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FID在图书馆的应用
摘要:本文摘要介绍了RFID技术的概念,阐述了RFID优势,以及RFID的一些不足,对RFID在图书馆中应用的优势以及阻碍RFID技术在图书推广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RFID、图书馆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RFID technology, RFID described advantages and some shortcomings of RFID, analyze RFID in the library of the advantages and hinder the application of RFID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the library .
Keyword:RFID、Library
1.RFID技术描述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无线识别系统,是将一个极小的IC晶片贴在商品上。

然后利用射频识别技术将IC内存储之辨识资料传递至系统端作为追踪、统计、查核、结账、存货控制等用途。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的技术,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2.RFID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2.1图书的智能化管理
在图书管理中,条码、书后卡、磁条可同时整合于一个RFID标签内,利用RFID远距离、批次处理的特性,可方便图书清点和快速查找所需图书信息。

RFID系统还可以更有效地降低图书防盗成本,提高图书安全管理的效率。

2.2读者的智能化管理
将包含读者个人信息并带有密码保护功能的RFID标签嵌入读者图书卡中,可防止图书卡丢失及被他人盗用;门禁系统可以自动检测读者的图书卡,准许读者入馆,并自动统计进出馆读者的人数、身份和进出馆的时间;利用RFID图书卡,读者借阅图书时在可视化图书馆借阅系统的帮助下可自动完成借还书流程。

2.3图书管理系统的智能化
RFID技术的应用使图书管理系统能对装有RFID标签的图书馆和读者进行准确识别,有效地控制图书馆的流向和快速处理读者的借还书流程,简化操作,优化图书供应链,真正实现采访、编目、流通、阅览等系统的一体化和智能化管理。

3.RFID在图书馆中应用的优势
3.1读取快捷方便
RFID以非接触式读取信息,与现在的条形码读取相比较,操作简单。

RFID标签不需要像条形码扫描一样要把条码扫描器直接对准条码才可以读取,它只要在探测范围内,可以任意方向、角度读取数据,这样就大大方便了工作人员和读者。

3.2简化借还书刊的操作程序
应用RFID技术,在借还书刊的过程中,不需要对每本书刊进行逐一扫描、逐一消磁,可以对借阅或还书回的书刊进行批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简化借还书刊的操作程序。

3.3提高清点馆藏书刊的速度
使用RFID清点馆藏书刊,只需手持式读取器在书架上横移,即可以接触读取书刊信息,不需按一本一本图书的索引号进行清点分类,减少了清点图书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清点速度。

3.4提高书刊整架归位效率
由于现在的图书馆采用的都是开放的借阅方式,快走乱架率不断上升。

寻找乱架、错架的书刊,并进行分类归位。

是每个图书馆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精力和事情。

应用RFID技术,只需要在RFID总计器中输入要检查的号码等信息,沿着书架依次扫描,一旦发现要找的书,立刻用声光报警,这便得查找工作变得非常方便,提高了书刊整架归位的速度。

3.5为读者提供自助式的服务
配备自助借还外围设备,借还书刊不受时间限制,读者可以自行办理借阅书刊、归还手续,有效避免借还书刊的高峰期,也避免排队等候,方便了读者,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3.6抗污染能力,可重复使用
传统条形码的载体是纸张,附于书刊上。

特别容易受到折损、受到污染,而RFID对于水、油和化学药品等物质具有很强的抵抗性,并且是将数据存储于芯片中。

因此可以免受污损。

条形码的信息内容印刷上去之后就无法更改。

而RFID标签可以重复地新增、修改、删除RFID卷标内储存的数据。

方便信息的不断更新完善。

4.RFID技术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由于RFID系统的技术研究还未成熟,所涉及的标准问题、应用系统的跟进以及价格、安全、隐私保护问题还有待解决。

在应用中主要问题有。

首先。

成本过高,RFID系统无论是标签,阅读器还是数据与管理系统,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其次,识别精度有待提高。

据现有的应用安全报告,有时RFID识别率只能达到80%,大大低于人们对该技术的期望和
实际工作精度的要求。

同时在阅读器进行多标签识别中仍存在相互干扰现象,阅读器读取“盲区”现实存在。

第三,标准不统一增加了隐性成本。

RFID的电子标签没有全球范围内的通用标准,多重的频率以及标签规格,再加上阅读设备的兼容等问题,将会增加未来系统的维护、更新、集成成本、加大系统实施的隐性风险,因此对它的应用将面临着一系列的不确定性。

第四,射频标签使用中的隐私问题、电磁污染问题。

采用RFID技术后。

读者在图书馆的活动几乎是透明的,可能会涉及到个人的隐私问题,至于人们处于电磁环境中,是否会对健康有害,还有待医学界的考察。

结束语
通过对RFID技术的全面了解和认识,该技术在图书馆中应用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性。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创新,RFID技术也将会日趋完善,我们相信,RFID遇到的问题也会逐得到解决。

RFID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是未来现代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是图书馆服务理念转变和文献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会更广阔的应用,将会给图书馆界带来一场新的技术体验。

参考文献
[1]秦红. 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分析探讨
[2]吴昊,张元基.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课程检查评价表
设计目的和要求1.目的
通过该课程设计的实践,使学生全面掌握在互联网环境下进行移动商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常见移动商务案例,使学生就移动商务的某一方面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2.要求
科技论文形式,需有:题目、作者、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等内容。

设计内容
1.明确移动商务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和任务。

2. 就自己感兴趣的移动商务的某一方面经行论述,并提出自己的想法,要有自己的见解。






签字:
年月日
RFID在图书馆的应用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商务0701班
宋志鹏
0707100131
2010年12月1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