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盛聚酯静设备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方案适用于大件设备之外的一般静设备安装,按照常用施工规范和聚酯装置施工经验编制,结合设备制造商或专利商的安装指导书及设计文件进行施工。
本工程的静设备主要为国内生产,部分设备从国外订购。
1 设备安装方法选择
(1)一般设备利用大件设备吊装预留孔运输,采取多点运输,提高设备安装的速度。
(2)一般设备的吊装运输方法为:一般设备根据具体形状和重量,先用吊车送到设备安装楼层,然后拖运到基础旁,利用砼框架上的梁,或自制的龙门架吊装就位。
对过滤器、干燥器、真空泵等设备,连同包装箱运输到位,拆箱后立即安装就位。
不能立即安装的设备要先运进库房内,避免雨淋。
(3)PTA日料仓体积和重量大,安装标高相对高,由制造厂分段预制后,厂家现场组对、焊接。
(4)安装在混凝土基础上的设备用垫铁调平找正,安装在钢结构上的设备用薄钢板找平找正。
(5)如果固定设备的弹簧支吊架、吊杆没有到货,可以先临时固定,待到货后更换。
(6)热媒容器内部在试车阶段用机械除锈,吸尘器清理。
(7)像切片干燥器、部分过滤器、缓冲罐等用膨胀螺栓固定的设备,要考虑楼板厚度和地面抹面层厚度。
(8)浆料调配槽、切粒机干燥器等组合设备安装前要测量画线,保证安装精度和顺利对接。
2、安装程序
技术准备→基础验收处理→设备出库检验→设备吊装→找正找平→二次灌浆→附件安装→封闭
3、设备安装顺序
设备的安装原则为:根据设备的到货时间,集中吊装、运输,并按照设计图纸给定的安装路线先东后西,先大后小,先上后下,先难后易。
4、主要工序技术要求
(1) 基础验收处理
设备安装前,设备基础须经交接验收,基础上要有标高,中心线等标记,相应的建筑物(柱)上应有座标轴线。
设备基础外观不得有裂纹、蜂窝、空洞及露筋等缺陷,复查基础各部位尺寸,应符合下表1条件。
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设备安装基准线。
设备安装就位前,基础表面须进行修整,需灌浆的表面应凿成麻面,被油污的基础表面应铲除。
放置垫铁处的混凝土表面应铲平,水平偏差为2mm/m以内,预留地脚螺栓孔内的杂物要清理干净。
(2)设备出库检验
设备出库检验应有甲方有关人员在场,按装箱单核查设备及零部件的数量,对设备及零部件进行外观检查,不应有伤痕,锈蚀和变形等。
设备出库开箱后要及时填写开箱检验记录,对设备及零部件妥善保管。
像切粒机、后聚合反应器、熔体泵、添加剂泵等重要设备,安排保卫人员专门看护。
设备基础允许偏差表1
3、地脚螺栓安装
地脚螺栓的埋设应符合下述规定:地脚螺栓的垂直度不得超过其长度的5/1000,与预留孔壁的间距大于20mm,与孔底的间距大于30 mm,螺栓上的油脂和污垢应清理干净。
螺母与垫圈、垫圈与设备底座间接触良好,螺栓上露出螺母应整齐(1.5—3个螺距左右)。
热媒储槽、聚合设备等有膨胀和收缩要求的卧式设备的滑动端地脚螺栓,应按设计安装在指定的位置,不能妨碍设备的膨胀和收缩,其滑动底板的滑动面应清理光洁,并涂上润滑脂。
工程中交前,松动滑动端螺母,留下0.5—1mm的间隙,并用双螺母锁紧,保持这一间隙,并逐台检查确认、记录。
4、垫铁安装
垫铁尽量放置在地脚螺栓两侧或其他受力集中处,间距为500mm左右,高度为30mm--70mm,每组垫铁不超过4块,设备调整后,垫铁应露出设备底座10--20mm,垫铁层间点焊牢固,安装在钢结构上的设备,垫铁要与钢结构焊牢。
5、找平找正
设备的找正,找平按基础上的安装基准线(中心线、标高)对应设备上的基准测点进行调整和测量,设备上的基准测点有:
a、设备支撑(裙座支座、支架等)的底面。
b、设备的中心线。
c、立式设备的铅垂度以设备两端侧点为基准。
d、卧式设备的水平度一般以设备的中心划线的四个最远点为基准。
e、补充测点有:设备的主法兰面,水平或铅重的轮廓面;其他指定的基准面或加工面。
对有搅拌器、给料器的容器,连接法兰面的水平度必须按照搅拌器的安装标准找平。
立式设备找正时,应在互成90°角的两个方向上测量其铅垂度,卧式设备一般用U形管水平仪测量其水平度。
设备找正找平的允许偏差见下表
设备找正找平允许偏差
注:D-------设备外径 h--------立式设备两端测点间距
L--------卧式设备两端测点间距
6、设备的灌浆工作:
设备经初步找平找正后,进行地脚螺栓预留孔的灌浆(一次灌浆工作),预留孔灌浆时要注意保证地脚螺栓的位置及垂直度,灌浆后砼强度达到其规定值的75%以上后,才能进行设备的最终找正找平。
设备找正、找平完毕共检合格后,要在24小时内完成二次灌浆工作,二次灌浆前要作好垫铁隐蔽记录,把垫铁点焊牢固。
灌浆一般用细碎石混凝土,其标号应比基础混凝土标号高一级,灌浆时要一次完成,并用工具捣实,在混凝土养护期内,采取相应养护措施。
7、设备的附件、内件的安装
安全阀、视镜、防爆膜、排放阀等设备附件的安装,按照图纸施工,并遵循相应的施工规范和制造说明书。
安装视镜时,应彻底清除干净视镜的接触面,检查设备上的视镜底座平直度,必要时进行修整,拧紧螺栓时,要均匀对称地分几次进行,以免视镜破裂。
工艺塔内件安装前,要对设备进行清扫,清除设备内部的铁锈、泥砂等杂物,安装内件必须严格按图纸施工,保证塔盘的水平度。
喷嘴安装时,要保证角度和牢固。
8、设备内部清理
热媒介质的储槽、罐都要在封闭前进行内部机械除锈,用干燥空气
吹干。
对参与反应的物料容器进行清理除锈,降低杂质对产品色泽和质量的影响。
9、设备封闭
所有静设备在单机试车使用前和中交前,会同有关各方检查设备内部清洁情况、内件、附件安装情况、膨胀间隙、配管情况,合格后填写设备封闭记录,准予封闭。
对于参与单机试运的设备,要在试车后重新打开检查清理,重新封闭。
10、施工技术措施和质量保证措施
基础的验收必须严格按照安装施工图进行,为方便检查,其安装基准用红记号笔作好标识,如中心线、标高等。
基础表面的疏松层必须清除干净。
设备的吊装尽可能地利用建筑物现有的梁、柱等建筑物。
用碳钢绳吊装不锈钢设备时,必须用木材加以隔离。
几台设备联在一起成为一组的,以主要设备为基准,先把基准设备安装好,再安装其他设备。
预聚釜、后缩聚反应器在安装时不能打开设备口。
内部搅拢的支撑块,在对中前严禁拆除。
钢结构上安装的设备,结构安装前,必须先考虑与设备吊装的配合,必要时预留部分构件待设备就位后再进行安装。
设备灌浆前必须用清水冲洗基础,灌浆前基础上不得有积水。
地脚螺栓及设备上的人孔螺栓等涂油脂保护,防止生锈。
热媒储槽、罐和热媒夹套设备的安装螺栓螺母必须使用耐高温的润滑脂。
设备上易损、易丢失的小型零部件,在设备出库检验后,拆下来作好标识(写上设备位号和零件号),收回仓库保管,到交工前复位。
设备管口用临时盲板盖好或用塑料布包好,防止雨雪进入。
土建安装交叉作业时,设备用帆布或彩条布包盖好,必要时搭设防护棚。
设备安装前,认真阅读施工图纸、设备装配图、制造厂的安装说明书,进行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施工技术员编写施工方案,对施工班组进行施工技术交底,下发工程质量单,施工班组按施工图和工程质量单要求施工。
划分A、B、C三级质量控制点,经业主同意后严格执行。
施工用计量器量具必须经有关单位检验合格,并在检验有效期内使用。
11、安全及防护措施
遵守业主的安全管理规定和其厂规。
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熟悉方案。
所有设备的管口用木板或铁皮封堵严实,在土建专业进行粉刷施工时,下方的设备要帆布或塑料布遮盖防护,在土建专业进行砌墙或支拆模板时,下方的设备除遮盖防护外,再用木板支撑防护。
设备运输,吊装按起重施工规范进行。
严禁用设备支腿或接管当锚点。
在设备上直接捆绑时,要验算设备的安全性,进行加固防护。
特殊工种(如起重工、电焊工等)要持证上岗。
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内施工要用不高于36V的安全电压,设备有接地,并有专人监护,设备内施工人员必须穿软底鞋,如布鞋、球鞋等。
热媒容器内部除锈时,施工人员要穿戴好保护用品。
热媒介质的容器和管道内部严禁进水。
在不锈钢设备旁边施工时,对切割飞溅物进行遮挡,防止损伤设备表面。
施工现场设置必要的消防器材。
框架的预留孔洞,要挂牌标识,并用临时跳板,钢板等盖好或设置临时护拦。
利用框架上的梁吊装时应进行核算,满足吊装时方可使用。
12、施工消耗材料
消耗材料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