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相互作用机制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相互作用机制详解
一、药剂学相互作用
二、药动学相互作用
三、药效学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同时或相继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由于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导致其中一种或几种药物作用的强弱、持续时间甚至性质发生不同程度改变的现象。
临床上,药物相互作用对患者的影响有三种情况:有益、无关紧要和有害。
掌握药物相互作用的规律,利用有益的药物相互作用,避免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对避免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获得预期的治疗效果极为重要。
从机理上主要可分为:药剂学相互作用、药动学相互作用、药效学相互作用。
一、药剂学相互作用
是指药物制剂在吸收之前理化性质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药物作用的发挥。
本类药物在药物配伍应用过程中,药物与药物,药物与溶剂、赋形剂、容器之间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而出现沉淀,发生颜色变化,或产生气体等,也有某些药物的反应没产生肉眼可见的变化,对药效或安全性产生不良影响,使得药物的活性减弱或毒性增强属于药物配伍禁忌,常用于液体制剂和静脉输液。
四、拮抗作用
指两药联合应用时所产生的效应小于单独应用的效应。
包括:药理性拮抗:作用于同一受体产生的阻断作用。
如氯丙嗪与肾上腺素合用,氯丙嗪逆转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为降压作用。
功能性拮抗:作用于不同受体产生的阻断作用。
如:氯丙嗪长期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因阻断多巴胺受体,中枢胆碱能作用相对增强而引起锥体外系反应,而苯海索具有中枢抗胆碱作用,可减轻椎体外系反应。
临床常利用药物的拮抗作用进行药物中毒的治疗,见表4。
结语
利用药物相互作用,除了可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外,也可进行药物中毒解救,防止出现耐药性。
重视药物相互作用,对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有效的联合用药极为重要。
因此,深入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以及各种药物在体内的相互作用,可以趋利避害,减少药品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