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秋季少队工作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狮市第四实验小学2013年秋季德育工作总结这个学期,我校德育工作继续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有声有色地开展。
德育活动丰富多彩,教育思想不断深化,基础建设扎实推进,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一、德育为先,健全机构,壮实队伍。
少先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新学期学校德育工作是全员参与,努力强化师德建设,探讨德育方法,积极壮实校内外辅导员队伍,从人员配备、制度建设、资金保障上给予充分的重视,为辅导员的学习、工作,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二、建设阵地,多方渗透,促进内化。
1.建设阵地,增强氛围。
①定期出版大队黑板报,建设橱窗文化,创设良好的校园育人氛围。
②充分利用各处宣传栏,组织学生观看图片等。
2.挖掘资源,多方渗透。
继续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建设,努力创建班级家委会和学校家长委员会。
3. 抓紧常规,促进内化。
①规范升国旗仪式,提升学生道德认识。
我校的“国旗下讲话”是以学生为主的演讲队伍,提升学生的自我教育效果,以弘扬好人好事为主旋律,结合学校、学生实际,注重及时结合宣讲,有效地提高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理想、前途、习惯等的教育实效。
②规范班队常规建设,促进学生习惯养成。
学校加强对班队的常规建设监督,每周利用晨会、集队、课间,对学生进反馈点评,比如对学生遵守时间、佩戴红领巾、讲究环境卫生、健康饮水、尊师有礼、爱护公物等方面进行规范教育,促进学生内化为素质,成为良好的习惯。
三、丰富活动,突出亮点,提高成效。
体验教育是少先队教育的基本途径,所以我校把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作为主要方式,引导队员们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实践中感悟做人做事的道理,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本学期围绕“中国梦”“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线开展实践活动。
①9月2日组织各班观看《开学第一课》,走进追梦人,听他们畅谈梦想,向他们学习从
小播种梦想的种子,并付出努力。
②在国庆节期间开展“向国旗敬礼”活动,以网络教育为拓展,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③为了纪念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64周年,在10月18日在体育馆举行四年段“红领巾相约中国梦”联合中队会。
通过严肃的队仪式,迎接新队员入队,以少先队员的十岁为成长起点,在讲故事、诵读经典、合唱等活动中,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梦想;观看视频,感受祖国、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自豪感,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树立远大的理想,从现在起为实现理想做好准备。
④12月5日、12月12日分别举行低年级生活技能比赛,从系鞋带、戴红领巾、穿衣裤三项内容,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深化“洒扫应对”主题活动。
2.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
①9月16日开展四至六年级“中秋节日小报”创评活动,学生通过制作手抄报,传承我国传统文化;
②10月13日开展“老少同乐庆重阳”活动,我校鼓号队、彩旗队带上祝福,前往容卿老人协会总会及灵狮、灵峰、灵山、仕林等四个老人协会分会,共庆重阳佳节。
会上,少先队员代表现场宣读了贺信,向爷爷奶奶送上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现场一片热闹、温馨。
3.开展“主题悦读,好书共享”读书活动。
①10月11日于操场举行“主题悦读,好书共享”捐书活动倡议,学生们把家里的书籍带过来,三本,五本……他们纷纷捐献出自己的图书,共同构建学校开放的图书角。
②11月6日举行低年级童谣诵读比赛,12月13日举行中年级“推荐我喜欢的一本书”讲述比赛,12月25日举行高年级《走复兴路,圆中国梦》读后感演讲比赛。
多样的读书活动让同学们从中增长知识,拓展视野,提高阅读能力;在读书中陶冶情操,感受快乐。
4.其他主题活动。
①10月12日下午于阶梯教室举行五年级听写比赛,通过本次活动,训练和测试学生听和记的能力,提高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兴趣,并增强规范书写的意识,充分展示汉字书写的真谛和魅力所在。
②10月30日举行校园第十届手抄报比赛,三年级以卫生与健康为主题,四年级以我的梦为主题,五年级以科学小报为主题,六年级以普法前线为主题。
通过开展主题手抄报制作活动,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动手操作的能力,在活动中,学生了解到更多知识,从中内化为
学生的行为。
③10月份组织五年级学生到石狮市素质教育基地进行实践活动,通过多姿多彩的素质教育实践活动,丰富了队员的生活体验,检阅了队员们在文明、纪律、吃苦耐劳、团结友爱、体能技能等方面是否合格,并从中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
回顾这一个学期,我校的德育工作虽然取得一些喜人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我相信,只要我们学校的每一位德育工作者迎难而上,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将会使我校的德育工作走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