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练功无意成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意练功无意成功
作者:庞仁甫
来源:《高考金刊·理科版》2011年第01期
一、有意练功
十年磨剑为一考。

同学们十年寒窗。

走到高三,高考前有限的几次大型考试,每一次都很难得,对同学们磨砺自己考试技能,增大考试胜算意义尤重。

因此,同学们要把握这一机会,有意练功,精心练功,刻意练功,力争发挥期末考试培养应试技能和提升应试水准的最大功能。

有意。

就是把这次考试放在心上,精心谋划这次考试,认真处理好考试的每个环节。

力求考试状态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改善,力求对考试过程的驾驭能力有所提升。

有意,就是要高度重视积极主动地经营自己的期末考试。

练功,就是利用这次考试机会,实战演练、实战检验自己应试的本领和功夫。

你说自己的降龙十八掌厉害,到底厉不厉害,演武场上比试比试就很清楚了不是。

就语文考试而言,需要演练检验的不外乎以下三种功夫:
1准确识记和熟练运用基础知识的功夫
字音字形词语病句衔接排序这些考点,虽然平常得不能再平常,虽然题型不变多以客观选择题出现,可这正是语言表达的基础。

也正是考场上最容易让同学们心惊胆战的地方。

动一下笔选择个符号。

一念之差就是3分。

在决定人生命运的考场上,谁对此不如履薄冰?
字音字形题,主要考查识记,诀窍在熟能生巧,建议考前一星期内每天用二十分钟进行强化记忆,集中识记辨别以前各次试卷练习中出错的字音和字形,集中处理专题复习资料中常见字音字形知识清单并注意把握其规律。

词语运用题,主要是近义实、虚词的分辨。

要做好它,平时要有一定量的积累,要对辨析方法进行梳理归纳,知道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去作出判断。

成语使用正误判断题。

答题要点一是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不能望文生义;二是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

平时对成语多留意。

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容易做好了。

病句题,主要考查考纲中的六种类型。

要对六种病句类型有清楚准确的认识,最好各记一两个例句。

做题思路通常是:检查句子主干,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运用,是否搭配合理→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综合思考,判断是否符合逻辑等。

语句衔接排序题,做题思路是:考查陈述对象是否一致→话题是否一致→前后句式是否一致→情境是否吻合→音节是否和谐等。

其实,功夫就在平时的积累和应用,高三一年的系统梳理和积累,不难获得准确识记和熟练运用基础知识的真功夫。

期终考试正是高三同学们检验自己这一功夫如何的大好机会,务必不要马虎啊。

2整体提升阅读和写作基本能力的功夫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科的两大重点,也是语文考试成败的关键。

实用类文本阅读主要考查同学们领悟新知、筛选信息的能力,文段多变,但命题模式特别是设置误区的套路很少变化。

同学们可依据老师在乎时训练中揭示的命题套路,把阅读文本、获取信息、审视题干、比较判断结合起来。

准确判断出题目误区设置的套路,就可以大大提高答题准确率。

减少答题时间。

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有两种解答方式:一是先读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再看题做题;二是先通读题目,再读文段。

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前者不易受题目设置误区引导,但用时较多;后者解题较快,但易被题干中的陷阱误导。

采用何种方式,应困人而异,在平时训练中摸索比较,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文学文本阅读题目中词语、句子、段落内容作用理解题目的解答基本上有章可循,最后的探究题常常体现个性化阅读的特性,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发挥自己的见解。

这些老师们都会帮助大家寻找门径,同学们在考前理清应对思路,考试中间具体实践检验改进。

以求有效应对文学作品阅读这一大题。

至于文言阅读和古典诗歌鉴赏,各有其特点和规律。

同学们按照老师的指点,把握特点掌握规律,才能有效应对。

作文的关键,一是要审准题目,确定下笔思路:二是要选择最有表现力的材料:三是确定最擅长的文体。

考前要对作文这三个关键环节确立充分的应对预案。

审题设几个步骤,要用明确严格的规程确保不跑题不偏题,下笔思路正确。

作文材料准备要充分,要整理自己的生活积累。

对自己熟悉的人事物景胸中有数,行诸文字时尽可能具体细致生动形象:对高科技领域的知识有所了解:对社会焦点、热点问题能够分析、评价。

文体选择上要有基本定位,若擅长形象思维,可以自己的见闻“编”故事展示哲理,写篇感人的记叙文:若擅长抒情。

则可以让情感汩汩流淌,写篇动人心弦的抒情散文:若长于想象,则可以天马行空,写篇引人入胜的幻想或想象作文;若平时就爱发议论,析事论人一针见血,则可写篇深刻老辣的议论文或杂文,总之,必须扬长避短!
3建立清晰系统的语文主干知识体系和主干能力体系、自如驾驭考试全程的功夫
高考演变到今天,可以说各科考什么怎么考已是很透明的,毫无秘密可言。

练好前两种功夫。

就是要大家建立清晰系统的语文主干知识体系和主干能力体系。

自如驾驭考试全程。

是要求大家研究考试过程,探求考试规律,以提高考试成绩。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对考试全程自如驾驭就是要求大家胸有成竹,谋定而后动。

语文试题没有看不懂的,也很少是自己根本就不会做的。

因而建议大家拿到试卷,看清题目要求,按顺序一道一道做,不必先浏览全卷,更不必先看作文题是什么。

因为一旦看了题目。

潜意识里就开始把它当作负担,很难集中精神突破前面那些题目。

特别是如果作文题出乎自己意料或感觉难写时,不仅分散精力,甚至会影响整个语文考试的情绪。

等我们把前面题目答完,再集中精力考虑作文,那效果应该更好些。

当我们一道一道按顺序答题的时候,一要注意力争做一道对一道,二要注意用最快速度节省时间。

若碰到自己没把握的题,可借助题目本身所给条件进一步推测判断。

特别是阅读题,题目顺序是精心安排的,题目之间往往具有一定联系,可以从上面的题目中找到一些提示;也可以从本题所给的多个选项中进行比较和排除,来印证自己的理解和判断。

一般来说,作文至少要用50分钟,整场考试争取留下5至10分钟检查时间。

某个大题的时间安排,自己要有基本的设计,可以在考试中试验证明,然后形成自己对考试全程的时间驾驭规律。

这三种功夫如何练好,同学们在期末考试之前要精心设计,考试之后要认真反思总结,力求把这次考试的实战演练功能发挥到最大。

倘能如此,高考之前的几次大型考试你都能如此,那么,你坐在高考考场里边时,自会底气十足信心满满。

有意练功,强调的是学习过程,强调的是备考过程,你怎么用心都不为过,你越用心越精心效果越好。

三种功夫练到炉火纯青的时候,就是你赢得高考高分的时候。

二、无意成功
无意成功就是不考虑成败得失,彻底摆脱外物即分数的约束,保持心态平稳。

竞技过程中常是光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赢了。

这正说明心态之于成功十分重要。

保持心态平稳的关键,是不关注考试结果,不奢求每道题都会,尽力将所有能做的题做出来做好点就行了。

难题,大家都难。

错一两题无所谓,决不能因此患得患失乱了方寸。

有的同学题目难考不好。

面对难题苦思冥想,心慌烦躁畏难而退。

落荒败北:题目容易还考不好,面对简单题得意忘形粗心大意,白白丢分,这都是心态不好所致。

若能保持平稳心态,方可取得理想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