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络综合实训 实训 (论文)说明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
通信网络综合实训
题目:通信网络综合实训
院(系):信息工程系
专业:通信工程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丘学勇刘涛江明珠周斌
2010 年07 月16 日
摘要
现代通信网络实验平台包括程控交换平台、光传输平台、宽带数据平台、E-bridge 实验系统以及终端设备等五大部分,共同构建现代语音和数据通信实验网络。
各个平台集成应用相互关联,同时又相对独立。
本次实训定位于实际的组网环境,通过对通信设备实际操作,验证通信原理。
通过2M业务配置,ETI业务配置,将三台SDH设备配置成STM-4的链形传输网络。
关键词:程控交换;c&c08;光纤通信;E-bridge实验网管系统;以太网设置;STM-4的链形传输网络。
abstract
Modern communication network platforms include the controlled exchange platform and light transmission platform, and broadband data platform, e - the terminal stage and wait for five major parts, and jointly build modern voice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each platform of the integrated use of interrelated, and a relatively independent.With the firm located on the internet environment, through combined with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to operate, 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the eti 2m business and services configuration, three sets of equipment is configured to sdh stm -4 link form of transport networks
目录
引言 (3)
1. 实训课题 (3)
2. 硬件设备 (3)
2.1 C&C08交换机硬件结构 (3)
2.2 SDH设备硬件结构 (6)
2.3 2M、以太网业务主要链接方式 (6)
3. 1号信令业务配置 (7)
4. 2M业务配置 (7)
5. ET1业务配置 (7)
6. 结论 (7)
谢辞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10)
1号信令业务配置 (10)
综合业务配置 (14)
SDH1配置 (14)
SDH2配置 (16)
SDH3配置 (17)
引言
本次实训使用的是华为公司的C&C08交换机, SDH OptiX 155/622系列设备,E-bridge 专用实验软件,通过这些设备在实验室构建了通信传输网的缩影。
实训主要以业务配置为主,结合硬件设备,配置2M 业务,ET1业务,开通NO1中继业务,组建STM-4的链形传输网络。
通过多次与本组成员讨论,查阅资料,同时在辅导老师的帮助下,终于完成了本次实训,通过这次实训学到了很多知识,受益匪浅。
1. 实训课题
1、三台SDH 设备(SDH1、SDH
2、SDH3)组成STM-4的链形传输网络。
2、交换机开通NO1中继。
实验室电话按实验桌及桌上的电话端口分为6个号码段:1110001-1110006,2220001-2220006,3330001-3330006,4440001-4440006,5550001-5550006,6660001-6660006。
所有电话机均可以拨打出局字冠999通过NO1号中继电路上到SDH 的PD1板,连接到光传输网络。
3、2M 配置要求: 在SDH1和SDH2之间的PD1 2M 板(支路t1)的5-6端口上下2M 业务,SDH2的PD1 2M 板(支路t1)的3端口和SDH3的PD1 2M 板(支路t1)的4端口上下2M 业务。
4、ET1配置要求: SDH1的第1个 ET1口和SDH2的第1个 ET1口间连通。
(ET1口带宽为20M ,即:绑定10个2M 口)
5、配置好各个SDH 网元的数据,开通好2M 和ET1通道。
并配置好程控交换机的数据,连接好SDH 和C&C08的2M 口组成一个完整的通信网,通过拨打电话和互PING 电脑来验证。
2. 硬件设备
2.1 C&C08交换机硬件结构
外形结构如下图所示:
本实验平台由如下6大部分组成:BAM 后管理服务器 、主控框 、时钟框、中继框、
SDH2 SDH1
SDH3
用户框、实验用终端
SM交换模块
1、1、2框为为传输接口框,有一块大背母板外加其他功能板件构成,具体如下:
NOD板:节点板,主要用于MPU和用户/中继之间的通信,起到桥梁的作用,可以根据实际用户/中继数量的多少进行配置。
SIG板:信号音板,用于提供交换机接续时所需要的各种信号音。
交换机重要部件之一。
EMA板:双机倒换板,用于监视主备MPU之间的工作状态。
MPU板:交换机主处理板,是整个交换机的核心部分,对整个交换机进行管理和控制。
NET板:中心交换网板,所有信号都在该交换网板进行交换,交换机重要部件之一。
CKV网络驱动板:为NET板提供信号的硬件驱动。
LAPA板:NO7号信令链路驱动板,提供4路NO7链路,开NO7中继电路必备板件。
MFC32板:多频互控板,提供32路双音多频互控信号,开NO1中继电路必备板件。
ALM板:告警板,为外接告警箱提供信号驱动和连接功能。
PWC板:二次电源板,为主控框提供+/- 12V,+/-5V工作电压。
中继框---------
时钟框----------- ------------ -用户框
主控框---------
BAM后管理服务器-------- -
2、用户框:4框为用户框(在用户机柜中),为交换机系统提供用户电路接口。
(即
提供电话接口)
ASL32板:32路用户电路板,提供32路用户电路接口,其中第16、17路可以
提供反极性信号。
DRV32板:双音驱动板,提供32路DTMF 双音多频信号的收发和解码,并对ASL32
板提供驱动电路。
PWX 板:二次电源板,为用户框提供+/- 12V ,+/-5V 工作电压、~75V 铃流信号。
TSS 板:测试板,测试用户内外线。
3、中继框:5框为中继框,为交换机提供中继电路功能。
DTM 板:2M 中继电路板,每块DTM 板提供2个2M 口电路,可以配置成N01中继
或者NO7中继电路。
PWC 板:二次电源板,为中继框提供+/- 12V ,+/-5V 工作电压。
其具体板位如下图所示:
I U 1/P I U 3 I U 4 I U 5 I U 11 I U 12 S C C I
U P
I U 7 I U 8 I U 9 I U 10 I U 2 I U 6 X C S X C S L T U 12
L T U 11
L T U 10
L T U 9
F B 1 / L P D R
L T U 4
L T U 3
L T U 2
L T U 1 / F B 2
E I P C
(1)
(2)
P B U
2.2 SDH 设备硬件结构
2.2.1 OPTIX 2500+设备结构
OptiX 2500+设备整个板位分布包括1个系统控制与通信及开销处理板位(SCC )、2个交叉连接与同步定时板位(XCS )、12个IU 处理板位和8个LTU 接口板位,此外还包括1个设备保护板位(IUP )、1个保护倒换驱动板位(LPDR )、一个保护倒换控制板位(EIPC )、一个电源备份板位(PBU )
和1个风扇
盒(FAN )。
2.2.2 OPTIX 155/622设备结构
OptiX 155/622H 设备除了IU4板位可以插SCB 板,还有四个板位(IU1、IU2、IU3和IU4)可供插入各种业务接口板。
FAN
POI
IU4 SCB
IU1
IU2IU3
OptiX 155/622H 板位图
2.3 2M 、以太网业务主要链接方式
3.1号信令业务配置及注释(见附录)
4.2M业务配置(见附录)
5.ET1业务配置(见附录)
6.结论
这次实训让我了解到如何通过传输设备为OPTIX2500+,OPTIX 155/622和软件程序来实现联网传输信息。
本次实训定位于实际的组网环境,通过对通信设备实际操作,验证通信原理。
通过2M业务配置,ETI业务配置,将三台SDH设备配置成一个完整的STM-4的链形传输网络。
在此次实训的过程中,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我们分组完成一个网络系统的构建策划,而且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一个团队中的各成员合作的重要性,要善于团队合作,善于利用别人的智慧,这才是大智慧,靠单一的力量是很难完成一个项目的。
在进行团队合作的时候,还要考虑技术上的规范性和统一性,这样才可能在进行组合的时候能得到更完美的组合。
这次实训让我学到的东西太多,使我受益非浅。
不过,虽然辛苦了点,但能让我学到不同的东西,我心里还是高兴的。
人非生而知之,要学得知识,一靠学习,二靠实践。
没有实践,学习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谢辞
这个学期唯一一个通信网络综合实训历时3周,并且本次实训是第一次脱离做板进行全电脑硬件的实训。
,在这3周里面我们很愉快也很有积极性的去搜集查询资料来为我们将要做的实训拟写脚本和反复试验,其中出现了很多错误,有的是因为我们自身不够认真,有的是因为我们的在学习过程中一些遗漏点,通过组员之间的相互讨论帮助,并且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终于完成了这次实训。
这次实训在知识和实践方面的收获都是无法言语的丰厚,通过对1号中继信令的工作原理的了解,同时结合2M业务的运用,经过调试终于顺利的完成了本局和出局电话的拨打,结合以太网的相关运用,完成了指定PC机之间的互PING通,虽然这次试验有着许多忐忑,但是我们最综还是将其克服并完成了本学期的重要实训任务。
最后很感谢一直陪着我们调试修改的各位辅导老师,使我们得以顺利完成实训。
参考文献
[1] 郭世满马蕴颖郭苏宁《宽带接入技术及应用》[M]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149-189
[2] 敖发良陈名松何宁《现代通信网络中的交换技术》[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91-108
[3] 刘增基周洋溢胡辽林等《光纤通信》(第二版)[M]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84-188
附录
一号信令脚本:
LOF:CONFIRM=Y; //脱机设定开关关闭
ADD AM: AMT=AM32, CT=CT3, BST=0, ROW=0, COL=1, PG=TRUE, CONFIRM=Y;//增加AM/CM模块时可使用,AMT:AM类型,有AM16和AM32两种,目前AIP统一使用AM32,CT 时钟类型,一般选择CT3(新CKS时钟框),BST,ROW,COL:场地号,行号,列号,PG:并行加载标志
ADD ACKS: SR=SR1-1, RL=RL1-1, CG=CG2, CM=CM1, CW=CW1, CONFIRM=Y;//增加AM 时钟配置数据,选择参考源,配置参考源级别RL1,设定时钟等级CG2(三级时钟),设定时钟锁相方式CM1(PDH方式),时钟模块工作方式选择CW1(自动调整)ADD SM: MN=1, CKTP=OPT0, WM1=0, LCD=MOD2-1&MOD4-1&MOD6-1&MOD8-1&MOD10-1&MOD12-1&MOD14-1&MOD16-1&MOD18-1&MOD 20-1&MOD22-1&MOD24-1&MOD26-1&MOD28-1&MOD30-1&MOD32-1, MTP=B1SM, BST=ACT, LN1=0, LN2=255, B1=2, B2=3, LS=LS3, CONFIRM=Y;////增加SM模式,模块号1,时钟选择OPT0,告警送模块1,链路配置描述,模块类型B1SM,光路号1=1,光路号2=255,MCC板号1=2,MCC板号2=3,链路速率LS3(256k)
ADD CFB: MN=1, F=0, LN=0, PNM="桂电信科院", PN=0, ROW=0, COL=2, CONFIRM=Y; //增加主控框,。
MN=1:模块号=1,F=0:框号=0,PNM="桂电信科院":场地名=桂电信科院。
PN=1:场地号=1。
, ROW=1:行号=1。
COL=1:列号=1。
ADD USF32: MN=1, F=4, LN=0, PNM="桂电信科院", PN=0, ROW=0, COL=2, N1=16, N2=17, HW1=0, HW2=1,HW5=255, BRDTP=ASL32, CONFIRM=Y;//增加用户框. : MN=1:模块号=1。
F=4:框号=4,PNM="桂电信科院":场地名=桂电信科院。
PN=1:场地号=1。
, ROW=1:行号=1。
COL=1:列号=1。
N1=16:左半框主节点=16。
N2=17:右半框主节点=17。
HW1=0, HW2=1:HW1、HW2分别为0和1。
HW3=255, HW3以上不配,其他空槽位不配HW资源。
BRDTP=ASL32;板类型为32路用户板。
ADD DTFB: MN=1, F=3, LN=0, PNM="桂电信科院", PN=0, ROW=0, COL=2, BT=BP3, N1=0, N2=1, N5=255, HW1=90, HW2=91, HW3=88, HW4=89, HW5=86, HW6=87, HW7=84, HW8=85, HW9=255, CONFIRM=Y; //增加DTM中继框.,MN=1:模块号=1。
F=3:框号=3,PNM="桂电信科院":场地名=桂电信科院。
PN=1:场地号=1。
, ROW=1:行号=1。
COL=1:列号=1。
BT=BP3:板类型为DTM板。
N1=0:主节点1=0。
N2=1:主节点2=1,N3=255:主节点3以上不配,即其他空槽位不占用主节点,HW1=90, HW2=91, HW3=88, HW4=89,增加2块DTM板,HW资源从88~91,HW5=255:HW5以上不配,其他空槽位不配HW资源。
ADD ITKC: MN=1, DMN=0, CT=OPT, R=100, SR=100, TG=100, CONFIRM=Y;//增加模块时钟,MN=1:模块号=1。
DMN=0:目的模块=0。
CT=OPT:电路连接类型=OPT。
TG=100:路由号=100。
TG=100:子路由号=100
RMV BRD: MN=1, F=4, S=4, CONFIRM=Y; //删除单板。
MN=1:模块=1。
F=4:框号=4。
S=4:槽位=4
RMV BRD: MN=1, F=4, S=5, CONFIRM=Y;
RMV BRD: MN=1, F=4, S=6, CONFIRM=Y;
RMV BRD: MN=1, F=4, S=7, CONFIRM=Y;
RMV BRD: MN=1, F=4, S=8, CONFIRM=Y;
RMV BRD: MN=1, F=4, S=9, CONFIRM=Y;
RMV BRD: MN=1, F=4, S=10, CONFIRM=Y;
RMV BRD: MN=1, F=4, S=11, CONFIRM=Y;
RMV BRD: MN=1, F=4, S=13, CONFIRM=Y;
RMV BRD: MN=1, F=4, S=14, CONFIRM=Y;
RMV BRD: MN=1, F=4, S=15, CONFIRM=Y;
RMV BRD: MN=1, F=4, S=16, CONFIRM=Y;
RMV BRD: MN=1, F=4, S=17, CONFIRM=Y;
RMV BRD: MN=1, F=4, S=18, CONFIRM=Y;
RMV BRD: MN=1, F=4, S=19, CONFIRM=Y;
RMV BRD: MN=1, F=4, S=20, CONFIRM=Y;
RMV BRD: MN=1, F=4, S=21, CONFIRM=Y;
RMV BRD: MN=1, F=4, S=22, CONFIRM=Y;
RMV BRD: MN=1, F=4, S=23, CONFIRM=Y;
RMV BRD: MN=1, F=1, S=4, CONFIRM=Y;
RMV BRD: MN=1, F=1, S=5, CONFIRM=Y;
RMV BRD: MN=1, F=1, S=7, CONFIRM=Y;
RMV BRD: MN=1, F=1, S=8, CONFIRM=Y;
RMV BRD: MN=1, F=1, S=17, CONFIRM=Y;
RMV BRD: MN=1, F=1, S=18, CONFIRM=Y;
RMV BRD: MN=1, F=1, S=19, CONFIRM=Y;
RMV BRD: MN=1, F=1, S=20, CONFIRM=Y;
RMV BRD: MN=1, F=1, S=22, CONFIRM=Y;
RMV BRD: MN=1, F=1, S=23, CONFIRM=Y;
RMV BRD: MN=1, F=0, S=2, CONFIRM=Y;
RMV BRD: MN=1, F=0, S=3, CONFIRM=Y;
RMV BRD: MN=1, F=0, S=4, CONFIRM=Y;
RMV BRD: MN=1, F=0, S=5, CONFIRM=Y;
RMV BRD: MN=1, F=0, S=6, CONFIRM=Y;
RMV BRD: MN=1, F=0, S=8, CONFIRM=Y;
RMV BRD: MN=1, F=0, S=10, CONFIRM=Y;
RMV BRD: MN=1, F=0, S=14, CONFIRM=Y;
RMV BRD: MN=1, F=0, S=17, CONFIRM=Y;
RMV BRD: MN=1, F=0, S=18, CONFIRM=Y;
RMV BRD: MN=1, F=0, S=19, CONFIRM=Y;
RMV BRD: MN=1, F=0, S=20, CONFIRM=Y;
RMV BRD: MN=1, F=0, S=22, CONFIRM=Y;
RMV BRD: MN=1, F=3, S=3, CONFIRM=Y;
RMV BRD: MN=1, F=3, S=4, CONFIRM=Y;
ADD BRD: MN=1, F=3, S=3, BT=TUP, CONFIRM=Y;
// ADD BRD:增加单板。
MN=1:模块=1。
F=1:框号=1。
S=17:槽位=17。
BT=LPN7:板类型=LPN7。
ADD BRD: MN=1, F=3, S=4, BT=ISUP, CONFIRM=Y;
ADD BRD: MN=1, F=1, S=17, BT=LPN7, CONFIRM=Y;
ADD BRD: MN=1, F=1, S=18, BT=MFC, CONFIRM=Y;
SET SMSTAT: MN=1, STAT=ACT, CONFIRM=Y;//设置模块的后台监控状态,MN=1,模
块等于1,STAT=ACT:状态激活。
LOF:CONFIRM=Y; //脱机设定开关关闭
ADD CALLSRC: CSC=0, CSCNAME="桂电信科院", PRDN=0, P=0, RSSC=1,CONFIRM=Y;//CSC=0:呼叫源为0。
CSCNAME="桂电信科院":呼叫源名为“桂电信科院”。
PRDN=3:预收号码位数为3位。
P=0: 号首集为0, RSSC=1;路由选择源码为1 ADD CNACLD: P=0, PFX=K'999, CSTP=BASE, CSA=LCO, RSC=65535, MIDL=7, MADL=7,CONFIRM=Y;//P=0:号首集为0。
PFX=K'5:呼叫字冠为5。
CSTP=BASE:业务类型为基本业务。
CSA=LCO:业务属性=本局。
RSC=65535:路由选择码无。
MIDL=7, MADL=7:最小号长为7位,最大号长为7位。
ADD CNACLD: P=0, PFX=K'555, CSTP=BASE, CSA=LCO, RSC=65535, MIDL=7, MADL=7,CONFIRM=Y;
ADD CNACLD: P=0, PFX=K'444, CSTP=BASE, CSA=LCO, RSC=65535, MIDL=7, MADL=7,CONFIRM=Y;
ADD CNACLD: P=0, PFX=K'333, CSTP=BASE, CSA=LCO, RSC=65535, MIDL=7, MADL=7,CONFIRM=Y;
ADD CNACLD: P=0, PFX=K'222, CSTP=BASE, CSA=LCO, RSC=65535, MIDL=7, MADL=7,CONFIRM=Y;
ADD CNACLD: P=0, PFX=K'111, CSTP=BASE, CSA=LCO, RSC=65535, MIDL=7, MADL=7,CONFIRM=Y;
ADD DNSEG: P=0, BEG=K'6660001, END=K'6660006,CONFIRM=Y;//增加号段P=0:号首集为0。
BEG=K'6660001, END=K'6660006 号段为6660001~6660006
ADD DNSEG: P=0, BEG=K'5550001, END=K'5550006,CONFIRM=Y;
ADD DNSEG: P=0, BEG=K'4440001, END=K'4440006,CONFIRM=Y;
ADD DNSEG: P=0, BEG=K'3330001, END=K'3330006,CONFIRM=Y;
ADD DNSEG: P=0, BEG=K'2220001, END=K'2220006,CONFIRM=Y;
ADD DNSEG: P=0, BEG=K'1110001, END=K'1110006,CONFIRM=Y;
ADD CHGANA: CHA=0, CHO=NOCENACC, PAY=CALLER, CHGT=DETAIL; //增加计费情况。
CHA=1:计费情况1。
CHO=NOCENACC:非集中计费局。
PAY=CALLER:主叫付费。
CHGT=ALL,:计费方法为计次表和详细单。
MID=METER1:计次表名为METER1跳计次表1 MOD CHGMODE: CHA=0, DAT=NORMAL, TS1="00&00", TA1=60, PA1=1, TB1=60, PB1=1, TS2="00&00",CONFIRM=Y;//修改计费制式。
CHA=1:计费情况1。
DAT=NORMAL:日期类别=正常工作日。
TS1="00&00":第一时区切换点从0点开始。
TA1=180:前段时间=180秒。
PA1=1:前段时间内跳1次。
TB1=60:后续时间间隔=60秒。
PB1=1:每间隔60秒跳一次。
TS2="00&00":第二时区切换点从0点开始(表示全天24小时不区分时间段)
ADD CHGIDX: CHSC=0, RCHS=1, LOAD=ALLSVR, CHA=0,CONFIRM=Y;// 增加计费情况索引。
CHSC=1:计费选择码=1。
RCHS=1:计费选择源码=1。
LOAD=ALLSVR:承载能力=所有业务。
CHA=1:计费情况=1。
ADD CHGANA: CHA=1, CHO=NOCENACC, PAY=CALLER, CHGT=ALL, MID=METER1,CONFIRM=Y;
MOD CHGMODE: CHA=1, DAT=NORMAL, TS1="00&00", TA1=180, PA1=1, TB1=60, PB1=1, TS2="00&00",CONFIRM=Y;
ADD CHGIDX: CHSC=1, RCHS=1, LOAD=ALLSVR, CHA=1,CONFIRM=Y;
ADB ST: SD=K'6660001, ED=K'6660006, P=0, DS=6, MN=1, RCHS=1,
CSC=0,CONFIRM=Y;// 批量增加用户。
SD=K'6660001:起始号码6660001。
ED=K'6660006:终止号码6660006。
DS=0起始设备号为0。
MN=1:模块号为1。
RCHS=1:计费源码为ADB ST: SD=K'5550001, ED=K'5550006, P=0, DS=6, MN=1, RCHS=1, CSC=0,CONFIRM=Y;
ADB ST: SD=K'4440001, ED=K'4440006, P=0, DS=12, MN=1, RCHS=1, CSC=0,CONFIRM=Y;
ADB ST: SD=K'3330001, ED=K'3330006, P=0, DS=18, MN=1, RCHS=1, CSC=0,CONFIRM=Y;
ADB ST: SD=K'2220001, ED=K'2220006, P=0, DS=24, MN=1, RCHS=1, CSC=0,CONFIRM=Y;
ADB ST: SD=K'1110001, ED=K'1110006, P=0, DS=30, MN=1, RCHS=1, CSC=0,CONFIRM=Y;
SET SMSTAT: MN=1, STAT=ACT,CONFIRM=Y;//设置模块的后台监控状态。
MN=1:模块=1。
STAT=ACT:状态=激活
LOF:CONFIRM=Y;
SET OFI: LOT=CMPX, NN=TRUE, SN1=NAT, NNC="AAAAAA", NNS=SP24, SCCP=NONE, LAC=K'773, LNC=K'86,CONFIRM=Y;//LOT=CMPX:本局类型:长市农合一。
NN=TRUE:国内网有效。
SN1=NAT:网标识1=国内。
NNC="AAAAAA":国内编码=AAAAAA。
NNS=SP24:国内网编码结构:24位编码方式。
SCCP=NONE:提供SCCP功能=不提供。
LAC=K'773:本地区号=0773。
LNC=K'86:本国代码=86
ADD OFC: O=1, DOT=CMPX, DOL=SAME, NI=NAT, DPC="111111", ON="北京", DOA=SPC,CONFIRM=Y;// 增加局向 O=1:局向号=1。
DOT=CMPX:对端局类型=长市农合一。
DOL=SAME:对端局级别=同级。
NI=NAT:网标识=国内。
DPC="111111":目的信令点编码=111111。
ON="北京":局向名=北京 DOA=SPC:对端局属性=程控局。
ADD SRT: SR=1, DOM=1, SRT=OFC, SRN="到北京", TSM=CYC, MN1=1, MN2=255,CONFIRM=Y;//增加子路由。
SR=1:子路由号=1。
DOM=1:局向号=1。
SRT=OFC:子路由类型=局间子路由。
SRN="到北京":子路由名到北京。
TSM=CYC:中继群选线方式=循环。
MN1=1:第一搜索模块=1。
MN2=255:第二搜索模块以后不配置ADD RT: R=1, RN="到北京", RT=NRM, SRST=SEQ, SR1=1, SR2=65535,CONFIRM=Y;//增加路由。
R=1:路由号=1。
RN="到北京":路由名到北京。
RT=NRM:路由类型=普通路由。
SR1=1:第一子路由=1。
SR2=65535:第二子路由以后不配置。
ADD RTANA: RSC=1, RSSC=1, RUT=ALL, ADI=ALL, CLRIN=ALL, TRAP=ALL, TMX=0, R=1, ISUPSL=BEST,CONFIRM=Y;//增加路由分析。
RSC=1:路由选择码=1。
RSSC=1:路由选择源码=1。
RUT=ALL:主叫用户类别=全部类别。
ADI=ALL:地址信息指示语=全部类别。
CLRIN=ALL:主叫接入=全部类别。
TRAP=ALL:传输能力=全部类别。
TMX=0:时间索引=0。
R=1:路由号=1。
ISUPSL=BEST:ISUPSL优选。
ADD N1TG: MN=1, TG=1, G=OUT, SRC=1, TGN="1号子路由出中继群", csc=0, CSM=CYC,CONFIRM=Y;//增加一号中继群。
MN=1:模块号=1。
TG=1:中继群号=1。
G=OUT:群向=出中继。
SRC=1:子路由号=1。
TGN="1号子路由出中继群":中继群名1号子路由出中继群。
CSC=0:呼叫源=0。
CSM=CYC:中继群选择方式顺序选择ADD N1TG: MN=1, TG=2, G=IN, SRC=1, TGN="1号子路由入中继群", csc=0, CSM=CYC,CONFIRM=Y;
ADD N1TKC: TG=1, SC=0, EC=15, CS=USE,CONFIRM=Y;//增加一号中继电路。
TG=1:中继群号=1。
SC=0:起始电路号=0。
EC=15:终止电路号=15。
CS=USE:中继电路
可用
ADD N1TKC: TG=2, SC=16, EC=31, CS=USE,CONFIRM=Y;
ADD N1TKC: TG=2, SC=32, EC=47, CS=USE,CONFIRM=Y;
ADD N1TKC: TG=1, SC=48, EC=63, CS=USE,CONFIRM=Y;
ADD CNACLD: p=0, PFX=K'999, CSTP=BASE, CSA=LC, RSC=1, MIDL=10, MADL=10, CHSC=1,CONFIRM=Y;//增加被叫字冠。
P=0:号首集为0。
PFX=K'010:呼叫字冠=010。
CSA=LC:业务属性=本地。
RSC=1:路由选择码=1。
MIDL=10:最小号长=10位。
MADL=10:最大号长=10位。
CHSC=1:计费选择码=1
ADD DNC: DCX=1, DCT=DEL, DCP=0, DCL=3,CONFIRM=Y;//增加号码变换。
DCX=1:号码变换索引=1。
DCT=DEL:变换类型=删号。
DCP=0:变换起始位置=0。
DCL=3:变换长度=3
ADD TGLD: MN=1, CLI=1, TOP=3, RI=0, EI=1,CONFIRM=Y;//增加中继承载。
MN=1:模块号为1。
CLI=1:承载索引号=1。
TOP=3:中继占用点=3。
RI=0:主叫号码发送变换索引=0。
EI=1:被叫号码发送变换索引=1
ADD TGLDIDX: TG=1, csc=0, p=0, PFX=K'808, CLI=1,CONFIRM=Y;//增加中继承载索引。
TG=1:中继群号=1。
CSC=0:呼叫源码=0。
P=0:号首集=0。
PFX=K'010:呼叫字冠=010。
CLI=1:承载索引号=1
SET FMT: STS=ON,CONFIRM=Y;//设置模块的后台监控状态。
MN=1:模块=1。
STAT=ACT:状态=激活
FMT ALL:CONFIRM=Y;//格式转换。
将数据转换成交换机能接收的格式。
LON:CONFIRM=Y; //本局数据调试
综合业务配置
AM模块硬件配置脚本
SET FMT: STS=OFF;
ADD AM: AMT=AM32, CT=CT3, BST=0, ROW=0, COL=3, PG=TRUE;
ADD ACKS: SR=SR1-1, RL=RL1-1, CG=CG2, CM=CM1, CW=CW1;
SET FMT: STS=ON;
FMT ALL:;
2M业务与以太网业务综合脚本及注释
SDH1
#1:login:1,"nesoft";//登陆ID为1的网元
:per-set-endtime:15m&24h,1990-0-0,0*0;//停止性能监视
:cfg-init<sysall>;//初始化网元,清空数据库,在做新的配置前,需要对网元进行初始化操作,清楚网元所有数据
:cfg-set-nepara:nename="NE1-2500":device=sbs2500+:bp_type=enhance:gne=t rue;//网元设置属性
:cfg-create-lgcsys:sys1;//该命令表示在该SBS2500+设备上配置一个逻辑子系统sys1
:cfg-set-sysname<sys1>:"2.5G";//注意:定义的逻辑系统名字为“名称需要定义,否则网管上的逻辑子系统名称的显示可能异常
:cfg-create-board:1,pd1:2,et1:7,xcs:9&10,sl4;//该命令表示在SBS2500+子架第一支路槽位上配置了一块pd1板,第2槽位配置了两块
et1板,第7槽位配置了两块xcs板,第9槽位和第10槽位一块sl4板
:cfg-set-ohppara:tel=1&101:meet=999:snetlen=1:reqt=5;//设置此站的公务电话号码:1&101会议号码为999
:cfg-set-ohppara:rax=sys1;//定义时钟占用的逻辑系统
:cfg-set-stgpara:syncclass=sets;//配置时钟等级
:cfg-set-attrib<sys1>:622:tm:nopr:bi:line:2f;//配置逻辑子系统1的属性为:速度级别为STM-4(参数622)光线(2F)双向(bi)链型
(line),逻辑子系统类型为tm
:cfg-set-gutumap<sys1>:g1wall,9,sl4,1;//线路板9板位SL4的第一个SL4定义为西向
:cfg-set-gutumap<sys1>:t1p1,1,pd1,0;//第1槽位的pd1板映射为逻辑子系统1的第一块支路板(t1)
:cfg-set-gutumap<sys1>:t2p1,2,et1,0;//第2槽位的et1板映射为逻辑子系统1的第二块支路板(t2)
:cfg-set-tupara:iu1,1&&32,np;//定义(iu1=t1=pd1)pd1的1-32个通道无保护:cfg-set-tupara:iu2,1&&48,np;//定义(iu2=t2=et1)et1的1-48个通道无保护:cfg-create-vc12:sys1,g1w1,5&&6,sys1,t1p1,5&&6;//NE1-->NE2的2M业务。
业务西上,即路线--支路(2M收)光端口g(即车厢号)为5-6,电端口t为5-6
:cfg-create-vc12:sys1,t1p1,5&&6,sys1,g1w1,5&&6;//NE1-->NE2的2M业务,业务西下,即路线--支路(2M收)光端口g(即车厢号)为5-6,电端口t为5-6
:cfg-create-vc12:sys1,g1w1,11&&20,sys1,t2p1,11&&20;
:cfg-create-vc12:sys1,t2p1,11&&20,sys1,g1w1,11&&20; //NE1-->NE2的ET1业务,从西向ge1(11-20)的时隙业务下到et1的11-20的通道,从et1的11-20的通道业务上到西向gw1(11-20)的时隙
:cfg-create-subboard:2,1,emt8//设置IP端口的工作模式
:cfg-create-mp:2,1,10,11&&20;//绑定通道的业务容量:建立2板位的1,绑定通道数为10个
:cfg-set-ethport:2,ip1,1,10mfull;//设置网口为20M双全工
:cfg-set-ethtag:2,ip1,untag;//设置端口为untag类型
:cfg-create-route:1,port,bi,2,ipport,1,0,2,mpport,1,0; //该命令为设置以
太网业务的业务的业务静态路由为端口路由
:cfg-checkout;//校验下发配置
:cfg-get-nestate;//查询网元运行状态
SDH2
#2:login:1,"nesoft";//登陆ID为1的网元
:per-set-endtime:15m&24h,1990-0-0,0*0;//停止性能监视
:cfg-init<sysall>;//初始化网元,清空数据库,在做新的配置前,需要对网元进行初始化操作,清楚网元所有数据
:cfg-set-nepara:nename="NE2-2500":device=sbs2500+:bp_type=enhance:gne=f alse;//网元设置属性
:cfg-create-lgcsys:sys1;//该命令表示在该SBS2500+设备上配置一个逻辑子系统sys1
:cfg-set-sysname<sys1>:"实验2.5G-1";//注意:定义的逻辑系统名字为“名称需要定义,否则网管上的逻辑子系统名称的显示可能异常
:cfg-create-board:1,pd1:2,et1:7,xcs:9&10,sl4;//该命令表示在SBS2500+子架第一支路槽位上配置了一块pd1板,第2槽位配置了两块
et1板,第7槽位配置了两块xcs板,第9槽位和第10槽位一块sl4板
:cfg-set-ohppara:tel=1&102:meet=999:snetlen=1:reqt=5;//设置此站的公务电话号码:1&102会议号码为999
:cfg-set-ohppara:rax=sys1;//定义时钟占用的逻辑系统
:cfg-set-stgpara:syncclass=sl7p1&sets;//配置时钟等级
:cfg-set-attrib<sys1>:622:tm:nopr:bi:line:2f;//配置逻辑子系统1的属性为:速度级别为STM-4(参数622)光线(2F)双向(bi)链型
(line),逻辑子系统类型为tm
:cfg-set-gutumap<sys1>:g1eall,10,sl4,1;//线路板10板位SL4的第一个SL4定义为东向
:cfg-set-gutumap<sys1>:t1p1,1,pd1,0;//第1槽位的pd1板映射为逻辑子系统1的第一块支路板(t1)
:cfg-set-gutumap<sys1>:t2p1,2,et1,0;//第2槽位的et1板映射为逻辑子系统1的第二块支路板(t2)
:cfg-set-tupara:iu1,1&&32,np;//定义(iu1=t1=pd1)pd1的1-32个通道无保护:cfg-set-tupara:iu2,1&&48,np;//定义(iu2=t2=et1)et1的1-48个通道无保护:cfg-create-vc12:sys1,g1e1,5&6,sys1,t1p1,5&6;//NE2-->NE1的2M业务。
业务东上,即路线--支路(2M收)光端口g(即车厢号)为5-6,电端口t为5-6
:cfg-create-vc12:sys1,t1p1,5&6,sys1,g1e1,5&6;//NE2-->NE1的2M业务,业务东下,即路线--支路(2M收)光端口g(即车厢号)为5-6,电端口t为5-6
:cfg-create-vc12:sys1,g1e1,3,sys1,t1p1,3;//NE2-->NE3的2M业务,业务东下,即路线--支路(2M收)光端口g(即车厢号)为3,电端口t为3
:cfg-create-vc12:sys1,t1p1,3,sys1,g1e1,3; //NE2-->NE3的2M业务,业务东下,即路线--支路(2M收)光端口g(即车厢号)为3,电端口t为3
:cfg-create-vc12:sys1,g1e1,11&&20,sys1,t2p1,11&&20;//NE1-->NE2的2M业务。
业务东上,即路线--支路(2M收)光端口g(即车厢号)为5-6,电端口t为5-6
:cfg-create-vc12:sys1,t2p1,11&&20,sys1,g1e1,11&&20;//NE1-->NE2的2M业务,业务东下,即路线--支路(2M收)光端口g(即车厢号)为5-6,电端口t为5-6
:cfg-create-subboard:2,1,emt8//设置IP端口的工作模式
:cfg-create-mp:2,1,10,11&&20;//绑定通道的业务容量:建立2板位的1,绑定通道数为10个
:cfg-set-ethport:2,ip1,1,10mfull;//设置网口为20M双全工
:cfg-set-ethtag:2,ip1,untag;//设置端口为untag类型
:cfg-create-route:1,port,bi,2,ipport,1,0,2,mpport,1,0;//该命令为设置以太网业务的业务的业务静态路由为端口路由
:cfg-checkout;//校验下发配置
:cfg-get-nestate;//查询网元运行状态
SDH3
#3:login:1,"nesoft";//登陆ID为1的网元
:per-set-endtime:15m&24h,1990-0-0,0*0;//停止性能监视
:cfg-init<sysall>;//初始化网元,清空数据库,在做新的配置前,需要对网元进行初始化操作,清楚网元所有数据
:cfg-set-nepara:nename="NE3-2500":device=sbs155a:gne=false;//网元设置属性
:cfg-create-lgcsys:sys1; //该命令表示在该SBS2500+设备上配置一个逻辑子系统sys1
:cfg-set-sysname<sys1>:"实验2.5G-3";//注意:定义的逻辑系统名字为“名称需要定义,否则网管上的逻辑子系统名称的显示可能异常
:cfg-create-board:3,sp2d:11,oi4:12,oi4:9,x42:15,stg:18,ohp2;//该命令表示在SBS155子架第一支路槽位上配置了3块pd1板,第11,12
槽位配置了两块oi4板,第9槽位配置了1块x42板,第15槽位配置1块stg和第18槽位一块ohp2板
:cfg-set-xcmap<sys1>:xlwork,9,x42;//定义9交叉板为主用关系
:cfg-set-stgpara:sync=w1s8k:syncclass=e1s8k&intr;//设置时钟类型为跟踪模式的从属关系:W1SBK为西向时钟,intr为内部震荡
:cfg-set-ohppara:tel1=103;//设置此站的公务电话号码:103
:cfg-set-ohppara:meet=999:reqt=5:dial=dtmf;//定义此站的会议号码为999 :cfg-set-ohppara:rax=sys1;//定义时钟占用的逻辑系统
:cfg-set-gutumap<sys1>:gw1&&gw4,11,oi4,0;//物理设备和逻辑设备的映射关系:线路板11板位的oi4,1个vc4分别定义为西向线路的gw1,其参数0,表示全部
:cfg-set-gutumap<sys1>:ge1&&ge4,12,oi4,0;//物理设备和逻辑设备的映射关系:线路板11板位的oi4,1个vc4分别定义为东向线路的gw1,其参数0,表示全部
:cfg-set-gutumap<sys1>:t3,3,sp2d,0;//定义物理3板位的et1板为逻辑t3 :cfg-set-tupara:tu3,1&&8,np;
:cfg-set-attrib<sys1>:622:2f:bi:nopr:line:adm; //配置逻辑子系统1的属性为:速度级别为STM-4(参数622)光线(2F)双向(bi)链型(line),逻辑子系统类型为adm
:cfg-init-slot<sysall>;//初始化系统所有时隙
:cfg-create-vc12:sys1,gw1,3,sys1,t3,4;//NE3-->NE2的2M业务,业务西下,即路线--支路(2M收)光端口g(即车厢号)为3,电端口t为4
:cfg-create-vc12:sys1,t3,4,sys1,gw1,3;//NE3-->NE2的2M业务,业务西下,即路线--支路(2M收)光端口g(即车厢号)为3,电端口t为4
:cfg-create-vc12:sys1,gw1,5&&6&11&&20,sys1,ge1,5&&6&11&&20;//ne1-ne2业务在ne2站穿通。
:cfg-create-vc12:sys1,ge1,5&&6&11&&20,sys1,gw1,5&&6&11&&20;//ne2-ne1业务在ne2站穿通。
:cfg-checkout;//校验下发配置
:cfg-get-nestate;//查询网元运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