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很精巧的一首抒情诗《鄂州南楼书事》,同样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庭坚很精巧的一首抒情诗《鄂州南楼书事》,同样达到了诗
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
黄庭坚也是属于那种悲情诗人,他的人生经历与苏轼有几分相似,两个人的关系也是亦师亦友,而且在书法上并称为“苏黄”,另外黄庭坚还是“江西诗派”的领军人物,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诗人;但是黄庭坚的人生遭遇很悲惨,由于反对王安石同样遭受到了打压和排挤,一度被贬到偏远的贵州,这段特殊的人生经历,也让他在后期一直耿耿于怀。
王安石在那个时代推行改革变法,从本质上来说,他是希望北宋可以强大,但是很由于触及到了很多人的利益,最后变法以失败告终。
其实黄庭坚与王安石早期惺惺相惜,也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两个人还是江西老乡,可是由于理念不同,以至于形同水火。
其实我们今天很多人说苏轼和黄庭坚反对变法,这样的说法严格上来说并不准确,无论是苏轼,还是黄庭坚,刚开始的时候是同意,只是由于王安石变法太快,也太急了一些,以至于很多在后期是反对。
黄庭坚被贬到贵州后,可谓是心灰意冷,毕竟对于一个才子来说,去到偏远的地方,也就意味着不可能再会有机会,后来他晚年写过很多的诗,所要表达的正是那段痛苦经历,还有对于人生的感慨,特别是在这首《鄂州南楼书事》一诗中,他用一种极为抒情的笔触写出了鄂州独特的美景,还有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这也正是黄庭坚最了不起的一个地方,尽管遭受了很多的苦难,可是他依旧能够从容面对。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黄庭坚写这首诗时刚刚从贵州回来到湖北,从这首诗的字面上来看,只是描写了寻常的风景,还有普通的事物,其实我们只要结合他的经历就会发现,黄庭坚更多的还是表达了一种孤傲的个性,还有对于现实最深沉的描写,所以短短的几句,也是写得很有韵味,让这首诗有一种极为纤细的美,以及他对于人生的态度。
整首诗还是比较好理解,不像他早期的作品,刻意引用典故,还使用一些生僻字,堆砌一些华丽的辞藻,而在这首诗中,黄庭坚只是那么淡淡着笔,更多的是描写了一种人生感慨,还有对于事物细腻的描写,开篇的第一句就写得很美,把站在高楼上的心境,还有当时的
感受,全部融入进了作品中,而在第二句又是进一步地赞美了周围的美景,湖光山水,水天边接,一望无际的湖面上,开出了许多的荷花,不时不飘来阵阵花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那我个人最喜欢这结尾两句,写出了一种独特的美,也是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还有诗的境界;清风和明白最自由,没有人来看管可以随心所欲,月光融入进了春风中,从那南面轻拂而过,让人犹如是置身于画中一样,可以感受到一丝凉意,这种感受也是让人心旷神怡。
今天就给大家推荐这套诗词传:《李清照词传》《李煜词传》《苏轼词传》《辛弃疾词传》《仓央嘉措诗传》《纳兰容若词传》,全套一共有六本,代表了六位作者传奇的一生。
在《苏轼词传》中,我们可以看到苏轼面对人生的困境不服输的精神,看到苏轼面对无比艰辛的生活依然不放弃的人生态度,看到苏轼豁达的人生观,淡然的人生态度;
在《辛弃疾词传》中,我们可以看到辛弃疾壮志未酬的无奈,看到空有一腔热血却不被重用的辛弃疾,不免为辛弃疾所感伤;
在《李煜词传》中,我们会看到李煜身为一代帝王的无奈,看到李煜沦为阶下囚之后的悔恨,引发我们深深地思考,让我们更珍惜自己当下的美好生活。
全套六本书记录了不同的六位作者的生平小故事,读他们的诗词,品味他们的人生,感受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然后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用他们的智慧解决我们现在的麻烦,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大家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读一读,感受一下古诗词对我们的熏陶,
让自己增长见识,提升气质,岂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