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导尿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尿路感染
明显发热考虑上泌尿系感染 治疗热退后应连续口服抗生素2~3
周。 由于尿路感染,应检查肾功能损害,
摄腹部平片以排除尿路结石,其后 作超声检查,必要时行肾盂造影。
改良膀胱冲洗法
脊髓损伤患者感觉丧失,症状表现 不明显,泌尿系感染的正确判断。
采用生理盐水50ml,冲洗20次的改 良膀胱冲洗法,同时冲洗后即刻和 90分钟后收集尿样本进行半定量计 数,比较冲洗前后细菌浓度和总数 变化。既有诊断价值又有治疗价值。
留置导尿的缺点
感染和并发症增加 膀胱容量减少 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增加
间歇导尿优点
感染和并发症减少 膀胱容量增加或恢复正常 残余尿减少 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减轻
间歇导尿的顾虑和担心
反复插:感染 痛苦 水肿 出血
实施难:护士 家属 患者
实践证明
痛苦少,感染少 自动排尿快,易接受 早期出院,生活质量提高
膀胱压超过60cmH2O不出现漏尿提示尿 道括约肌功能正常
用物
设置支架、刻度管(100cm)、进水管道和出 水管道,三通管。准备500ml生理盐水,加温
至35~37℃。
操作方法
患者取卧位,尽量自主排尿和手法排尿。 插入导尿管测定残余尿量。 接通所有测定装置,以500ml/10-20分钟
膀胱护理
副交感神经-支配逼尿肌-排尿
副交感节前纤维自脊髓S2~4节段发出随 盆神经至膀胱丛,与膀胱壁的器官旁神 经节或壁内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发出节 后纤维支配逼尿肌。
逼尿肌具有胆碱能受体,副交感神经分 泌乙酰胆碱与其结合,使膀胱逼尿肌收 缩,尿道内括约肌舒张而排尿。
交感神经-支配逼尿肌-储尿
摩擦大腿内侧 提拉阴毛
膀胱加压手法
Crede手法: 残余尿 乏氏动作
间歇性导尿的操作
用物:治疗盘、PE手套、导尿管、石蜡 油
清洁导尿:具备手功能,中性肥皂洗手 三遍
导尿管:橡胶、塑料、硅胶 内径1.2~2.0mm 男性 F10~14号 女性 F14~16号
清洁导尿技术
清洁导尿(间歇导尿),指由非医 务人员(患者、亲属或陪护者)进 行的不留置导尿管的导尿方法,以 减少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依赖性,提 高患者生活独立性
膀胱容量和压力的测定
测残余尿 初始膀胱反射 安全容量 最大膀胱容量 括约肌情况 逼尿肌情况 膀胱冲洗
安全容量是关键
神经原性膀胱来说,单纯了解膀胱的绝 对容量大小并无多大临床意义,最重要 的是要了解膀胱安全容量,即膀胱内压 力小于40cmH2O时的容量。
只有在膀胱安全容量范围内储尿,上尿 路的功能才能得到保护。
膀胱括约肌控制力训练
常用盆底肌练习法:主动收缩耻骨 尾骨肌(肛门括约肌),每次收缩 持续10 s,重复10次,每日3~5次。
代偿性排尿训练
Valsalva法:患者取坐位,放松腹部 身体前倾,屏住呼吸10~12 s,用力 将腹压传到膀胱、直肠和骨盆底部, 屈曲髋关节和膝关节,使大腿贴近 腹部,防止腹部膨出,增加腹部压 力。
导尿管生理盐水冲洗即可,并不增加感 染发生率。
禁忌证
尿道严重损伤或感染,以及尿道内 压疮。
患者神志不清或不配合。 接受大量输液。 全身感染或免疫力极度低下。 有显著出血倾向。 前列腺显著肥大或肿瘤。
注意点
仔细观察 定时导尿 挤压得法 导尿彻底 消毒操作
尿液
菌尿
常见的问题,尤其是脊髓损伤后长 期使用间歇导尿患者。
65岁以上10~25%社区居民和25~ 40%家庭护理患者发现存在无症状 菌尿。
无症状者不需抗生素预防治疗。
脓尿
约96%伴随感染症状 显微镜观察≥10•个白细胞/mm3 泌尿系感染:尿急、尿频、尿痛,同时
肢体寒颤、发热和白细胞升高。 SCI患者膀胱感觉消失,因此常表现为尿
混浊、异味、腹部和下肢痉挛,新发生 尿失禁与潴留。
的速度滴入生理盐水。 观察出水管道的液平面情况和导尿管周
围溢尿情况,并进行相关记录。
膀胱容积及排尿
水出入量的控制训练
定时、定量饮水和定时排尿制度是各种膀胱训 练的基础措施。
膀胱安全生理容量400 ml,每次饮水量以 450~500 ml为宜,以使其后排尿时的膀胱容量 达到400 ml左右。每日总尿量1000 ml左右。
国际上已经较普遍应用于脊髓损伤 和其他神经瘫痪的患者。
适应证
不能自主排尿或自主排尿不充分 (残余尿>80~100 ml)的上运动神 经源综合症或其他神经瘫痪的患者。
神志清楚并主动配合。
间歇性导尿的护理
每4~6小时导尿一次,或据摄入量定。 膀胱容量300~500ml,配合饮水控制。 残余尿少于80~100ml时,可停止导尿。 间歇导尿可教育患者采用清洁间歇导尿,
来自脊髓T11~L1,2 发出纤维经腹下神经到达腹下神经节
交换神经元后发出节后纤维分布到平滑 肌 末梢分泌去甲肾上腺素,使以α肾上腺素 能受体为主的膀胱颈平滑肌与尿道内括 约肌收缩,使以β受体为主的逼尿肌松弛 而抑制排尿。
内括约肌
内括约肌-储尿时塌陷-关闭
内括约肌-排尿过程变圆-开放
脊髓损伤导致的膀胱功能障碍
护士必须寻求最佳护理方法 尽早建立反射性膀胱功能 解决患者排尿障碍问题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
保留导尿
抢救期和不能主动配合时使用。 流出道梗阻没有解决则仍需持续导尿。
要注意保持导尿管的正常方向和固定方 法。
个体化:在患者积极参与下根据尿意和 膀胱的 充盈度决定放尿时间
注意
避免尿道穹隆部压力 导尿管固定在腹壁 避免牵拉 拔除时务必抽空气囊 保证足够的饮水 集尿袋注意排空 每周应更换导尿管 选择柔软的导尿管
饮水后1~2h排尿,排尿时间与体位和气温有关。 卧位和气温低时排尿间隔缩短,反之延长。
饮水包括牛奶、果汁、饮料等,总量在1500ml 左右。
晚8时以后不再饮水
排尿点的测定
入院后的三天内完成 定时记录放尿情况 制定排尿的时间
反射性排尿的诱发
在耻骨上区用手指轻快扣击 ,频率100 次/分
避免由于膀胱过度充盈或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法加压过 分,导致尿液返流到肾脏。
膀胱反射出现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因 此训练时注意循序渐进。
合并痉挛时需要注意排尿和解除肌肉痉 挛的关系。
谢谢!
代偿性排尿训练
Crede手法:双手拇指置于髂嵴处, 其余手指放在膀胱顶部(脐下方), 逐渐施力向内下方压,也可用拳头 由脐部深按压向耻骨方向滚动。加 压时须缓慢轻柔,避免使用暴力和 耻骨上直接加压。过高的膀胱压力 可导致膀胱损伤和尿液返流到肾脏。
注意事项
开始训练时必须加强膀胱残余尿量的监 测,避免发生尿潴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