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寒假作业综合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准兑市爱憎阳光实验学校学高三物理寒假作业:综
合练习〔1〕
1.以下或者事实,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是
A .电子的发现
B .光电验
C .α粒子散射
D .天然放射现象
2.不同的物理量可以有相同的单位。
以下各组物理量中有相同单位的是
A .速度和角速度
B .电压和电动势
C .电势和电势能
D .磁通量和磁感强度
3.如下图,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电
阻Ω=55R ,原线圈两端接一正弦式交变电流,该交变
电流电压的有效值为220V 。
电路中交流电压表和电
流表的示数分别为
A .110V 、2.0A
B .440V 、8.0A
C .156V 、A
D .55V 、0.5A
4.如图1所示,一个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
在t =0
时刻,物体在水平力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
在0到t 0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a 随时间t 的变化
规律
如图2所示。
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
那么
A .t 0时刻,力F 于0
B .在0到t 0时间内,力F 大小恒
C .在0到t 0时间内,物体的速度逐渐变大
D .在0到t 0时间内,物体的速度逐渐变小
5.如下图为一列沿着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0
时刻的波形图。
这列波的波速v =5.0m/s 。
那么
A .这列波的频率f =1.0Hz
B .经过一个周期,x =0.5m 处的质点沿着x 轴正
向运动的距离为1.0m
C .x =0.5m 和x =1m
处的质点可以同时到达波峰位置
D .在t =0.5s 时刻,x =0.5m 处的质点正在沿着y 轴负方向运动
6.如下图,两物体A 、B 分别与一竖直放置的轻质弹簧的两端相连接,B 物体
在水平地面上,A 、B 均处于静止状态。
从A 物体正上方
与A 相距H 处由静止释放一小物体C 。
C 与A 相碰后立即粘在
一起向下运动,以后不再分开。
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用
ΔE 表示C 与A 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用F 表示C 与
A 一
起下落过程中地面对B 的最大支持力。
假设减小C 物体释放时与A 物体间的
距离H ,其他条件不变,那么
A .ΔE 变小,F 变小
B .ΔE 不变,F 变小
C .ΔE 变大,F 变大
D .Δ
E 不变,
F 不变
7.一颗质量为m 的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周期为T 1,该行星的自转
周期为T 2,万有引力常量为G 。
根据这些量可以求出 A .该行星到太阳的距离
-0.2
B .卫星绕该行星运行的第一宇宙速度
C .该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D .该行星的同步卫星的运动轨道半径
8.有一种飞行器是利用电场加速带电粒子,形成向外发射的高速粒子流,对飞
行器自身产生反冲力,从而对飞行器的飞行状态进行调整的。
飞行器发射的高速粒子流是由二价氧离子构成的。
当单位时间内发射的离子个数为n ,加速电压为U 时,飞行器获得的反冲力为F 。
为了使加速器获得的反冲力变为2F ,只需要
A .将加速电压变为2U
B .将加速电压变为4U
C .将单位时间内发射的离子个数变为
2n
D .将单位时间内发射的离子个数变为4n
9.题〔18分〕
〔1〕如图1所示,某同学在“测玻璃的折射率〞
的中,先将白纸平铺在木板上并用图钉固,玻璃砖平放在白纸上,然后在白纸上确玻璃砖的界面aa ′和bb ′。
O 为直线AO 与aa ′的交点。
在直线OA 上竖直地插上P 1、P 2两枚大头针。
①该同学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有 A .插上大头针P 3,使P 3仅挡住P 2的像
B .插上大头针P 3,使P 3挡住P 1的像和P 2的像
C .插上大头针P 4,使P 4仅挡住P 3
D .插上大头针P 4,使P 4挡住P 3和P 1、P 2的像
②过P 3、P 4作直线交bb ′于O ′,过O ′作垂直于bb ′的直线NN ′,连接OO ′。
测量图1中角α和β的大小。
那么玻璃砖的折射率
n = 。
③如图2所示,该同学在中将玻璃砖界面aa ′
和bb ′的间距画得过宽。
假设其他操作正确,那么折射率的测量值 准确值
〔选填“大于〞、“小于〞或“于〞〕。
〔2〕在“测金属的电阻率〞的中,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
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金属丝的有效长度l 。
再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D ,某次测量结果如图3所示,那么这次测量的读数D = mm 。
②
为了合理选择方案和器材,首先使用欧姆表〔
1挡〕粗测拟接入
电路的金属丝的阻值R 。
欧姆调零后,将表笔分别与金属丝两端连接,某次测量结果如图4所示,那么这次测量的读数R =_________Ω。
③
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准确测量金属丝的阻值。
为了平安、准确、方便地完成,除电源〔电动势为4V ,内阻很小〕、待测电阻丝、导线、
P
α
P N
A
a
a'
b'
b
P P N′
B β O O ′ 图1
图3
0 10 5 45
a a ′ b
b ′
图2
图4
开关外,电压表选用 ,电流表选用 ,滑动变阻器选用 〔选填器材前的字母〕。
④
假
设
采
用图5所示的电路测
量金属丝的电阻,电压表的左端与电路中的_______点相连〔选填“a 〞或“b 〞〕。
假设某次测量中,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分别为U 和I ,请用上述直接测量的物理量〔D 、l 、U 、I 〕写出电阻率ρ的计算式:ρ= 。
⑤
右方框中所列的是一些材料在20o
C 时的电阻率。
中使用
的金属丝是方框中列出的的某一种材料。
某次中,测得
金
属丝的长度为50cm ,直径为0.495mm ,阻值为Ω。
那么金属丝的材料为 〔选填金属名称〕。
10.〔16分〕如下图,一质量M =2.0kg 的长木板AB 静止在水平面上,木板的左
侧固一半径R =0.60m 的四分之一圆弧形轨道,轨道末端的切线水平,轨道与木板靠在一起,且末端高度与木板高度相同。
现在将质量m =1.0kg 的小铁块〔可视为质点〕从弧形轨道顶端由静止释放,小铁块到达轨道底端时的速度v 0=3.0m/s ,最终小铁块和长木板到达共同速度。
忽略长木板与地面间的摩擦。
取重力加速度g =10m/s 2。
求
〔1〕小铁块在弧形轨道末端时所受支持力的
大小F ;
〔2〕小铁块在弧形轨道上下滑过
程中克服
摩擦力所做的功W f ;
〔3〕小铁块和长木板到达的共同速度v 。
11.〔18分〕飞行时间质谱仪可以根据带电粒子的飞行时间对气体分子进行分析。
如下图,在真空状态下,自脉冲阀P 喷出微量气体,经激光照射产生不同
正离子,自a 板小孔进入a 、b 间的加速电场,从b 板小孔射出,沿中线方向进入M 、N 板间的方形区域,然后到达紧靠在其右侧的探测器。
极板a 、b 间的电压为U 0,间距为d ,极板M 、N 的长度和间距均为L 。
不计离子重力
及经过a 板时的初速度。
〔1〕假设M 、N 板间无电场和磁场,请推导出离子从a 板到探测器的飞
行时间t
与比荷k 〔k =m
q ,q 和m 分别为离子的电荷量和质量〕的关系式;
〔2〕假设在M 、N 间只加上偏转电压U 1,请论证说明不同正离子的轨迹
是否重合;
〔3〕假设在M 、N 间只加上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
进入a 、b 间的正离子
有一价和二价的两种,质量均为m ,元电荷为e 。
要使所有正离子均能通过方形区域从右侧飞出,求所加磁场的磁感强度的最大值B m 。
图5
12.〔20分〕如图1
L ,距左端L
处的右侧一段被弯成半径为2
L 的四分之一圆弧,圆弧导轨的左、右两段处
于高度相差2
L 的水平面上。
以弧形导轨的末端点O 为坐标原点,水平向右
为x 轴正方向,建立Ox 坐标轴。
圆弧导轨所在区域无磁场;左段区域存在空间上均匀分布,但随时间t 均匀变化的磁场B (t ),如图2所示;右段区域存在磁感强度大小不随时间变化,只沿x 方向均匀变化的磁场B (x ),如图3所示;磁场B (t )和B (x )的方向均竖直向上。
在圆弧导轨最上端,放置一质量为m 的金属棒ab ,与导轨左段形成闭合回路,金属棒由静止开始下滑时左段磁场B (t )开始变化,金属棒与导轨始终接触良好,经过时间t 0金属棒恰好滑到圆弧导轨底端。
金属棒在回路中的电阻为R ,导轨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 。
〔1〕求金属棒在圆弧轨道上滑动过程中,回路中产生的感电动势E ; 〔2〕如果根据条件,金属棒能离开右段磁场
B (
x )区域,离开时的速度为v ,
求金属棒从开始滑动到离开右段磁场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Q ;
〔3〕如
果根据条件,金属棒滑行到x =x 1位置时停下来,
a. 求金属棒在水平轨道上滑动过程中通过导体棒的电荷量q ;
b. 通过计算,确金属棒在运动过程中感电流最大时的位置。
练习1答案
1.C 2.B 3.A 4.C 5.D 6.A 7.D 8.B
9.〔18分〕
〔1〕①B D ②α
βsin sin ③小于
〔2〕①0.516 〔0.515~0.519〕 ②3Ω ③A C E ④b
Il
UD 4π2
⑤
镍铬合金
10.〔1〕25N =F 〔2〕J 5.1f =W 〔3〕m/s
0.1=v
11.〔1〕0
2122kU L
d t t t +=+=〔2〕0
2
14LU x U y =
不同正离子的轨迹是重合的。
〔3〕e
m U L B 054=
,此值即为所求的磁感强度的最大值B m 。
12.
〔2〕2
02042121
2mv L mg Rt B L Q Q Q -+=+=
〔3〕a .R
x x x Lx B t R
E t I q 010102)2(-=∆=∆=
b. 20
20
2
02
1I g
L R
B L Rt B L Rt B L I ===< 图1
t 0
B
图2
图3
x 0
B。