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走进东北黑土地》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东北黑土地》教学设计
五上《走进东北黑土地》的教学设计
走进东北的黑土地
教材分析
本课是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和“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的要求编写的。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学习,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概况、物产及主要城市、知道“九一八”事变和东北军民英勇抗争的事例,懂得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概况、物产、风土人情和主要城市。
2.知道“九一八”事变和东北军民英勇抗争的事例。
3.探究东北地区的地形、气候等因素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走进黑土地——黑土地在东北——黑土地的硕果——黑土地的“痛”——祝福黑土地”等一系列活动的训练,懂得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概况、物产、风土人情和主要城市。
教学难点:
懂得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师准备:
相关的资料、课件等。
学生准备:
了解东北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走进东北黑土地
同学们,在我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有皑皑的雪山、辽阔的草原、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小桥流水的细雨江南,还有发布在东北地区的肥沃的黑土地。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黑土地,一起去探究吧!
二、黑土地在东北
1. 哪位同学去过东北?东北有什么特别之处?和我们这里有什么不同?
2. 你能看着这幅图描述一下东北的范围吗?
3.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土地资源,你知道黑土是怎样形成的吗?请结合搜集的资料来介绍。
5. 正因如此,当时的人们称这里为“北大荒”。
北大
荒是怎样变成了北大仓的呢请利用手中的资料在小组能交流,并拿出实物准备汇报东北的农产品。
三、这里的土地真肥沃
1.你能用一句话概况黑土地的农作物给你的印象吗?
2. 在老舍的文章《林海》中是这样描写东北大兴安岭的:“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
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的林海的波浪。
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
恐怕只有画家才能描出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哪个组的同学了解东北珍贵的树种有哪些?
3. 这些丰富的树种丰富了东北广阔的森林,在这片原始森林中,也给很多珍贵的动物提供了栖息的场所。
哪个组能用动作表现出你知道的东北的动物,看我们大家能否猜得出?
4. 讨论“一棵树可以制成千万根火柴,一根火柴可以毁掉千万棵大树”的含义?
5. 同学们,你知道吗?东北物产丰富,还有新旧三宝之说呢。
草填在鞋子里,能保证脚不被冻坏,所以靰鞡草是穷人的宝。
)
6. 黑土地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硕果,还送给了人们美丽的旅游资源。
各个组的小导游们,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吧。
7.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喜欢黑土地上的什么?
四、黑土地的“痛”
1. 黑土地是一个物产丰富、风光优美的地方。
大家知道吗?这片美丽的土地曾经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践踏。
请看录像。
2.看了这个片段,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说)
3.在日军侵华的历史中,东北3000多万人在日军的铁蹄下,受尽了欺压凌辱,东北人民愤起反抗,力驱侵略者,留下了血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小组内进行故事交流。
4.这里的英雄有很多很多,有耳熟能详的杨靖宇,有令人叹服的八女投江今天的人们用勤劳和智慧建设着她,古老的黑土地重新焕发出青春和活力。
请大家打开彩色卡片,让我们一起真诚的祝福黑土地!
板书设计:
走进黑土地多样的农作物
丰富的森林资源祝福黑土地美丽的冰雪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