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高二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1
2
参加教学培训和研讨会,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 方法。
3
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质 量。
06
相关资料与链接
课文背景资料
时代背景
创作背景
社会背景
《陈情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 亮写给蜀后主刘禅的一篇奏章。当时 ,蜀汉已进入诸葛亮晚年时期,北伐 中原、兴复汉室的希望已难以实现。 诸葛亮为了消除蜀主刘禅与朝廷主战 派在北伐问题上的分歧,上表陈情, 请求暂缓北伐,并得到刘禅的批准。
《陈情表》高二教案
授课教师:
2023-12-30
目
CONTENCT
录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与步骤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学反思与改进 • 相关资料与链接
0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02
01
03
掌握《陈情表》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理解《陈情表》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艺术特色。 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和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作者生平资料
出生背景
诸葛亮出生在琅琊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其父诸葛圭 曾担任过太山郡丞,叔父诸葛玄则曾担任过豫章太守。
早年经历
诸葛亮幼年时父母双亡,由叔父诸葛玄抚养长大。他自幼 聪慧过人,好学不倦,成年后更是才华横溢。
政治生涯
诸葛亮在蜀汉政权中担任丞相长达20余年,为蜀汉政权 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 ,而且在军事上也有很高的造诣。
晚年生活
诸葛亮晚年时期,身体状况逐渐恶化,但仍坚持工作。他 最终于五丈原病逝,享年54岁。
相关教学资料
01 02
教学建议
《陈情表》是一篇情感真挚、语言质朴的文章。在教学时,应注重引导 学生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和思想。
教学方法
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效率。
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曾表达过“ 北定中原”的意愿,但此时蜀汉国力 已衰,且内部意见分歧严重,北伐中 原已无可能。因此,诸葛亮决定暂缓 北伐,并上表请求暂缓征兵,以安定 民心。
三国时期,战争频繁,人民生活困苦 。北伐中原虽然能够实现国家统一, 但也会给人民带来更大的灾难。因此 ,诸葛亮决定暂缓北伐,以安定民心 ,缓解社会矛盾。
改进措施
调整教学内容和节奏
适当放慢课堂节奏, 确保学生对知识点的 掌握更加扎实。
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重点讲解学生反馈 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 难点。
改进措施
01
加强课堂互动
02
设计更多互动环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提问。
运用多媒体手段,如视频、音频等,增强学生对《陈情表》的
03
情感体验。
改进措施
03
04
课堂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 括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是否能 提出有深度的问题等。
作业完成情况
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 括是否按时提交、作业质量如 何等。
测试与考试成绩
定期进行测试和考试,以评估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自我评价与反思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 我评价和反思,帮助他们了解 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寻求改进。
03
教学资源
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课件、视频、图片等,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三国志
》等相关书籍,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THANK YOU
感谢聆听
作业布置
背诵课文
要求学生背诵全文,以巩固所学知识 。
写作练习
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对课 文的理解和感悟。
03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理解《陈情表》中李密表达的思 想感情,掌握文章的情感线索。
分析《陈情表》的写作技巧和语 言特点,学习其抒情、叙事、说
理的融合。
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句式等语言知识,提高文言文
个别辅导
对于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提供个别辅导服务, 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予指导和支持。
05
教学反思与改进
反思内容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学生对《陈情表》的基本内容、情感和表达技巧有了一定的了解。
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李密在陈情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和心理活动。
反思内容
部分学生在课堂讨论中表现出较高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翻译、分析、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 生深入理解《陈情表》的内容和形式。
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 容,提高学习效果。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 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陈情表》中李 密的孝心和忠诚,培养学生的 感恩意识和家庭责任感。
通过学习《陈情表》,让学生 认识到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和道德价值,增强文化自信。
引导学生反思现代社会中传统 文化的缺失,激发其对传统文 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02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
讲述李密与祖母的感人故事,引 起学生的兴趣,为课文的讲解做 铺垫。
背景介绍
简要介绍晋朝的历史背景,让学 生了解李密所处的时代背景。
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学内容较为全面,涵盖了《陈情表》的背景、情感、表达技巧等方面 。
反思内容
• 教学方法以讲解和讨论为主,但课堂互动环节仍需加强。
反思内容
学生反馈 部分学生反映课堂节奏稍快,对某些知识点掌握不够扎实。
有些学生对李密的某些情感表达理解不够深入。
反思内容
教师自我评价
在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陈情表》方面做得较好 。 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课堂氛围方面还有待提高。
课文解析
逐段解析
对课文进行逐段解析,包括字词解释、句子翻译、文意理解等。
主题思想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ຫໍສະໝຸດ 讨李密的孝道观念及其在当代 的意义。
课堂互动
小组讨论
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交流加深对 课文的理解。
提问环节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增强课堂 互动。
阅读理解能力。
难点
深入理解《陈情表》中李密所 面临的复杂情感和矛盾心理, 探讨其陈情技巧。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陈情表 》的历史文化内涵,培养学生 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
通过《陈情表》的学习,引导 学生培养良好的人生态度和价 值观念,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 素质。
04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
01
02
反馈机制
即时反馈
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回答和表现给予即时反馈,肯 定他们的优点和亮点,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
定期评估报告
将学生的评估结果整理成报告,详细列出每个学 生的优势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学生和家长提供 全面的反馈。
作业批注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注,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 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错误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