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高分通关题库A4可打印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高分通关题库A4可打印版
单选题(共45题)
1、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心理发展阶段是()。

A.幼儿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答案】 C
2、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是()。

A.个性的自由发展
B.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
C.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D.学生各门功课成绩均好,不偏科
【答案】 B
3、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这是一种()。

A.外铄论的观点
B.内发论的观点
C.多因素论的观点
D.综合论的观点
【答案】 B
4、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的方法被认为( )。

A.榜样
B.说服
C.陶冶
D.锻炼
【答案】 B
5、下列关于健康风险评估的概念中错误的是
A.是对个人的健康状况及未来患病和死亡危险性的量化评估
B.健康风险和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C.健康风险评估的目的在于估计特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D.健康风险评估和临床诊断的目的相同
E.健康风险评估的结果可以用发生概率或评分等级的方式表示【答案】 D
6、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 )。

A.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
B.学习结果与学习反思
C.学习需要与学习期待
D.学习方法与学习过程
【答案】 C
7、主张“有教无类”,以“仁”为核心的最高道德标准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答案】 A
8、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A.构造一*种完形
B.对环境条件的认知
C.主动地构建认知结构
D.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
【答案】 C
9、关于流行病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流行病学已深入临床医学的研究中
B.流行病学是从群体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
C.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
D.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仅限于传染病
E.流行病学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
【答案】 D
10、日本学者()曾经强调:“学力是靠生活指导增长的,不彻底地进行生活指导,学力就低。


A.松泽光雄
B.小泉又一
C.赞可夫
D.布鲁纳
E.洛克
【答案】 A
11、不属于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内容的有()
A.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B.禁烟禁酒
C.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D.多吃蔬果奶类大豆
E.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答案】 B
12、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的活动是()。

A.教学计划
B.教学过程
C.教学评价
D.教学设计
【答案】 C
13、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是()。

(2008-05)
A.直观动作思维
B.形象逻辑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抽象逻辑思维
【答案】 C
14、关于目标心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运动时的心率
B.作为训练时运动强度的监测指标
C.以个体运动时的平均心率计算
D.也称为靶心率
E.可通过颈动脉或四肢动脉直接测量
【答案】 C
15、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小学阶段课程性质的是( )。

A.普及性
B.基础性
C.发展性
D.精英性
【答案】 D
16、陆钦斯“量杯”实验说明影响迁移的因素之一是( )。

A.相似性
B.认知
C.思维
D.定势
【答案】 D
17、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言,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 )。

A.18世纪末
B.20世纪初
C.19世纪下半期
D.19世纪初
【答案】 C
18、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答案】 B
19、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A.构造一*种完形
B.对环境条件的认知
C.主动地构建认知结构
D.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
【答案】 C
20、美国教育心理学比较重视研宄数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

20世纪60年代掀起了一股人本主义思潮,()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

A.杜威
B.罗杰斯
C.马斯洛
D.桑代克
【答案】 B
21、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 )
A.教师主导
B.学生的管理作用
C.教材的媒体作用
D.学生的主体作用
【答案】 D
22、初等教育的教育对象年龄一般是(
A.3-6岁
B.16-19岁
C.12-16岁
D.6-12岁
【答案】 D
23、健康风险评估的3个模块是指
A.问卷、危险度计算、评估报告
B.问卷、危险度计算、总结报告
C.问卷、发病率、危险度计算
D.问卷、计划、总结
E.问卷、发病率计算、总结报告
【答案】 A
24、班级管理的中心()
A.学生
B.班集体
C.班主任
D.班长
【答案】 A
25、体育方面的球类、体操、田径属于()。

A.识记技能
B.心智技能
C.操作技能
D.认知技能
【答案】 C
26、游戏对幼儿心理的重要意义包括()。

A.幼儿的游戏主导着他们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
B.幼儿的各种学习多是通过游戏活动进行的
C.游戏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
D.游戏是幼儿教育的最佳途径
【答案】 A
27、心理咨询是一个内涵非常广的概念,涉及的方面包括
A.心理健康咨询
B.能力咨询
C.教育辅导
D.职业指导
E.婚姻家庭咨询
【答案】 A
28、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首席教师作用的是()。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会教育
D.同伴影响
【答案】 B
29、下列表述不属于小学美育方面要求的是( )。

A.初步具有广泛的兴趣
B.培养审美能力
C.培养创造美的能力
D.具有健康的爱美情趣
【答案】 C
30、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念。

这是运用了( )。

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
B.变式法
C.比较法
D.直观法
【答案】 B
31、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A.教师
B.学生
C.内容
D.课程
【答案】 D
32、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苛勒
B.奧苏伯尔
C.桑代克
D.贾德
【答案】 B
33、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

A.夏代
B.商代
C.西周
D.春秋战国时期
【答案】 A
34、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主张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的教育家是()。

A.詹姆斯
B.布鲁纳
C.斯金纳
D.桑代克
【答案】 B
35、长期摄取食盐18g/d以上,患哪种疾病的可能性最大
A.高脂血症
B.高血压病
C.糖尿病
D.胃癌
E.肝癌
【答案】 B
36、备课时,教师为了深入掌握教材,- -般要经过的阶段是( )。

A.懂、透、化
B.懂、思、化
C.看、思、透
D.学、思、化
【答案】 A
37、加涅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等五种类型的依据是( )。

A.不同的学习结果
B.学习水平的优劣
C.学习情境的简繁
D.学习层次的高低
【答案】 A
38、一个人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实践锻炼的结果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答案】 D
39、进入中学,学生经常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未来应怎样”等问题。

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 )。

A.信任感
B.自我同一感
C.主动感
D.勤奋感
【答案】 B
40、当代教师质量集中体现在( )
A.专业知识
B.专业素养
C.专业能力
D.人格
【答案】 B
41、生理自我基本成熟时期在( ) 。

A.幼儿初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初期
【答案】 A
42、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行为
D.道德情感
【答案】 D
43、()使遗传提供的发展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

A.环境
B.教育
C.社会
D.实践
【答案】 A
44、加涅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等五种类型的依据是( )。

A.不同的学习结果
B.学习水平的优劣
C.学习情境的简繁
D.学习层次的高低
【答案】 A
45、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
D.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机
【答案】 B
多选题(共20题)
1、儿童强迫行为的主要表现包括()。

A.强迫性洗手
B.强迫性计数
C.强迫性甩头发
D.强迫性焦虑
E.刻板的仪式性动作或其他强迫行为
【答案】 ABC
2、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包括的三个阶段是。

A.依从
B.逆反
C.认同
D.内化
E.统一
【答案】 ACD
3、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包括()。

A.自我中心阶段
B.相对功利阶段
C.权威阶段
D.可逆性阶段
E.公正阶段
【答案】 ACD
4、按使用的教学方法可以将课分为()。

A.单一课
B.讲授课
C.演示课
D.练习课
E.复习课
【答案】 BCD
5、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负有小学生受教育权实现义务教育的主体有( )。

A.国家
B.教师
C.家庭
D.教育行政机关
【答案】 ABCD
6、下列对学习策略描述正确的有().
A.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或技能
B.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控制的统一体
C.学习策略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
D.学习策略是学习是学习的调节与控制技能
【答案】 BCD
7、我国《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

A.发展教育事业
B.提高民族素质
C.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D.保护教师权益
E.保护学生权益
【答案】 ABC
8、以下关于课外活动的论述,正确的有()。

A.课外活动是学生自愿选择、自愿参加的
B.课外活动也能在校内进行
C.选修课是学生自己选择的,属于课外活动
D.课外活动可以扩大学生的活动领域
E.课外活动是学生自己组织的,和学校无关【答案】 ABD
9、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时要考虑的因素有( )。

A.教学目的
B.学生特点
C.课程性质
D.教师个性特点
【答案】 ABCD
10、道德情感的内容主要有()。

A.爱国主义情感
B.集体主义情感
C.义务感和责任感
E.自尊感和羞耻感
【答案】 ABCD
11、关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有()
A.环境对个体发展没有影响
B.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C.人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
D.人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环境影响
E.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可能是消极的
【答案】 BD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立法依据包括()
A.宪法依据
B.立法者的主观见解
C.政策依据
D.客观依据
E.领导人的讲话
【答案】 ACD
13、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是()。

A.情感支持
B.民主平等
C.尊师爱生
E.教学相长
【答案】 BC
14、教师期望效应的发生,取决于下列哪些因素?()
A.教师自身的因素
B.学生的人格特征
C.原有认知水平
D.归因风格
E.自我意识
【答案】 ABCD
15、《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包括()。

A.发展基础教育
B.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C.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
D.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E.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答案】 AB
16、对性格特征的差异分析一般从( ) 方面进行。

A.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B.性格的理智特征
C.性格的情绪特征
D.性格的社会特征
E.性格的意志特征
【答案】 ABC
17、运用陶冶法应注意的要求有( )。

A.坚持严格要求
B.创设良好的情境
C.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D.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E.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
【答案】 BC
18、学校教育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为()。

A.课程计划
B.校舍安排
C.教学大纲
D.教科书
E.教学指导书
【答案】 ACD
19、元认知包括()
A.元认知知识
B.元认知体验
C.元认知理解
D.元认知途径
E.元认知监控
【答案】 AB
20、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

A.身体状态的剧变
B.内心世界的发展
C.自我意识的觉醒
D.独立精神的加强
E.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
【答案】 ABCD
大题(共12题)
一、三年级学生小明上课注意力总是不能够集中,好动,上课不认真听讲,学习成绩很不理想,老师和小明的父母很着急。

后来小明下定决心准备要改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这个坏毛病,但是-开始上课就有不由自主地开始分心了.题目:你如何帮助小明改掉这个坏习惯?
【答案】
二、三年级学生小明上课注意力总是不能够集中,好动,上课不认真听讲,学习成绩很不理想,老师和小明的父母很着急。

后来小明下定决心准备要改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这个坏毛病,但是-开始上课就有不由自主地开始分心了.题目:你如何帮助小明改掉这个坏习惯?
【答案】
三、不会听课的小刚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上课的时候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么东西都想玩,一支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
他玩上半节课,等到被教师提醒而转过神来听课时,由于没听到前面的而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边的东西。

考试成绩自然不好,教师和家长都很着急。

他自己也知道上课应认真听讲,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一上课就不自觉地又神游了。

请分析小刚不会听课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答案】原因:1.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虽已发展了有意注意,但还是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分心。

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

上课不专心听讲,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

2.对上课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

如果教师讲得有趣,他肯定会全神贯注。

3.虽巳上了三年级,却还未养成上课听讲的良好习惯。

4.不适应教师的讲课形式或不喜欢任课教师,而“迁怒”于听课。

5.平时他很少受到教师的关注,而教师的批评正是一种关注,潜意识想得到教师的关注,所以不认真听讲。

方法:1.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上课时多采用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小动物、童话、实物等会使课堂生动活泼。

另外也可适当增加活动性的内容,让学生参加,会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2.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评价、外部奖赏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并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鼓励小学生提各种问题等来激发学习动机。

3.上课前调整好情绪。

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听好课的基础。

4.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课前预习,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寻找答案。

为了不分散注意力,将与上课无关的东西放在书包里。

在听讲时,思考哪些是重点,认为重点的就记下来,准备课后复习。

同时,对一些没听懂的也要记下来,以便下课问教师或同学。

5.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小学生,平时应给予较多的关注。

小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比如,平时交往中,摸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膀,都会让他们感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有位置的。

在上课的时候,可以经常提问。

四、如今的孩了很小就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脑了里十奇百怪的东西很多。

冇时候,他们会在课堂上或课后向你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

比如,你在课堂上讲太阳和月亮,冇的孩了便会问:“老师,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月亮为什么晚上才出来?”对这样的问题还能勉强冋答,但冇些孩了在课后向我提的问题,真的让我难以冋答。

比如,冇的孩了会冷不丁地问你:“老师,什么叫
‘酷毙了‘‘老师,怎样才能当上还珠格格?”我一时哑然。

冇时我想,或许我真的是年纪大了,不再适合当小学老师了。

问题:而对这位老师的困惑,你认为问题出在哪儿?请根据教师素质现代化的要求来冋答。

【答案】这位教师的困惑,主要在于他对当今时代社会的新生事物,新鲜词的不理解,换句话说,是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跟不上步伐。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
是教师素质的现代化。

因为教育中的任何活动都要靠教师进行,教育目标的实现、效果如何都取决于教师。

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职业道德素质的现代化,能力素质的现代化。

总之,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对现代人的总体要求在教师职业上的特殊反映。

五、单元检测后,照例是一节讲评课。

上课不到十分钟,王谨同学又在翻来覆去弄卷,我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他稍有收敛。

过了一会他又在下面翻找着什么,我只得来一个“杀一儆百”了。

“王谨”我大声喝道:“你在干什么?”他脸陡的涨红了,旋即一梗脖子:“我不想听!”我听了气不一打处来,“你一|”竟一时语塞,但考虑到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于是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竭力平复自己内心的愤懑。

“你,既然不想听,那就请到我的办公室去休息吧!”我故作轻松的说。

他可能考虑到当时的态度,也有些后悔,于是走向办公室,尽管极不情愿。

问题:当学生不愿听时,怎么办?这时如何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答案】我认为课堂上提倡教学民主非常重要,师生之间的“换位思考”是协调师生关系的关键。

我们在教学时应该敞开心扉,以平等的心态去和学生交流,只有走近他们,深入其中,知其所想,给其所需,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他们喜闻乐见的教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才是学生最为欣赏的.学生不愿意听就不能强行他去听。

六、三年级某班,有一伙“小捣蛋”爱玩足球。

为了玩球和看球,常影响学习,有时还迟到、旷课甚至几次为了抢球和争夺场地,与别班同学发生冲突。

针对这一问题,班主任组织这些“小捣蛋”成立了一个球队,选了队长,并制定了队规。

此后,每天组织练球,在活动中练出了纪律、团结、意志和自我控制能力。

问题:请用德育原则分析这一案例。

【答案】(1)该案例遵循了德育的疏导原则。

(2)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3)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对小学生进行德育,要注重摆事实,讲道理,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启发他们自觉认识问题,自觉履行道德规范: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小学生活泼爱动,兴趣广泛,喜欢参加自己爱好的活动。

德育要善于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志趣引导到正确方向上来: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对他们表现出的积极性和微小进步,都要注意肯定,多加赞许、表扬和激励,引导他们逐步向前,以培养他们的优良品质。

七、如今的孩了很小就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脑了里十奇百怪的东西很多。

冇时候,他们会在课堂上或课后向你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

比如,你在
课堂上讲太阳和月亮,冇的孩了便会问:“老师,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月亮为什么晚上才出来?”对这样的问题还能勉强冋答,但冇些孩了在课后向我提的问题,真的让我难以冋答。

比如,冇的孩了会冷不丁地问你:“老师,什么叫
‘酷毙了‘‘老师,怎样才能当上还珠格格?”我一时哑然。

冇时我想,或许我真的是年纪大了,不再适合当小学老师了。

问题:而对这位老师的困惑,你认为问题出在哪儿?请根据教师素质现代化的要求来冋答。

【答案】这位教师的困惑,主要在于他对当今时代社会的新生事物,新鲜词的不理解,换句话说,是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跟不上步伐。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的现代化。

因为教育中的任何活动都要靠教师进行,教育目标的实现、效果如何都取决于教师。

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职业道德素质的现代化,能力素质的现代化。

总之,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对现代人的总体要求在教师职业上的特殊反映。

八、简述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木要求。

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木要求:
【答案】
九、刘老师说:我是小学老师,教的都是一些很浅显的东西,只要花时间和精力把这些内容熟悉-下就可以了,没必要学习更深的专业知识,更没必要去学习那些和我所教学科无关的知识。

请从教师专业素养的角度对刘老师的话进行评析
【答案】刘老师的话是不正确的,她的认识是片面的,没有全面了解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具体包括一下几方面:(1)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有别于其他专业人员学习同样学科的要求。

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案例中,刘老师认为小学老师教的东西很浅显,没必要学习更深的专业知识,这种看法是肤浅的。

基础知识与高深的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需要教师深入浅出,居高临下,融会贯通。

(2)教师广泛的文化素养教师在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素养之外,还必须有比较广博的文化素养。

首先是因为各门学科呈现综合化的趋势:其次是因为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兴趣广泛,求知欲强:且今天的小学生获取信息渠道广泛,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案例中,刘老师认为没必要学习和他所教学科无关的知识是一种狹隘的看法,一名教师如果不可能什么都懂,但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是十分必要的。

(3)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教育专业素养要求教师要敬业,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

刘老师认为自己没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学习,必然会阻碍她教育专业素养的培养。

一名教师若缺乏教育专业素养,将无法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

刘老师认为没必要学习和所教学科无关的知识,显然会阻碍他教育专业素养的培养。

总之,在教育教学中,作为一名教师,既要有
精通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素养,还应发展自己的教育能力,不断提高教育水平,才能够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一十、单元检测后,照例是一节讲评课。

上课不到十分钟,王谨同学又在翻来覆去弄卷,我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他稍有收敛。

过了一会他又在下面翻找着什么,我只得来一个“杀一儆百”了。

“王谨”我大声喝道:“你在干什么?”他脸陡的涨红了,旋即一梗脖子:“我不想听!”我听了气不一打处来,“你一|”竟一时语塞,但考虑到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于是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竭力平复自己内心的愤懑。

“你,既然不想听,那就请到我的办公室去休息吧!”我故作轻松的说。

他可能考虑到当时的态度,也有些后悔,于是走向办公室,尽管极不情愿。

问题:当学生不愿听时,怎么办?这时如何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答案】我认为课堂上提倡教学民主非常重要,师生之间的“换位思考”是协调师生关系的关键。

我们在教学时应该敞开心扉,以平等的心态去和学生交流,只有走近他们,深入其中,知其所想,给其所需,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他们喜闻乐见的教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才是学生最为欣赏的.学生不愿意听就不能强行他去听。

一十一、在小学的一节关于“确定位置”的数学课上,老师在上课时拿出电影票询间大家:“如果周末跟父母看电影,能否自己找到座位?是怎么找的?”然后又开展了“争当小小送信员”、下水果棋等一系列活动。

让学生了解如何确定位置。

自学生顺利将信投递到正确位置时,教师都会夸奖道:“真是个认真准确的投递员”:当学生发生错误时,教师也会用善意的批评指出:“这位投递员有点小粗心哦!"然后再让他自己纠正错误。

请从学习动机激发的角度分析本案例。

【答案】这节课教师充分运用了学习动机激发的原理。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根据结合案例和展开情况)
一十二、智力正常的小明从小双脚残疾,借助轮椅可以行走。

考虑到小明已满7周岁,小明父母决定送孩子到附近一所小学上学。

学校却以其本身是一所普通小学,不是特殊教育学校,而且学校无特殊班,没有为残疾儿童准备的专门设施,不宜接受残疾儿童入学为由拒绝了小明的入学申请。

请用教育法规知识分析学校的做法是否合法,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