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

合集下载

河北专版新编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20180817285

河北专版新编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20180817285

第三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第一部分(1-4题20分)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每空1分,共8分)(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2)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论语〉十二章》中说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想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的句子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每小题1分,共4分)(1)这本小说把官场上的尔虞我诈描写得淋漓(lín lí)尽致。

(2)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huǐ hèn)。

(3)他手指不停地搓捻..(cuō niǎn),之后小心翼翼地在笔记本上记下他能接受到的所有东西。

(4)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jǐ yǔ)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3.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B)(3分)曾经,我们走过了花样青春,________;曾经,我们度过了繁华四季,________;曾经,我们历经了沧桑风雨,________;曾经的青春,如梦从幻到醒、如花从开到谢、如风从来到去……用他们的真美柔情谱写了一首首充满活力激情的歌谣。

曾经,有无数天真无邪的笑容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无数五彩斑斓的画面绘织在我们的生命里,无数纯洁无瑕的记忆烙印在我们的脑海深处……①在交替的春秋冬夏里轮回着曾经拥有的那一个美丽季节②在有限的青葱岁月中流失了曾经只属于我们的纯真童年③在起落的朝阳夕日下洗礼着曾经承受的一次次磨砺痕迹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①③②4.观察下面这幅图,按要求答题。

(5分)(1)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的内容。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卷及答案(2)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卷及答案(2)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卷及答案(2)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卷及答案(三)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5-18题。

(15分)秋日私语我喜欢秋天。

当空气中夏的浮躁气息渐渐弥散,街上女人色彩艳丽的衣服变成驼黄色系时――我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秋的来临。

秋和春不一样,她几乎是一下子就翩然而至的,让人们猝不及防地在棉麻的夏衣上罩上一层秋衫。

秋的到来,或许就是一阵不期而来的凉风,甚至是地上一片微微泛黄的树叶。

秋天的天空是可以直接从颜料管中撤出的钴蓝,抹在画布上,再添上几笔错落有致的芦苇,倒影的河水,就是自然的风景画。

晚秋是最适合画山水的时候,当华美的叶子差不多落尽,露出生命清晰的脉络,于是用枯笔稍稍勾勒出她的生长方向,秋意也随之在笔尖流淌。

秋天还有一样很入画的东西――菊花。

她开得蓬勃而大气,涌动着无穷的生命力,充满丰盈之美。

野菊花更别有一番风致,雪白的花瓣托着金黄色的花芯,一簇簇迎风飘摇着。

山里人家会收好野菊花,焙干制成菊花茶。

于是就有了玻璃杯里上下漂浮的`菊花茶,泡开的花瓣近乎透明,花香缓缓升腾起,萦绕着,布满了整个小屋。

这时抿一小口,再吐一口气,你会觉得边呼吸都染着菊花香了。

秋天的声音是需要谛听的,它是一首温情的和弦。

乡间的音乐在旷远的田野上萦绕,蛙儿的鸣叫声此起彼伏,谷粒一颗颗饱满地坠落在土地上,泛起金色的涟漪。

秋风起来了,沙沙地在吟唱,温柔地拂过。

等到了秋雨敲打芭蕉的黄昏,点一盏橘黄的小灯,再摊上一叠素纸,与自己的灵魂对话,是秋日里难寻的浪漫。

秋天里还可以剥蟹煮酒呢。

十月的螃蟹最鲜美。

煮上一锅刚从河里捉来的蟹,在细细斩好姜末,制成姜米醋,家人就围坐在一起,蘸醋吃蟹,日子过得舒缓而惬意。

灵巧的主妇还会做蟹黄汤包,蟹粉狮子头,蟹粉豆腐羹,让走出水乡的女儿都比别处的润泽许多。

喜欢秋天的理由还有许多。

在云淡风清的日子里,我可以松松垮垮套上一件粗线毛衣,感受着织物摩擦传给身体的温暖气息。

再背上微微泛白的牛仔挎包,行走在秋天的白桦林。

七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卷(含答案与解析)

七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卷(含答案与解析)

七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检测卷答案与解析(本卷共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姓名:学号:总分:一、积累与运用(2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D )(3分)A.确凿.(záo) 攒.成(cuán) 倜傥.(tǎnɡ) 诅.咒(zǔ)B.笃.志(dǔ) 盔.甲(kuī) 贪婪.(lán) 拼凑.(còu)C.桑椹.(shèn) 蝉蜕.(tuì) 曲肱.(ɡōnɡ) 倘.若(tǎnɡ)D.秕.谷(bǐ) 浸.满(qìn) 模.仿(mó) 和.蔼(hé)2.下面各项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A.云宵感慨人声鼎沸花团锦簇B.严厉驾驶截然不同全神贯注C.脊梁跨进浑为一谈诲人不倦D.缠络遗撼不求甚解废寝忘食3.下面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A.历史上美丽的楼兰古国,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B.高铁动卧的出现,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能够蜷缩在被窝里旅行,幸福感油然而生....。

C.春天,植物园内的樱花绽放,那美景真是美不胜收....。

D.台上的主持人说:“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的结果,请大家洗耳恭听....。

”解析:D.“洗耳恭听”是客套话,表示恭敬、专心地听对方讲话,与语境不符。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3分)A.美国军舰擅自闯入中国海域,我方对其识别查证,并予以警告驱离。

B.钙质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人们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就能获得相应的钙质。

C.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

D.性格懦弱的李娟的母亲,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表现出了异常的坚韧。

解析:B.“只有……就……”不能搭配,应为“只要……就……”或“只有……才……”;C.“提高”与“特色”不能搭配,应将“提高”改为“展现”;D.存在歧义。

可改为“李娟性格懦弱的母亲”。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卷试卷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确凿.(zuò) 窜.向(cuān) 塑.雪罗汉(sù)B.脑髓.(suǐ) 惩.罚(chéng) 攒.成小球(cuán)C.宿.儒(shù) 间.壁(jiān) 人迹罕.至(hǎn)D.收敛.(lián) 荡寇.志(kòu) 拗.过去(ǎo)2.下列字形完全无误的一项是()A.悔恨搓捻疲倦不可明状B.残愧暖和绽开疲倦不堪C.涨红喷水给予花团紧簇D.唯恐企盼譬如截然不同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B.为了防止再出安全事故,各个单位都加强了巡查监督工作。

C.由于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今年的服装厂的对外出口订单减少了两倍。

D.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提升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4.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B.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

C.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D.那一天,我学会了不少词,譬如:“父亲”(father)、“母亲”(mother)、“妹妹”(sister)、“老师”(teacher)等。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同为诗歌,但这一篇是叙事的,那一篇是抒情的,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B.对于教材中要求阅读的名著,他总是不求甚解....,反复仔细地阅读。

C.班主任老师的一席话如暮鼓晨钟,撞击着我的心扉,使我恍然大悟....。

D.春天的鲁山森林公园,繁花似锦,绿树成荫,风景如画,美不胜收....。

6.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李军在上学路上因帮助一个走失的小孩寻找他的爸爸妈妈,迟到了。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合欢树》同步练习冀教版(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合欢树》同步练习冀教版(含答案)

《合欢树》同步练习第一部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

B、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摊换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

C、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饶幸获奖,母亲已离我整整七年了。

D、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照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

2.朗读下列句子,说说把重音放在哪几个词上,才能充分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加“·”)⑴(母亲)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

⑵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哪!”3.课文写母亲对合欢树由没心思照顾到“不舍得扔掉”再到“常去侍弄它”,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变化?4.“我”对合欢树由不敢看到想去看,表现了怎样的心情?第二部分:(一)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

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

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

医院已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法治。

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了很多钱。

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是洗、敷、熏、灸。

“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

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

“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每说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

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

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

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

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

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总是在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

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

”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

“我年轻的时候也最喜欢文学,”她说,“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她说,“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吗?”她提醒我说。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24分)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5分)枯涸() liáo()亮 zhù()蓄 chéng()清栖()息肥shuò()清liè() yùn niàng()()山岛竦zhì( )2、为下列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4分)⑴、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A、然而B、……的样子C、这样D、对⑵、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A、炫耀B、展示C、表现D、显示⑶、日光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而有点叫人害怕。

()A、声音很大B、非常晴朗C、亮光很强D、宏大明亮⑷、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A、透明清亮B、灵活而不可捉摸C、十分灵巧D、空旷灵巧3、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填写跟前面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反的词语。

(4分)许多事不必在乎。

是修养,是气度,也是睿智。

它能使我们沉迷时变得,贪求时变得,软弱时变得,骄纵时变得,颓丧时变得,愁苦时变得,对任何事也便拿得起,,甩得开。

人达到了这种境界,精神的天空晴空一碧,云卷,是多么令人神往!4、填空题。

(7分,除特别指出外,每空0.5分)⑴、现代诗人、评论家所写的诗歌《秋天》,以一幅幅生动鲜明的画面,构成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晚景图。

诗中以拟人化的写法,写到:“秋天在农家里”、“秋天在渔船上”、“秋天在牧羊女的眼里”。

,。

⑶、《钱塘湖春行》一诗描绘了西湖早春的美好风光,请找出诗中描写莺歌燕舞的名句,。

⑷、古诗词中为了押韵或对仗等原因,经常运用了“互文”的修辞。

请从《西江月》找出这样的诗句:。

(1分)5、一般说来,人们对景物特征的观察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角度来进行。

试指出下面的句子是从什么角度来观察、描写景物的。

(4分)⑴、“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⑵、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冀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I)卷

冀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I)卷

冀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I)卷一、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5分)1. (4分)(2017·莱芜)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春天一旦跨到地平线这边来,大地便换了一番风景,明朗又朦胧。

它日日夜夜散发着一种气息,就像青年人身体散发出的气息。

清新的、充沛的、诱惑而撩人的,这是生命本身的气息。

大地的肌肤--泥土,松软而柔和;树枝再不抽搐,软软地在空中自由舒展,那纤细的枝稍无风时也颤悠悠地摇动,诏唤着一个万物萌芽的季节的到来。

湖水因为春潮涨满,仿佛与天更近;静静的云,说不清在天上还是在水里……(1)文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撩人(liáo)一番B . 抽搐(chù)枝稍C . 纤细(qiān)充沛D . 涨满(zhǎng)诏唤(2)文中画横线的词语词性不相同的一项是()A . 一旦仿佛B . 朦胧自由C . 气息萌芽D . 散发撼动2. (11分)(2018·安徽模拟) 某中学九(3)班以“小说伴我成长”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拟写一则宣传标语,渲染活动气氛。

(2)活动中,班主任张老师要求每位同学推荐一部自己最喜爱的小说,并写出推荐理由。

你最喜欢哪一部小说?说说你的推荐理由。

(3)下面是魏晓曼同学写的活动感言,请你帮她修改。

有人把书籍比作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我觉得点儿都不为过。

【A】几年来,通过阅读小说,使我的知识不断积累,思维更加活跃,看待问题的角度更加全面。

【B】人生是短小的,怎样才能让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这是值得每个人思考的问题。

【C】从阅读第一部小说“平凡的世界”开始,每读一部小说,我都沉浸在小说故事之中,体会不一样的人生。

这也是我阅读小说的最大乐趣。

①【A】句有成分残缺的毛病,应将“________”删去。

②【B】句有用词不当的毛病,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河北省南皮县第二中学2009—2010年(上学期)语文七年级第三单元测试题一、基础与运用(30分)1、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A郎润澄清玄奥犬吠 B宛转酝酿湛蓝寥阔C清冽梦寐硕果栖息D卖弄黄晕水藻哄托2、下列各组词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 酝酿.(niàng)唱和.(hè) B竦峙.(zhì)枯涸.(hé)C碣.(jié)石贮.(zhù)蓄 D水藻.(zǎo)肌肤.(fǔ)3、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7分)①走出门,就与含着露水和zhī___________子花气息的好风撞个满怀。

②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jiàn___________水上站了几百年了③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岁月是一去不返的shì___________川,惟有你坚持着,你那从不改变的姿态,让我看到了一种古老而坚rèn_______的灵魂。

④你好!白云大嫂!月亮的好女儿,天空的好护士,你洁白的身影,让qiáocuì______的天空返老还童,露出zhàn_______蓝的笑容。

4、填在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拾起一片落叶,细数_______的纹理,那都是命运_______的手相,在它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_______而别有_______的仪式。

A.精细秘密短暂深意 B.精心神秘漫长深意C.精致神秘短暂深意 D.精致秘密漫长情意5、这个单元选的是描写四季的散文,___________先生的《春》写的是春光,___________先生的《___________》写的是冬色,李汉荣的《___________》写的是夏景,何其芳的《___________》描绘了一幅诗意盎然的乡村秋景图,向读者展示了各不相同的四季特征。

冀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

冀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

第三单元练习测评卷第一部份(1-3题,14分)1.依照要求填上诗词的原句(每题2分,共8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

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

3) 《钱塘湖春行》。

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那个地址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不由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赞扬。

4) 《夜雨寄北》中诗人想像与妻子团聚的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下面一句广告语的横线上填入一家保险公司的名称,并说明它在语文表达上的特色及其含义。

(3分)平常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_______________。

语言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第二部份(4-21题,46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送董邵南序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

吾知其必有和也。

董生勉乎哉!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珍惜焉。

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易移,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董生勉乎哉!吾因之有所感也。

为我吊望诸君..乎?为我谢曰:“明...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天子在上,能够出而仕矣!”4.你能读准确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吗?(2分)燕.赵之士:__________________ 恶.知其今: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说明以下语句中加点词。

(2分)郁郁适.兹土:_______________ 董生勉乎哉.:_______________为我谢曰.:_______________ 能够出而仕.矣:_______________6.从文中看,“董生”什么缘故要去“游河北”?(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确凿( záo) 皂荚(jiā) 桑椹(shèn)油蛉(líng)B.斑蝥( máo) 珊瑚(shān) 争执(zhì) 收敛(liǎn)C.秕谷( bǐ) 蝉蜕(tuì) 锡箔(bó) 黑痣(zhì)D.贪婪( lán) 尴尬(gà) 感慨(gǎi) 踉跄(liáng)2.下列词语的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轻捷云宵鉴赏花团锦簇B.和蔼恭敬渊博恍然大悟C.奥密淋漓盔甲人声顶沸D.羞惭枉然诅咒浑为一谈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藤条虬枝交错,沟壑纵横如网,每行走一步都很困难。

B.看了这场表演,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C.她今天穿得很漂亮,简直让人美不胜收。

D.他们重现了一项古老的、几乎已被遗忘的技艺:在众目睽睽下让物品不翼而飞。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考生备战中考,关键是调整生活学习状态,把握复习迎考节奏,切忌不要打“疲劳战”。

B.在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挑起了为请假的老师代课的任务,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C.我们深信,爱读书,会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能使人受益终生。

D.通过运动员的努力拼搏,使我们班一举夺得了年级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5.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

①有一个智者,他叫孔子,他在修身、交友、学习等方面的见解给世人以启迪,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容置疑。

②有一个灵魂的医者,他叫鲁迅,他放下救济苍生的医书,用手中的笔医治麻木的民众,他是一直勇敢前行的斗士。

③有一个勇者,她叫海伦·凯勒,她看不见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却教我们彼此用爱感受,用心聆听,她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令人一下子产生敬佩之情。

(1)第③句画线处有语病,请修改。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整理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整理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整理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积累和运用1.给下列汉字注音。

应和()屏风()贮藏()穹隆()2.依据拼音写汉字。

yùn niàng()kān hù()wǎn zhuǎn()zhú ru ()màn cǎo()shuǐ zǎo()3.词句积累⑴ 朋伴婀多姿名其实手无策⑴ 一年之计在于春,。

⑴ 山重水复疑无路,。

⑴ ,吹面不寒杨柳风。

4、课文内容填空《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散文。

细致观看春天的景物,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先总写“一切”,再分写、、,描绘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然后用细致的笔触,描绘了、、、、和五幅图画。

5.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⑴希望着,希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⑴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躺儿。

()⑴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⑴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6.依据回答中所提示的重音所在,设想所提的问题。

⑴ 问:答:这支笔是我的。

⑴ 问:答:这支笔是我的。

⑴ 问:答:这支笔是我的。

⑴ 问:答:这支笔是我的。

7、你能在下面句后括号内用某种动物来比方此种类型的人吗?例如: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变色龙)⑴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⑴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⑴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的人()⑴没有依靠无处投奔的人()⑴强横无赖独霸一方的人()⑴代人受过替人受罪的人()⑴鞠躬尽瘁为民造福的人()⑴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8、把下面这段话里的句子重新排列,使之成为一段意思连贯、句序合理的短文:⑴绿是生命的颜色。

⑴春雨过后,草尖上、树梢上冒出了一簇簇嫩绿的叶芽,更会使你觉得新的生命在跳动。

⑴你看那春天的原野,绿油油的,生气勃勃,欣欣向荣,令人感到鼓舞和兴奋。

⑴道旁的树木,青翠欲滴;田间的秧苗,郁郁葱葱。

⑴到了夏天,大地上一片葱郁。

⑴面对着这布满蓬勃生气的大地,便会感到自己也增加了青春的活力。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第三单元孙宏丽注意事项:1.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一部分(1-3题 13分)1.请把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补充完整。

(每空1分,共3分)君问归期未有期,。

,。

2. 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

(每空1分,共4分)①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一诗中通过描写动物表现出一派春意的句子是:,。

②请你从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一个和“亲情”有关的完整诗句:,。

3. 你一定在课外阅读《童年》这部小说了吧,请完成下列两题。

(每题3分,共6分)①《童年》是(作者)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其他两部分别为、。

②在艰难困苦、令人窒息的环境里,阿廖沙为什么没有被压垮或变坏,反而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善良的人?第二部分(4—29题 57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5分)送董邵南序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

董生勉乎哉!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董生勉乎哉!吾因之有所感矣。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4.选文的作者是 ,他是 代文学家。

(2分)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1)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感慨:(2)吾知其必有合..也 有合:(3)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吊:6.译句。

(4分)(1)郁郁适兹土。

(2)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7.第⑴句“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9.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见解和主张(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5分)那悠悠的槐花情①今晚的月亮真好,圆润润的。

(经典1-1)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礼物》测试题 冀教版

(经典1-1)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礼物》测试题 冀教版

礼物【同步达纲练习】一、别给下列字注音组词①啜()②榻()③晦()④绌()缀()踏()侮()拙()二、选出下列加线字注音有误的一组()A.抽噎(yè)啜泣(chuò)俗不可耐(nài)晦涩(huì)B.馈赠(kuì)吝啬(lìn)相称(chèn)筹划(chóu)C.贫民窟(kū)神经质(zhì)掂斤拨两(diān)相形见绌(chù)D.两鬓(bìn)发梳(shū)马槽(cáo)拙(zhuō)笔三、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耶稣玳瑁迷蒙褐色 B.踌躇嫉妒相形见拙慷慨C.表链毫无顾虑搅翻杂凑 D.鹌鹞祈祷啜泣晦涩四、填空:1.《麦琪的礼物》选自《》,作者是(国)。

他一生创作了多篇短篇小说,代表作有《》、《》《》等。

2.《麦淇的礼物》通过一对贫困的年轻夫妇的故事,反映了美国下层人民,赞美了主人公。

【创新能力训练】那三位麦琪,读者都知道,全是有智慧的人——非常有智慧的人——他们带来礼物,送给生在马槽里的圣婴耶稣。

他们首创了圣诞节馈赠礼物的风俗,他们既然有智慧,他们的礼物无疑也是聪明的,可能还附带一种碰上收到同样的东西时可以交换的权利。

我的拙笔在这里向读者叙述了一个没有曲折,不足为奇的故事:那两个住在一间公寓里的笨孩子,极不聪明地为了对方牺牲了他们家里最宝贵的东西。

但是,让我对目前一般聪明人说一句最后的话,在所有馈赠礼物的当中,他们两个是最聪明的。

在一切授受礼物的人当中,象他们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

他们就是麦琪。

1.本文段选自国写的《》2.给加线的字注音馈赠()拙笔()3.“全是有智慧的人——非常有智慧的人——他们带来礼物……”一句中破号的作用是。

4.“叙述了一个没有曲折,不足为奇的故事:……”一句中冒号的作用是5.“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像他们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一句怎样理解?【学科渗透训练】还给谁①1971年的夏天,我在A国上大学。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卷及答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卷及答案一、语言积累和运用(46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注音写汉字(16分)yùnniàng()jiǎo()洁吞shì()枯涸()qiáocuì()青lài()廖阔()黄晕()澄()清虬()枝mèngmèi()清lìe()贮蓄()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不落熟套花枝招展清风流水德高望重承前启后呼朋引伴出奇致胜纵横交错骇人听闻宽洪大量错别字改正3、用诗文原句填空。

(5分)(1)鸟儿将朝安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2)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吹动,。

(3),山岛竦峙。

(4)乡书何处达?。

(5),谁家新燕啄春泥。

(2)从你课外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描写春景的两组句子:,。

,(3)《次北固山下》表达作者乐观积极向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句子是:(4)《天净沙秋思》中点题的句子是:(5)《钱塘湖春行》中用莺燕的活动展现出早春的一派生机的句子是:,(6),吹面不寒杨柳风。

(8)我寄愁心与明月,。

5、仿照例句完成下列句子:(2分)仿写: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

6、修改下列有语病的句子。

(4分)(1)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共同承担的任务。

修改:(2)我生长在剪纸之乡,这种民间艺术对我一点儿都不陌生。

修改:综合阅读(34分)(一)阅读《天净沙秋思》,回答下面的问题。

(4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从最后两句看,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二)阅读下列语段,完成9-14题。

(15分)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例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礼物检测题冀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礼物检测题冀教版

礼物第一部分:1.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⑴德拉总有一天把头发悬在窗外去晾干,只是为了使那位皇后的珠宝和首饰(跟另一个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

()⑵只以贷色来宣示它的价值,不凭什么(庸俗得使人难以忍受)的装潢。

()⑶德拉(心神不定,心里不安)地从桌上跳下来,走到他身边。

()⑷杰姆吃力地问道,仿佛他(费尽思考,费尽脑筋)之后,还没有把那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弄明白似的。

()2.本文作者是国著名短篇小说家。

(2分)3.请指出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3分)⑴她听到楼下梯级上响起了他的脚步声,他立刻脸色变白了。

⑵到了七点钟,咖啡煮好了,煎锅也放在炉子后面热着,随时准备煎肉饼。

⑶“你说你的头发没有了?”他带着近乎白痴的神情问道。

4.小说最后一自然段主要运用了的表达方式,其作用主要是。

(2分)5.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2分)A、裙子一摆,她飘然走出房门,走下楼梯,一到街上。

B、德拉的美丽的头发披散在身上,像一股褐色的小瀑布一样,波浪起伏,金光闪闪。

C、随后的两个钟头仿佛长了玫瑰色的翅膀似的飞掠过去了。

D、一进门杰姆就站住了,像一条猎犬嗅到鹌鹑似的纹丝不动。

6. 品析下列句子中词句的表达作用。

(3分)⑴随后的两个钟头仿佛长了玫瑰色的翅膀似的飞掠过去了。

仿佛长了玫瑰色的翅膀:⑵德拉像一只挨了烫的小猫似的跳了起来,喊道——挨了烫的小猫:⑶这时德拉的美丽的头发披散在身上,像一股褐色的小瀑布,波浪起伏,金光闪闪。

像一股褐色的小瀑布,波浪起伏,金光闪闪:7. 口语交际:根据语境填上适当的话。

(3分)有一个高明的出版商出版了一本书,为了增加书的销售量,他把书送给总统请总统作以评价,总统不经意地说了一声“好”字,于是出版商大作广告“”书的销量直线上升,后来出版商又出了一本书,之后如法炮制请总统评价,总统想到上次被利用,就说“不好”,出版商又大作广告“”又大赚了一笔。

第三次,出版商带着他的新书去见总统。

【中小学资料】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2《虽有佳肴》复习试卷 冀教版

【中小学资料】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2《虽有佳肴》复习试卷 冀教版

《虽有佳肴》复习1.原文: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词语:虽:即使。

弗食:不吃。

旨:甘美。

至道:最好的道理。

至,达到极点。

译文: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吃,就不能知道它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2.原文: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词语:善:好,妙。

是故:连词,所以。

译文: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所以,学习过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3.原文: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词语:困:不通,理解不了。

自反:反省自己。

译文:教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的不懂的地方。

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反省自己。

4.原文: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也。

故曰:教学相长词语:自强:自我勉励。

强,勉励。

故:连词,所以。

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长,增长。

译文: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所以说:教与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5.原文:《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词语:学学半:教育别人,是学习的一半。

第一个“学”是教的意思。

其,表示推测。

译文:《兑命》说:教别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虽有佳肴》测试卷1.原文: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词语:虽:弗食:。

旨:。

至道:。

至,。

译文:2.原文: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词语:善:。

是故:。

译文:,3.原文: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词语:困:。

自反:。

译文:。

4.原文: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也。

故曰:教学相长词语:自强:。

强,。

故:。

教学相长:。

长,。

译文:。

5.原文:《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词语:学学半:。

第一个“学”是。

其,。

译文:。

《虽有佳肴》测试卷1.原文: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词语:虽:弗食:。

旨:。

至道:。

至,。

译文:2.原文:弗学,不知其善.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练习测评卷
第一部分
(1-3题,14分)
1.根据要求填上诗词的原句(每题2分,共8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

2)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

3) 《钱塘湖春行》。

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不禁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赞叹。

4) 《夜雨寄北》中诗人想像与妻子团聚的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下面一句广告语的横线上填入一家保险公司的名称,并说明它在语文表达上的特色及其含义。

(3分)
平时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_______________。

语言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第二部分(4-21题,46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送董邵南序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

吾知其必有和也。

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

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易移,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董生勉乎哉!
吾因之有所感也。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4.你能读准确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吗?(2分)
燕赵之士:__________________ 恶知其今: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

(2分)
郁郁适兹土:_______________ 董生勉乎哉:_______________
为我谢曰:_______________ 可以出而仕矣:_______________
6.从文中看,“董生”为什么要去“游河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开头一句的“古称”一词有什么作用?这句话与后文哪句相照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文表面上是“送”,实际上是要“留”,作者在文中是如何表达这一意思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说说文末加点词语各指什么人?(2分)
望诸君:_______________ 屠狗者:______________
(二)真实的善良
有一个时期,我因医牙,每日傍晚从北影后门行至前门,上跨街桥,到对面教育印刷厂的牙科诊所去。

在那立交桥上,我几乎每次都看见一个残了双腿的瞎老头儿,卧在那儿伸手乞钱。

其中有三次,看见一个老太婆,在给那瞎老头钱。

照例是10元钱和一塑料袋儿包子。

过街桥上上下下人很多,不少的人便驻足望着那一情形,但是没有人掏出自己的钱包。

有一天风大,见老太婆刚掏出的10元钱刮到了一个小伙子脚旁。

他捡起,明知是谁的钱,却若无其事地往自己兜里一揣,扬长下了跨街桥。

所有在场的人,都从桥上盯着他的背影看。

我想他一定能认识到这一点的,所以没勇气回头也朝桥上的人们望。

瞎老头问老太婆:“好人,你想给我的钱,被风刮跑了吧?那也算给我了!我心受了!”老太婆说:“是被风刮跑了,可已经有人替我捡回来了!给……”
我认识那老太婆。

她从早到晚在离桥不远的地方卖茶叶蛋。

我想她一天挣不了几个10元钱的。

于是,几乎每个驻足看着的人,都默默掏出自己的钱包。

那一天我没去牙科诊所,因为我也把钱给了那个瞎老头。

后来那瞎老头不知去向了。

而那老太婆仍在原地卖茶叶蛋。

有一天我经过她跟前,不由自主停下脚步买她的茶叶蛋。

我不迷信,可我似觉她脑后有光环闪耀。

我问她:“您认识那老头?”
她摇摇头,反问我:“可怜的老头,他上哪儿去了?”
我也只有摇头作为回答。

她长长叹了口气。

我从中顿时感到一种真真实实的善良,仿佛从这卖茶叶蛋的老太婆心里作用到了我自己的心里。

10.本文描写了老太婆哪些善良的表现?请做一下概括。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画线的句子语文很朴实,但包含的感情却是非常鲜明的。

请在句子的括号里添加合适的词语,揭示人们的态度。

(2分)
所有在场的人,都从桥上( 地)盯着他的背景看。

12.“有一天我经过她跟前,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买她的茶蛋”一句中,“不由自主”一词能否删除?(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分析文章结尾一句的含义。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完全文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请你说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善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轻点关门
石文
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搬进了新居。

送走了最后一批前来祝贺的朋友,我与妻子便重重地躺在沙发上休息。

忽然,门铃响了。

咦,这么晚了还有客人?忙起身开门,门外站着两位不相识的儒雅的中年男女,看上去是一对夫妻。

在疑惑中,那男子介绍他们是一楼的住户,姓李,特地上来向我们祝贺乔迁之喜。

哦,原来是邻居啊!赶紧往屋里让。

②李先生连忙摆手:“不麻烦了,不麻烦了,还有一件事情要请你们帮忙。

”我说:“千万别客气,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效劳?”李先生道:“以后出入单元防盗门的时候,能不能轻点关门,我老父亲心脏不太好,受不了重响。

”说完,静静地看着我们,眼里流露出一股浓浓的歉意。

③我沉吟了片刻:“当然没问题,只是怕有时候急了便会顾不上。

既然你父亲受不了惊吓,为什么还要住在一楼?”李太太解释道:“其实我们也不喜欢住一楼,即潮湿又脏,但是老父亲腿脚不方便,而且心脏病人还要有适度的活动。

”听完后,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便答应以后尽量小心。

两口子千恩万谢,弄得我们挺不好意思的。

④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我们的单元门与别的单元门的确不太一样,大伙儿开关铁防盗门时,都是轻手轻脚的,绝没有其他单元时不时“咣当”一声巨响,一问,果然都是受李先生所托。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

有天晚上,李先生夫妇又摁响了我们家的门铃,一见到我们,二话没说,先给我与妻子深深地鞠了个躬,半晌,头也没抬起来。

⑤我急忙扶起询问。

李先生的眼睛红肿,原来昨天晚上,李老先生在医院病故了。

前些时候,他对儿子交代过:非常感谢大家这些年对于自己的照顾,麻烦各位了,要儿子见到年纪大的邻居叩个头,年纪轻的,鞠一躬,以表示自己对大家的感激。

我用眼睛偷偷一扫,果然在李先生笔挺裤子的膝盖处有两块灰迹,想必是叩头叩的。

⑥送走了李先生夫妇,我不禁感慨:“轻点关门只是举手之劳,居然换来了别人如此大的感激,真是想不到也担不起啊。

”生活就是这样,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文有改动)15.给下面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2分)
①膝()盖②不禁()
16.李先生夫妇两次来"我"家的目的分别是什么?(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