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列圆锥轴承翻转式控油装置[发明专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703386.8
(22)申请日 2020.07.21
(71)申请人 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
地址 471039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建设路
96号
申请人 洛阳轴承集团铁路轴承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陈广胜 王欣 陈翠丽 赵慧敏 
曹伟 焦晶明 徐立桂 王金成 
刘文胜 刘春桥 李云峰 张泽亚 
孟婧 张馨 
(74)专利代理机构 洛阳润诚慧创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3
代理人 李团胜
(51)Int.Cl.
B66F 19/00(2006.01)
B66F 13/00(2006.01)F16N 33/00(2006.01)B08B 13/00(2006.01)F26B 3/02(2006.01)
(54)发明名称一种双列圆锥轴承翻转式控油装置(57)摘要一种双列圆锥轴承翻转式控油装置,包括底座、夹紧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的旋转机构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的夹紧机构包括下、上夹板、气缸固定板、滑块Ⅰ、滑轨Ⅰ和上、下气缸;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前、后轴承座、旋转轴、连接支架、齿轮、齿条和齿条气缸,旋转机构与夹紧机构通过连接支架连接为一体;所述的上、下夹板通过其上连接的滑块Ⅰ与气缸固定板上固定的滑轨Ⅰ滑动连接;所述的前、后轴承座设置在底座上,与旋转轴的两端过渡配合连接;该装置结构合理、操作方便,通过上、下气缸带动上、下夹板移动,并和旋转机构配合,将双列圆锥轴承翻转到一定角度,使其内部油沟中的煤油得到有效排控,保证了轴承的清洁度,
有效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6页CN 111792595 A 2020.10.20
C N 111792595
A
1.一种双列圆锥轴承翻转式控油装置,包括底座(1)、夹紧机构和旋转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底座(1)为矩形桌结构,底座(1)设置在清洗双列圆锥轴承的自动输送线一侧的地面上;所述的旋转机构设置在底座(1)上,夹紧机构设置在自动输送线的进料架和出料架之间,旋转机构与夹紧机构连接为一体;所述的夹紧机构包括下夹板(2)、上夹板(3)、气缸固定板(4)、滑块Ⅰ(5)、滑轨Ⅰ(6)、上气缸(7)、下气缸(8)、上气缸连接板(9,下气缸连接板(10)、上夹板限位柱(11)和下夹板限位柱(12);所述的下夹板(2)为“L”形结构,“L”形的水平板和立板均为矩形平板,立板的外侧面两边对称设置两个滑块Ⅰ(5),滑块Ⅰ(5)通过螺栓与立板固定连接;所述的上夹板(3)与下夹板(2)结构一致,上夹板(3)和下夹板(2)的水平板相对应对称设置在气缸固定板(4)的上下两端;所述的气缸固定板(4)为垂直设置在上夹板(3)和下夹板(2)的立板一侧的矩形平板,在矩形平板的中心沿垂直方向设置有腰形通槽,气缸固定板(4)与上夹板(3)和下夹板(2)的立板连接的一侧面上设置一对竖直的滑轨Ⅰ(6),滑轨Ⅰ(6)对称设置在腰形通槽的两侧,通过螺栓与气缸固定板(4)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的上夹板(3)和下夹板(4)通过其上连接的滑块Ⅰ(5)与气缸固定板(4)上固定的滑轨Ⅰ(6)滑动连接,三者构成“[”形结构;所述的上气缸(7)通过螺栓固定在气缸固定板(4)的上端,上气缸(7)的顶杆朝下设置;所述的下气缸(8)通过螺栓固定在气缸固定板(4)的下端,下气缸(8)的顶杆朝上设置;所述的上气缸连接板(9)与下气缸连接板(10)均为结构一致的“L”形弯板,二者对称设置,两个“L”形弯板的一端通过螺栓分别和上气缸(7)的顶杆端部及下气缸(8)的顶杆端部固定连接,“L”形弯板的另一端分别穿过气缸固定板(4)中心的腰形通槽与上夹板(3)及下夹板(2)固定连接;所述的上夹板限位柱(11)和下夹板限位柱(12)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对称的上夹板(3)和下夹板(2)的水平板面上;
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前轴承座(13)、后轴承座(14)、旋转轴(15)、连接支架(16)、齿轮(17)、齿条(18)、齿条定位板(19)、齿条支撑架(20)、滑轨Ⅱ(21)、滑块Ⅱ(22)、齿条连接板(23)和齿条气缸(24);所述的前轴承座(13)和后轴承座(14)设置在底座(1)的桌面上,通过螺栓固定在桌面的两端;所述的旋转轴(15)设置在前轴承座(13)和后轴承座(14)之间,旋转轴(15)的两端分别与前轴承座(13)和后轴承座(14)的轴承中心孔过渡配合连接;所述的连接支架(16)为水平设置的“U”形架结构,“U”形架的两端通过螺栓与垂直设置的气缸固定板(4)的两侧边连接,连接支架(16)的中心设置有与旋转轴(15)连接的通孔,连接支架(16)与旋转轴(15)通过法兰盘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的齿轮(17)设置在旋转轴(15)上,齿轮(17)与旋转轴(15)固定连接;所述的齿条(18)固定在齿条定位板(19)的一端面上,齿条(18)与齿轮(17)啮合配合;所述的齿条定位板(19)另一端面上对称设置两个滑块Ⅱ(22),滑块Ⅱ(22)通过螺栓固定在齿条定位板(19)上;所述的齿条支撑架(20)设置在旋转轴(15)的一侧边,齿条支撑架(20)的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1)上,齿条支撑架(20)的竖直立板端面上垂直设置两个对称的滑轨Ⅱ(21),滑轨Ⅱ(21)与齿条定位板(19)上的滑块Ⅱ(22)滑动连接;所述的齿条气缸(24)设置在齿条支撑架(20)的下方,齿条气缸(24)的顶杆穿过齿条支撑架(20)底板上的通孔向上设置,齿条气缸(24)通过螺栓固定到底座(1)上;所述的齿条连接板(23)为矩形杆结构,矩形杆的一端通过螺栓与齿条气缸(24)的顶杆端部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与齿条定位板(1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列圆锥轴承翻转式控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夹板(3)和下夹板(2)对称的水平板面上分别设置有均布排列的横向油槽,上夹板(3)和下夹板
(2)的水平板面尺寸大于双列圆锥轴承(26)的外圈直径,上夹板(3)和下夹板(2)的立板一侧面上设置有连接上气缸连接板(9)和下气缸连接板(10)的螺纹孔,水平板和立板之间设置加强筋,三者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列圆锥轴承翻转式控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气缸固定板(4)垂直的两侧面中部设置有与旋转机构的连接支架(16)固定连接的凹槽,凹槽内设置有连接螺纹孔,气缸固定板(4)上固定两个垂直的滑轨Ⅰ(6)之间的间距与上夹板(3)和下夹板(2)的立板外侧面固定的两个滑块Ⅰ(5)之间的距离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列圆锥轴承翻转式控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气缸(7)和下气缸(8)为气动活塞缸,上气缸(7)和下气缸(8)在气缸固定板(4)上下两端固定的位置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列圆锥轴承翻转式控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夹板限位柱(11)和下夹板限位柱(12)各两个,两个上夹板限位柱(11)并列设置在上夹板(3)水平板面的前方,两个下夹板限位柱(12)并列设置在下夹板(2)水平板面的后方,上夹板限位柱(11)和下夹板限位柱(12)的位置根据双列圆锥轴承(26)的尺寸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列圆锥轴承翻转式控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支架(16)的“U”形架结构两端侧面上设置有与气缸固定板(4)连接的沉头螺纹孔,连接支架(16)中心的通孔直径与旋转轴(15)连接的轴径尺寸相匹配,连接支架(16)中心的通孔周边设置有与旋转轴(15)连接的法兰盘连接螺纹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列圆锥轴承翻转式控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旋转轴(15)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通过法兰盘与连接支架(16)固连的螺纹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列圆锥轴承翻转式控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齿条支撑架(20)为三角形立架,三角形立架的底板上设置有与底座(1)连接的螺纹孔及通过齿条气缸(24)顶杆的通孔,三角形立架的竖直立板端面上设置有与两个对称的滑轨Ⅱ(21)连接的螺纹孔,两滑轨Ⅱ(21)之间的间距与齿条定位板(19)上的两滑块Ⅱ(22)之间的距离相对应,两滑轨Ⅱ(21)之间设置有通槽,通槽的上下两端设置有限制齿条连接板(23)在通槽内移动的限位块(2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列圆锥轴承翻转式控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齿条定位板(19)为垂直设置的矩形平板,矩形平板的一端面上设置有固定齿条(18)的螺纹孔,另一端面上对称设置有固定滑块Ⅱ(22)的螺纹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列圆锥轴承翻转式控油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齿轮(17)为圆柱齿轮,齿轮(17)的中心孔径尺寸与旋转轴(15)配合的轴径尺寸相匹配。

一种双列圆锥轴承翻转式控油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轴承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列圆锥轴承翻转式控油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铁路圆锥滚子轴承的精度和寿命在轴承行业内要求很高,轴承的零配件加工后,表面会残留和吸附一些杂质颗粒,轴承装配时需注入润滑脂,而此时注入润滑脂,会使得润滑脂被污染,若零配件未清洁干净或者润滑脂中含有杂质,都会使轴承运行时的噪声增加,降低其使用寿命,因此采用煤油清洗的方式来去除轴承表面吸附的杂质,经过煤油清洗后的轴承,其内部沟槽内会留存部分煤油,煤油若长期滞留在轴承内部会破坏轴承内润滑脂的胶体稳定性,造成轴承振动值升高,所以在给轴承注入润滑脂前要去除掉煤油,以免影响注入润滑脂后轴承的润滑状态,影响使用寿命。

但清洗封存在轴承内部的煤油需要消耗大量的清洗溶剂,污染环境且费时费力,现有常用方法是将整套圆锥滚子轴承用煤油清洗完成之后放置到风干装置上用风扇吹干,以达到控油的目的,但风干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将轴承内部保持架油槽的煤油处理干净,因此需要工作人员在风干过程中对轴承进行翻转,以便将轴承内部保持架油槽内的煤油控出,但翻转过程费时费力,同时影响装配效率,因此,需要一种自动的翻转式控油装置来解决工作人员工作量大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双列圆锥轴承翻转式控油装置,该装置利用气缸及直线滑轨等部件构成的夹紧机构,将轴承压紧固定在两个夹板之间,再通过旋转机构带动夹紧机构自动翻转,轴承随着夹紧机构翻转不同角度,使得煤油从轴承的沟槽中流出,完成煤油控干过程。

[0004]本发明的目的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列圆锥轴承翻转式控油装置,包括底座、夹紧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的底座为矩形桌结构,底座设置在清洗双列圆锥轴承的自动输送线一侧的地面上;所述的旋转机构设置在底座上,夹紧机构设置在自动输送线的进料架和出料架之间,旋转机构与夹紧机构连接为一体;所述的夹紧机构包括下夹板、上夹板、气缸固定板、滑块Ⅰ、滑轨Ⅰ、上气缸、下气缸、上气缸连接板,下气缸连接板、上夹板限位柱和下夹板限位柱;所述的下夹板为“L”形结构,“L”形的水平板和立板均为矩形平板,立板的外侧面两边对称设置两个滑块Ⅰ,滑块Ⅰ通过螺栓与立板固定连接;所述的上夹板与下夹板结构一致,上夹板和下夹板的水平板相对应对称设置在气缸固定板上下两端;所述的气缸固定板为垂直设置在上夹板和下夹板的立板一侧的矩形平板,在矩形平板的中心沿垂直方向设置有腰形通槽,气缸固定板与上夹板和下夹板的立板连接的一侧面上设置一对竖直的滑轨Ⅰ,滑轨Ⅰ对称设置在腰形通槽的两侧,通过螺栓与气缸固定板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的上夹板和下夹板通过其上连接的滑块Ⅰ与气缸固定板上固定的滑轨Ⅰ滑动连接,三者构成“[”形结构;所述的上气缸通过螺栓固定在气缸固定板的上端,上气缸的顶杆朝下设置;所述的下气缸通过螺栓固定在气缸固定板的下端,下气缸的顶杆朝上设置;所述的上气缸
连接板与下气缸连接板均为结构一致的“L”形弯板,二者对称设置,两个“L”形弯板的一端通过螺栓分别和上气缸的顶杆端部及下气缸的顶杆端部固定连接,“L”形弯板的另一端分别穿过气缸固定板中心的腰形通槽与上夹板及下夹板固定连接;所述的上夹板限位柱和下夹板限位柱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对称的上夹板和下夹板的水平板面上;
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前轴承座、后轴承座、旋转轴、连接支架、齿轮、齿条、齿条定位板、齿条支撑架、滑轨Ⅱ、滑块Ⅱ、齿条连接板和齿条气缸;所述的前轴承座和后轴承座设置在底座的桌面上,通过螺栓固定在桌面的两端;所述的旋转轴设置在前轴承座和后轴承座之间,旋转轴的两端分别与前轴承座和后轴承座的轴承中心孔过渡配合连接;所述的连接支架为水平设置的“U”形架结构,“U”形架的两端通过螺栓与垂直设置的气缸固定板的两侧边连接,连接支架的中心设置有与旋转轴连接的通孔,连接支架与旋转轴通过法兰盘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的齿轮设置在旋转轴上,齿轮与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的齿条固定在齿条定位板一端面上,齿条与齿轮啮合配合;所述的齿条定位板另一端面上对称设置两个滑块Ⅱ,滑块Ⅱ通过螺栓固定在齿条定位板上;所述的齿条支撑架设置在旋转轴的一侧边,齿条支撑架的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上,齿条支撑架的竖直立板端面上垂直设置两个对称的滑轨Ⅱ,滑轨Ⅱ与齿条定位板上的滑块Ⅱ滑动连接;所述的齿条气缸设置在齿条支撑架的下方,齿条气缸的顶杆穿过齿条支撑架底板上的通孔向上设置,齿条气缸通过螺栓固定到底座上;所述的齿条连接板为矩形杆结构,矩形杆的一端通过螺栓与齿条气缸的顶杆端部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与齿条定位板连接。

[0005]所述的上夹板和下夹板对称的水平板面上分别设置有均布排列的横向油槽,上夹板和下夹板的水平板面尺寸大于双列圆锥轴承的外圈直径,上夹板和下夹板的立板一侧面上设置有连接上气缸连接板和下气缸连接板的螺纹孔,水平板和立板之间设置加强筋,三者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

[0006]所述的气缸固定板垂直的两侧面中部设置有与旋转机构的连接支架固定连接的凹槽,凹槽内设置有连接螺纹孔,气缸固定板上固定的两个垂直的滑轨Ⅰ之间的间距与上夹板和下夹板的立板外侧面固定的两个滑块Ⅰ之间的距离相对应。

[0007]所述的上气缸和下气缸为气动活塞缸,上气缸和下气缸在气缸固定板上下两端固定的位置相对应。

[0008]所述的上夹板限位柱和下夹板限位柱各两个,两个上夹板限位柱并列设置在上夹板水平板面的前方,两个下夹板限位柱并列设置在下夹板水平板面的后方,上夹板限位柱和下夹板限位柱的位置根据双列圆锥轴承的尺寸确定。

[0009]所述的连接支架的“U”形架结构两端侧面上设置有与气缸固定板连接的沉头螺纹孔,连接支架中心的通孔直径与旋转轴连接的轴径尺寸相匹配,连接支架中心的通孔周边设置有与旋转轴连接的法兰盘连接螺纹孔。

[0010]所述的旋转轴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通过法兰盘与连接支架固连的螺纹孔。

[0011]所述的齿条支撑架为三角形立架,三角形立架的底板上设置有与底座连接的螺纹孔及通过齿条气缸顶杆的通孔,三角形立架的竖直立板端面上设置有与两个对称的滑轨Ⅱ连接的螺纹孔,滑轨Ⅱ之间的间距与齿条定位板上的两滑块Ⅱ之间的距离相对应,滑轨Ⅱ之间设置有通槽,通槽的上下两端设置有限制齿条连接板在通槽内移动的限位块。

[0012]所述的齿条定位板为垂直设置的矩形平板,矩形平板的一端面上设置有固定齿条
的螺纹孔,另一端面上对称设置有固定滑块Ⅱ的螺纹孔。

[0013]所述的齿轮为圆柱齿轮,齿轮的中心孔径尺寸与旋转轴配合的轴径尺寸相匹配。

[0014]该发明使用时,先将被煤油清洗后初步风干的双列圆锥轴承从自动输送线进料架上移动到夹紧机构的下夹板上,推动轴承外圈,使轴承外圈与下夹板上的下夹板限位柱接触,启动上气缸和下气缸按钮,上气缸的顶杆向下顶出,推动上气缸连接板带动上夹板上的滑块Ⅰ在气缸固定板上的滑轨Ⅰ上向下滑动,与下夹板上的轴承外圈端上面接触,同时对应的下夹板向上移动将轴承外圈压紧在上夹板与下夹板上之间,上夹板限位柱和下夹板限位柱固定好轴承的位置,夹紧机构将轴承牢牢压住;然后旋转机构的齿条气缸启动,气缸顶杆顶着齿条连接板,带动齿条定位板上的滑块Ⅱ在齿条支撑架上的滑轨Ⅱ上移动,齿条上下移动和齿轮啮合,齿轮旋转带动旋转轴旋转,旋转轴连同连接支架与夹紧机构一起旋转,旋转到一定角度后,在空中静止一段时间,轴承内的煤油流出,再从上夹板和下夹板上的油槽中流出,完成双列圆锥轴承内部保持架油沟和轴承内圈油沟内的煤油控干过程。

[00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结构设计科学、操作方便,通过上气缸、下气缸带动的上夹板和下夹板上下移动,并和旋转机构配合,齿条带动齿轮及旋转轴旋转,将双列圆锥轴承翻转到一定的角度,使双列圆锥轴承内部保持架的油沟中的煤油得到有效的排控,保证了双列圆锥轴承的清洁度,有效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左视图;
图4为图2的A向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上夹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气缸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齿条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连接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B向视图;
图中标记:1、底座,2、下夹板,3、上夹板,4、气缸固定板,5、滑块Ⅰ,6、滑轨Ⅰ,7、上气缸,8、下气缸,9、上气缸连接板,10、下气缸连接板, 11、上夹板限位柱,12、下夹板限位柱,13、前轴承座,14、后轴承座,15、旋转轴,16、连接支架,17、齿轮,
18、齿条,19、齿条定位板,20、齿条支撑架,21、滑轨Ⅱ,22、滑块Ⅱ,23、齿条连接板,24、齿条气缸,25、限位块,26、双列圆锥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8]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
一种双列圆锥轴承翻转式控油装置,包括底座1、夹紧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的底座1为矩形桌结构,底座1设置在清洗双列圆锥轴承26的自动输送线一侧的地面上;所述的旋转机构设置在底座1上,夹紧机构设置在自动输送线的进料架和出料架之间,旋转机构与夹紧机
构通过连接支架16连接为一体。

[0019]所述的夹紧机构包括下夹板2、上夹板3、气缸固定板4、滑块Ⅰ5、滑轨Ⅰ6、上气缸7、下气缸8、上气缸连接板9,下气缸连接板10、上夹板限位柱11 和下夹板限位柱12;所述的下夹板2为“L”形结构,“L”形的水平板和立板均为矩形平板,立板的外侧面两边对称设置两个滑块Ⅰ5,滑块Ⅰ5通过螺栓与立板固定连接,下夹板2的水平板面上设置有均布排列的横向油槽,立板一侧面上设置有连接下气缸连接板10的螺纹孔,水平板和立板之间设置加强筋,三者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上夹板3和下夹板2的水平板面尺寸大于双列圆锥轴承26的外圈直径;所述的上夹板3与下夹板2结构一致,上夹板3和下夹板2的水平板相对应对称设置在气缸固定板4的上下两端;所述的气缸固定板4为垂直设置在上夹板3和下夹板2的立板一侧的矩形平板,在矩形平板的中心沿垂直方向设置有腰形通槽,气缸固定板4与上夹板3和下夹板2的立板连接的一侧面上设置一对竖直的滑轨Ⅰ6,滑轨Ⅰ6对称设置在腰形通槽的两边,通过螺栓与气缸固定板4固定连接在一起,气缸固定板4垂直的两侧面中部设置有与旋转机构的连接支架16固定连接的凹槽,凹槽内设置有连接螺纹孔,两个垂直的滑轨Ⅰ6之间的间距与上夹板3和下夹板2的立板外侧面固定的两个滑块Ⅰ5之间的距离相对应;所述的上夹板3和下夹板2通过其上的滑块Ⅰ5与气缸固定板4上的滑轨Ⅰ6滑动连接,三者构成“[”形结构;所述的上气缸7通过螺栓固定在气缸固定板4的上端,上气缸7的顶杆朝下设置;所述的下气缸8通过螺栓固定在气缸固定板4的下端,下气缸8的顶杆朝上设置,上气缸7和下气缸8均为气动活塞缸,上气缸7和下气缸8在气缸固定板4上下两端固定的位置相对应,二者带动元件做直线运动;所述的上气缸连接板9与下气缸连接板10均为结构一致的“L”形弯板,二者对称设置,两个“L”形弯板的一端通过螺栓分别和上气缸7的顶杆端部及下气缸8的顶杆端部固定连接,“L”形弯板的另一端分别穿过气缸固定板4中心的腰形通槽与上夹板3及下夹板2固定连接;所述的上夹板限位柱11和下夹板限位柱12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对称的上夹板3和下夹板2的水平板面上;上夹板限位柱11和下夹板限位柱12各两个,两个上夹板限位柱11并列设置在上夹板3水平板面的前方,用于定位双列圆锥轴承26的上端面,两个下夹板限位柱12并列设置在下夹板2水平板面的后方,用于定位双列圆锥轴承26的下端面,上下四只限位柱相互配合,完整的将双列圆锥轴承26的位置固定好,上夹板限位柱11和下夹板限位柱12的位置根据双列圆锥轴承26的尺寸确定。

[0020]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前轴承座13、后轴承座14、旋转轴15、连接支架16、齿轮17、齿条18、齿条定位板19、齿条支撑架20、滑轨Ⅱ21、滑块Ⅱ22、齿条连接板23和齿条气缸24;所述的前轴承座13和后轴承座14设置在底座1的桌面上,通过螺栓固定在桌面的两端;所述的旋转轴15设置在前轴承座13和后轴承座14之间,旋转轴15的两端分别与前轴承座13和后轴承座14的轴承中心孔过渡配合连接;所述的连接支架16为水平设置的“U”形架结构,“U”形架结构的两端侧面上设置有与气缸固定板4连接的沉头螺纹孔,“U”形架的两端通过沉头螺栓与气缸固定板4的两侧边连接,连接支架16的中心设置有与旋转轴15连接的通孔,通孔直径与旋转轴15连接的轴径尺寸相匹配,通孔周边设置有与旋转轴15连接的法兰盘连接螺纹孔,所述的旋转轴15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通过法兰盘与连接支架16固连的螺纹孔,旋转轴15与连接支架16通过法兰盘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的齿轮17设置在旋转轴15上,齿轮17为圆柱齿轮,其中心孔径尺寸与旋转轴15配合的轴径尺寸相匹配,二者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的齿条18固定在齿条定位板19的一端面上,齿条18与齿轮17啮合配合;所述的齿条定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