠
P o l' Ho ptlfo Au .2 0 o J n 0 9 weesu id rto p ciey Reut 3 a e ( 2 9 )wee e pe s i r m g 0 4 t u .2 0 r t de er s e t l. s l 9 cs s 8 . 8 s a v s r sa eI,3c ss( . 8 ) we esa e a d5 c ss ( O 6 )we esa eI . 4 a e ( 7 2 )c n an d p — tg ae 6 3 r tg Ⅱ n a e 1 . 4 r tg I I 1c ss 8 . 3 o tie a
( e a t n y eoo y, eigU ies yPep e s i l B iig 10 4 , hn ) Dpr met fG n clg P kn nvri o ls o t 'Hop t , e n 0 04 C ia a j [ bt c] Obet e T td e l i lh rcei i , h rp n ii p too i fc r f cigr— A sr t a jci os yt i c aatr t s tea yadcnc ah l c at s f t e v u h cn ac sc 1 0 g o ae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