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基础会考模拟检测题 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中基础会考模拟检测题
历史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一卷(选择题)第二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6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一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上,不能答在试题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改涂其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
1.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这是黄梅戏《天仙配》中的一段唱词,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的特点是
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B.商品经济发达
C.自耕农经济脆弱
D.农家生活自然祥和
2. 乾隆时期,苏州地区“佣工之人,计日受值,各有常主。
其无常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唤”。
这种情况说明了( )
A.苏州失业人数较多B.清朝对人身的控制较为严格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D.江南地区手工业发展速度下降3. 恩格斯说:“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新航路开辟前,欧洲人迫切地寻找黄金从根本上反映了:
A.黄金是欧洲人解决商业危机的主要途径
B.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唯一动力
C.《马可·波罗行纪》对欧洲人的强大影响
D.商品经济对掠夺财富加速积累的需求
4.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个变化主要包括
①生产的社会化趋势进一步增强②形成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垄断组织③形成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狂潮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密切结合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
下列诗句中,能恰当形容这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是
A.千呼万唤始出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忽如一夜春风来 D.无可奈何花落去
6. 民国初期民族火柴业的某商标图片,从中能够获得的准确历史信息有
A.民族工业产生于火柴业 B.民国初期诞生了工人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实业救国思想 D.中国火柴工业技术水平世界第一7. 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指出:“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
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为此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C.建立资本主义经济体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A.都准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都以经济建设为党的主要任务C.都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D.都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成功探索
9. 下列表述反映了民国时期服装特点的是
A.男子全部是长袍马褂,女子以猎装为主
B.男子以西装和中山装为主,女子以旗袍为主
C.女子以连衣裙和列宁装为主
D.绿军装成为流行服装
10. 假如你生活在近代,你可能体验到的是
①能够乘轮船到外地②能够用电报与亲友联系
③能够观看电影④能够在《申报》上登广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 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危机主要是因为市场中的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
为此提出,能够通过政府对经济活动实行必要的干预,来消除生
产过剩和失业。
以能体现这个思想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斯大林经济政策
C.自由放任政策
D.罗斯福新政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社会福利种类繁多,覆盖面广,低收人阶层受惠多。
其积极影响是
A.缓和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
B.彻底解决了经济危机
C.克服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D.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
13. 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通过如下决议:“最主要的任务是……
在社会主义国营工业的领导下依靠合作社将日益众多的农户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轨道。
”这表明苏联将
A.与美国展开经济战 B.实行农业集体化
C.增加国营企业自主权 D.实行食物配给制
14. 苏联时期,曾流传一则笑话:一个美国代表团访苏,参观“伟大的建设成就”。
陪同的苏联官员得意地说:“到下一个五年计划时,每个苏联家庭都能够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你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我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我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
”请问:造成当时苏联家庭要“开着飞机”赶去“排队”买面包的主要原因是
A.长期战争严重破坏社会经济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食品短缺C.片面发展重工业的消极影响 D.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减产
15. 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
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
……”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B.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
C.东欧剧变的影响 D.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16. “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确立美元这一特
殊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A.《关税贸易总协定》签定 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17. 法国前总统戴高乐主张欧洲应是“欧洲人的欧洲”,欧洲应该联合起来,摆脱美国人的控制。
在经过了长期的酝酿、准备和尝试之后,1967年,欧洲终于迈出了走向联合的重要一步,建立了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华沙条约组织
C.欧洲共同体
D.欧洲联盟
18. 亚当·斯密在出版于1759年的《道德情操论》中说:“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
”作者的这一提醒主要是为了防止
A.经济危机的发生
B.城乡差别的扩大
C.工人运动的兴起
D.垄断现象的出现
19.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这里的“挑战”是指
A.苏联的威胁
B.第三世界的崛起
C.西欧和日本的经济竞争
D.美国的经济滞胀
20. 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
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A.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B.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C.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 D.力图缓解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第二卷非选择题(40分)
注意事项:
1.第二卷共有3小题。
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答题纸上。
2.答卷前,请务必将密封线内的各个项目及密封线外的准考证末两位号码填写清楚。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40分)
21. )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化,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
材料一:读图
(1)上图电话磁卡画面取材于《天仙配》故事。
观察此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和耕作方式各是什么? (4分)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中国面临“千古未有的变局”。
(2)依据材料二,说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开始解体的原因?分析西方列强侵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分)
(3)简述19世纪70年代以前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3分)
22.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末,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比80年代初增加了2倍。
其中80%集中在美、欧、日,只有18%在发展中国家。
在这方面跨国公司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控制着国际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l/3。
现在它们越来越重视就地生产和销售,全世界生产和销售有20%是在国内进行的。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和哪两个组织有关?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5分)
(2)材料二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趋势?这一趋势开始出现于何时?(4分)
(3)上述材料提到的国际组织中,中国是哪一个组织的成员国?中国为什么要加入该组织?(5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是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三阶段是美国和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面崛起,取代英国成为主导全球化大趋势的两大核心。
——白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1)葡萄牙和西班牙人是如何开创“全球化”的?(3分)
(2)英国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的动力是什么?(3分)
(3)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10分)
参考答案
1-5.ACDDC 6-10.CDABD 11-15.DABCA 16-20.DCCCD
21.【答案】
(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分)铁犁牛耕。
(2分)
(2)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2分)
工业革命后为了获得海外市场和生产原料。
(3分)
(3)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出现。
(3分)
22. 【答案】
(1)亚太经合组织(1分)、欧盟(2分)。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2分)
(2)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2分)。
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或15世纪末16世纪初)(2分)
(3)亚太经合组织(1分)。
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与经济发展。
(2分)(两点中答出一点即得2分)
23.(1)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开辟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开始了大殖民,加强了世界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需要更广阔的原来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3)全球化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增长,欧美国家主导了全球化的进程,从中获得了巨大利益;欧美国家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造成了这些国家的贫困,但客观上也带来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