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某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6 小真的长头发作业设计 新人教版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小真想象着她能用长头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真的长头发还会做些什么呢?请用上“要是……就能……”或“只要……就成了……"的句式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么长的头发,洗起来不是很麻烦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小真的长头发
一、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栅栏zhà()遗憾hàn ()
cè()gǎn()
关系jì()碍事ài()
xì()àn ( )
鱼饵ér()绷紧běng()
ěr()bēng( )
二、看拼音,写词语.
tíwèn yōu xiánpào mò
wài tào yǐzi mùbàng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揉:①用手来回擦或搓。②用手反复推压搓弄东西,使变软或成球形。
1.弟弟把泥揉成了许多小球。()
2。抹上香波一揉……大大的蛋卷冰激凌。()
唯:①单单;只。②只是。
3.唯一遗憾的是不甜。()
4.他学习很好,唯身体稍差。()
四、辨字组词。
麻()烦()
磨()领()
冰()凌()
泳()陵()
五。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在括号里.
秋天的雨
2
本文是抒情散文,题目是“秋天的雨”
,但其实就是写秋天.作者主要抓住秋天的特色来描写秋天,无论是秋天的雨、秋天的田野、秋天的菊花,还是秋天小动物的活动都显得十分生动有趣,让人不由地喜欢上了秋天。
听听,秋的声音
1
那些在大自然中很普通的声音,在作者的耳朵里却成了美妙的音乐声,让我们感觉到秋天是多么美好。
3。能借助图片和关键词体会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能够借助注释理解诗意,背诵并能默写古诗。
难点
能借助图片和关键词体会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识字写字教学
本课要求识记的生字,可以在初读古诗时引导学生集中自主识记,对多音字“挑"的读音可以放到语境中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要求会写的字和易错字老师要做重点指导。
习作
1
写日记
1.能借助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了解写日记的好处、日记可写的内容及日记的基本格式。
2。能用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
语文园地
1
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
1.能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总结、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
2。能写出形容四季的词语,并和同学交流。
3。能说出理解“憧憬"“忐忑不安"这两个词语的方法。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古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学生初读.要求: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读正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4.分类写字.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寒径斜霜
(2)请学生独立、仔细观察这4个字的结构,你有什么好方法记忆生字?
参考答案
一、
二、提问
三、1.②2。①3。①4。②
四、示例:麻烦
六、
七、
第二单元
本单元以“金秋时节”为主题,由四篇课文组成。三篇精读课文《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一篇略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和“习作:写日记”以及“语文园地”。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本单元3篇精读课文和1篇略读课文的内容都和秋天有关联,每一篇课文都有浓浓的秋意,无论是秋山、秋雨、秋色还是秋天的声音,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3)搜集三首古诗作者的简介,对他们有个简单的了解。
(4)能把古诗正确流利地读通顺,再有感情地诵读。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径、斜”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会写“寒、径、斜、霜”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
3。通过注释或者图片理解古诗的意思,并感受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古诗美的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4。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
(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的“大杜”。杜牧与
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5。助学资料.
课件出示: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枫林:长了许多枫树的林子。
(寒山、石径、白云、人家。)
(2)为什么称山为“寒山”?“远"这个字写出了什么?
(因为这首古诗描写的是深秋,天气比较寒冷,所以诗人说“寒山"。“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暗示了山的高大。)
(3)闭上眼睛听一名同学诵读这两句诗,想象画面。
生:听到有人家这几个字,我仿佛看到山间炊烟缭绕,鸡鸣犬吠的情景,让我感觉寒山不寒,反而充满生机。
内容
课时
内容简说
教学要点
古诗三首
3
《山行》中,诗人眼中的秋天并不是萧瑟的,而是满目艳丽,给人美的享受。《赠刘景文》中描写了秋末的景色,诗人也没有用悲秋的文字,而是用橙子和橘子艳丽的颜色,描绘了一幅硕果累累的秋收景象.《夜书所见》通过对儿童挑促织的描写引起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思念。
1。认识3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会写39个字,会写27个词语。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独立观察、交流,教师点拨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生字的书写要领,从而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三、再读古诗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请同学们再读古诗,不懂的地方可以看注释,看插图,读完后和同桌交流。
1。品读第一、二句。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1)我们跟随诗人来到山上,首先看到了什么呢?
教学本单元应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带来的好处或收获,初步了解可以调动多种感官观察秋天的美丽风景。三篇精读课文的教学要着重引导学生体会“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带给我们的方便。“习作:写日记”让学生掌握日记的格式、内容,明白写日记就是把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明白、通顺地记录下来。“语文园地”,让学生学会运用各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本课要写的字,包含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3种结构,可以归类指导,提高效率。易错字如“寒”,重点强调最后两笔是两点,不要写成两横。左右结构中左窄右宽的写法,可以归类指导。
2。古诗朗读
古诗朗读要抑扬顿挫,才能体会古诗的真正意境。可以先听教师范读,然后学生轻声跟读,了解停顿、诗中感情等,掌握好朗读停顿的要领,这样既可以有思考回味的时间,又便于理解和接受,还可以增强朗读的节奏感和声音美,准确表达古诗的思想感情.
生1:斜:我会用顺口溜记忆这个字,一斗有余,就是不正。
生2:看到“斜”我脑海里就出现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方的样子,所以我明白“斜”的意思就是弯曲不直。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能用多种方法记忆理解生字。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5.师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齐读的方式熟读了古诗,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并掌握了识字的方法。
6。质疑课题,看到古诗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
(1)作者为什么要去山里行走?
(2)他都看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
从学生熟知的古诗入手,引导他们畅所欲言,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为学生学习古诗营造良好的氛围。展示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是给予学生课前预习的肯定和鼓励,也有激发学生认真学习古诗的作用。
本课的生字,除了在古诗中认读和理解,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对这个生字的认知组词。如:“径”除了组词“石径”,还能组什么词语呢?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自然会引出很多含“径”的词,如,“小径、山径”等;“斜”字除了组词理解,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动作来理解这个字;“赠"可以提出问题:你收到过别人赠送的礼物吗?你赠送过别人礼物吗?通过日常情境来理解这个字.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你喜欢读古诗、背古诗吗?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可以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出诗的境界。四季皆入诗,四季皆入画,你能从你了解的古诗中找出描写四季的诗来背一背吗?
生1:老师,我知道一首描写柳树的古诗《咏柳》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3)指导书写。
径:左窄右宽,书写时注意左部细长,右部稍宽。它的读音强调是“jìnɡ",而不是“jīnɡ”。
寒:上下结构,宝盖稍宽,中间三横紧凑,撇捺舒展。
霜:上下结构,书写“霜"时“雨”扁宽,下部“木"“目”等分。
(4)用形近字区分生字的写法。
如:寒-塞,径—行-经。
你还会用什么方法记忆、理解生字?
4.能用钢笔书写“狂、排”等8个字,注意执笔手势和坐姿,做到“横平竖直”,把字写得规范、端正和整洁.
5。积累“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等9个与秋天有关的词语。
4古诗三首
1。会认“径、斜"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会写“寒、径、斜”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课文并能默写《山行》。
生2:孟浩然的这首《春晓》千古流传,朗朗上口,我最喜欢了.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2.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这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描写秋天的古诗,看看诗人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
3。我们先来看第一首古诗《山行》,《山行》中的“行"是什么意思呢?题目的意思就是在山上行走.(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这三首古诗都是描写秋天的,在诵读中想象画面,理解古诗的意思。
3。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
在诵读古诗中感受作者的细心观察,也能给学生平时的作文提供一点思路。比如,《山行》这首诗写红叶红得怎样?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霜叶的红写得热烈而美丽.
1.预习提纲
(1)通过查阅字典认识本课生字,理解古诗题目意思。
(2)搜集有关古诗中描绘枫林、霜叶、橙橘、梧叶、促织、篱落等词语的资料,如图片或者视频等.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背诵三首古诗以及《秋天的雨》第2自然段.默写《山行》。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秋天的美好,在朗读、理解中积累语言;并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欢和赞美。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2
本篇课文描写了在上学的路上那条铺满金色梧桐树叶的小路。一条普通的小路,在作者的描绘下,成了一条令人向往的小路,一条有趣的小路,使整篇文章充满了童趣。
(4)诗意:登上深秋的山,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白云缭绕在深山之间,隐约看到山中有几户人家.
2。品读第三、四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跟随诗人的脚步我们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自由读第三、四句,看看图,想象画面.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说具体。)
(2)诗人为什么停下车子不走了?你能用诗中的句子来回答吗?(停车坐爱枫林晚)
3.头发在水里轻轻地荡来荡去,好像海带一样。(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按课文内容作答.
1.这篇童话故事主要讲的是留着__________的小真,在有着漂亮长头发的好朋友____和______面前津津有味地描述着_______________的情景.
(教师点拨:“坐”是“因为”的意思。“枫林晚”指深秋的枫林景色.)
看图说说这枫叶红得怎样?
教师点拨:“红于”的意思就是比……还要红.
(3)小拓展:
梨花白于腊月雪。(对学生不做强求,也可以用现代句子.)
(4)你喜欢这样的枫林吗?喜欢火红的枫叶吗?通过朗读把自己对枫叶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吧.
(5)诗意:我不禁停下车来,因为太喜欢这晚秋的枫林,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的鲜花还要红艳.
虽然……但是……要是……就……
只要……就……不管……都……
1。()从桥上把辫子垂下来,()能钓到鱼呢.
2.挂上一点儿鱼饵,河里的鱼,()
什么样的,()能钓上来.
3.()把头发像紫菜卷那样卷在身上,()成了暄腾腾的被子了。
4。那么长的头发()好看,()洗起来不是很麻烦吗?
六、按要求写句子.
1。小叶和小美听得入了神,羡慕地说:“哦,这真是太好了。"(用带点词造句)
3。小真的长头发还会做些什么呢?请用上“要是……就能……”或“只要……就成了……"的句式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么长的头发,洗起来不是很麻烦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小真的长头发
一、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栅栏zhà()遗憾hàn ()
cè()gǎn()
关系jì()碍事ài()
xì()àn ( )
鱼饵ér()绷紧běng()
ěr()bēng( )
二、看拼音,写词语.
tíwèn yōu xiánpào mò
wài tào yǐzi mùbàng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揉:①用手来回擦或搓。②用手反复推压搓弄东西,使变软或成球形。
1.弟弟把泥揉成了许多小球。()
2。抹上香波一揉……大大的蛋卷冰激凌。()
唯:①单单;只。②只是。
3.唯一遗憾的是不甜。()
4.他学习很好,唯身体稍差。()
四、辨字组词。
麻()烦()
磨()领()
冰()凌()
泳()陵()
五。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在括号里.
秋天的雨
2
本文是抒情散文,题目是“秋天的雨”
,但其实就是写秋天.作者主要抓住秋天的特色来描写秋天,无论是秋天的雨、秋天的田野、秋天的菊花,还是秋天小动物的活动都显得十分生动有趣,让人不由地喜欢上了秋天。
听听,秋的声音
1
那些在大自然中很普通的声音,在作者的耳朵里却成了美妙的音乐声,让我们感觉到秋天是多么美好。
3。能借助图片和关键词体会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能够借助注释理解诗意,背诵并能默写古诗。
难点
能借助图片和关键词体会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识字写字教学
本课要求识记的生字,可以在初读古诗时引导学生集中自主识记,对多音字“挑"的读音可以放到语境中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要求会写的字和易错字老师要做重点指导。
习作
1
写日记
1.能借助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了解写日记的好处、日记可写的内容及日记的基本格式。
2。能用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
语文园地
1
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
1.能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总结、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
2。能写出形容四季的词语,并和同学交流。
3。能说出理解“憧憬"“忐忑不安"这两个词语的方法。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古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学生初读.要求: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读正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4.分类写字.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寒径斜霜
(2)请学生独立、仔细观察这4个字的结构,你有什么好方法记忆生字?
参考答案
一、
二、提问
三、1.②2。①3。①4。②
四、示例:麻烦
六、
七、
第二单元
本单元以“金秋时节”为主题,由四篇课文组成。三篇精读课文《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一篇略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和“习作:写日记”以及“语文园地”。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本单元3篇精读课文和1篇略读课文的内容都和秋天有关联,每一篇课文都有浓浓的秋意,无论是秋山、秋雨、秋色还是秋天的声音,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3)搜集三首古诗作者的简介,对他们有个简单的了解。
(4)能把古诗正确流利地读通顺,再有感情地诵读。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径、斜”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会写“寒、径、斜、霜”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
3。通过注释或者图片理解古诗的意思,并感受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古诗美的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4。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
(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的“大杜”。杜牧与
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5。助学资料.
课件出示: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枫林:长了许多枫树的林子。
(寒山、石径、白云、人家。)
(2)为什么称山为“寒山”?“远"这个字写出了什么?
(因为这首古诗描写的是深秋,天气比较寒冷,所以诗人说“寒山"。“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暗示了山的高大。)
(3)闭上眼睛听一名同学诵读这两句诗,想象画面。
生:听到有人家这几个字,我仿佛看到山间炊烟缭绕,鸡鸣犬吠的情景,让我感觉寒山不寒,反而充满生机。
内容
课时
内容简说
教学要点
古诗三首
3
《山行》中,诗人眼中的秋天并不是萧瑟的,而是满目艳丽,给人美的享受。《赠刘景文》中描写了秋末的景色,诗人也没有用悲秋的文字,而是用橙子和橘子艳丽的颜色,描绘了一幅硕果累累的秋收景象.《夜书所见》通过对儿童挑促织的描写引起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思念。
1。认识3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会写39个字,会写27个词语。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独立观察、交流,教师点拨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生字的书写要领,从而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三、再读古诗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请同学们再读古诗,不懂的地方可以看注释,看插图,读完后和同桌交流。
1。品读第一、二句。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1)我们跟随诗人来到山上,首先看到了什么呢?
教学本单元应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带来的好处或收获,初步了解可以调动多种感官观察秋天的美丽风景。三篇精读课文的教学要着重引导学生体会“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带给我们的方便。“习作:写日记”让学生掌握日记的格式、内容,明白写日记就是把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明白、通顺地记录下来。“语文园地”,让学生学会运用各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本课要写的字,包含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3种结构,可以归类指导,提高效率。易错字如“寒”,重点强调最后两笔是两点,不要写成两横。左右结构中左窄右宽的写法,可以归类指导。
2。古诗朗读
古诗朗读要抑扬顿挫,才能体会古诗的真正意境。可以先听教师范读,然后学生轻声跟读,了解停顿、诗中感情等,掌握好朗读停顿的要领,这样既可以有思考回味的时间,又便于理解和接受,还可以增强朗读的节奏感和声音美,准确表达古诗的思想感情.
生1:斜:我会用顺口溜记忆这个字,一斗有余,就是不正。
生2:看到“斜”我脑海里就出现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方的样子,所以我明白“斜”的意思就是弯曲不直。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能用多种方法记忆理解生字。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5.师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齐读的方式熟读了古诗,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并掌握了识字的方法。
6。质疑课题,看到古诗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
(1)作者为什么要去山里行走?
(2)他都看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
从学生熟知的古诗入手,引导他们畅所欲言,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为学生学习古诗营造良好的氛围。展示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是给予学生课前预习的肯定和鼓励,也有激发学生认真学习古诗的作用。
本课的生字,除了在古诗中认读和理解,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对这个生字的认知组词。如:“径”除了组词“石径”,还能组什么词语呢?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自然会引出很多含“径”的词,如,“小径、山径”等;“斜”字除了组词理解,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动作来理解这个字;“赠"可以提出问题:你收到过别人赠送的礼物吗?你赠送过别人礼物吗?通过日常情境来理解这个字.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你喜欢读古诗、背古诗吗?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可以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出诗的境界。四季皆入诗,四季皆入画,你能从你了解的古诗中找出描写四季的诗来背一背吗?
生1:老师,我知道一首描写柳树的古诗《咏柳》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3)指导书写。
径:左窄右宽,书写时注意左部细长,右部稍宽。它的读音强调是“jìnɡ",而不是“jīnɡ”。
寒:上下结构,宝盖稍宽,中间三横紧凑,撇捺舒展。
霜:上下结构,书写“霜"时“雨”扁宽,下部“木"“目”等分。
(4)用形近字区分生字的写法。
如:寒-塞,径—行-经。
你还会用什么方法记忆、理解生字?
4.能用钢笔书写“狂、排”等8个字,注意执笔手势和坐姿,做到“横平竖直”,把字写得规范、端正和整洁.
5。积累“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等9个与秋天有关的词语。
4古诗三首
1。会认“径、斜"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会写“寒、径、斜”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课文并能默写《山行》。
生2:孟浩然的这首《春晓》千古流传,朗朗上口,我最喜欢了.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2.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这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描写秋天的古诗,看看诗人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
3。我们先来看第一首古诗《山行》,《山行》中的“行"是什么意思呢?题目的意思就是在山上行走.(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这三首古诗都是描写秋天的,在诵读中想象画面,理解古诗的意思。
3。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
在诵读古诗中感受作者的细心观察,也能给学生平时的作文提供一点思路。比如,《山行》这首诗写红叶红得怎样?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霜叶的红写得热烈而美丽.
1.预习提纲
(1)通过查阅字典认识本课生字,理解古诗题目意思。
(2)搜集有关古诗中描绘枫林、霜叶、橙橘、梧叶、促织、篱落等词语的资料,如图片或者视频等.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背诵三首古诗以及《秋天的雨》第2自然段.默写《山行》。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秋天的美好,在朗读、理解中积累语言;并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欢和赞美。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2
本篇课文描写了在上学的路上那条铺满金色梧桐树叶的小路。一条普通的小路,在作者的描绘下,成了一条令人向往的小路,一条有趣的小路,使整篇文章充满了童趣。
(4)诗意:登上深秋的山,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白云缭绕在深山之间,隐约看到山中有几户人家.
2。品读第三、四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跟随诗人的脚步我们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自由读第三、四句,看看图,想象画面.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说具体。)
(2)诗人为什么停下车子不走了?你能用诗中的句子来回答吗?(停车坐爱枫林晚)
3.头发在水里轻轻地荡来荡去,好像海带一样。(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按课文内容作答.
1.这篇童话故事主要讲的是留着__________的小真,在有着漂亮长头发的好朋友____和______面前津津有味地描述着_______________的情景.
(教师点拨:“坐”是“因为”的意思。“枫林晚”指深秋的枫林景色.)
看图说说这枫叶红得怎样?
教师点拨:“红于”的意思就是比……还要红.
(3)小拓展:
梨花白于腊月雪。(对学生不做强求,也可以用现代句子.)
(4)你喜欢这样的枫林吗?喜欢火红的枫叶吗?通过朗读把自己对枫叶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吧.
(5)诗意:我不禁停下车来,因为太喜欢这晚秋的枫林,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的鲜花还要红艳.
虽然……但是……要是……就……
只要……就……不管……都……
1。()从桥上把辫子垂下来,()能钓到鱼呢.
2.挂上一点儿鱼饵,河里的鱼,()
什么样的,()能钓上来.
3.()把头发像紫菜卷那样卷在身上,()成了暄腾腾的被子了。
4。那么长的头发()好看,()洗起来不是很麻烦吗?
六、按要求写句子.
1。小叶和小美听得入了神,羡慕地说:“哦,这真是太好了。"(用带点词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