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 Word版含答案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最新下学期期中考高二物理试卷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最新下学期期中考高二物理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550808ea376baf1ffd4fad92.png)
值、周期如图所示,则在一个周期内,正弦交流电在电阻上产生的热量
Q1与方波电流在电阻上产生的热量 Q2之比等于:
A. 3:1
B. 1:2
i/A
5
O
0.2 5
i/A 4
0.4
O t/s
0.2
3
0.4 t/s
C 。2:1
D. 1:1
8.如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边长为 L、电阻为R的正方形导线框;在导线框右侧有一
物理精品资料 总分 100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4分,共52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9
为单选题,10-13 为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错选的得 0
分.) 1. 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这一发现,发明了许多电器设备。
_______ (填选项前的编号)
A.动量大小之比为1:2 B。动量大小之比为1:1
C.速度大小之比为1:2
D.速度大小之比为1:1
5。某手摇交流发电机,其线圈绕垂直于匀强磁场方向的轴(位于线圈平面内)匀速转动
, 产生的交变电流i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如图,由图象可知( )
1 / 10
物理精品资料
u=
,电压表、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单刀双掷开关开始接 a,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ﻩ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B.ﻩ电压表的示数为 V
C. 当开关由 a 拨至 b 时,电流表示数变小ﻩ
3 / 10
物理精品资料
D。 当开关由a拨至 b 时,穿过副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变大
12。如图,T1、T2 是监测交流高压输电参数的互感器,其中 、\o是交流电压表或交流 电流表.若高压输电线间的电压为220kV,T1的原、线圈匝数比为 1:100,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为100V,交流电流表的示数为1A,则 ( )
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83ac508011ca300a6c3906c.png)
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一、多选题1. 下列关于运动会的各种比赛中,不能将人或物体看做质点的是( )A.研究乒乓球比赛中王皓的旋球技术时B.研究刘子歌在200米蝶泳比赛中的手臂动作时C.研究万米冠军在长跑中的位置时D.研究跳水冠军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的美妙姿态时2.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 s末的速度是6 m/s,第2 s末的速度是8 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4 m/sB.物体的加速度是2 m/s2C.任何1 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2 m/sD.第1 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6 m/s二、单选题3. 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折线是物体甲运动的图象,直线是物体乙运动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8s 内甲、乙两物体是同向运动B .在2s ~6s 秒时间内甲处于静止C .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 .0~8s 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4. 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 kg 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 s 内的位移是18 m ,则( )A .物体在2 s 末的速度是20 m/sB .物体在第5 s 内的平均速度是18m/sC .物体在第2 s 内的位移是20 mD .物体在5 s 内的位移是50 m5. 物体做直线运动,在时间t 内的位移为s ,它在s/2处的速度为v 1,在中间时刻t/2时的速度为v 2,则v 1、v 2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 1>v 2B .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 1<v 2C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 1=v 2D .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 1>v 26. 2017年9月29日我国成功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将3颗新型卫星送入轨道。
如图是火箭点火升空瞬间时的照片.关于这一瞬间的火箭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的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可能较大B.火箭的速度很小,所以加速度也很小C.火箭的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很大D.火箭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一定很小7. 如图所示是汽车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
2018-2019学年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高二理科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 Word版
![2018-2019学年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高二理科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 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cac8b0093169a4517723a3bf.png)
高二物理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总共8题32分)1.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电荷的转移,感应起电的原因是产生电荷B.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产生电荷,感应起电因是电荷的转移C.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原因都是电荷的转移D.摩擦起电现象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也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出电荷2.关于点电荷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A.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不能看成点电荷B.物体带电量很小时,可以看作点电荷C.点电荷的带电量都是1.6×10-19 CD.是理想化的模型,大小和形状对作用力影响可忽略的带电体3.真空中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可视为点电荷的甲、乙带电小球,甲的电荷量为q ,乙的电荷量为-2 q ,当它们相距为r 时,它们间的库仑力大小为F 。
现将甲、乙充分接触后再分开,且将甲、乙间距离变为2r ,则它们间的库仑力大小变为 ( )A . F/32B . F/16C . F/8D . F/4B .跟两极板的间距d 有关,d 越大,C 越大C .跟两极板上所加电压U 有关,U 越大,C 越大D .跟两极板上所带电量Q 有关,Q 越大,C 越大8.孤立点电荷电场中的一簇等势面1、2、3如右图中虚线所示,其电势分别为φ1、φ2、φ3,其中A 、B 、C 是某电场线与这簇等势面的交点,且AB =BC.现将一负电荷由A 移到B ,电场力做正功W1;由B 移到C ,电场力做正功W2,则( )A .W1=W2,φ1<φ2<φ3B .W1=W2,φ1>φ2>φ3C .W1>W2,φ1<φ2<φ3D .W1<W2,φ1>φ2>φ3二、多选题(每小题4分,总共4题16分)9. 如右图所示是一种通过测量电容器电容的变化,来检测液面高低的仪器原理图,分别用导线把电容器的两个电极接到指示器上,指示器可显示电容的大小.下列关于该仪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该仪器中电容的两个电极分别是芯柱和导电液体B.芯柱外套的绝缘管越厚,该电容器的电容越大C.如果指示器显示出电容增大了,则说明容器中液面升高了D.如果指示器显示出电容减小了,则说明容器中液面升高了10.如右图中K、L、M为静电场中3个相距很近的等势面(K、M之间无电荷).一带电粒子射入此静电场中后,沿abcde轨迹运动.已知电势φK<φL<φM,且粒子在ab段做减速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粒子带负电 B.粒子在bc段做减速运动C.粒子在a点与e点的速度大小相等D.粒子从c点到d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11. 如右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恒定电压为U的直流电源(内阻不计)连接,下极板接地.一带电油滴位于电容器中的P点且恰好处于平衡状态.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则( )A.带电油滴将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B.P点的电势将降低C.带电油滴的电势能将减少D.若电容器的电容减小,则极板带电荷量将增大12.日常生活用的电吹风机中有电动机和电热丝,电动机带动风叶转动,电热丝给空气加热,得到的热风可将头发吹干.设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R1,它与电热丝的电阻R2相串联,接到直流电源上,电吹风机两端电压为U,通过的电流为I,消耗的电功率为P,则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IU>P B.IU=P C.P>I2(R1+R2) D.P=I2(R1+R2)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3分,共30分)13.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测定阻值约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物理-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
![物理-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7bc8c200c281e53a5802ffb2.png)
2017-2018下学期高二物理期中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0分)1.如图是氢原子的能级图,对于一群处于的氢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这群氢原子能够吸收任意能量的光子后向更高能级跃迁B. 这群氢原子能够发出4种不同频率的光C. 从能级跃迁到能级发出的光的波长最长D. 如果发出的光子中有两种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其中一种一定是由能级跃迁到能级发出的【答案】C【解析】解:A、氢原子发生跃迁,吸收的能量必须等于两能级的能级差故A错误.B、根据知,这群氢原子能够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B错误.C、结合能级图可知,从跃迁到辐射的光子能量最小,频率最小,则波长最长故C正确.D、如果发出的光子有两种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知两种光子为能量最大的两种,分别为由跃迁到,和跃迁到能级发出的故D错误.2.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距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距核较远的轨道的过程中A. 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增大B. 原子要放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减小C. 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减小D. 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大【答案】D【解析】【分析】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距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距核较远的轨道过程中,能级增大,总能量增大,根据库仑引力提供向心力,比较电子动能的变化,通过电势能与动能之和等于原子能量判断电势能的变化。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原子能量与轨道半径的关系,以及电势能、电子动能与轨道半径的关系。
【解答】从距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距核较远的轨道过程中,原子要吸收光子,能级增大,总能量增大,根据知,电子的动能减小,则电势能增大,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钍的半衰期为24天钍经过120天后还剩钍B. 一单色光照到某金属表面时,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只延长入射光照射时间,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加C. 放射性同位素经、衰变会生成,其中经过了3次衰变和2次衰变D. 大量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产生4种不同频率的光子【答案】C【解析】解:A、钍的半衰期为24天,1g钍经过120天后,发生5个半衰期,1g钍经过120天后还剩故A错误.B、光电效应中,依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由入射光的频率和逸出功决定,与入射光照射时间长短无关故B错误.C、钍衰变成氡,可知质量数少12,电荷数少4,因为经过一次衰变,电荷数少2,质量数少4,经过一次衰变,电荷数多1,质量数不变,可知经过3次衰变,2次衰变故C正确.D、大量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产生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D错误.故选:C.4.质量为和未知的两个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正碰,碰撞时间极短,其图象如图所示,则A. 此碰撞一定为弹性碰撞B. 被碰物体质量为2kgC. 碰后两物体速度相同D. 此过程有机械能损失【答案】A【解析】解:由图象可知,碰撞前是静止的,的速度为:,碰后的速度为:的速度为:,两物体碰撞过程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得:,即:,解得:;碰撞前总动能:,碰撞后总动能:,碰撞前后系统动能不变,故碰撞是弹性碰撞,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5.质量相等的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A球的动量为球的动量为当A球追上B球时发生碰撞,则碰撞后A、B两球的动量可能值是A. B.C. D.【答案】A【解析】解:碰撞前系统总动量:,由题意可知;A、如果,系统动量守恒,碰撞后的总动能:,符合实际,故A 正确;B、如果,碰撞过程动量守恒,,不符合实际,故B错误;C、如果,则碰撞后系统的总动能:,系统动能增加,不符合实际,故C错误;D、如果,碰撞后系统总动量,碰撞过程动量不守恒,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故选:A.6.一位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向上起跳,经时间,身体伸直并刚好离开地面,速度大小为在此过程中A. 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B. 地面对他的冲量为C. 地面对他的冲量为D. 地面对他的冲量为【答案】B【解析】解:人的速度原来为零,起跳后变化v,则由动量定理可得:故地面对人的冲量为;故B正确;故选:B.二、多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0分)7.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从同一高度沿倾角不同的两个光滑固定斜面由静止自由滑下,到达斜面底端的过程中A. 两物体所受重力冲量相同B. 两物体所受合外力冲量不同C. 两物体到达斜面底端时动量相同D. 两物体到达斜面底端时动量不同【答案】BD【解析】解:物体在下滑中只有重力做功,而重力做功只与高度差有关,故两种情况下重力做功相等,由得两种情况下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的大小是相等的;A、两种情况下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的大小是相等,又因长的斜面倾角小,物体的加速度小,所以斜面越长下滑的时间越长,所以两种情况下重力作用的时间不相等,重力的冲量也不相等故A错误;B、物体在两种情况下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的大小是相等的,而速度的方向不同,所以两种情况下物体的末动量不同根据动量定理:,所以合力的冲量大小相等,方向是不同的故B正确;C、物体在两种情况下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的大小是相等的,而速度的方向不同,所以两种情况下物体的末动量不同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8.用不可伸长的细线悬挂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木块静止,如图所示现有一质量为m的子弹自左向右水平射入木块,并停留在木块中,子弹初速度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从子弹射向木块到一起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B. 子弹射入木块瞬间动量守恒,故子弹射入木块瞬间子弹和木块的共同速度为C. 忽略空气阻力,子弹和木块一起上升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其机械能等于子弹射入木块前的动能D. 子弹和木块一起上升的最大高度为【答案】AB【解析】解:A、从子弹射向木块到一起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子弹射入木块的瞬间系统动量守恒,但机械能不守恒,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系统内能,之后子弹在木块中与木块一起上升,该过程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所以整个过程的机械能不守恒故A正确;B、由子弹射入木块瞬间,取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可得子弹射入木块瞬间子弹和木块的共同速度为故B正确.C、忽略空气阻力,子弹和木块一起上升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由于子弹射入木块的过程机械能有损失,所以其机械能小于子弹射入木块前的动能,故C错误;D、子弹射入木块后子弹和木块一起上升,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可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故D错误.故选:AB9.质量为m的物块甲以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有一轻弹簧固定于其左端,另一质量也为m的物块乙以的速度与甲相向运动,如图所示则A. 甲、乙两物块在弹簧压缩过程中,由于弹力属于内力作用,故系统动量守恒B. 当两物块相距最近时,甲物块的速率为零C. 甲物块的速率可能达到D. 当甲物块的速率为时,乙物块的速率可能为,也可能为0【答案】AD【解析】解:A、甲、乙两物块包括弹簧组成的系统在弹簧压缩过程中,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系统动量守恒,故A正确;B、当两物块相距最近时速度相同,取碰撞前乙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设共同速率为v,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到,解得故B错误.C、若物块甲的速率达到,方向与原来相同,则:,代入数据代入解得:.两个物体的速率都增大,动能都增大,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若物块甲的速率达到,方向与原来相反,则:,代入数据解得:,当碰撞后,乙的动能不变,甲的动能增加,系统总动能增加,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所以物块甲的速率不可能达到,故C错误.D、甲、乙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若物块甲的速率为,方向与原来相同,由动量守恒定律得:,代入数据解得:;若物块甲的速率为,方向与原来相反,由动量守恒定律得:,代入数据解得:,故D正确.故选:AD.10.国家电网公司推进智能电网推广项目建设,拟新建智能变电站1400座变电站起变换电压作用的设备是变压器,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输入电压,电压表、电流表都为理想电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输入电压有效值为200V,电流频率为50 HzB. S打到a处,当变阻器的滑片向下滑动时,两电压表示数都增大C. S打到a处,当变阻器的滑片向下滑动时,两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D. 若变阻器的滑片不动,S打到b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答案】AD【解析】解:A、输入电压的最大值,有效值,由瞬时值知,加速度,电流频率,故A正确;B、s打到a处,副线圈匝数增加,输入电压不变,输出电压增大,即示数不变,示数增大,故B错误;C错误;D、若变阻器的滑片不变,S打到b处,副线圈匝数减少,输入电压不变,输出电压减少,电压表示数减少,输出功率减少,根据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减少,不变,则减少,即电流表的示数减小,故D正确;故选:AD11.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框在匀强磁场中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转动轴匀速转动,如图甲所示,产生的交变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时穿过线框的磁通量最小B. 时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变化率最大C. 该线框匀速转动的角速度大小为D. 电动势瞬时值为22V时,线圈平面与中性面的夹角可能为【答案】CD【解析】解:A、由图象知:时,感应电动势为零,则穿过线框的磁通量最大,变化率最小,故AB错误;C、由图象得出周期,所以,故C正确D、当时,电动势为零,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故该交变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电动势瞬时值为22V时,代入瞬时表达式,则有线圈平面与中性面的夹角正弦值,所以线圈平面与中性面的夹角可能为,故D正确;故选:CD.12.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曲线如图所示,根据该曲线,下列判断中正的有A. 核的结合能约为14MeVB. 核比核更稳定C. 两个核结合成核时释放能量D. 核中核子的平均结合能比核中的大【答案】BC【解析】解:A、由图可知,氦核的结合能大约为7MeV,氦核的核子数为4,则氦核的结合能大约为28MeV,故A错误.B、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由图可知,氦核的比结合能大,则核比核更稳定,故B正确.C、两个核结合成核时有质量亏损,释放能量,故C正确.D、由图可知,核中核子的平均结合能比核中的小,故D错误.故选:BC.三、实验题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1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A、B两球在碰撞中动量是否守恒该同学利用平抛运动测量两球碰撞前后的速度,实验装置和具体做法如下,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滑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滑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并画出实验中A、B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图中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E、F、J是实验中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为了使两球碰撞为一维碰撞,所选两球的直径关系为:A球的直径______ B球的直径“大于”、“等于”或“小于”;为减小实验误差,在两球碰撞后使A球不反弹,所选用的两小球质量关系应为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以下选项中,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是______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B.A球与B球碰撞后,A球、B球落点位置分别到O点的距离C.A球和B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D.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已知两小球质量和,该同学通过实验数据证实A、B两球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请你用图中的字母写出该同学判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是______ .【答案】等于;大于;AB;.【解析】解:为了使两球碰撞为一维碰撞,即实现对心碰撞,则A球的直径等于B球的直径在小球碰撞过程中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定律,设A球的入射方向为正方向,则有:在碰撞过程中动能守恒,故有:联立解得:,要碰后入射小球的速度,即,故.根据动量守恒有:,因为因为时间相同,可以用水平位移代替速度,所以需要测量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A球与B球碰撞后,A球与B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故AB正确.故选:AB.球与B球碰后,A球的速度减小,可知A球没有碰撞B球时的落点是F点,A球与B 球碰撞后A球的落点是E点用水平位移代替速度,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故答案为:等于,大于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14.有一台内阻为发电机,供给一学校照明用,如图所示,升压比为1:4,降压比为4:1,输电线的总电阻,全校共22个班,每班有“”灯6盏,若保证全部电灯正常发光,则:发电机输出功率多大?发电机电动势多大?输电效率是多少?【答案】解:降压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为:降压变压器副线圈的电流为:,由降压变压器原线圈的电流为:输电线损失的功率为:所以输入功率为:降压变压器原线圈电压为: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为:则发动机的输出电压为:所以发电机原线圈电压为:根据电流与匝数成反比知发电机原线圈中电流为:,发电机内阻分压:电动势为:.用户获得的实际功率为:;则输电效率为:;答:发电机输出功率为5424W;发电机电动势为250V;输电效率为.【解析】根据用户端所有灯泡消耗的电功率得出降压变压器的输出功率,根据求出降压变压器副线圈的电流,结合电流比等于匝数之反比求出输电线上的电流,根据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抓住降压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求出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得出输电线上的电压损失根据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结合匝数比得出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通过电压损失得出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从而通过匝数比得出输入电压,结合升压变压器原线圈中的电流,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出发电机的电动势.根据用户得到的功率与电源的输出功率之比求解输电效率.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1、原副线圈电压比、电流比与匝数比之间的关系,2、升压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功率损失、降压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之间的关系;3、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电压损失和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15.图甲为小型旋转电枢式交流发电机的原理图,其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固定轴匀速转动,线圈的匝数、电阻,线圈的两端经集流环与电阻R连接,电阻,与R并联的交流电压表为理想电表在时刻,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穿过每匝线圈的磁通量随时间t按图乙所示正弦规律变化求:交流发电机产生的电动势的最大值;写出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函数表达式;交流电压表的示数;线圈从图示位置转动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量.时间内外力对线框所做的功.【答案】解:交流发电机产生电动势的最大值,因为磁通量的最大值,,则电动势的最大值;开始时磁通量最小,则电动势最大;故表达式;电动势的有效值:,电压表示数为:;根据得,.线圈匀速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外力所做的功:答:交流发电机产生的电动势的最大值为200V;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函数表达式为;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为127V线圈从图示位置转动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量为.时间内外力对线框所做的功为11760J【解析】根据电动势最大值的表达式,结合磁通量的最大值,求出电动势的最大值;根据开始时的电动势明确其函数关系,则可明确表达式;根据最大值确定有效值;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结合磁通量的变化量求出通过电阻R的电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及焦耳定律可求得外力所做的功.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正弦式交流电峰值的表达式,以及知道峰值、有效值、平均值和瞬时值的区别.15.质量为的小平板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车的一端静止着质量为的物体可视为质点,如图所示,一颗质量为的子弹以的水平速度射穿A 后,速度变为,最后物体A仍静止在车上,若物体A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取,求平板车最后的速度是多大?小车长度至少是多少.【答案】解:子弹击中物体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以子弹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解得:,平板车与物体A组成的系统自子弹穿出后直至相对静止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以A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代入数据解得,平板车最后速度为:;物体和平板车损失的机械能全转化为系统发热,假设A在平板车上滑行距离为s,由能量守恒定律得:,即:,解得:,则平板车的长度至少为;答:平板车最后的速度是;小车长度至少为.【解析】由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平板车的速度;由能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A相对于平板车滑行的距离,然后求出平板车的长度.本题考查了求速度、A的滑行距离问题,分析清楚物体运动过程、应用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即可正确解题.。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含答案)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8ba974aef8941ea66e051f.png)
程溪中学2018-2019高二年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0分)1.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2L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其左侧有一个用金属丝制成的边长为L的正方形线框abcd,线框以水平速度v匀速通过整个匀强磁场区域,设电流逆时针方向为正.则在线框通过磁场的过程中,线框中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正确的是()A. B.C. D.2.如图所示,光滑导轨MN水平放置,两根导体棒平行放于导轨上,形成一个闭合回路,当一条形磁铁下落穿出导轨平面的过程中,导体P、Q运动情况是()A. P、Q互相靠拢B. P、Q互相远离C. P、Q均静止D. 因磁铁下落的极性未知,无法判断3.如图所示,当通过下列哪种情况改变时,线圈a向右摆动()A. 闭合开关,滑片p向右匀速滑动B. 闭合开关,滑片p向左加速滑动C. 闭合开关,滑片p向左匀速滑动D. 开关闭合瞬间4.如图所示是两个互连的金属圆环,小金属环的电阻是大金属环电阻的12,磁场垂直穿过大金属环所在区域。
当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时,在大环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A. 12E B. 13E C. 23E D. E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1、A2是完全相同的灯泡,线圈L的自感系数较大,它的电阻与定值电阻R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闭合开关S,A1先亮、A2后亮,最后它们一样亮B. 闭合开关S,A1、A2始终一样亮C. 断开开关S,A1、A2都要过一会才熄灭D. 断开开关S,A2立刻熄灭、A1过一会才熄灭6.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线充电已经进入人们的视线。
小到手表、手机,大到电脑、电动汽车的充电,都已经实现了从理论研发到实际应用的转化。
下图给出了某品牌的无线充电手机利用电磁感应方式无线充电的原理图。
关于电线充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无线充电时手机接收线圈部分的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B. 只有将充电底座接到直流电源上才能对手机进行充电C. 接收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与发射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相同D. 只要有无线充电底座,所有手机都可以进行无线充电7.交流发电机在工作时产生电动势为e=ε0Sinωt的正弦交流电,若将其电枢(即线圈)的转速提高1倍,其它条件不变,则其电动势变为()A. e=ε0Sinωt2B. e=2ε0Sinωt2C. e=ε0Sin2ωtD. e=2ε0Sin2ωt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一个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拉力F作用下,一直沿水平面向右匀速运动,则下列关于物体在t时间内所受力的冲量,正确的是()A. 拉力F的冲量大小为FtcosθB. 摩擦力的冲量大小为FtsinθC. 重力的冲量大小为mgtD. 物体所受支持力的冲量是mgt二、多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0分)9.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框在匀强磁场中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转动轴匀速转动,如图甲所示,产生的交变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0.01s时穿过线框的磁通量最小B. t=0.01s时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变化率最大C. 该线框匀速转动的角速度大小为100πD. 电动势瞬时值为22V时,线圈平面与中性面的夹角可能为45∘10.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导轨竖直放置,间距为L,底端接阻值为R的电阻.将质量为m的金属棒悬挂在一个固定的轻弹簧下端,金属棒和导轨接触良好,导轨所在平面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如图所示.除电阻R外其余电阻不计.现将金属棒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则()A. 释放瞬间金属棒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B. 金属棒向下运动时,流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为b→aC. 金属棒的速度为v时,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F=B2L2vRD. 金属棒下落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总热量等于金属棒重力势能的减少11.如图所示,abcd为水平放置的平行“匸”形光滑金属导轨,间距为l,导轨间有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导轨电阻不计。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Word版含答案)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a74f1c58fb770bf68a5527.png)
程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年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题,其中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在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中,目的基因的获取的途径不包括()A、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B、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C、人工合成目的基因D、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获取目的基因2、在基因工程操作中,下列功能不能由运载体完成的是( )A、目的基因的转运B、目的基因的扩增C、目的基因的表达D、目的基因的定位3、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基因工程操作中为了获得重组质粒,必须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露出的黏性末端可以不相同。
B、若要生产转基因抗病水稻,可将目的基因直接导入水稻受精卵中。
C、植物体细胞杂交,能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培育出的新品种一定不是单倍体。
D、基因治疗主要是对具有缺陷的体细胞进行全面修复。
4、β-珠蛋白是动物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采用具有四环素抗性基因的质粒作为运载体,能使大肠杆菌生产出人的β-珠蛋白。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从人的成熟的红细胞中提取DNA,直接分离目的基因B.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处理获得重组质粒C.用CaCl2处理大肠杆菌,有利于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D.可根据受体细胞是否具有四环素抗性来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5、根据mRNA信息推出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是()A、用DNA探针测出目的基因。
B、用mRNA探针测出目的基因。
C、用mRNA反转录形成目的基因。
D、用PCR技术扩增mRNA6、在基因工程中用来修饰改造生物基因的工具酶是( )A、限制酶和DNA连接酶B、限制酶和DNA水解酶C、限制酶和运载体D、连接酶和运载体7、用于判断目的基因是否转移成功的方法中,不属于分子检测的是()A、通过害虫吃棉叶看其是否死亡B、目的基因片段与DNA探针能否形成杂交带C、目的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与DNA探针能否形成杂交带D、目的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能否与抗体形成杂交带8、PCR技术扩增DNA,需要的条件是()①目的基因②引物③四种脱氧核苷酸④ DNA聚合酶⑤ mRNA ⑥核糖体A、①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⑥9、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是两类常用工具酶。
[k12精品]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k12精品]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0ab6a03eefdc8d376ee32c1.png)
k12精品龙海二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初考试高三年级物理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例如: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将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牛顿管抽成真空,现让牛顿管竖直倒立,同时水平向右匀速移动,则管中羽毛的运动轨迹可能是2.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3∶1,图乙是该变压器cd 输入端交变电压u 的图象,L 1,L 2、L 3、L 4为四只规格均为“9 V 6 W”的相同灯泡,各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开关K 闭合。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电流表的示数为2 AB .ab 输入端输入功率P ab =18 WC .ab 输入端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 ab =272sin 100πt (V)D .四只灯泡中除L 1外,其余均能正常发光3.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 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 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a 中的沙子缓慢流出的过程中,a 、b 、cA.b 对c 的摩擦力可能始终增加B.地面对c 的支持力始终变大C.c 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始终向左D.滑轮对绳的作用力方向始终不变4.如图所示,PQ 、MN 是放置在水平面内的光滑导轨,GH 是长度为L 、电阻为r 的导体棒,其中点与一端固定的轻弹簧连接,轻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导体棒处在方向向下、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图中E 是电动势为E 、内阻不计的直流电源,电容器的电容为C .闭合开关,待电路稳定后,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导体棒中电流为B.轻弹簧的长度增加C.轻弹簧的长度减少D.电容器带电量为5.质量为m 的人造地球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为r 时,引力势能可表示为E p =-GMmr,其中G 为引力常量,M 为地球质量.该卫星原来在半径为R 1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受到极稀薄空气的摩擦作用,飞行一段时间后其圆周运动的半径变为R 2,此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 A .GMm (1R 2-1R 1)B .GMm (1R 1-1R 2)C .GMm 2(1R 2-1R 1) D .GMm 2(1R 1-1R 2) 6.如图所示,匀强电场中有一个以O 为圆心、半径为R 的圆,电场方向与圆所在平面平行,A 、O 两点电势差为U ,一带正电的粒子在该电场中运动,经A 、B 两点时速度大小均为v 0,粒子重力不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粒子在A 、BB .粒子从A 到BC .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 =U RD .圆周上,电势最高的点与O 点的电势差为2U7.如图所示,在同一水平面内有两根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金属导轨,间距为20 2 cm ,电阻不计,其左端连接一阻值为10 Ω的定值电阻.两导轨之间存在着磁感应强度为1 T 的匀强磁场,磁场边界虚线由多个正弦曲线的半周期衔接而成,磁场方向如图所示.一接入电阻阻值为10 Ω的导体棒AB 在外力作用下以10 m/s 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则A .电压表的示数是1 VB .电流表的示数是210A C .导体棒运动到图示虚线CD 位置时,电流表示数为零 D .导体棒上消耗的热功率为0.1 W8.如图所示,竖直光滑杆固定不动,套在杆上的轻弹簧下端固定,将套在杆上的滑块向下压缩弹簧至离地高度h =0.1 m 处,滑块与弹簧不拴接.现由静止释放滑块,通过传感器测量到滑块的速度和离地高度h 并作出滑块的动能E k -h 图象,其中h =0.18 m 时对应图象的最顶点,高度从0.2 m 上升到0.35 m 范围内图象为直线,其余为曲线,取g =10 m/s 2,由图象可知 A .滑块的质量为0.18 kg B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 N/m C .滑块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为40 m/s 2D .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值为0.7 J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1分) 9.(9分)为了进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现提供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解析福建省龙海程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解析福建省龙海程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b5c58d1de80d4d8d15a4fe5.png)
2020┄2021学年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程溪中学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3分)分析下列物理现象:①“闻其声而不见其人”;②学生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③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急驶而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这些物理现象分别属于波的( )A. 折射、干涉、多普勒效应B. 衍射、多普勒效应、干涉C.折射、衍射、多普勒效应D.衍射、干涉、多普勒效应【考点】: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多普勒效应.【分析】:衍射是绕过阻碍物继续传播,而干涉是两种频率相同的相互叠加出现明暗相间的现象,对于多普勒效应现象频率是在发生变化.【解析】:解:(1)“闻其声而不见其人”,听到声音,却看不见人,这是声音的衍射;(2)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音叉发出两个频率相同的声波相互叠加,从而出现加强区与减弱区.这是声音的干涉;(3)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急驶而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音调变高就是频率变高,因此这是多普勒效应现象;故选:D.【点评】:无论反射、衍射还是干涉,其频率均不变,而多普勒效应频率即发生变化.2.(3分)目前雷达发射的电磁波频率多在200MHz至1000MHz的范围内.下列关于雷达和电磁波说法不正确的是()A. 真空中上述雷达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长范围在0.3m至1.5m之间B.电磁波是由恒定不变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C.测出从发射电磁波到接收反射波的时间间隔可以确定雷达和目标的距离D. 波长越短的电磁波,越不容易发生衍射【考点】: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分析】:本题考查了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与雷达的原理,比较简单,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内容即可正确解答.【解析】:解:A、根据λ=,电磁波频率在200MHz至1000MHz的范围内,则电磁波的波长范围在0.3m至1.5m之间,故A正确;B、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可知,恒定不变的电场不会产生磁场,电磁波是变化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电场产生磁场不断交替变化产生的,故B错误.C、测出从发射电磁波到接收反射波的时间间隔根据匀速运动公式可求得距离;故C正确;D、波长越长,越容易发生衍射,则波长越短越不容易发生衍射,故D正确;题目要求选不正确的,故选:B.【点评】:本题易错点为:有些同学错误认为磁场产生电场,电场产生磁场,注意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是电磁波产生的理论基础,要加强理解与应用.3.(3分)研究单摆受迫振动规律时得到如图所示图象,则不正确的说法是( )A.其纵坐标为位移B. 其纵坐标为振幅C.单摆的固有周期为2sD. 图象的峰值表示共振时的振幅【考点】:产生共振的条件及其应用.【分析】:由图象可以读出单摆不同频率时对应的振幅,当单摆的固有频率与受迫频率相同时单摆的振幅最大.【解析】:解:AB、图中纵坐标为不同受迫频率下的振幅,故A错误,B正确;C、当单摆的固有频率与受迫频率相同时单摆的振幅最大,故单摆的固有频率为0.5Hz,则固有周期为2s,故C正确;D、共振时的振幅最大,图象的峰值表示共振时的振幅,故正确.题目要求选错误的,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对共振现象及共振曲线的理解能力,关键抓住产生共振的条件:驱动力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相等.4.(3分)如图所示,一正方形线圈abcd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对称轴OO′匀速转动,沿OO′方向观察,线圈逆时针转动,已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线圈匝数为n,边长为l,电阻为R,转动的角速度为ω,则当线圈转至图示位置时()A.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为abcdaB.线圈中感应电流大小为C.线圈所处位置为中性面D.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考点】:交流发电机及其产生正弦式电流的原理.【专题】:交流电专题.【分析】:根据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图示时刻ad、bc两边垂直切割磁感线,根据感应电动势公式求解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图示时刻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分析磁通量的变化率.【解析】:解:A、图示时刻,ad速度方向向里,bc速度方向向外,根据右手定则判断出ad中感应电流方向为a→d,bc中电流方向为c→b,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adcba.故A错误.B、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E=nBSω=nBl2ω,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为.故B正确.D、图示时刻ad、bc两边垂直切割磁感线,穿过线圈磁通量为0,故为与中性面垂直的平面;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分析得知,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故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研究交变电流的产生规律,实质上是电磁感应知识的具体应用,是右手定则、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知识的综合应用.5.(3分)某交流发电机工作时的电动势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e=Em sinωt,如果转子的转速n提高1倍,其它条件不变,则电动势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将变为( )A.e=Em sin2ωtB. e=2E m sin2ωtC. e=2Em sin4ωt D.e=2E msinωt 【考点】:正弦式电流的图象和三角函数表达式;交流发电机及其产生正弦式电流的原理.【专题】:交流电专题.【分析】: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E m sinωt,其中Em=nBSω,当将其电枢的转速提高一倍时,Em和ω都增加一倍,再进行选择.【解析】:解: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E msinωt,当将其电枢的转速提高一倍时,由ω=2πn,E m=nBSω,可知,E m和ω都增加一倍,其表达式变为:e′=2Emsin2ωt.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考虑问题的全面性,e=Em sinωt式中Em和ω都与转速成正比,不能简单认为表达式是Em sin2ωt.6.(3分)如图所示为一正弦交流电通过一电子元件后的波形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也是一种交流电B.电流的变化周期是0.01sC.电流的有效值是1AD. 电流通过100Ω的电阻时,1s内产生热量为200J【考点】:正弦式电流的最大值和有效值、周期和频率.【专题】:交流电专题.【分析】:根据方向的变化来确定直流还是交流;从正弦电流的波形图直接读出周期,根据Q=I2Rt来求解电流的有效值.【解析】:解:A、由图象可知,电流大小变化,但方向没有变化,因此这是直流电,故A 错误;B、由正弦电流的波形图可知,周期T=0.02s,故B错误;C、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则有:,解得:I=1A,故C正确;D、电流通过100Ω的电阻时,因不知电压,而1A电流不是电阻的电流,所以无法求出1s内产生热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掌握区别直流与交流的方法,知道求有效值的要求:求一个周期内的热量,进而用I 2RT,求出有效值.注意有一段没有电流,但存在时间,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7.(3分)如图所示,n1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其接入电路的匝数随着滑动接触点P的上下移动而变化,当输入电压U稍有下降时,为了使接在副线圈n2上的电灯电压保持不变,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A. 使P稍向上滑动B. 副线圈上改接电阻较大的电灯C.使P稍向下滑动D.副线圈上改接电阻较小的电灯【考点】: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专题】:交流电专题.【分析】: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电流与匝数成反比,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相等,逐项分析即可得出结论.【解析】:解:变压器的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当输入电压U稍有下降时,为了使接在副线圈n2上的电灯电压保持不变,可以使P稍向下滑动降低原线圈的匝数,可以是副线圈的电压提高;改变副线圈的电阻时,不影响副线圈的电压;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变压器的构造和变压原理,难度不大基础题.8.(3分)发电厂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为U1,发电厂至学校的输电线总电阻为R,通过导线的电流为I,学校输入电压为U2,下列四个计算输电线损耗功率的式子中,不正确的是()A. B.C.I2R D.I(U1﹣U2)【考点】: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电功、电功率.【专题】:交流电专题.【分析】:明确各量间的关系,应用电功率公式分析答题.【解析】:解: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U=U1﹣U2,输电导线损失的电功率P=I2R=(U1﹣U2)I=故BCD正确,A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点评】:知道输电过程各物理量间的关系,应用电功率公式即可正确解题.9.(3分)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副线圈匝数比为3:1,副线圈接三个相同的灯泡,当原线圈直接接在某交流电源上时,三盏灯恰好正常发光.若在原线圈上再串联一个相同的灯泡L,如图所示,设电源电压有效值不变,则( )A.灯L比三盏灯都更暗B.灯L与三盏灯亮度相同C. 灯L将会被烧坏D. 无法判断其亮度情况【考点】: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专题】:交流电专题.【分析】:设每只灯的额定电流为I,因并联在副线圈两端的三只小灯泡正常发光,所以副线圈中的总电流为3I,由电流与匝数比求出原线圈电流判断灯L亮暗.【解析】:解:设每只灯的额定电流为I,额定电压为U,因并联在副线圈两端的三只小灯泡正常发光,若在原线圈上再串联一个相同的灯泡L,则原线圈的输入电压减小,副线圈的输出电压减小,所以三个灯泡的亮度变暗,但匝数比不变,故在原线圈上再串联一个相同的灯泡L的电流和三个的相同,故灯L与三盏灯亮度相同,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解题的突破口在副线圈中灯泡正常发光,得到电流的大小,再根据原副线圈的电流关系,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10.(3分)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图甲是t=3s时的波形图,图乙是波中某振动质点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振动图线(两图用同一时间起点).则图乙可能是图甲中哪个质点的振动图线( )A. x=0处的质点B. x=1m处的质点C. x=2 m处的质点D. x=3 m处的质点【考点】: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横波的图象.【分析】:由振动图象2读出t=3s时刻质点的运动状态,在波动图象1上找出相对应的质点.【解析】:解:图2上t=3s时质点经平衡位置向上.图1上,t=3s时刻,只有x=2m处质点、x=4m处质点经过平衡位置.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根据波形平移法可知,x=2m处质点经平衡位置向上,与图2t =1s时刻质点的状态相同.故选:C.【点评】: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判断出质点的振动方向,由振动图象读出质点的振动方向都是应具有的基本能力.11.(3分)如图所示,一根长绳上有两波,波峰A向右传播,波谷B向左传播,它们的振幅、波长相同,当它们完全相遇时,质点a、b、c、d的振动方向()A.a、b向下,c、d向上B.a、d静止,b向下,c向上C.a、b向上,c、d向下D.a、b、c、d都静止【考点】:波的叠加.【分析】:两列振幅和波长都相同的半波在相遇时,振动方向相同,则振动加强;振动方向相反,则振动减弱.【解析】:解:两列波相遇时,质点同时参与了两列波的振动,位移等于两列波引起位移的矢量和.所以a、b、c、d质点的位移都为零.向右传播的波引起ab质点的振动方向向下,向左传播的波引起ab质点的振动方向向下,所以此时ab振动方向向下.向右传播的波引起cd质点的振动方向向上,向左传播的波引起cd质点的振动方向向上,所以cd质点振动的速度不为零,方向向上.故选:A.【点评】:考查波的叠加原理,及相遇后出现互不干扰现象.同时注意之所以两列在相遇时“消失”,原因这两列波完全相同,出现振动减弱现象.12.(3分)心电图是现代医疗诊断的重要手段,医生从心电图上测量出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即为心动周期,由此可计算1min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甲、乙两人在同一台心电图仪上做出的心电图分别如图a、b所示,医生通过测量后记下甲的心率是70次/min,则心电图仪图纸移动的速度v以及乙的心率为()A.25mm/s,58.3次/minB. 25mm/min,84次/minC. 35mm/s,84次/min D. 35 mm/s,58.3次/min【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1)甲的心率是70次每分,也就是一分钟出现70次波峰,所以每出现一次波峰用时s,从图甲所示波峰间的距离是30mm,利用速度公式计算;(2)计算乙的心率,先计算它跳动一次所用的时间,题中告诉波峰间的距离是20mm,由(1)可知速度是35mm/s,利用公式T=计算即可.【解析】:解:该心电图机图纸的移动速度为v===35mm/s,乙的心动周期:T===S,所以乙的心率即为:=×60=84次/min.故选:C.【点评】:此题应用速度的公式和波速、波长、频率的关系解决问题.问题较抽象,不易理解,易出错.13.(3分)如图所示,在内壁光滑、水平放置的玻璃圆环内,有一直径略小于环口径的带正电的小球,正以速率v0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若在此空间突然加上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成正比例增加的变化磁场,设运动过程中小球带的电荷量不变,那么()A. 磁场力对小球一直做正功B. 小球受到的磁场力不断增大C. 小球先沿逆时针方向做减速运动,过一段时间后,再沿顺时针方向做加速运动D. 小球仍做匀速圆周运动【考点】:楞次定律.【专题】:电磁感应与电路结合.【分析】:变化的磁场产生感生电场,由楞次定律判断出感生电场方向,然后判断带电小球受到的电场力方向,判断小球的运动性质,然后判断小球对环的压力如何变化,判断小球受到的磁场力如何变化.【解析】:解:磁感应强度竖直向上,B随时间成正比增加,由楞次定律可知,变化的磁场产生的感生电场沿顺时针方向;小球带正电,小球所受电场力沿顺时针方向,与小球的运动方向相反,小球做减速运动,当小球速度减小到零后,小球方向,即沿顺时针方向加速运动,速度不断增加;A、洛伦兹力始终与小球的运动方向垂直,磁场力对小球不做功,故A错误;B、由于小球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由洛伦兹力公式f=qvB可知,小球受到的磁场力先减小后增大,故B错误;C、小球先沿逆时针方向减速运动,过一段时间后沿顺时针方向加速运动,故C正确;D、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环对小球的弹力提供向心力,小球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楞次定律的应用,由楞次定律判断出感生电场的方向,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关键;根据感生电场方向判断出带电小球受力方向,即可正确解题.14.(3分)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是x轴上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和t=0.03s时刻的波形图,已知x=1.2m处的质点在t=0.03s时刻向y轴正方向运动,则()A.各质点在0.03s内随波迁移0.9mB.该波的频率可能是125H ZC.该波的波速可能是10m/sD. t=0时x=1.4m处质点的加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考点】:横波的图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分析】:根据两个时刻的波形,得到周期的通项,求出频率的通项,确定特殊值.由波速通项分析特殊值.由t=0.03s时刻向y轴正方向运动判断波的传播方向,分析t=0时x=1.4m 处质点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解析】:解:A、质点不随波迁移.故A错误.B、由题x=1.2m处的质点在t=0.03s时刻向y轴正方向运动,可知波向右传播.则时间△t=(n+)T,频率f===,(n=0,1,2,、)当n=3时,f=125Hz.故B正确.C、波速的通项v=λf=40n+30 m/s,n=0,1,2,、,因为n是整数,故v不可能等于10m/s.故C错误.D、t=0时x=1.4m处质点位于x轴上方,加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由两个时刻的波形列出通项的能力.考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能力是高考考查的五大能力之一.二、实验题(每空4分共16分)15.(16分)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50厘米,摆球直径为2.0厘米,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如图1),则:①该摆摆长为98.5 厘米,秒表所示读数为99.8 秒.②(单选题)如果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B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③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据,再以L为横座标,T2为纵座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2),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为K,则重力加速度g=(用K表示).【考点】: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专题】:实验题;单摆问题.【分析】:单摆的摆长等于摆线的长度与摆球半径之和.秒表先读分针读数,再读秒针读数,两者相加.【解析】:解:①单摆的摆长等于摆线的长度与摆球半径之和,即:L=97.5+1=98.5cm秒表先读分针读数,再读秒针读数,两者相加.小表盘表针超过了半刻线,故秒表的读数为:60s+30s+9.8s=99.8s②根据单摆周期T=,可得重力加速度为:g=(A)摆线拉的过紧会导致测量的摆长偏长,根据上式,测出的重力加速度偏大,故A错误(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计算时,仍按原来的长度计算,则测量的摆长偏小,故根据上式可知,重力加速度偏小,故B正确(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导致测量周期偏小,故重力加速度偏大,故C错误(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测得的周期偏小,故重力加速度偏大,故D错误故选:B③由图可知,斜率k=,故重力加速度g==故答案为:①98.5,99.8;②B;③【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数据测量的方法和根据实验原理分析误差,基础题.16.(12分)在某介质中形成一列简谐波,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实线所示.(1)若波向右传播,零时刻刚好传到B点,且再经过0.6s,P点也开始起振,求:①该列波的周期T;②从t=0时刻起到P点第一次达到波峰时止,O点对平衡位置的位移y0及其所经过的路程S0各为多少?(2)若该列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20m/s,且波形中由实线变成虚线需要经历0.525s时间,则该列波的传播方向如何?【考点】: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横波的图象.【专题】:波的多解性.【分析】:(1)①波向右匀速传播,根据传播距离x=6m,时间t=0.6s,求出波速,由图读出波长,求出周期.②当图示时刻x=﹣0.5m处的振动传到P点时,P点第一次达到波峰.根据波形的平移求出从t=0时刻起到P点第一次达到波峰时所经历的时间,分析O点的位移,求解路程.(2)由波速和时间求出波传播的距离,研究与波长的关系,根据波形的平移确定波的传播方向.【解析】:解:由图象知,λ=2m,A=2cm.(1)若波向右传播,则①波速v==10m/s,由v=得:T=0.2s②当图示时刻x=﹣0.5m处的振动传到P点时,P点第一次达到波峰,此过程波传播的距离s=7.5m则由t=0到P点第一次到达波峰为止,经历的时间△t==0.75s=3T.故O点在t=0时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经过△t=3T时间,O点振动到波谷,位移y0=﹣2cm经过的路程S0=•4A=0.3m.(2)若波速v=20m/s,时间t=0.525s,则波沿x轴方向传播的距离为x=vt=10.5m=(5+)λ根据波形的平移可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答:(1)若波向右传播,①该列波的周期T=0.2s;②从t=0时刻起到P点第一次达到波峰时止,O点对平衡位置的位移y0及其所经过的路程S0各是﹣2cm、0.3m.(2)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点评】:本题是知道两个时刻的波形研究波传播的距离、波速、周期的问题.第(2)问可以根据波的周期性,运用数学知识列出通项式,再确定波的传播方向.17.(14分)学校有一台应急备用发电机,内阻为r=1Ω,升压变压器匝数比为1:6,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为6:1,输电线的总电阻为R=4.5Ω,全校22个教室,每个教室用“220V,40W”的灯6盏,要求所有灯都正常发光,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求:(1)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多大?(2)发电机的电动势多大?【考点】: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电功、电功率.【专题】:交流电专题.【分析】:(1)由变压器的电压与匝数成正比,结合功率的表达式,即可出损失的功率;(2)根据变压器的电压与匝数成正比,电流与匝数成反比,结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即可求解.【解析】:解:(1)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U4=220V,由得U3=6U4=1320V降压变压器输出功率P4=22×40×6=5280W,由P4=U3I3得I3=4A,则输电线上损失功率为P=I32R=72W(2)对输电回路,有U2=I3R+U3=1338V;对升压变压器,由得U1=223V,由,I2=I3=4A得I1=24A,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I1r+U1=247V答:(1)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72W;(2)发电机的电动势247V.【点评】:考查变压器的电压及电流与匝数关系,掌握输出功率、输入功率及损失功率的区别,同时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18.(16分)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形导线框可绕AB轴转动,已知匀强磁场的磁感强度大小B=,方向竖直向下,线框的CD边长为20cm、CE、DF长均为10cm,转速为50r/s,若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1)写出线框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瞬时值表达式.(2)若线框电阻r=3Ω,再将AB两端接入一个“6V,12W”的小灯泡,小灯泡能否正常发光?若不能,小灯泡实际消耗功率多大?(设小灯泡的阻值不变)【考点】:交流发电机及其产生正弦式电流的原理;交流的峰值、有效值以及它们的关系.【专题】:交流电专题.【分析】:(1)根据线框中感应电动势最大值E m=BSω,求出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由转速求出角速度.图示时刻线圈与磁场平行,初相位为.写出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瞬时值表达式.(2)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电流的有效值,由灯泡的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求出灯泡的电阻,再求解实际功率.【解析】:解:(1)线框中感应电动势最大值E m=BSω=×0.2×0.1×2π×50V=10V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Em sin(ωt+)=10cos100πt(V)(2)小灯泡的电阻为R===3Ω电动势有效值为E=Em=10V,电路中电流有效值为I==A=1.67A,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IN==2A>I,所以小灯泡不能正常发光,其实际功率是P=I2R=8.3W 答:(1)线框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瞬时值表达式是10cos100πt(V).(2)小灯泡不能正常发光.小灯泡实际消耗功率是8.3W.【点评】: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有三个要素:最大值,角速度和初相位,只有从中性面开始计时时,瞬时值表达式才为e=E msinωt.。
2018-2019高二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2018-2019高二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3b02ea76a20029bd642df7.png)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卷物理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卷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级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2.作答时,将答案都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卷I(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5小题,第1~10题单选题,每题4分。
第11~15题多选题,每题4分,多选题少选得2分,多选、错选都不得分。
共计60分。
)1.下面关于冲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很大的冲力时,其冲量一定很大B.当力与位移垂直时,该力的冲量为零C.不管物体做什么运动,在相同时间内重力的冲量相同D.只要力的大小恒定,其相同时间内的冲量就恒定2. 质量为m ,速度为v的A球与质量为 3 m 的静止B球发生正碰。
碰撞可能是弹性的,也可能是非弹性的,因此,碰撞后B球的速度可能有不同的值。
碰撞后B球的速度大小可能是( )A.0.6 v B.0.4 v C.0.2 v D.v3.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B.乙图中,在光颜色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越大C.丙图中,射线甲由电子组成,射线乙为电磁波,射线丙由α粒子组成D.丁图中,链式反应属于轻核裂变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孙发现电子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B.光表现出波动性时,就不具有粒子性了;光表现出粒子性时,就不再具有波动性了C.康普顿提出的能量量子化理论能正确解释黑体辐射实验规律D.密立根通过著名的“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电子电荷5. 23592U经过 m 次α衰变和 n 次β衰变成20782Pb,则( )A.m=7,n=3B.m=7,n=4C.m=14,n=9D.m=14,n=18 6. 关于三种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α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强B.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C.γ射线一般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最强D.γ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弱7.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3015P →3014Si+X,94Be+ 21H →105B+Y,42He+42He →73Li+Z.其中 ( )A.X是质子,Y是中子,Z是正电子 B.X是正电子,Y是质子,Z是中子C.X是中子,Y是正电子,Z是质子 D.X是正电子,Y是中子,Z是质子8.为纪念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巨大贡献,联合国将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对于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方程E = mc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E = mc2 表明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其质量成正比B.根据ΔE=Δmc2 可以计算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C.一个中子和一个质子结合成氘核时,释放出核能,表明此过程中出现了质量亏损D.在核反应中,能量与质量都不守恒9.A、B两球沿一直线运动并发生正碰,如图为两球碰撞前后的位移图象,a、b分别为A、B两球碰前的位移图象,c为碰撞后两球共同运动的位移图象.若A球质量是 m = 2 kg,则由图判断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A、B碰撞前的总动量为 3 kg·m/sB.碰撞时A对B所施冲量为 -4 N·sC.碰撞前后A的动量变化为 4 kg·m/sD.碰撞中A、B两球组成的系统损失的动能为 10 J10.如图所示,用细线挂一质量为M的木块,有一质量为m的子弹自左向右水平射穿此木块,穿透前后子弹的速度分别为 v0 和 v (设子弹穿过木块的时间和空气阻力不计),木块的速度大小为( )A. B. C. D.11.如图为光电管的工作原理图.当用绿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可以发生光电效应,电路中有光电流.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增大绿光照射强度,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增大B.增大绿光照射强度,电路中的光电流可能会增大C.改用比绿光波长大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D.改用比绿光频率大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12.关于核衰变和核反应的类型,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23892U→23490Th+42He 是α衰变 B.147N+42He→178O+11H 是β衰变C.21H+31H→42He+1n 是轻核聚变 D.8234Se→8236Kr+2 0-1e 是重核裂变13.某光电管的阴极由金属钾制成,钾的逸出功为2.25 eV .氢原子的能级如下图所示,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4能级状态,则( )A.从n=4向n=3跃迁产生的光子不能使光电管产生光电子B.从n=3向n=1跃迁产生的光子不能使光电管产生光电子C.这群氢原子的光谱共有6条谱线D.有3种频率的辐射光子能使光电管的阴极金属甲发生光电效应14. 用质子轰击锂核(73Li)生成两个α粒子,以此进行有名的验证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的实验.已知质子的初动能是0.6MeV,质子、α粒子和锂核的质量分别是1.0073u、4.0015u和7.0160u.已知1u相当于931.5MeV,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此反应过程质量减少0.0103uB.若生成的两个α粒子的动能之和是18.3MeV,与实验相符C.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是18.9MeV,与实验相符D.若生成的两个α粒子的动能之和是19.5MeV,与实验相符15.如图,质量分别为 m1 = 1.0 kg和 m2 = 2.0 kg的弹性小球a、b,用轻绳紧紧的把它们捆在一起,使它们发生微小的形变.该系统以速度v0 = 0.10 m/s沿光滑水平面向右做直线运动.某时刻轻绳突然自动断开,断开后两球仍沿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 5.0 s后,测得两球相距s = 4.5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刚分离时,a 球的速度大小为 0.7 m/sB.刚分离时,b 球的速度大小为 0.2 m/sC.刚分离时,a、b 两球的速度方向相同D.两球分开过程中释放的弹性势能为0.27 J卷II(非选择题共40分)二、解答题(本题共计 4小题,共计40分。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文科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 Word版无答案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文科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 Word版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47274331b765ce05081494.png)
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物理(文科)一、单选题(12小题,每题4分,计48分)1.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防止静电危害的是()A. 在很高的建筑物顶端装上避雷针B. 在高大的烟囱中安装静电除尘器C. 油罐车后面装一根拖在地上的铁链条D. 存放易燃品的仓库的工人穿上导电橡胶做的防电靴2. 关于电场线和磁感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在空间实际存在的线B. 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闭合的曲线C. 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发出,终止于S极D. 电场线从正电荷或无限远出发,终止于无限远或负电荷3. 在如图所示的各电场中,A、B两点场强相同的是()A. B.C. D.4. 图中为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a、b为该电场线上的两点,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a点的场强一定比b点的场强大B. b点的场强可能比a点的场强小C. 负电荷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方向向左D. 正电荷在运动中通过b点时,其运动方向一定沿ba方向5. 下列关于电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习惯上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B. 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C. 电流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所以电流是矢量D. 由可知,电流越大,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就越多6. 如图所示,通电导线的电流方向和它周围产生的磁场磁感线的方向关系正确的是( )A. B.C. D.7. 下面所示的实验示意图中,用于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是()A. B.C. D.8.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1Ω,R2=2Ω,R3=3Ω,那么通过电阻R1、R2的电流强度之比I1∶I2为 ( )A. 1∶2B. 3∶2C. 2∶1D. 3∶1.9. 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远处的传播就是电磁波B. 在电场的周围总能产生磁场,在磁场的周围总能产生电场C. 电磁波是一种物质,只能在真空中传播D. 电磁波不会产生污染10. 传感器可作为人类感官的补充,随着家电的普及,传感器开始进入千家万户。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卷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f4abfec2fe4733687f21aa44.png)
2 0.01 t/s i/A0 0.02 0.03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分析下列物理现象:①“闻其声而不见其人”;②学生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③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急驶而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
这些物理现象分别属于波的( )A .折射、干涉、多普勒效应B .衍射、多普勒效应、干涉C .折射、衍射、多普勒效应D .衍射、干涉、多普勒效应2.目前雷达发射的电磁波频率多在200MHz 至1000MHz 的范围内。
下列关于雷达和电磁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真空中上述雷达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长范围在0.3m 至1.5m 之间B .电磁波是由恒定不变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C .测出从发射电磁波到接收反射波的时间间隔可以确定雷达和目标的距离D .波长越短的电磁波,越不容易发生衍射。
3.研究单摆受迫振动规律时得到如图所示图象,则不正确的说法是( ) A .其纵坐标为位移 B .其纵坐标为振幅C .单摆的固有周期为2 sD .图象的峰值表示共振时的振幅 4.如图所示,一正方形线圈abcd 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对称轴OO ′匀速转动,沿OO ′方向观察,线圈逆时针转动,已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线圈匝数为n ,边长为l ,电阻为R ,转动的角速度为ω,则当线圈转至图示位置时( )A .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为abcdaB .线圈中感应电流大小为2nBl R ωC .线圈所处位置为中性面D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 5.某交流发电机工作时的电动势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sin m e E tω=,如果转子的转速n 提高1倍,其它条件不变,则电动势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将变为( ) A .sin 2m e E tω= B .2sin 2m e E tω= C .2sin 4m e E tω= D .2sin m e E tω=6.如图所示为一正弦交流电通过一电子元件后的波形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也是一种交流电 B .电流的变化周期是0.01s C .电流的有效值是1AD .电流通过100Ω的电阻时,1s 内产生热量为200J7.如图所示,n1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其接入电路的匝数随着滑动接触点P 的上下移动而变化,当输入电压U稍有下降节方法是( ) A .使P 稍向上滑动 B .副线圈上改接电阻较大的电灯d cba B O P Un 2x /m 图 a O y /m 1 2 3 4 5 6图bO t /s y /m1 2 3 4 5 6 LC .使P 稍向下滑动D .副线圈上改接电阻较小的电灯8.发电厂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为U1,发电厂至学校的输电线总电阻为R ,通过导线的电流为I ,学校输入电压为U2,下列四个计算输电线损耗功率的式子中,不正确的是( )A .21U RB .212()U U R - C .2I R D .12()I U U -9.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副线圈匝数比为3:1,副线圈接三个相同的灯泡,当原线圈直接接在某交流电源上时,三盏灯恰好正常发光。
2018-2019学年福建省漳州市龙海民族中学高二物理联考试卷含解析
![2018-2019学年福建省漳州市龙海民族中学高二物理联考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37cd99caaedd3382c4d3a8.png)
2018-2019学年福建省漳州市龙海民族中学高二物理联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2015春?安吉县校级期中)下列关于动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动能不变,则其速度也一定不变B.物体的速度不变,则其动能也不变C.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动能一定变化D.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的合外力必定为零参考答案:B动能解:A、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动能不变,速度时刻改变,A错误B、速度不变,是指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所以动能不变,B正确C、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如匀速圆周运动,则动能不变,故C错误;D、物体的动能不变,说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做功或做功的代数和为零,所以合外力不一定为零,D错误故选:B2. 质量为1 kg的物体受3 N和4 N的两个共点力的作用,物体的加速度可能是A.5 m/s2B.7 m/s2C.8 m/s2D.9 m/s2参考答案:AB3. (单选)如图所示,运动员挥拍将质量为m的网球击出.如果网球被拍子击打前、后瞬间速度的大小分别为v1、v2,v1与v2方向相反,且v2>v1.重力影响可忽略,则此过程中拍子对网球作用力的冲量()A.大小为m(v2+v1),方向与v1方向相同B.大小为m(v2-v1),方向与v1方向相同C.大小为m(v2+v1),方向与v2方向相同D.大小为m(v2-v1),方向与v2方向相同参考答案:C4. 如图5所示,R1为定值电阻,R2是负温度系数电阻的热敏电阻,L为小灯泡,当温度下降时,A.R1两端的电压增大B.电流表的示数增大C.小灯泡的亮度变强D.小灯泡的亮度变弱参考答案:C5. (多选)一列波长大于1m的横波沿着x轴正方向传播,处在x1=1m和x2=2m的两质点A、B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知()A.波长为mB.波速为1m/sC.3s末A、B两质点的位移相同D.1s末A点的振动速度小于B点的振动速度参考答案:解:A、B、波从A向B传播,AB间的距离△x=(n+)λ,n=0,1,2,…由题,波长大于1m,则n只能取0,即有△x=λ,波长λ=m,波速为v=m/s.故A正确,B错误.C、3s末A、B两质点的位移分别为y A=﹣2cm,y B=0,位移不同.故C错误.D、由振动图象读出,ls末A质点的位移y A=2cm,处于波峰,速度最小;B质点的位移y B=0,处于平衡位置,速度最大,所以ls末A质点的速度小于B质点的速度.故D正确.故选:AD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实验中保持滑块质量不变,改变滑块受力时,测出滑块在相等时间内由静止开始运动的位移x.以小车的受力F为横坐标,以小车的位置移x为纵坐标作图,得出的图象应是________,得出的实验结论应是________.参考答案:7. 一带电微粒在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的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90808027
![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90808027](https://img.taocdn.com/s3/m/ad1a73afec3a87c24028c444.png)
程溪中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年期末考物理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0分)1.采用220 kV高压向远方的城市输电。
当输送功率一定时,为使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减小为原来的,输电电压应变为()A. 55 kVB. 110 kVC. 660 kVD. 880 kV2.如图所示,在垂直于纸面的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有一个矩形线圈abcd,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O1O2是线圈的对称轴,应使线圈怎样运动才能使其产生感生电流?()A. 线圈向右匀速移动B. 线圈向右加速移动C. 线圈垂直于纸面向里平动D. 线圈绕O1O2轴转动3.某种金属在黄光照射下才有光电子逸出,现在要使逸出的光电子初动能增大,可以采用的方法有()A. 增加黄光的照射强度B. 改用一束强度很强的红光照射C. 使光电管的正向电压加倍D. 改用一束强度较小的紫光4.如图,是氢原子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的激发态,当它们自发地跃迁到较低能级时,以下说法符合波尔理论的有()A. 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动能减小B. 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电势能增大C. 由跃迁到时发出光子的频率最小D. 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发出6种不同的光谱线5.如图,闭合的圆线圈放在匀强磁场中,t=0时磁感线垂直线圈平面向里穿过线圈,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中所示,则在0~2s内线圈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为()A. 逐渐增大,逆时针B. 逐渐减小,顺时针C. 大小不变,顺时针D. 大小不变,先顺时针后逆时针6.如图所示,两平行的虚线区域内存在着有界匀强磁场,有一较小的三角形线框abc,其ab边与磁场边界平行,bc边小于磁场区域的宽度,现使此线框向右匀速穿过磁场区域,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速度方向与ab边垂直.则下列各图中哪一个可以定性地表示线框在穿过磁场的过程中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设逆时针电流方向为正方向)A.B. C. D.7.A,B两物体发生正碰,碰撞前后物体A、B都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其位移-时间图象(s-t图)如图中A,D,C和B,D,C所示.由图可知,物体A,B的质量之比为()A. 1:1B. 1:2C. 1:3D. 3:1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L是一个自感系数很大、直流电阻不计的线圈,D1、D2和D3是三个完全相同的灯泡,E是内阻不计的电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溪中学2018-2019高二年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0分)1. 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2L 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其左侧有一个用金属丝制成的边长为L的正方形线框abcd ,线框以水平速度v 匀速通过整个匀强磁场区域,设电流逆时针方向为正.则在线框通过磁场的过程中,线框中感应电流i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正确的是( )A. B.C. D.2. 如图所示,光滑导轨MN 水平放置,两根导体棒平行放于导轨上,形成一个闭合回路,当一条形磁铁下落穿出导轨平面的过程中,导体P 、Q 运动情况是( )A. P 、Q 互相靠拢B. P 、Q 互相远离C. P 、Q 均静止D. 因磁铁下落的极性未知,无法判断3. 如图所示,当通过下列哪种情况改变时,线圈a 向右摆动( )A. 闭合开关,滑片p 向右匀速滑动B. 闭合开关,滑片p 向左加速滑动C. 闭合开关,滑片p 向左匀速滑动D. 开关闭合瞬间4.如图所示是两个互连的金属圆环,小金属环的电阻是大金属环电阻的,磁场垂直穿过大金属环所在区域。
当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时,在大环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A. B. C. D. E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1、A2是完全相同的灯泡,线圈L的自感系数较大,它的电阻与定值电阻R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闭合开关S,先亮、后亮,最后它们一样亮B. 闭合开关S,、始终一样亮C. 断开开关S,、都要过一会才熄灭D. 断开开关S,立刻熄灭、过一会才熄灭6.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线充电已经进入人们的视线。
小到手表、手机,大到电脑、电动汽车的充电,都已经实现了从理论研发到实际应用的转化。
下图给出了某品牌的无线充电手机利用电磁感应方式无线充电的原理图。
关于电线充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无线充电时手机接收线圈部分的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B. 只有将充电底座接到直流电源上才能对手机进行充电C. 接收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与发射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相同D. 只要有无线充电底座,所有手机都可以进行无线充电7.交流发电机在工作时产生电动势为e=ε0Sinωt的正弦交流电,若将其电枢(即线圈)的转速提高1倍,其它条件不变,则其电动势变为()A. B. C. D.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一个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拉力F作用下,一直沿水平面向右匀速运动,则下列关于物体在t时间内所受力的冲量,正确的是()A. 拉力F的冲量大小为B. 摩擦力的冲量大小为C. 重力的冲量大小为mgtD. 物体所受支持力的冲量是mgt二、多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0分)9.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框在匀强磁场中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转动轴匀速转动,如图甲所示,产生的交变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时穿过线框的磁通量最小B. 时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变化率最大C. 该线框匀速转动的角速度大小为D. 电动势瞬时值为22V时,线圈平面与中性面的夹角可能为10.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导轨竖直放置,间距为L,底端接阻值为R的电阻将质量为m的金属棒悬挂在一个固定的轻弹簧下端,金属棒和导轨接触良好,导轨所在平面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如图所示除电阻R外其余电阻不计现将金属棒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则A. 释放瞬间金属棒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B. 金属棒向下运动时,流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为C. 金属棒的速度为v时,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D. 金属棒下落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总热量等于金属棒重力势能的减少11.如图所示,abcd为水平放置的平行“匸”形光滑金属导轨,间距为l,导轨间有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导轨电阻不计。
已知金属杆MN倾斜放置,与导轨成θ角,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保持金属杆以速度v沿平行于cd的方向滑动(金属杆滑动过程中与导轨接触良好)。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B. 电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为C. 金属杆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D. 金属杆的热功率为12.如图所示。
电路中有五个相同的灯泡,额定电流均为I.电阻均为R,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现在五个灯泡都正常发光。
则()A. 原、副线圈匝数之比::3B. 原、副线围匝数之比::lC. 电源电压U为3IRD. 电源电压U为5IR13.在如图所示的远距离输电电路图中,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发电厂的输出电压和输电线的电阻均不变,随着用户消耗总功率的增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 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B. 升压变压器初级线圈中的电流变大C. 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D. 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增大14.小球A、B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
当小球A追上小球B并发生碰撞后,小球A、B的速度可能是A. ,B. ,C. ,D. ,三、实验题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3分,共21分)15.如图1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2)图2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 l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 l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 l、m2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高度h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E.测量平抛射程OM,ON(3)经测定,m1=45.0g,m2=7.5g,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距O点的距离如图所示.碰撞前、后m1的动量分别为p1与p1′,则p1:p1′=______:11;若碰撞结束时m2的动量为p2′,则p1′:p2′=11:______.实验结果表明,碰撞前、后总动量的比值'2'11P P P 为______.(此问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6. (1)某同学通过实验探究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他得到了该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图甲,由图可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通过电流的增大升温而____________。
(填变大或变小)(2)他将这个热敏电阻接入图乙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为9V ,内阻不计,R 1=30Ω,内阻不计的毫安表读数为500mA ,则R 2的阻值为______________Ω。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17题13分.18题10分,共23分)17. 如图为远距离输电过程的示意图.已知某个小型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90kW ,发电机的电压为250V ,通过升压变压器升高电压后向远处输电,输电线总电阻为5Ω,在用户端用一降压变压器把电压降为220V ,要求在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控制为2kW (即用户得到的功率为88kW ),求:(1)降压变压器输出的电流和输电线上通过的电流.(2)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和升压变压器输出的电压.(3)两个变压器各自的匝数比.18. 如图所示,同一光滑水平轨道上静止放置A 、B 、C 三个物块,A 、B 两物块质量均为m ,C 物块质量为2m ,B 物块的右端装有一轻弹簧,现让A 物块以水平速度v 0 向右运动,与B 碰后粘在一起,再向右运动推动C (弹簧与C 不粘连),弹簧没有超过弹性限度.求:(1)A与B碰撞中的动能损失(2)整个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高二下学期物理期中考答案和解析1.【答案】B2.【答案】A3.【答案】A4.【答案】B5.【答案】C6.【答案】C7.【答案】D8.【答案】C9.【答案】CD10.【答案】ABC11.【答案】ACD12.【答案】BD13.【答案】BD14.【答案】AB15.【答案】C ADE14 2.9 1.01【解析】解:(1)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通过落地高度不变情况下水平射程来体现速度.故选C.(2)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 l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 l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测量平均落点的位置,找到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因此步骤中D、E是必须的,而且D要在E之前.至于用天平秤质量先后均可以.所以答案是:ADE.(3)若碰撞是弹性碰撞,动能是守恒的,则有成立碰撞前后m1动量之比:=======1.01故答案为:①C;②ADE;③14;2.9;④1.01;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质量可测而瞬时速度较难.因此采用了落地高度不变的情况下,水平射程来反映平抛的初速度大小,所以仅测量小球抛出的水平射程来间接测出速度.过程中小球释放高度不需要,小球抛出高度也不要求.只需满足每次入射球每次从同一点开始运动即可;最后可通过质量与水平射程乘积来验证动量是否守恒.本题考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中,要注意明确实验原理,学会实验方法;学会在相同高度下,利用平抛运动的水平射程来间接测出速度,并能推导相应的动量守恒表达式求解对应的比值.16.【答案】(1)变小(2)25Ω【解析】【分析】(1)I-U图象上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的倒数等于电阻;(2)对R1,根据欧姆定律求出通过R1的电流,由并联关系求出通过热敏电阻的电流,再由欧姆定律解答;本题关键在于理解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知道图像图象上各点与原点连线的意义;【解答】(1)电阻的定义式,则知I-U 图象上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的倒数等于电阻,由图看出电压升高,电阻的温度升高,其电阻变小。
(2)通过R 1的电流,则通过热敏电阻的电流I R '=I-I 1 =0.5A-0.3A=0.2A , 由I-U 图读出热敏电阻的电压U R '=4V ,则R 2的电压U 2=U-U R '=9V-4V=5V ,R 2的阻值为故答案为(1)变小; (2)25Ω 。
17.【答案】解:(1)由于用户获得的电压与降压变压器输出电压相同,根据功率的相关公式可知压变压器输出电流为: A A U P I 4002208800044=== ……………………..2分根据输电导线线消耗的功率为P 损的相关公式可知:A A R P I 20520002===损……………………1分(2)由欧姆定律可知输电导线消耗的电压为:U 损=I 2R =20×5V =100V , (2)分根据升压变压器功率守恒可得升压变压器输出电压U 2,即: V V I P U 4500209000022===…………………………………………..2分 (4)由输电导线上两端电压的关系可知降压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为: U 3=U 2-U 损=4500-100V =4400V ,根据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与匝数的关系可知:18145002502121===U U n n …………………………..3 分120204004324===I I n n ………………………………3分 答:(1)降压变压器输出的电流为400A ,输电线上通过的电流为20A .(2)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为100V ,升压变压器输出的电压为4500V .(3)两个变压器各自的匝数比分别为1:18和20:1.18.【答案】解:(1)A 与B 碰撞过程中,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 0=2mv 1①……………………………………….1分得:v 1=…………………………………………...1分A 与B 碰撞中的动能损失:Ek =mv 02-×2mv 12=……………………………3分(2)当A 、B 、C 有共同速度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