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_3_不懂就要问__公开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不懂就要问
文本简析:
《不懂就要问》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学习时,请求先生讲解课文意思的一件事;介绍了他勇于提出问题,主张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的精神。

它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教育性。

目的是通过学生学习,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精神。

它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写人不离开记事,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运用人物的语言和当时的环境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是课文突出的特点。

设计说明:
《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学习时,明知可能挨打,还是向先生提问的故事,反映了他学习主动、喜欢刨根问底的品质。

教学中,结合略读课文的特点,引发学生主动思考、交流,运用学习的阅读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

教学目标:
1、会认“诵、例”等13个字,掌握“背、圈”这两个多音字,理解“私塾、霎时、戒尺、鸦雀无声”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及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课文。

3、体会遇到问题要积极面对,不懂就要问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句话的道理。

教学难点:学习孙中山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课题:3* 不懂就要问】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们心中会产生哪些疑问?
预设:
【课件出示:
谁不懂就要问?他都问了哪些问题?他的问题解决了吗?】
同学们,请带着问题借助拼音读课文,不理解的词可查词典、词典,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圈画出来。

读完课文还可以跟同桌小声议论议论。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通过质疑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们,请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学交流你对这件事的想法。

把有新鲜感的词语画下来和同学交流。

同学们,请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做到不加字,不漏字,读通句子。

同学们,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词语:背bèi诵sònɡ照例lì圈quān出段duàn落练liàn习糊hú里糊hú涂tú吓呆dāi戒jiè尺厉lì声挨ái打清楚chǔ】同学们,认识它们吗?自己打打招呼。

同学们,谁来带领朗读读读?
同学们,一起来读读吧。

【课件出示词语:背诵照例圈出段落练习糊里糊涂吓呆戒尺厉声挨打清楚】
同学们,还认识它们吗?自己打打招呼。

同学们,谁来带领大家读读?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小组PK,看看哪组读得更出彩?
同学们,一起来读读吧。

同学们,你们能用手势表示多音字的读音吗?【课件出示词语:背诵背包圈出羊圈圈猪】请用手势来表示“背、圈”的声调。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做“摘苹果”游戏:【课件出示生字:背、诵、例、圈、段、练、糊、涂、呆、戒、厉、挨、楚】
同学们,谁来试试?
同学们,字词关我们顺利闯过了,现在读课文应该没问题了吧。

那我们来轮读课文,有自告奋勇的同学吗?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同学们,谁来把你的学习成果与大家分享分享?
【课件出示:
( )小时候在私塾读书。

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个地( )。

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 )。

( )不怕挨打,向先生( )。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 )。


小结:
同学们,我们在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时,可以抓住故事的主要人物,说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课文主要内容的提示,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三、细读课文,深入了解
同学们,孙中山为什么要向先生提问?
预设:
【课件出示: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

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同学们,你们理解“糊里糊涂”吗?找找它的反义词。

同学们,谁来用“糊里糊涂”造造句?
同学们,孙中山是怎样问的?找找重点的词语。

预设:
【课件出示: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同学们,“壮着胆子”问是怎么问?谁来壮着胆子问问?你壮着胆子问老师时心情怎么样?
小结:
同学们,孙中山明知可能会挨打,但仍然勇敢地向先生提出问题,这种精神多么可贵啊。

同学们,当他提出自己的问题后,先生和同学是怎样做的?请默读第三至六自然段,找找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

同学们,谁来把你找到的句子与大家分享分享?
预设一:
【课件出示: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同学们,“摇头晃脑高声念书”是怎么念的?请做动作试试。

【课件出示:冬冬爱写诗,作诗时摇头晃脑的,真像( )。


同学们,谁来填填?
同学们,“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是什么样子的?谁来描述描述?
【课件出示:教室里鸦雀无声,连一根针( )。


同学们,谁来填填?
同学们,谁能给“霎时”找个意思相近的朋友?
预设二:
【课件出示: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会背了。

”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同学们,你从“拿着戒尺”“厉声”体会到什么?(先生的严厉。


【课件出示“戒尺”的图片】同学们,你们了解“戒尺”吗?谁来把你的了解与大家分享分享?
同学们,你从“一字不漏”中理解到什么?(孙中山背诵得很流利。


同学们,既然孙中山也怕挨打,那他为什么还要向先生提问呢?请自读读课文第七至九自然段。

【课件出示句子: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分组PK读这句话,看看哪组读得更出彩?
同学们,一起来读读吧。

同学们,从这句话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孙中山不懂就问的精神。

通过多种朗读方法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积累丰富的词语。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同学们,“不懂就问”是不是遇到不懂的问题就马上问?(应该先动脑筋自己想一想,然后再问。

)
同学们,生活中你是否有过不懂就问的事情?
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些关于“不懂就问”的名言名句,一起来分享分享吧。

【课件出示: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
2、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3、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普列汉诺夫
4、把自己当傻瓜,不懂就问,你会学的更多。

——陶行知】
同学们,你们搜集有的关于不懂就问的故事吗?谁来与大家分享分享?
总结:
同学们,不懂就问是良好的学习习惯。

希望你们在积极动脑的基础之上,能够敢于发问,收获更多的知识。

设计意图:适当的课外拓展积累能够让学生打开思路,开阔视野,并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附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