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一上学期物理10月月质量检测考试试卷( 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一上学期物理10月月质量检测考试试卷( Word版含答
案)
一、选择题
1.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到驶过第一个100m时,速度增加了10m/s,汽车驶过第二个100m时,速度的增加量是()
A.10m/s B.8.2m/s C.4.1m/s D.20m/s
2.第19届亚洲运动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9月25日在中国杭州举行.杭州是中国第三个取得夏季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图中的“莲花碗”是田径的主赛场,下列关于亚运会田径项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研究短跑运动员终点撞线时可将运动员看成质点
B.在田径比赛中跑步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是一个时间间隔
C.短跑运动员跑100m和200m都是指位移
D.高水平运动员400m比赛的平均速度有可能大于其他运动员200m比赛的平均速度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
B.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的位置受到的重力是不同,所以它的惯性也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C.一个小球竖直上抛,抛出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小球运动过程中受到了向上的推力D.物体的惯性大小只与本身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4.关于力、重力和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画力的图示时,力的作用点可不画在受力物体上
B.把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受的重力
C.把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形变而产生的D.形状规则的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放在桌面上所受到的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木块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C.用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的竹竿的弹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对电线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6.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定义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率.某同学假日乘汽车到南京观光,在公路上两次看到路牌和手表如图所示,则该同学乘坐的汽车在该段时间内行驶的平均速率为
A.60 km/h B.29 km/h C.19 km/h D.9 km/h
7.如图所示,将棱长分别为a、2a、3a的同一个长方体木块分别以不同的方式放置在桌面上,长方体木块的各个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若用弹簧测力计牵引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示数分别为F1、F2、F3,则F1、F2、F3之比为
A.1∶1∶1 B.2∶3∶6 C.6∶3∶2 D.以上都不对
8.在公路的每个路段都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限速标志,如图所示,这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
A.必须以这一速度行驶
B.瞬时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C.平均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D.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还是可以超过这一规定值的
9.2018年7月1日,具有完全自主产权的我国加长版“复兴号”动车组正式在京沪线上运行。
一列加长版“复兴号”动车组从上海虹桥站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节车厢前端开始通过站台上一站立的工作人员开始计时,相邻两节车厢依次通过该工作人员的时间之比不可能是()
A.2:1 B.5:2 C.6:5 D.7:3
10.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力学中引入“质点”的概念,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
A.极限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
B.观察实验的方法
C.等效替代的方法
D.建立理想物理模型的方法
11.近年来高楼坠物事故频发,若将高楼坠物视为自由落体运动,下列图像能基本反映高楼坠物下落时各物理量变化规律的是 ( )
A .
B .
C .
D .
12.每年的端午节,丽水南明湖上龙舟比赛总是热闹非凡,如图是龙舟在进行500m 的直道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研究队员的划桨动作,可将队员看做质点
B .以龙舟为参考系,岸上站立的观众是静止的
C .获得第一名的龙舟,撞线时的速度一定很大
D .获得最后一名的龙舟,平均速度一定最小
13.如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图作如下分析,(分别用1v 、1a 表示物体在10t ~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2v 、2a 表示物体在12t t ~时间内的速度与加速度),分析正确的是( )
A .1v 与2v 方向相同,1a 与2a 方向相反
B .1v 与2v 方向相反,1a 与2a 方向相同
C .1v 与2v 方向相反,1a 与2a 方向相反
D .1v 与2v 方向相同,1a 与2a 方向相同
14.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看做质点的是( )
A .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
B .用GPS 确定打击海盗的“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
C.将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D.欣赏进行花样滑冰的运动员的优美动作
15.如图,光滑斜劈A上表面水平,物体B叠放在A上面,斜面光滑,AB静止释放瞬间,B的受力图是()
A.B.C.D.
16.杂技演员有高超的技术,如图所示,能轻松地顶住从高处落下的坛子,关于他顶坛时,头顶受到的压力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坛的形变B.头的形变
C.物体受到的重力D.人受到的重力
17.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均是矢量的是()
A.力,加速度,路程
B.位移,速度,加速度
C.力,位移,速率
D.力,加速度,质量
18.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C.速度变化一样但所用的时间越短,加速度一定越大
D.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19.下列语句中加点部分描绘的运动情景,可以选取山为参考系的是()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C.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0.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石块重10N,使地面受到10N的压力,则()
A.该压力就是重力,施力者是地球
B.该压力就是重力,施力者是石块
C.该压力是弹力,是由于地面发生形变产生的
D.该压力是弹力,是由于石块发生形变产生的
二、多选题
21.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穹形光滑支架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光滑的轻质滑轮悬挂一重物G.现将轻绳的一端固定于支架上的A点,另一端从B点沿支架缓慢地向C点靠近(C点与A点等高).则绳中拉力大小变化的情况是( )
A.由B到D的过程中,拉力逐渐变大
B.由B到D的过程中,拉力保持不变
C.由D到C的过程中,拉力逐渐变大
D.由D到C的过程中,拉力保持不变
22.在大型物流货场,广泛的应用着传送带搬运货物。
如图甲所示,与水平面倾斜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运动,皮带始终是绷紧的,将m=1kg的货物放在传送带上的A处,经过1.2s 到达传送带的B端。
用速度传感器测得货物与传送带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
由v—t图可知()
A.A、B两点的距离为2.4m
B.货物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为0.5
C.货物从A运动到B过程中,传送带对货物做功大小为12.8J
D.货物从A运动到B过程中,货物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为4.8J
23.如图所示,斜面体A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滑块B在外力1F和2F的共同作用下沿斜面向下运动,当1F方向水平向右,2F方向沿斜面向下时,地面对斜面体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只撤去1F,在滑块B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所受地面摩擦力方向可能向右
B .若只撤去2F ,在滑块B 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 所受地面摩擦力方向可能向右
C .若只撤去1F ,在滑块B 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 所受地面摩擦力减小
D .若同时撤去1F 和2F ,滑块B 所受合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
24.粗糙水平面上a 、b 、c 、d 四个相同小物块用四根完全相同的轻弹簧连接,正好组成一个等腰梯形,系统静止。
ab 之间、ac 之间以及bd 之间的弹簧长度相同且等于cd 之间弹簧长度的一半。
ab 之间弹簧弹力大小为cd 之间弹簧弹力大小的一半。
若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 ,则( )
A .ab 之间的弹簧一定是压缩的
B .b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
C .c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3f
D .d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f
25.一质量为m 的滑块在粗糙水平面上匀减速滑行,已知滑块在最开始2 s 内的位移是最后2 s 内的位移的两倍,且已知滑块第1 s 内的位移为2.5 m ,由此可求得( ) A .滑块的加速度为5 m/s 2
B .滑块的初速度为5 m/s
C .滑块运动的总时间为3 s
D .滑动运动的总位移为4.5 m
26.如图光滑水平面上放着两块长度相同,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木板,两木板的左端各放一个大小、形状、质量完全相同的物块,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开始时各物均静止.今在两物块上各作用一水平恒力F 1、F 2,当物块和木板分离时,两木板的速度分别为v 1和v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F 1>F 2,M 1=M 2,则一定v 1>v 2
B .若F 1<F 2,M 1=M 2,则一定v 1>v 2
C .若F 1=F 2,M 1<M 2,则一定v 1>v 2
D .若F 1=F 2,M 1>M 2,则一定v 1>v 2
27.如图甲所示为倾斜的传送带,正以恒定的速度v 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传送带的倾角为37,一物块以初速度0v 从传送带的底部冲上传送带并沿传送带向上运动,物块到传送带頂
端的速度恰好为零,其运动的v-t 图象如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210/g m s =,
370.6,370.8sin cos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传送带的速度为4m/s
B.传送带底端到顶端的距离为32m
C.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D.物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一直与物块运动的方向相反
28.如图,光滑斜面AE 被分为四个相等的部分,一物体从A 点由静止释放,它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运动。
依次通过B、C、D 点,最后到达底端E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v B−v A= v C−v B= v D−v C= v E−v D
B.物体通过各点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 B:v C:v D:v E= 1:2:3:2
C.物体由 A 点到各点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t B:t C:t D:t E= 1:2:3::2
D.下滑全程的平均速度v = v B
三、实验题
29.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器材,请你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____的仪器(填“计时”或者“测位移”)
(2)如图甲、乙是两种打点计时器的图片,其中甲是___打点计时器,
(3)关于上面两种打点计时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
A.甲打点计时器使用直流电源,乙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
B.它们都是使用10V以下的交流电源
C.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它们都是每隔0.02s打一个点
D.乙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受到的阻力较小,所以实验误差也较小
(4)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小车拖着纸带通过计时器记录下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图中A、B、C、D、E为连续选定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0s,标出的数据单位是厘米,则在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是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m/s2. (5)小文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甲和乙两个物体的运动,分别得到2条纸带。
对毎条纸带,均选择合适的点作为第一个计数点,再依次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并在各计数点处将其剪断,然后将这些剪断的纸条粘贴在相同的坐标纸上,最后将纸条上端中心连起来,如图甲、乙所示。
由图可判断____
A.乙物体的加速度比甲大
B.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打第三个计数点时,甲物体的速度比乙大
D.打第一个计数点时,物体的速度有可能为零
30.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一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为小车运动过程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的一部分,D1是任选的第1个点,D11、D21是顺次选取的第11个点和第21个点,若加速度的值是10cm/s2,则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频率为
_________Hz,打点计时器打下D11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____m/s。
3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______N。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32.在“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1)安装纸带时,应将纸带置于复写纸(或墨粉纸盘)的下方.把纸带固定在小车上,应在放开小车_______(选填“之前”或“之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2)某次实验获得的纸带如图所示,O点为起始点,A、B、C、D、E、F、G为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由图可知纸带的加速度为a=_______在打C点时纸带的速度为v C=_______,(以上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O到G的距离为
X OG=_______.
四、解答题
33.如图所示,绳OC与竖直方向30°角, O为质量不计的光滑的滑轮,用一根绳连接物体A和B,已知物体B重1000N,物体A重400N,物块A空中静止,物体B在地面上静止。
求:
(1)OC绳的拉力为多大?
(2)物体B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和支持力分别为多大?
34.平静的水塘正上方有一小球,球距水面h1=3.2m,池水深h2=1.6m,小球从静止释放后
落入水中恰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到池底后又在淤泥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静止,又知其陷入淤泥深度h3=0.2m。
不计空气阻力。
(取10
g=m/s2)求:
(1)小球在水中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
(2)小球从开始下落到最终陷入淤泥静止所用的时间。
35.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可视为质点)用一根长L=2.8m的轻绳相连,开始时A物体与井口平齐,B物体自然下垂.然后由静止释放两物体,两物体先后落入水中,测得两物体先后落入水中的时间差∆t=0.2s,g=10m/s2.计算水面到井口的距离h.
36.由于刹车,汽车以10m/s的速度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第1s内的平均速度是
9m/s,则汽车前7s内的位移是多少?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汽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速度位移公式得加速度为:
22
2
1
1
10
0.5m/s
22100
v
a
x
===
⨯
汽车驶过第二个100m时汽车的速度为:
22
212
21020.5100102m/s
v v ax
=+=+⨯⨯=
速度的增加量为:
△v=v2-v1=4.14m/s;
A.10m/s,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8.2m/s,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4.1m/s,与结论相符,选项C正确;
D.20m/s,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故选C。
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研究短跑运动员终点撞线时,其自身大小不能忽略,所以不可以看做质点,故A错误;
B.在田径比赛中跑步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是个时间段,故是一个时间间隔,故B正确;C.短跑运动员跑200m时,不是一条直线,故200m是路程而不是位移,故C错误;D.400m比赛时位移为零,故平均速度为零,不可能大于200m时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
故选B.
3.D
解析:D
【解析】
惯性的大小是由物体的质量决定的,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所处空间位置无关,AB错误D正确;一个小球竖直上抛,抛出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C错误;
4.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在画力的图示时,力的作用点必须画在受力物体上。
故A错误;
B.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由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得知,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木块受的重力,但压力与重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不能说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受的重力。
故B错误;
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施力物体木块发生形变对桌面产生的弹力。
故C正确;
D.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才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故D错误;5.B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造成弹力形变是因为施力物体形变造成的.木块收到的弹力是因为桌面形变造成,所以A错B对;同理木头受到的弹力是竹竿形变造成,C错;电线受到的拉力为电灯的形变造成,D错.
考点:弹力的形变
点评:此类题型考察造成弹力是因为施力物体形变造成
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该过程运动时间为
120min h 3
t == 路程为:
s =29km-9km=20km
所以平均速率为
20km/h 60km/h 13
t s v =
== 故A 正确,BCD 错误. 7.A
解析:A
【解析】
【详解】
匀速运动时受力平衡,根据拉力和摩擦力相等可得:
F =f
根据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可得:
f =μF N =μmg
同一个物体的重力相等,则三种情况下的摩擦力大小相等,则F 相等,故F 1、F 2、F 3之比为1:1:1,故A 正确。
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限速标志上的数值为这一路段汽车行驶的瞬时速度的最大值,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为汽车行驶的瞬时速度值,不能超过这一规定值,选项B 正确.
【点睛】
这是一道联系生活的好题,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学习物理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9.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推论,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相等位移的时间
之比为11……
位移的时间的比值最大为11),所以大于此比值的均不可能。
A. 2:1不大于11),可能,故A 不符合题意。
B. 5:2大于11),不可能,故B 符合题意。
C.6:5不大于11-),可能,故C 不符合题意。
D. 7:3不大于11),可能,故D 不符合题意。
10.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质点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建立的只考虑质量而不考虑大小和形状物理模型,是对实际物体科学的抽象,现实中的质点是不存在的,所以说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了质点的概念
11.C
解析:C
【解析】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可知212
h gt =
,则x-t 关系应为曲线,选项AD 错误;因a=g ,则选项B 错误;因v=gt ,则选项C 正确;故选C. 1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研究队员的划桨动作,需要关注研究对象本身的运动情况,所以不能将队员视为质点,故A 错误;
B .以龙舟为参考系,岸上站立的观众相对龙舟的位置会发生改变,所以岸上站立的观众是运动的,故B 错误;
C .获得第一名的龙舟,只是平均速度最大,无法知道撞线速度是否最大,故C 错误;
D .龙舟的位移大小都相同,获得最后一名的龙舟,用时最长,所以平均速度一定最小,故D 正确。
故选D .
13.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看出,在20t ~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均为正值,说明速度方向没有变化,则1v 与2v 方向相同.在10t ~时间内图线的斜率是正值,则加速度1a 为正值,在12t t ~时间内图线的斜率为负值,加速度2a 与为负值,则1a 与2a 方向相反.故A 正确,BCD 错误.
14.B
解析:B
【解析】
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时,若视为质点,则该问题无法进行研究,故A错误;用GPS确定“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时,“武汉”舰自身的大小、形状对定位几乎没有影响,可以把“武汉”舰看成质点,故B正确;硬币的形状与研究问题的关系非常密切,故硬币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优美的动作被人欣赏,不能看作质点,故D错误.所以B正确,ACD错误.
1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物体A释放前,物体B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两力平衡;楔形物体A释放后,由于物体A上表面是光滑的,则物体B水平方向不受力,物体B在水平方向的状态不改变,即仍保持静止状态,在竖直方向由于A的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g,所以B受到向上的支持力,故B 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头顶受到的压力的施力物体是坛子,受力物体是头顶,它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坛的形变,间接原因是物体受到的重力。
故选A。
17.B
解析:B
【解析】
力,加速度、位移和速度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而路程、速率和质量只有大小无方向,是标量,故选B.
18.A
解析:A
【解析】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A错(
v
a
t
∆
=
∆
,根据公式控制变量可知道变化情
况,BCD都对)故选A 19.A
【解析】
试题分析:“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考系的,A正确;“巍巍青山两岸走”是以竹排为参考系的,选项B错误;看山恰似走来迎,意思是说山在向船运动,所以选择的参考系为船,C错误;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D错误。
考点:参考系
【名师点睛】①参考系是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人为选定作为参照的物体,参考系可以是不动的,也可以是变速运动的物体。
②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但应以观察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常选择地面为参考系。
③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20.D
解析:D
【解析】
【详解】
地面受到10N的压力,受力物体是地面,施力物体是石块,由于压力是由施力物体石块发生形变而产生的,这个力是弹力,选项D正确,ABC错误。
二、多选题
21.A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当轻绳的右端从B点移到直杆最上端D时,设两绳的夹角为2θ.以滑轮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1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
2Fcosθ=mg
得到绳子的拉力
解析:A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当轻绳的右端从B点移到直杆最上端D时,设两绳的夹角为2θ.以滑轮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1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
2Fcosθ=mg
得到绳子的拉力
2cos mg F θ
= 所以在轻绳的右端从B 点移到直杆最上端D 时的过程中,θ增大,cosθ减小,则F 变大,选项A 正确,B 错误;
CD .当轻绳的右端从直杆最上端D 移到C 点时,设两绳的夹角为2α.设绳子总长为L ,两直杆间的距离为S ,由数学知识得到
sin S L
α= L 、S 不变,则α保持不变.再根据平衡条件可知,两绳的拉力F 保持不变。
所以绳中拉力大小变化的情况是先变大后不变.故D 正确,C 错误。
故选AD 。
22.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物块在传送带上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再做加速度运动,所以物块由A 到
B 的间距对应所围梯形的“面积”
故A 错误。
B .由v ﹣t 图像可知,物块
解析: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物块在传送带上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再做加速度运动,所以物块由A 到
B 的间距对应所围梯形的“面积”
1120.2(24)1 3.2m 22
x =⨯⨯++⨯= 故A 错误。
B .由v ﹣t 图像可知,物块在传送带上先做a 1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2210m /s 0.2
v a t ∆===∆ 对物体受力分析受摩擦力,方向向下,重力和支持力,得
1sin mg f ma θ+=
即
1sin cos mg mg ma θμθ+=
同理,做a 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对物体受力分析受摩擦力,方向向上,重力和支持力,加速度为
22422m/s 1.20.2
v a t ∆-=
==∆- 得 2sin mg θf ma =-
即
2sin cos mg mg ma θμθ-=
联立解得cos 0.8θ=,0.5μ=,故B 正确。
C .根据功能关系,由B 中可知
cos 0.51010.84N f μmg θ==⨯⨯⨯=
做a 1匀加速直线运动,有
知位移为
1120.20.2m 2
x =⨯⨯= 物体受力分析受摩擦力,方向向下,摩擦力做正功为
f1140.20.8J W fx ==⨯=
同理做a 2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
21(24)13m 2
x =⨯+⨯= 物体受力分析受摩擦力,方向向上,摩擦力做负功为
f 224312J W fx ==⨯=﹣﹣﹣
所以整个过程,传送带对货物做功大小为
12J 0.8J 11.2J =﹣
故C 错误。
D .根据功能关系,货物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等于摩擦力乘以相对位移,由C 中可知
cos 0.51010.84N f μmg θ==⨯⨯⨯=
做a 1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
1120.20.2m 2
x =⨯⨯=
皮带位移为
20.20.4m x =⨯=皮
相对位移为
11Δ0.40.20.2m x x x ===皮-﹣
同理,做a 2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
21(24)13m 2
=x ⨯+⨯= 2212m x =⨯=皮
相对位移为
222Δ321m x x x ==-=-皮
故两者之间的总相对位移为
12ΔΔΔ10.2 1.2m x x x =+=+=
货物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为
Δ4 1.2 4.8J Q W f x ===⨯=
故D 正确。
故选BD 。
23.CD
【解析】
【分析】
【详解】
当斜劈A 表面光滑(设斜面的倾角为θ,A 的质量为mA ,B 的质量为mB ),对A 分析有
A .撤去前有
如果撤去,使A 相对地面发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大小是
因为
解析:CD
【解析】
【分析】
【详解】
当斜劈A 表面光滑(设斜面的倾角为θ,A 的质量为m A ,B 的质量为m B ),对A 分析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