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8 一棵小桃树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棵小桃树》教案
徐承海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了解本文通过对一棵小桃树生长过程的描写来表现它的特点以及凭
借小桃树的形象寄托感情理想的写法。

2、能力:阅读分析能力;表达能力;辨析能力。

3、德育:培养学生坚强不屈,用于和困难作斗争的勇气。

4、重点目标: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抒发的情感。

5、目标难点:课文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寄寓着什么深刻含义。

二、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预习交流
1、简介作者和背景
贾平凹,生于陕西的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

当代青年作家。

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

“文革”中,家庭遭到毁灭性摧残,他沦为“可教育子女”。

1972年以偶然机会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字。

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

主要作品有小说《满月儿》《高老庄》《我是农民》等。

2、生字正音
伫立孱头颤抖矜持
忏悔哆嗦懊丧恍然
3、理解下列词语
伫立——长久地站立
孱头——软弱无能的人
矜持——拘谨,拘束。

垂垂暮老—-形容像老人一样没有生气。

(三)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快速浏览
2、提取信息,回顾内容
①奶奶为什么让我们每个人都含着桃核做一个梦?
②“我”为什么把桃核埋起来?
③小桃树刚从土里冒出来是什么样子?
④为什么“我”把小桃核叫做“我的梦的精灵”?
⑤最后一段说“我的心里多少有了一些安慰”,为什么?
(四)合作探究:
1、作者认为小桃树的“可怜”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2、文章多处写奶奶,其作用是什么?
3、小桃树在生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磨难?“我”为什么那么关心爱护它?
4、综合全文,你认为作者写小桃树的原因是什么?
5、作者对人生有着怎样的深切感悟?
(五)知识拓展
1、说一说:你从小桃树的身上得到什么启示?(自由发言)
2、写一写:当你遇到挫折和迷惘时,有没有一种植物中你心中停留?
(六)课堂练习:
1、填空题
2、选择题
3、简答赏析题
(七)总结全文:本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的小桃树,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

赞颂了小桃树顽强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揭示一个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三、板书设计
一棵小桃树
贾平凹
“纤纤”“黄黄的”“瘦瘦的”“单薄”——弱小者
“努力撑着”“挣扎”“摇着”“抖着”———顽强同命运抗争,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