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无处不在》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无处不在》教学设计
《美无处不在》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儿童绘本,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美,激发孩子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本篇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孩子们感知生活中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和了解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美:花朵、太阳、树木、鸟儿、绿草等等。
2.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体会和表达美。
3. 培养幼儿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教育幼儿关爱身边的事物,懂得感恩。
二、教学内容
1. 《美无处不在》一书。
三、教学步骤
1. 情境导入(10分钟)
唤起幼儿对日常生活中美的感知与欣赏,采用多媒体方式展示一些美的图片、音乐,提出问题:“你们身边哪些东西是美的?你们怎么样才能感知生活中美的存在?”。
2. 教学主体(30分钟)
根据故事情节和幼儿的理解程度,翻开书本,聚焦每一幅图画,让幼儿感知每个场景中的美。
b) 探讨生活中的美。
老师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家乡生活中的美好,启发幼儿感知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让孩子分组,搜索周围的树木、花朵、动物等,然后用自己所学的词语来描述它们。
c) 绘画发挥。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所认识的美的事物,自由创作绘画作品,表达对美的感知和喜爱。
老师还可以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和评论彼此的作品,增强幼儿对美的理解和感受。
a) 小结。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探讨幼儿对美的认知程度和感受,加深幼儿对美的认识、了解和表达能力。
b) 延伸。
老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感知生活中的美,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对美的认识和喜爱。
四、教学评估
1.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于生活中美的认知和感受。
2.每位孩子都可以互相欣赏、评价对方的作品,扩大他们的审美空间和欣赏能力。
3.评估孩子在绘画方面的创造能力,鼓励幼儿在这方面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五、教学反思
通过《美无处不在》教学设计,幼儿不仅可以感知生活中的美,还可以了解到生活中许多事物的美好之处,培养他们对美的欣赏和表达能力,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可以让他们了解到应该更加珍惜和关怀我们身边的事物。
我们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借鉴幼儿的想法和见解,规划更多它们关心的内容,从而更好地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